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選擇債券的4大天王原則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1896


巴黎:

這個題目很難令散戶有興趣看下去,不是嗎,債券賺有限,那及得上股票賺無限有吸引力?

不過,我的Blog不是寫給一般散戶,而是給那些有興趣想知道"為什麼"的投資人看。

Graham 說買入"固定入息"證券的四大原則如下,而所謂"固定入息"證券,是包括任何證券發行人以固定利息定期支付給持有人,並在到期日還本金的證券,所以香港政 府的債券、企業的債券、迷債、優先股、甚或銀行定期、人家給你的欠單,通通都可以用這些原則。既然一般人都認為股票比債券的風險高(以後再談這點),那麼 如果你從不真正了解這四大天王,你又怎能控制自已所買的股票的風險呢?

一:固定入息證券的安全性,不是以留置權(coverant)或其它於合同內的權利衡量,而是以發行人履行義務的能力衡量;
二:而這種能力的衡量,不是單以繁榮週期衡量,而是必須考慮到蕭條時期情況時的能力;
三:安全性的不足是不能以非常高的利息作彌補;
四:選擇任何定息證券,應由下而上循排除底線而下的原則,並且以政府限制銀行購那類債券的相同法例規定的程度,具體化的指標來檢驗。

原則看似簡單,我在實行它們時,得到的啟發甚深,連對物業的看法也有些和從前有所分別,.....將續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75

債券與收息股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3744




 

上文講到債券投資,你們可能會認為買債券收息回報太低,並不適合資產增值的原則,的確,過去全世界經濟了廿年低通脹期,過去廿年間,全球息口都是一 浪低於一浪,現在美國聯儲局行零息政策,美國國債息率跌至數十年低位,十年長債才三厘幾息,機本上沒有投資價值,就算是一般公司債,息率也高不到多少,但 回顧上世紀80年代頭,十年美國國債曾經上過十五、六厘(圖),物極必反,如果未來高通脹週期重臨,息口會急劇上升,到時超過十厘的優質債券可能通街都 係,如果債券息率夠高,回報並不比股票輸蝕,以100萬買入每年收8厘的10年債券為例,假設半年派4厘息,到十年後利息收入是80萬,但如果把每半年的 4厘債息再投資於8厘債券,十年後的債息回報會增至約120萬,比不再投資的債息收入增加50%,是就是利疊利的威力。

我經常教你地要持有一定份量的收息股,其實收息股與債券近似,不同點就是股票的營利有增長空間,而債券沒有,但當那隻股票派息愈高,公司保流再投資 的現金流愈少,增長也相對較慢,因為股票價格較波動,如果用股息再投資/以股代息的方法長線收集收息股,回報會比以上債券利疊利的回報理想,那是平均買入 法的好處,所以,買收三厘幾息的建行長線回報會大大高於三厘幾息的十年美國長債。

債券與收息股是製造穩定現金流的良好工具,雖然現在是低息期,債券沒有多大的投資價值,但到未來高息期來臨,自然有大把投資目標,從來投資市場都沒 有不勞而獲,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現在應該做定功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135

如何學習"證券分析"的債券篇?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683


巴黎:

昨天出那篇文的標題,可能令讀友以為我說那Blog主愚弄Blog友。
在某些角度看,我認為有此可能,不過我的重點卻不是 那意思。而是,寫Blog的人,不能以為自已大聲疾呼,或拿一些雜誌、電視訪問就有說服力。我看過一些心理學文獻說,一個迷惘的人會偏向相信權威、面熟而 非智慧。所以在投資Blog界受歡迎的都是那些說得像權威者,而非令Blog友變得聰明的Blog。

讀者在証券分析一書中並不會感受到 Graham是一個權威人物,相反,你只會覺得他承惶承恐,不斷要以大量數據支撐道理。所以我才有感而發,最有效令到Blog友減低買錯垃圾股不是大聲疾 呼,而是令迷惘的Blog友回復他們本來的智慧



Blog友可看看天知價值投資君的Blog,看看Blog主說說自已一年前和現在的分別。從一個整天擔驚受怕的投機人,到現在分析報告如流水的股票捕手,或會明白寫投資Blog的人一不小心,不單埋 沒Blog友的智慧,把有手有腳的聰明人變成一個飯來張口,只懂問號碼的愚昧者,同時亦令到因為沒有做好研究而硬給Blog友意見,增加自已輸錢的機會。

