📖 ZKIZ Archives


豪宅投資者擬拆細資金掃細價樓

1 : GS(14)@2013-02-26 00:29:2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225/news/ea_eaa2.htm
【明報專訊】根據新辣招規定,由於投資2173.9萬元或以上豪宅,新稅率由4.25%增至8.5%,即涉約185萬元,據悉不少豪宅投資者已經部署轉攻細價樓,用同一筆錢去買5個400萬元或以下物業,即使新稅率下亦只是4.5%,5伙的印花稅總數亦只是90萬元,足足比豪宅低一半,且該批細價樓受綠悠雅苑效應及白表免補價居屋措施等所刺激出的上車購買力,令該類細價樓樓價更難有大幅回調空間。
5伙400萬交90萬印花稅低一半
假設用同一筆約2200萬元資金拆細投資5個400萬元細價物業,根據新辣招,即使400萬或以下的印花稅,由以往的2.25%大幅調高至4.5%,即印花稅費用由9萬大增至18萬元,但總計5伙印花稅亦僅90萬元,遠低於購入2200萬元豪宅所支付約185萬元的雙倍印花稅費用。
有投資者亦坦言,收約5.8萬份申請、超額57倍的綠悠雅苑快將進行抽籤,部分未能中籤者或會流入細價樓市場。
綠悠白表居屋效應刺激細價樓需求
此外,白表居屋免補價申請則收6.6萬份、超額12倍,亦於5月中開始批出名額,料未來數月將踏入上車客買樓高峰期,預期待市場消化新辣招後,細價樓將再展新一輪升浪。
2 : Sunny^_^(11601)@2013-02-26 14:25:49

算啦,而家要買細價樓既都買齊晒

之前去港島區揾細樓,聯絡左間細a.佢間唔中會出幾件貨,質素同價格都好相似...好明顯係大投資者出貨。同樣既情況好多區都有...

所以即使想買都冇咩可能十間八間咁買
3 : 肥B(18468)@2013-02-26 18:05:22

細A就係靠呢D搵食嘛, 唔係有「內線人」, 邊到買到平野?

不過而家買到平野, 就算唔理那DSD, 都要俾SSD, 除非真係低水得好緊要, 否則, 點都要守夠兩年(SSD先減到10% 及假設稅局唔會追持有超過兩年的利得稅)出貨先無咁重皮....
4 : Sunny^_^(11601)@2013-02-26 22:14:33

實不相瞞,我屋企只不過係被人當係水魚

件件貨都係超高價,好唔現實的
5 : 肥B(18468)@2013-02-26 23:04:05

其實你地一家咁多實戰經驗, 都無一個固定或傾得埋的agent?

定係因為你地無特定區域投資?
6 : Sunny^_^(11601)@2013-02-26 23:32:15

有呀,不過唔同區

我地有d都係幫襯佢買..

不過有d當我地係水魚既我地唔會再揾佢地...哈哈,好小氣
7 : 師奶345(36895)@2013-02-27 17:54:44

其實現在樓重好似已無咩投資價值, 好多放租回報都好低, 而且又要擺下, 過2年市況又難料。甘現在買樓投資既人, 點解重想買呢(除左自住需要).....唔好意思, 比較多問題, 麻煩賜教
smiley
8 : Sunny^_^(11601)@2013-02-27 17:58:38

以我屋企為例
1.想退休有樓收租,每個月都有錢落袋
2.買樓收租既風險比買好多股票低
3.未來個市難料,可能會跌,都有可能大升後再跌,博下

當然前題係有一舊cash
9 : 肥B(18468)@2013-02-27 18:16:30

7樓提及
其實現在樓重好似已無咩投資價值, 好多放租回報都好低, 而且又要擺下, 過2年市況又難料。甘現在買樓投資既人, 點解重想買呢(除左自住需要).....唔好意思, 比較多問題, 麻煩賜教
smiley


短炒自從有左SSD之後, 無乜肉食, 所以早兩年批炒家先轉晒去工廈商廈, 後來玩埋車位, 所以住宅市場留下來的買家就係所謂的用家, 大家手頭上都有舊錢, 苦無投資機會, 而個個都有一個預期, 短期供應難升, 預期仲有幾年升, 息又低, 銀行又肯借錢, 租務市場未差過, 所以有租客幫手供樓的情況下, 無什麼大的風險....

回報呢, 同股票比真係無得比, 但勝在夠穩定. 而且所謂的回報低, 一手就真係低, 二手的話, 而家一般都有4厘(未扣差管什費).

買樓收租的人, 一般都會持有單位較長時間, 加強版SSD的三年基本上對這班小業主無什影響. BSD 唔關香港人事, 但這些措施都令二手供應減少, 因為業主們都擔心賣左買唔返, 形成樓價係咁上.....我上年換樓, 同今日的市價比, 升左38%, 見到呢個升幅, 好多人會忍唔住都買左先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53

增中價樓供應 平衡市況 施慧雅

1 : GS(14)@2013-03-12 23:28:5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k2_ek2a1.htm
【明報專訊】近日談到本港樓市,提到樓市問題的癥結,可能在於轉換土地用途的速度跟不上財富增長的步伐。若是如此,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制度去鼓勵土地用途改變,是長遠發展需要做的。
若香港有多些六、七百萬以內的三房單位供應、以及多一些二、三百萬內的小型單位推出市場,一般中產階級應該有能力置業和換樓,要上車的人士亦有上車盤可買,社會上對買不到樓的擔心亦會紓緩。若果新界有上述兩類中小型單位可供選擇,相信會對市區的樓價有一定制衡作用,到時一般人是會有方便與居住環境之間作一適當和平衡的選擇。一些重視方便的單身人士或兩人家庭可能仍會選擇在市區住一細小單位,不過,相信有不少家庭是會寧可每天用上多數十分鐘的車程,而搬去單位較大和環境較佳的新界地方居住。這其實亦是紐約、倫敦的經驗,香港將來會走一條類似的路,亦不出奇。
增加供應 減緩樓價升勢
再長遠一點,有些港人在市區只擁有一類似酒店房的小單位以方便上班,但就在南中國坐擁一數千呎的別墅亦說不定。總而言之,若上述單位類型有多些供應,一般住宅的樓價是不易升得太急。在概念上,以上的觀點和發展方向,值得深思,它對香港社會的影響,相信也比目前的情為佳。毋疑,要將以上的概念落實,是很不容易的事,但說這是不可能做到,又未必如是,日後會再談這問題。
施慧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97

細價樓破頂 陳德霖﹕辣招有效

1 : GS(14)@2014-07-15 11:15: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5/news/ea_eaa1.htm




細價樓破頂 陳德霖﹕辣招有效
稱減慢樓價升速 學者指功效漸退

2014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本港細價樓近日頻破頂,中原中小型單位樓價指數亦創歷史新高,但本港財金官員認為壓抑樓市措施仍然奏效,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在官方網上專欄「匯思」撰文稱,該局自2009年以來的6輪逆周期措施,在減慢樓市上升周期及保持銀行和金融穩定方面取得成效。不過有學者擔心,近日樓市再升溫,反映收緊按揭、增加買樓成本的方法,效果在減退,若這波升勢持續,措施將會失效。


陳德霖指出,雖然逆周期措施影響置業人士和銀行業務,但金管局職責是保持銀行和金融穩定,自2009年以來採取6輪措施,目的是在樓市上升周期時,盡量減低置業者的借貸,以減低銀行的風險和整個金融體系投入樓市的槓桿。數據顯示,新做樓宇按揭平均成數,已從推出第一輪措施前的64%,下跌9個百分點至今年首5個月的55%;供款與收入比率也從2010年8月的41%下跌6個百分點至35%,反映按揭市場的槓桿增長已受控,措施取得成效。





陳:若確認樓市下行 將放寬監管

陳德霖又強調,逆周期措施只是用以減慢樓市上升周期的速度和力度,不可能滅周期。他在2009年10月接任金管局總裁不久,便察覺樓市過熱風險明顯上升,開始推出逆周期措施。他認為,現時置業人士和銀行對於未來承受下行周期的能力已大大加強。當金管局能確認樓市已進入下行周期,便會適當地放寬早前收緊的監管措施。

學者:購買力釋放 辣招「免疫力」增強

然而近期正值樓市再急升,陳德霖撰文認為措施見效,難免惹來質疑。經濟學者關焯照認為,措施對壓抑樓市有一定幫助,尤其政府5月微調DSD(雙倍印花稅)後,如果不是按揭仍然收緊,可能樓市會升得更誇張。但也可見到,市場購買力被壓抑十幾個月後,現在一旦釋放,對逆周期措施的「免疫力」已變得更強,措施效果漸失去。再者,今次升幅來自中細價樓,中細價樓受逆周期措施的影響一向較低,「收緊多一成按揭,對細價樓買家而言增加的成本有限。」他認為,如果不解決樓宇供應量問題,單靠逆周期措施壓抑需求,最終會失守。

金管局發言人回覆本報詢問表示,陳德霖的文章是從宏觀角度討論逆周期監管措施的理念及回顧其成效,並非眼短期市場變動。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則覺得,金管局的最主要目的是維持金融穩定,從保障銀行按揭風險角度,逆周期措施是有效,至於近期樓市升溫,「樓價貴了多少也好,只要銀行做足壓力測試,確保按揭人士有錢還,措施便有效」,他相信今次細價樓受捧,主要是用家而非炒家支持,故銀行風險會較低,意味金管局未必有進一步收緊按揭的必要。