和很多學習價值投資而稍有成績的人一樣,巴黎都遇到,應否分享這寶貴的投資法的問題,例如遇著那個天材權威Blog主時,我只想擊敗他而非教精他成為自已強勁的對手!我亦相信,這個Blog熱門的一天,可能就是巴黎停筆的一日。

哈哈,我還是在自已的Blog說說那個Blog主的講法為何錯誤,我希望只有我們小小的一班Blog友知道。 他說,以40元買100元的企業的投資法行不通,因為我們只是散戶,不可能拆散企業,令價值浮現。
看來他應該向買了Lehman Brothers債券的投資者陳述這白癡的意見!
------------

很 多Blog友和我之前一樣,在讀Security Analysis一書時都會跳過債券篇,第一,它有2-300頁,太長,第二,我們很少或沒有機會買債券,沒有投入感,很悶。

那個"天材"Blog主的說法令我突然產生靈感,Blog友不應以如何買債券的心理看這部份章節,而是應以有那幾種方法可投資在一間企業內,又能賺大錢,而那幾種 方法何者較安全的心態看。

如果Blog友從這角度看,我們或會問一些股票的法律地位的問題,例如,那個買了盈科行衰運的呀叔有什麼辦法禁 止,或強迫盈科要年年派多少多小息,或有什麼不對頭,清了盈科的盆....等等。

哈哈,那個"天材"Blog主又會說,散戶股票股東是不 能做到呢!

對!因為股東之前,還有個債券的投資人也要受保護,而且他們是最受保護那位,如果有人說閣下有機會以40元買到100元的這些 投資的東西,而40元本金每年派5元的息,5年後還本金100元,又有上面的保護。正常而非像那天材的Blog主的人,是否應有興趣看看Graham在說 什麼呢?

Graham說這樣小心的買債券的人也會受騙!那買股票不是更危險嗎?而如果我們學懂看出騙債券投資人的技倆,那買股票的時候不 是能稍為放心點嗎?

Blog友看債券篇時,完全可以把他當作股票篇看,老實說,一間公司清盆,不一定就是投資者的惡夢,相反可能是發大財 的機會,那不是電影情節,那不是某些人的特權,專利,散戶完全可有此能力,所有都能在這部份章節找到,你願意錯過它嗎?

不要像一些反智天 材,說什麼我們要相信大行、專家、大戶。最近巴菲特說Moody的評級準則大有問題,他已完全賣出投資。巴黎不正是在認為標普對AVG評級(AIG票據) 有錯時以低價買進它賺大錢嗎?我不是比高盛更早出報告評估,以便宜一倍的價錢買入匯豐嗎?重點不是我的最後評估是否對或錯,而是,我的小小腦袋對所謂權 威、大眾看法的反抗,那正是Graham說有智慧的投資人最起碼的要求。

Blog友願意給別人以鎖鏈捆縛著自已的智慧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86

瑞房發可換股債券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ckm001/article?mid=40226

瑞安房地產(272)建議發行2015到期20.4億人民幣4.5厘可換股債券,另可加碼6.8億人民幣,初步換股價4.87元,較9月7日 收報有溢價36.41%;悉數行使可兌換6.39億新股,佔擴大後股本11.03%。所得淨額最多26.28億人民幣,擬用作房地產業務、收購相關資產或 業務、償還現有債務資本開支及一般營運。

昨日,請重新啟動認為現在瑞房發換股債時機不對,在$5高價時發債更適宜,但瑞房在去年未才見$5高價,之後股價一浪低於一浪,基本上沒機會高價發 債,如果發沒換股權債,債息可能會相當高,例如人和商業(1387)最近公布發行2016年到期的3億美元優先票據,年息達13厘,再者,在資金壓力下, 如果選擇賣掉優質的國內收租物業,實屬不智,發換股債可能是較佳選擇。sheep又引大行報告,話發換股債會攤薄每股NAV,這種分析實在斷章取義,大家 試想想,如果發債得到的現金能夠加快公司手上的地產項目發展,自然為公司創造更大利潤,NAV自然是上升而不是下降。

對小股東來講,換股債會攤薄現有股東股權約一成,但買入換股債的投資者每年只收4.5厘息,到2015年先能換股,如果五年後股價是$4.87,持 正股的投資者會賺$36.41%,但持換股債的投資者只賺4.5% x 5 = 22.5%,而且持正股的股東還可以收取每年數厘股息,當然,如果瑞房股價繼續下跌,持換股債沒有虧損,但如果投資人認為瑞房增長存疑,股價會一路下跌, 我建議大家應該沽出所有瑞房股票。