明報記者 陳子凌、張聞文
2 : GS(14)@2014-07-15 11:16:0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5/news/ea_eaa2.htm



荃灣廣場連天台戶 呎價1.21萬破頂


2014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雖然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認為樓按辣招已見成效,惟本港細價樓升勢依然持續,破頂潮更蔓延至二線屋苑。消息指出,荃灣廣場1個月內連環破頂,其中一個兩房連天台戶,最新以526萬元易手,實呎高見1.21萬元,呎價再度刷新屋苑新高紀錄。


新界區上車盤頻錄新高價易手。中原市務經理劉天恩表示,荃灣廣場2座頂層連天台單位,實用433方呎(建築542方呎),去年9月以488萬元放盤,賣方見市暢旺,叫價曾一度高至530萬元,最終降價4萬元,以526萬元易手,實呎1.21萬元(建呎9705元),創出屋苑新高。原業主2008年以235萬元買入,帳面賺291萬元或1.2倍。荃灣廣場上月初一個中層兩房單位曾以473.8萬元沽出,實呎1.09萬元,當時呎價已刷新屋苑分層紀錄。





映灣園實呎8477元 同類新高

藍籌屋苑做價亦見回升。利嘉閣分區經理關騰達表示,東涌映灣園16座中高層H室,實用926方呎(建築1228方呎),以785萬元易手,實呎8477元(建呎6393元),成交價及呎價暫創今年同類單位新高。

太古城半月成交22宗 追平上月全月

龍頭屋苑魚涌太古城,本月迄今已錄22宗成交,追平上月全月水平。美聯首席高級營業經理吳肇基表示,美菊閣中高層C室,實用897方呎(建築983方呎),早於09年7月以880萬元放售,後來隨市調高至1300萬元,近日一口價獲買家承接,實呎1.45萬元(建呎1.32萬元),創近一年同類單位新高。原業主04年3月以515萬元買入,帳面獲利785萬元或1.5倍。

東涌富婆9萬租出帝皇殿

另市場消息指,由人稱「東涌富婆」唐穎耀持有的帝皇殿1座高層A室,實用1720方呎(建築2248方呎),以一口價9萬元租出,實呎52.3元(建呎40元),月租創屋苑新高。唐氏2011年以4600萬元買入,租金回報僅2.3厘。
3 : GS(14)@2014-07-15 11:16:3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5/news/ea_eaa3.htm



投資成本較低 資金湧細價樓


2014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金管局多次出招調控樓市,雖然用總裁陳德霖的話說,已「減低銀行的風險和整個金融體系投入樓市的槓桿」,然而對於樓市本身,並未有明顯的降溫作用。近一個月來,香港樓市再次強力反彈,雖然有一手成交上漲的因素,但有銀行業界反應,由於400萬元以下的細價樓可以做九成按揭,本地客的成交旺盛,成為推動樓價因素之一。


本港樓價高居不下,雖然有政府辣招打擊物業炒風,有助減少本地炒家和一部份內地客來港掃樓,但近月,二手樓盤轉趨活躍,細價樓更備受追捧,推動二手樓盤持續湧現高價成交。





可做九成按揭

有本地銀行零售銀行部高管向本報透露,近期樓價上升,尤其是本地客對細價樓的置業需求上漲,究其原因,是與400萬元以下的樓宇可做九成按揭有關,「另外細價樓也易部署投資」。此外,近十年以來,在高樓價之下,愈來愈多的年輕一代港人需要依靠父輩的儲蓄支付首期。

一手樓成交佔比增

不過,根據經絡按揭轉介首席經濟分析師劉圓圓的數據,今年上半年,500萬元至1000萬元價格的住宅成交佔總成交比例由去年下半年的29%升至今年上半年38%,升幅明顯,200萬元之500萬元的成交佔比則由54%輕微下滑至48%,她認為,近期樓價上升和一手樓成交增加多有關,隨著未來樓花供應陸續有來,料樓價將橫行至今年底。
4 : GS(14)@2014-07-15 11:17:3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5/news/ea_eaa4.htm



引古今中外泡沫例子 警示香港


2014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雖然沒有對近期樓市反彈作評論,但陳德霖在其文章中用了大量篇幅講述本港、美國及愛爾蘭的樓市爆煲個案,指泡沫爆破前人們總是自我感覺良好,對各項警號視而不見,堅持樓價只上不落,對照本港現時樓市似有所指。


陳德霖的文章開首即提到,本港1997年樓市爆煲前夕,一樓盤炒籌至逾200萬元;美國2007年樓市泡沫爆破前,全國20大城市樓價曾6年內升近1倍;愛爾蘭人少地多,近年亦一樣出現極大樓市泡沫,爆破後直接造成銀行倒閉危機。





這些例子的共通點都是,在泡沫爆破之前,入市者都會對各項警號視而不見,即使樓價上升到驚人和不能負擔的水平,仍以各種理由令自己和其他人相信樓市只升不跌,自我感覺太良好。

關焯照:多了不理自己能力的人入市

陳德霖的警告「借古喻今」,經濟學者關焯照也同意,近期樓市反彈,是入市者信心轉變的表現。「美國加息預期及樓宇供應量這些基本因素其實未變,但目前氣氛比減辣前樂觀了不少」,他指出,壓抑了逾1年的需求一下子釋放出來,使市場信心過剩,令入市變得積極,「總相信會有人願出更高價」,又稱如果置業需求不能在短時期內滿足,樓價升勢將又再持續一陣子,「沒人會知道泡沫何時爆,但肯定今次會比減辣前更(指微調DSD)糟糕,因為又多了一批不理自己能力的人入了市」。
5 : GS(14)@2014-07-15 11:18:0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5/news/ea_eaa5.htm



金管局曾想推高按息 未有奏效


2014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金管局2009年10月以來推出了6輪審慎措施,除了將按揭成數逐步收緊,針對按揭年期上限及業主的壓力測試亦加入了愈來愈多具體要求,尤以收入並非源自香港的外來投資者為重點監管對象,以抑制樓市投機行為。


不斷下調七成按揭樓價上限





2009年起,金管局陸續下調各類單位的銀行按揭成數上限,可承做最高七成按揭的住宅物業,市值上限由最初2000萬元,大減至700萬元以下,貸款額上限減至420萬元,2012年金管局更宣布將新做按揭貸款的年期限於30年。銀行亦須為按揭借款人進行更嚴厲的還款能力壓力測試,由原本假設利率回升2個百分點,提高至3個百分點。

金管局也在2011年,首次對主要收入並非來自香港的人士提出監管規定,適用於這類人士的最高按揭成數「打折」幅度,由最初減一成提高至兩成。另外受規管的按揭類別,也由住宅延伸工商物業及車位按揭。

除此以外,金管局去年也規定採用《內評法》的大型銀行,將按揭風險加權比率下限大幅提高至15%,被指是「曲線」逼銀行提高過低的按揭息口。儘管此招成功令大行牽頭加按息0.25厘,惟不到3個月後,P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又跌回2.15厘實際利率的監管下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53

曾俊華:細價樓再有熾熱迹象

1 : GS(14)@2014-07-21 21:36:2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721/18807133

                                       

                【本報訊】立法會趕及在本年度最後一次大會通過雙倍印花稅(DSD)修訂草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天在網誌撰文,指通過DSD令他放下心頭大石,表明尊重民主黨胡志偉提出的DSD修訂獲通過,並強調樓市,特別是細價樓再有熾熱迹象,提醒市民注意。                                                    

              

                                             

草案通過放下心頭大石

                  曾俊華在最新一篇題為〈放下心頭大石〉的網誌指,處理DSD所面對的最棘手問題其實是要與時間競賽,因草案排在本年度最後一次立法會會期審議,一直沒有十足把能夠完成,獲通過後可算放下心頭大石。
他主動提到由民主黨胡志偉提出有關「租者置其屋」獲豁免的修正案意外獲通過,指政府雖然不認同豁免,但因為只涉及數十個非本港永久居民購買公屋個案,對整體政策沒造成嚴重損害,故此尊重立法會的決定。
雖然樓市辣招之一的DSD獲通過,曾俊華也提醒市民,細價樓市場近日有再次熾熱迹象,樓市走勢一旦逆轉,這批買家一般的抵禦能力通常較弱。他提醒市民置業前要注意未來息口和樓市走勢,以及自己負擔能力。
而有關公務員加薪的撥款申請,則未能趕及在本年度最後一次財委會獲得討論。公務員事務局局長鄧國威昨被問到,當局為何不將有關項目撥款申請調至爭議性極大的「三堆一爐」之前審議,鄧國威強調,「三堆一爐」議案與公務員加薪同樣對民生有大影響,希望立法會10月復會後,議員可以盡快完成審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883

細價樓瘋搶 港府表關注 陳家強﹕密切留意炒風重臨

1 : GS(14)@2014-08-13 10:23: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3/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全城瘋搶細價樓,一直強調遏樓市措施奏效的港府,終於對近期亢奮的樓價表關注。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昨日會見傳媒時說,雙辣招──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在美國量化寬鬆(QE)期間,緩和本港樓市泡沫膨脹的速度,與兩年前相比,現時樓市出現調整的風險更明顯,樓市近期屢屢破頂、BSD交易量回升,政府將密切留意炒風有否重臨,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雙辣招推出兩年,一度令樓市成交冰封、樓價升勢減慢,不過,樓市去年底在發展商推出回贈辣招稅項優惠後逐步回暖,今年更成為細價樓天下,各區細價樓輪流破頂。至近日發展商甚至有空間減少稅項回贈,反映本地樓市轉旺。