事實上,發換股債只是發新股與發不換股債之間的一種選擇,如果發債後資金能夠有效運用,未來公司一樣能夠壯大成長,小股東如果怕股權被攤薄,隨時可 以在市場以現價加碼一成,公司本年一共派息$0.12 + $0.06 = $0.18港元,可選擇以股代息,上期換股價是$3.18,今期未宣布,如果小股東全數換股,手上持股可以增加超過5%,以現價計,每年可收5%股息,相 當於換股債息率,如果未來瑞房股價持續上升,股價回報+股息收入一定遠高於持有換股債,可見瑞房發換股債是除笨有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5

與葛洛斯、巴菲特齊名的美國低調債券天王 丹佛斯:精算細節,才能比人早一步

2010-11-22 TWM




全球債券殖利率一路壓低,這意味著在當今世界,投資人對債券的期待已不只是「固定收益」,更希望能像股票一樣地賺取高額資本利得。事實上,美國債券大師丹 佛斯,30年來就是慣用股票思惟操作債券,在他手上,債券比股票更會賺錢,從來就不是稀奇的事。本刊特地越洋專訪丹佛斯,暢談他的投資哲學。

撰文‧莊 芳

有多少人能在千變萬化的投資市場叱咤風雲半個世紀?年逾七十的丹佛斯︵Dan Fuss︶,從一名海軍軍官到投身金融業,一步一步踏入固定收益市場,還成為名列「美國債券分析師協會名人堂」的大師級人物,和美國債券天王葛洛斯 (Bill Gross)共享盛名。二○○八年更獲︽Smart Money︾雜誌選為「全球最偉大投資者之一」,與股神巴菲特齊名。

在美國波士頓高樓林立的金融區內,匯集了許多國際知名的資產管理公司。一幢矗立街口最醒目的白色建築物,正是這位債券大師丹佛斯的辦公室位置。採訪時間一 到,只見丹佛斯緩緩走進來,不管隨後行程安排滿檔,依然不疾不徐清楚地回答記者的問題。

一檔打了﹁類固醇﹂的基金丹佛斯說起話來謙遜有禮,和一般和藹的長者沒有兩樣,讓人很難聯想到,這位臉上經常掛著有如肯德基老爺爺般笑容的人,正是打敗九 成以上競爭對手的債券基金經理人。

截至今年十月底止,他手中掌管的債券基金已達二百億美元,過去十年的年化報酬率接近一○%。他所管理的債券基金曾被CNN喻為一檔「打了『類固醇』的基 金」,形容它的績效超前,就像施打了特效藥的運動員一樣表現勇猛強勁。

或許是數十年來持續跟著市場一路前進,讓他始終充滿活力,除了負責管理債券基金,他還擔任法儲銀旗下盧米斯賽勒斯資產管理公司(Loomis Sayles)副董事長,使他必須經常往返各國參與經營會議。

一日之計在於晨,用這句話表達丹佛斯的生活,或許是再恰當不過了。數十年來為了因應金融市場的起伏變化,他盡力試著讓工作以外的生活歸於平淡。所謂「平 淡」,在一般人眼裡看來,恐怕是無聊至極的生活。但是對丹佛斯來說,卻是他掌握成功的重要關鍵。

精算至分鐘的規律生活

尤其全球股市早已邁入國際化,身在不同時區的各國股市,每日都會輪番上陣展開金融市場交易。像是美國的清晨時分,大約已是歐洲早晨,而亞洲股市幾乎全數已 經收盤。「如果可以的話,我也希望能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研究各國股市。」熱愛投資研究的丹佛斯說,正因市場的無遠弗屆,讓他必須過著規律生活,隨時 保持清醒頭腦。

「我需要養成規律的習慣,在固定時間、做固定的事,才能好好思考其他問題。」因此,他每日準時在四點二十八分起床,「為何是二十八分?這是精算後所定下來 的數字!」用完早餐、做完運動、梳洗換裝後,閱讀當日報紙與晨間新聞節目,「我算過,這些事情需要耗費一小時三十八分鐘,然後,我能準時在六點零六分出 門。」至於為何是「零六分」?自然也是精密計算了搭上固定班次火車、前往波士頓市中心辦公室的時間。