「雙辣招志在『撳住』泡沫」

被問到雙辣招是否已逐漸失效,陳家強昨日笑言:「不同時間有不同講法,之前有指辣招令人無工開,一時又說過辣,一時又話不夠辣。」他續稱,環球資產價格,包括本港樓價在量寬期間無可避免被推高,「低息製造好大泡沫……雙辣招目的就是在此段期間『撳住』樓市泡沫,同時提升扺抗樓市調整風險的能力」。

加息周期開始 樓價將挫

然而近期樓價屢破頂、針對非港人的買家印花稅成交量顯著回升,陳家強稱,將密切留意炒風有否死灰復燃。陳家強始終認為,加息周期開始會令樓價調整,更指調整不會是短期,而是一個長遠的調整,因為利息回復正常水平,投資者懂得計數,在息口趨升下維持租金回報率,即樓價一定要跌。

陳家強承認,不少本港市民買樓需求迫切,不過相比兩年前,現時樓市調整的風險更明顯。他未允評論美國加息前,政府會否採取進一步動,僅強調辣招已立法,意謂政府已獲正式賦予隨時出招的自由。

陳德霖:港按息已先上調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則在另一場合表示,去年初樓市淡靜,許多市場人士認為已經到了下行周期,但最近樓價及交投量都有回升,尤其是細價樓,因此,現時還未能確定樓市仍處於上行周期,還是已踏入下行周期,政府需要觀察多一段時間以確定樓市走勢。不過,陳德霖強調,美國尚未加息,香港的按揭息率已先行上升。

H按息已逾兩厘 籲量力而為

陳德霖認為,現時市場的買樓動力主要來自低息,但市民要留意供樓是長期的計劃,而低息環境不會長期延續。「幾年前香港的銀行同業拆息(Hibor)很低,新做的只有一厘,但現時已超過兩厘,顯示香港的息口較美國更早調升。」他指出,本港按揭及貸款利率早於美國利率上升,以往亦曾發生過,因此置業人士應量力而為。

明報記者 毛婷婷、廖毅然

下一頁 》
2 : GS(14)@2014-08-13 10:23: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3/news/ea_eaa3.htm
港府高調關注樓價升 議員:口術居多
2014年8月13日

【明報專訊】雖然港府再次高調表明關注本港樓價走勢,惟立法局議員謝偉銓(建築、測量及都市規界)直言,相信政府今次僅是「出口術」居多,除非樓價未來兩、三個月持續急升,否則短期內不會再出招,特別是一些可「立竿見影」的行政手段,相信更不會貿然推出。

謝偉銓:平衡各方 短期不會出招

謝偉銓解釋,今次樓價升幅並不太大,加上買家印花稅(BSD)、雙倍印花稅(DSD)等辣招措施,只是剛剛正式在立法會通過,政府在調控樓價之餘亦要平衡各方面因素,故即使政府有「招數」待用,亦不會在短期內再出招。

謝偉銓預期,今次政府再出口術,相信是希望買家可以量力而為,考慮各方面才入市。

謝偉銓估計,若然政府再度出招,最大可能是再收緊按揭成數,現時樓價高企不下,主因是按揭利息長期處於低位,不排除政府未來有機會在針對息口方面出招。

何濼生:辣招削供應 推高樓價

另一方面,嶺南大學經濟學系主任何濼生認為,現時細價樓的價錢比1997年還要高,主要是近年推出的樓市辣招,以及申請按揭的壓力測試等,都令市民難以換樓,從而間接減少二手細價樓的盤源,由於二手樓為細價物業主要「貨源」,在供應減少下,樓價自然急升,他建議政府不應再出招調控樓價。
3 : GS(14)@2014-08-13 10:24:4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13/news/ea_eaa4.htm


【明報專訊】近月樓市交投回升,上車客需求大,資金瘋搶細價樓,連豪宅市場亦回暖。根據金管局數據,近期用H按(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比例亦大幅增加,由前年最低的3%,增至6月份的76.7%(見圖),反映市場更願意承受風險,似乎已忘記美國快將加息帶來的憂慮。

2012年10月實施「雙辣招」後,樓市成交大幅回落,當時每月使用H按的比例一度低至不足5%,直至去年底亦只回升至30%左右。然而,即使預期美國明年將加息,H按佔比在近月顯著上升,5至6月更連續升穿70%。由於同業拆息利率每日浮動,較最優惠利率波動,因此使用H按的佔比上升,反映買家的風險胃納持續增強。

儲局未定時間表 推遲加息預期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與美國遲遲未定下加息時間表有關,「聯儲局主席耶倫每次講話的方向都略有不同,而且至今未有加息時間表,市場對加息的預期,已從明年上半年推遲至下半年,而且普遍認為,即使加息步伐也是溫和的,不會突然間抽升」。另有本地銀行業人士指出,供需雙方都有份導致H按佔比大增的現象,「需求增加固然是主因,但亦與銀行積極爭取按揭生意有關」。

銀行調高按息 保淨息差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指出,美國尚未加息,本港H按息率已由幾年前的約1厘,抽升至現時約2厘,是值得關注的現象。根據各大銀行提供的資料,新做H按普遍介乎1.9至2.15厘,但最高達到3厘以上。

不過,上述業內人士指出,近年港元定存息率升至超過1厘,鑑於資金成本增加,銀行調高按揭息率以保持淨息差,亦是很正常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988

太湖花園 呎價連環破萬 兩個月八宗 全城搶細價樓

1 : GS(14)@2014-09-09 12:06:23

【本報訊】全城瘋搶細價樓,帶動新界二、三線屋苑呎價也「萬萬聲」。過去兩個月,大埔太湖花園更連環爆發8宗呎價1萬元或以上成交,前所未見。資金急搶細戶下,天水圍上車樂園嘉湖山莊「一枝獨秀」,過去兩日錄7宗成交,佔去十大屋苑成交半數,帶挈十大二手成交急彈40%。記者:湯家明 陳家雄

樓市越打壓,表現越瘋狂,政府多項抑壓樓市措施下,97年曾屬蟹貨屋苑之一的太湖花園,呎價跑贏97高峯期一大截。中原高級分行經理黃達雄表示,屋苑6座低層G室,建築478方呎,實用355方呎,屬兩房戶,獲區內租客以363.6萬元承接,實用呎價10,242元,已是過去兩個月來第8宗呎價上萬元個案。原業主2003年以85萬元買入,賺278萬元。黃達雄直言,樓市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插入谷底,2009年開始拾級反彈,即使近年樓市高溫,太湖花園呎價也未曾試過上萬元大關。今年農曆新年後,整體市道一度淡靜,交投死寂,該屋苑造價也曾輕微回落,實用呎價由1月8,510元,下調至2月8,481元,直至5月中,政府放寬雙倍印花稅(DSD)期限,當月該屋苑呎價升至8,985元,直迫9,000元邊緣,買家入市信心由上半年普遍觀望,突轉趨樂觀,在盤源不多情況下,準買家眼見盤源越來越少,平盤陸續被消化,入市心態再度轉急。太湖花園今年7月錄首宗呎價1萬元成交後,單是8月,一個月內連環錄得5宗呎價萬元個案。屋苑8宗呎價破萬元成交中,7宗屬兩房細單位,僅一宗屬三房,惟代理預期,三房戶銀碼相對較大,也能衝破萬元阻力,料1萬元一呎已成指標,業主叫價又再心雄,目前約80個放盤中,上述實用355呎單位,索價升至400萬元。


嘉湖兩日錄七成交

過去周末及周日,十大屋苑錄14宗,較前周10宗回升四成。美聯數據指,嘉湖山莊「一枝獨秀」,兩日錄7宗成交,佔去十大二手的半數。綜合代理數據,9月份首個星期,十大藍籌屋苑共錄約38宗成交,其中嘉湖山莊成交佔最多,錄15宗,較沙田第一城僅錄3宗,多出12宗或4倍,亦比第二位的3個屋苑多近3倍,包括紅磡黃埔花園、荔枝角美孚新邨及荃灣中心均錄4宗成交。另外,觀塘麗港城本月仍未開齋。中原王樹明表示,嘉湖山莊麗湖居8座中層G室,實用547方呎,原開價380萬元,租客搬走,即開放單位予買家參觀,結果僅開放一日即獲上車客接貨,減價23萬元或6%,以358萬元成交,實呎6,546元。原業主於1996年2月以156.8萬元買入,賬面賺約201.2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08/188591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52

內地客蝕賣瓏璽佔中後業主減價 上車客趁機買細價樓

1 : GS(14)@2014-10-06 23:07:59




【本報訊】佔中後,有來自浙江省內地客被「震走」,趕緊在十.一國慶日以1,460萬元蝕沽大角嘴瓏璽大單位;多個新界細價樓則在局勢緊張下,錄得上車客趁業主肯減價,伺機「上車」。記者:湯家明 陳家雄



佔中局勢緊張,曾錄得不少內地買家捧場的瓏璽,在近日佔中啟動後,有業主不惜損手沽貨。美聯關穎賢表示,該單位為8座低層D室,建築1,272方呎,實用995方呎,為一個三房連套房單位,望維港灣及浪澄灣,現時附連租約,每月3.8萬元。據知,該業主一年前已將單位放賣,當時叫價1,680萬元,惟一直乏人問津,鮮見準買家出價,直至今年業主逐步調低叫價,至9月份調低至1,500萬元,直至剛過去十.一國慶日,再減價40萬元,終以1,46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46萬元。