「我知道這樣的生活習慣有點異於常人,」他接著說,「但確實對我的工作效率很有幫助。」即使出差由美國東岸飛至西岸,或是去到英國倫敦,他都盡可能維持生 活作息。唯有到了亞洲地區,因為有著大約十二小時時差,「那才是我少數必須調整習慣的時候。」雖然幾乎過著十年如一日,有如修道院般的規律作息,丹佛斯卻 很樂在其中。「我回想過去,似乎從來沒有感到無聊的一天!」在盧米斯賽勒斯資產管理公司即將邁入第三十五年的丹佛斯表示,尤其市場總是瞬息萬變,「坦白 說,這是一份很有趣的工作,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他認為,很多人總是對於過去市場發生的歷史事件記憶深刻,但那終究只能作為參考,不一定符合 現在事實。即使是一九五八年就踏入投資界、今年已經高齡七十七歲的他,依然每日積極接收各種資訊,了解各國市場動態。無論「守舊」或是「老古板」等形容 詞,似乎都和他沾不上邊。

放手讓同仁從錯誤中學習

舉例來說,他的「開放」,到了「完全容許同仁犯錯」的程度,「不給同仁犯錯空間,等於限制了他們的開創想法。」在他的領導之下,絕對容許錯誤發生。和丹佛 斯共事已有二十年的凱薩琳(Kathleen Gaffney)表示,「丹的管理很開放,他認為一位真正優秀的投資人,應該要能容許犯錯。」丹佛斯灌輸他們一個觀念:最棒的投資決策,往往在初期看來都 不怎麼樣。所以一定要學著撐住,度過大家都感到不確定的時期,就可迎接最終勝利。「他從不會主導一切決策,反而放手讓大家從錯誤中學經驗。」凱薩琳說。

「絕不倚老賣老」的作風,除了容許犯錯之外,他也打從心底尊重不同的聲音和看法,在他自己的說詞中,這樣的尊重,具有「旁觀者清」的正面意義,對於投資方 向的釐清極具價值。

「就像我在波士頓工作多年,對這裡的一切事情感到習慣、理所當然,認為美國職棒的球隊中就是波士頓紅襪隊最棒。直到遇見來自其他城市的朋友,才會一針見血 地告訴我,紅襪隊其實沒那麼了不起。」當然,在投資市場也是一樣。「無法置身事外,往往就會存在盲點,使你對某地市場過度樂觀或是過度悲觀。」他舉例,自 己的兒子目前居住在泰國曼谷,服務於金融業,同時管理馬來西亞、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業務。「從他口中,我能真正體會到亞洲經濟的成長熱度。」○八年遇上金融 海嘯,丹佛斯管理的債券基金也傷得不輕,一口氣跌了二二%。但在○九年裡,他又賺得近三七%正報酬率,更獲晨星︵Morningstar︶年度最佳固定收 益經理人之榮譽。絕大多數部位放在公司債,如同股票型基金一般的報酬與操作風格,他卻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個「積極型」的投資人。丹佛斯強調,積極操作也是 必須挑選時機的,「我只不過是想成為第一個達到目標的人。」他補充,「而且,我認為最佳的避險方法,就是比別人早一步知道問題所在。」不退休,要投資到最 後一刻他認為,市場並不會事先告訴每個人接下來該怎麼走,因此經常有意外的事發生。所以市場常說:這次你又錯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趕在市場說你錯之 前,先改正自己的錯誤想法。」只不過,要成為「先知」何其難?丹佛斯笑著說,「我想最好的辦法,大概就是早點起來做功課吧!」事實上,丹佛斯在年輕時,不 曾想過未來的職業與志向,他在當時只是個愛打棒球的高中生而已。但他記得,自己大約從十二歲起就開始讀金融產業的新聞。「不過,那是因為金融版就接在體育 新聞之後。」他幽默地說,每次看完體育新聞,記下所有關於棒球相關的賽程、數據之後,翻到下一頁就是金融產業與市場動態,耳濡目染之下,他也對金融有了初 步認識。

直到高中畢業,父親告訴他,該是時候認真讀書了,他才開始思考將來,選擇進入大學主修金融。「其實我原本以為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職業棒球選手。」丹佛斯表 示,讀了金融以後,他漸漸開始喜歡上這個行業。

初入社會之時,丹佛斯雖然自願進入海軍服役,但在一九五○年代中期,遇上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國防預算削減,因此他只待了三年就離開了海軍。接著他到處找尋 工作,最後轉進金融業,從銀行出納的基層工作做起,展開他與金融市場密不可分的投資生涯。

從一九五八年進入金融業算起,至今已跨越半個世紀,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丹佛斯,卻仍想無限延長自己的投資生涯。說到退休生涯計畫,他幾乎反射式地回答, 「我永遠不要退休。」語氣十分堅定。

據丹佛斯表示,他的祖父於高齡九十五歲時去世,而當下正是他祖父在工作之時。投資,就像是他規律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旁人無法動搖。因此丹佛斯希望,自己也 可以一直守著工作崗位,為了最熱中的投資堅持到最後一刻!