大興花園減價20萬沽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單位原業主姓陳,2011年中透過私人名義斥資1,417.55萬元向發展商一手買入,報住地址為浙江省永康市龍山鎮,除兩年前向恒生銀行承造一按外,今年4月向康業信貸快遞有限公司借二按達500萬元,佔樓價35.3%,事隔約五個月後即沽貨離場,扣除使貴及佣金等,料損手約25萬元。內地業主沽貨之餘,亦有買家伺機「趕科場」。祥益地產高級營業經理黃振文表示,屯門上車屋苑之一的大興花園2期10座低層A室,建築704方呎,實用544方呎,業主一直叫價370萬元,區內租客心儀單位,最終業主願減價廿萬元,買家即把握機會以350萬元入市,建築呎價4,972元,實用呎價6,434元。單位為「97貨」,原業主當年4月以255萬元買入,賺95萬元。另屯門藍地的豫豐花園,有買家見業主「佔中減價,減至唔使300萬」,立即心動,由原業主索價310萬元,減價15萬元至295萬元買入6座低層A室,建築485方呎,實用361方呎,實用呎價8,172元。利嘉閣傅志雄指出,青衣翠怡花園3座中層G室,建築478方呎,實用368方呎,本地上車客以380萬元承接,實用呎價1.03萬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006/188904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09

細價樓熱潮 年頭搶到年尾栢慧最癲 一年升價22%

1 : GS(14)@2014-12-24 02:19:15





■各區細價樓越搶越貴,天水圍栢慧豪園起標價升至400萬元,不再是容易上車的上車屋苑。 黃耀興攝



【蘋果調查】樓價由年頭升到年尾,細價樓升極都有。荃灣荃景花園四天「跳價」一成,呎價1.1萬元,破盡屋苑入伙16年紀錄。事實上,今年絕對是細價樓之年,多個熱門上車屋苑今年樓價全面爆升,天水圍栢慧豪園年升22%最勁,打低一眾市區藍籌屋苑,威盡今年上車盤。記者:朱連峰 陳東陽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表示,明年供應增加及息口因素,不要期望明年樓價升幅會多過今年,料與今年相若,升幅約一成,但細價樓需求會持續。前大學教授曾淵滄認為,在樓價高昂情況下,用家無力購買大單位,購買力轉往細價樓市場,令上車盤成交價今年飛漲。明年樓市處於加息陰影之下,預計樓價將「打橫行」。政府狂谷供應及加息陰影,無阻樓價升勢,上車盤升到癲。本報根據中原數據統計全港十個較熱門上車屋苑,今年全年樓價升幅逾一成的有9個,其中栢慧豪園升幅達22%,平均實用呎價由1月的6,534元,升至本月7,999元,登上今年上車盤之王寶座;不過,區內代理表示,屋苑可能不再是一個容易上車的上車盤,皆因400萬元內放盤已絕迹。





蕭嘉偉表示,同區樓齡較舊的嘉湖山莊,起標價升至330萬元,「仲要冇質素」。屋苑於過去周六及日再錄至少3宗買賣,並錄反價。蕭嘉偉稱,1座中層B室,實用496方呎,一名上車客本月10日曾睇樓,當時業主420萬元已肯賣,惟該買家未有即時決定,昨天翻睇單位時,業主突稱「唔想買」,並即場反價10萬元至430萬元,由於買家很喜歡這單位,逼於追價,最後業主平2,000元,以429.8萬元成交。




荃景花園四日貴一成

至於緊隨其後的九龍灣得寶花園及大圍金獅花園,今年樓價也分別上升20%及19.5%。當中7個屋苑的升幅更跑贏大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今年升幅近13%。市區藍籌屋苑也不敵細價樓,荔枝角美孚新邨及鰂魚涌太古城,升幅約15%及13%。細價樓有幾癲,可以幾天跳價一成。美聯物業梁仲維表示,荃景花園10座高層F室,實用380方呎,零議價下以418萬元易手,呎價1.1萬元,破盡屋苑入伙16年以來紀錄。同座一個中層同面積G室單位,本月16日的成交價只是380萬元,兩個單位只有中層及高層之分,但價錢在短短四天貴了一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222/189773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874

蘋論:坐視細價樓「爆煲」才是不負責任

1 : GS(14)@2015-03-03 01:44:49









特區政府終於再出手了!上星期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公佈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沒有提出任何處理樓市,特別是細價樓狂潮的措施實在教人不安,擔心特區政府忽略了這個對經濟及金融安全最大的隱患。還好只過了一天,金管局就宣佈推出新一輪的壓抑樓市措施,把七百萬以下樓宇的按揭從七成降至六成,以控制銀行及置業者的風險。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及其他政府官員承認,新措施對首次置業者有影響,加大了他們入市的難度,但超高樓價的威脅不容忽視,政府必須兩害取其輕。先不說措施的具體內容,單單看香港的所謂「細價樓」或中小型樓宇是六、七百萬元的單位已夠荒謬。六、七百萬是一般上班族二十年的總收入以上,這樣的樓宇居然是上車盤或首次置業人士的「入場券」,普天之下有比香港樓市更瘋狂、更超現實的嗎?正如我們較早前指出,香港樓市的非理性亢奮已到達「燒壞腦」的地步,豪宅價格固然瘋狂,中、小型樓宇近期升勢更是驚人。個別新界二手居屋呎價已過萬元,跟市民的收入及經濟基本因素完全脫節,根本難以持續下去。現在的問題已不是泡沫會不會爆破而是何時爆破。最令人擔心的是,「細價樓」買家一般是首次置業者或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他們的儲蓄、財力有限,應付六、七百萬元樓宇的首期已非常吃力,可能需要家人支持或從銀行以外渠道如財務公司取得貸款以應付買樓、裝修的開支及周轉。換言之,這些業主是整個樓市的weakest link,隨時因為市場波動或利息走勢轉變而出現周轉問題,無法如期還款,到時候不但業主面對重大困難,金融體系的穩定也會受到衝擊。此外,支撐樓市泡沫的因素正在逐步消失。內地四萬億刺激經濟方案早已是明日黃花,當前北京政府的經濟主調是調整,是深化改革,不會再輕言放水,更不會再讓內地樓市熱火朝天。這樣的政策改變將令香港樓市少了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美國的零息政策將在今年中或最遲今年秋天開始改變。開始的時候加幅也許不致太大,但一旦息口轉勢,市場的期望立時會改變,大家都預期供樓負擔將隨着利率上升而不斷加重,不會再像過去五、六年般輕鬆。再加上美國經濟明顯好轉,聯儲局又面對政治壓力要盡早出手遏止可能出現的通脹。從這些因素看,美國加息的步伐大有可能比市場預期更快更急,對「細價樓」買家所造成的衝擊更大,並可能令香港出現類似美國的次按危機。面對這樣的風險,面對細樓價隨時爆煲,特區政府盡快出手調控實在是應有之義,以免有更多實力不足的買家勉強入市,成為樓市轉勢的犧牲品。有評論指特區政府收緊按揭是在阻礙年輕人置業,有可能增加他們的怨氣;也有評論認為新政策將驅使更多人租樓,令租金進一步上升。這兩種批評都有點似是而非。把按揭成數七成降到六成無疑令首期負擔的款項加重,但也可以避免資金緊絀或需要額外借貸的人隨便入市,令他們能更小心評估自己的負擔能力及風險,入市前考慮得更仔細,對樓市健康發展肯定有好處。九七年樓市大調整的經驗顯示,付出較高首期可以加強業主應對危機的能力,即使樓價下跌三成也不致被金融機構call loan,形成巨大經濟及心理壓力。不管是年輕置業者或其他買家,變成「樓蟹」、「樓奴」的怨氣肯定比暫時無法置業大。至於租金問題,收緊按揭成數未必會刺激租金上升。付不起額外一成首期而改為租樓的人固然有,因為新辣招樓市橫行而改賣為租的業主同樣有,兩者大有可能互相抵銷。再加上新樓未來一、兩年供應增加,想等好價錢賣樓的業主選擇放租是正常不過的事。也就是說,租金因新措施上升的機會不大,很有可能保持平穩。樓市特別是細價樓市已到了瘋狂地步,加息的腳步聲則越來越響亮,樓價調整已是不可避免。這個時候特區政府再不出手調控不但不負責任,更形同任香港經濟、金融走入雷區,隨時被炸得遍體鱗傷,難以復元。盧峯周一至周六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2/190602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24

細價樓升幅顯著

1 : GS(14)@2015-03-17 08:20:23





【本報訊】政府不斷出招壓樓價,但租金仍水漲船高。本港十大私人屋苑下年度租值絕大部份都錄得升幅,當中更以細價樓的升幅最為顯著,如將軍澳新都城一個五百多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下年度租值按年上升百分之十。地產業界指租盤供不應求,預測今年租金將再升一成。根據差估署的最新重估租值結果顯示,將軍澳新都城一個高層約五百一十一平方呎的單位,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租值為十二萬七千五百六十元;牛頭角淘大花園一個中層約四百六十二平方呎的單位,下年度租值約十一萬四千三百六十元,兩個單位的租值升幅約一成。




六月前可提上訴


有地產代理稱,租盤供不應求,未來租金只會有升無跌,「金管局出招好多人買唔到樓,就搶住租樓」,預料今年租金平均上升百分之十。市民由即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的辦公時間,可到差估署長沙灣政府合署十五樓辦事處,或登入該署網站http://www.rvd.gov.hk或該署的「物業資訊網」http://www.rvdpi.gov.hk,免費查閱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的估價冊及地租登記冊,反對者可提出上訴。■記者譚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7/19079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5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