丹佛斯(Dan Fuss)

出生:1933年

現職:法儲銀盧米斯賽勒斯副董事長暨債券基金經理人學歷:馬凱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企管碩士經歷:盧米斯賽勒斯研究員、美國海軍丹佛斯10年年化報酬率近10%,績效更勝葛洛斯

基金

經理人 基金名稱 報酬率(%) 年化報酬率(%) 標準差1年 3年 5年 10年 3年 5年 10年 5年丹佛斯 法儲銀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 8.85 11.95 30.64 134.92 5.81 7.44 9.52 0.41 葛洛斯 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機構類別) 3.86 26.37 36.08 92.96 10.18 8.32 7.39 0.29 資料來源:Lipper, 2010/10/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0

搞咁多不如買公用股──抗通脹債券(2011/02/10) 脫苦海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9545

諗到無野好諗,d人諗到叫水浸腳目的政府吸多d錢黎蝕: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209/23/mmjr.html

港府新招 研推抗通脹債券
(經濟日報)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06:00

【經濟日報專訊】物價飈升,市民均期待政府出招抗通脹。有政黨建議預算案推出「抗通脹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簡稱TIPS),每年向購買債券的市民,派發與通脹鈎掛的利息,確保債券不被通脹蠶食。

據悉,財政司    司長曾俊華    認為此建議值得積極研究,已交由金融管理局    深入探討推出的可行性及具體方案。

併入外滙基金 確保不蝕本

據了解,政府初步的構思,若落實發行TIPS所籌集的資金,將由金管局    併入外滙基金一同管理,因外滙基金回報,一向高於香港的通脹率,可以確保政府不會蝕本。2010年外滙基金的投資回報率為3.6%,過去3年的平均回報率為1.2%,過去5年及10年同為4.9%,而自1994年至今則為5.9%。

TIPS的最大特點是其本金可以隨著通脹而上升,投資者常將TIPS看成可以規避通脹的投資工具之一(見另文——「歐美盛行 本金按CPI調整」)。

民主黨    建議 長者優先認購

民主黨涂謹申    建議政府推出300億元「抗通脹零售債券」,購買門檻定為5萬至10萬元,年期為2至5年;該黨並建議政府同時開發債券第二市場,以方便政府贖回債券。據悉,政府已將有關建議交予金管局研究。

現時不少發達國家或地區,也有推出抗通脹債券,如美國    財政部推出的TIPS基金。這種投資工具通常由政府發行,若持有期內物價指數上升,債券持有人的本金和利息,也跟隨物價指數上升。

民主黨認為,「抗通脹零售債券」的技術操作簡單可行,若政府推出300億元抗通脹債券,預料每年開支約12億元。民主黨並建議,有關債券應只售予本港永久性居民,不接受機構投資者,並以65歲以上的長者優先。

實施聯滙 參考回報難釐定

不過,財資市場人士指出,本港若發行TIPS,利率及通脹率的參考基準,將非常難以釐定。他解釋,香港實施聯繫滙率,利率是參考美國的利率水平,然而,因兩地經濟發展步伐不一,本港的通脹率遠高於美國。

美國的通脹率約是1%,而香港的通脹率則是4%至5%,若參考美國的通脹率來決定TIPS回報,根本起不了對抗通脹的作用;若是參考香港的通脹水平,那這些債券的回報,便會相當之高,吸引大量資金購買,肯定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市場人士指出,若政府以香港的通脹率來釐定TIPS回報,相等於向認購市民派錢,可視為社會福利的一部分,而非其他國家發行TIPS,是為了對冲市場風險為主要目的。




民主黨倡擲300億 發「抗通脹債券」
(明報)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美國    大舉「印銀紙」令全球出現資產泡沫,對抗通脹升溫勢成明年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焦點,財政司    長曾俊華    下月開始與不同黨派團體會面,收集意見,其中民主黨    建議政府推出至少300億元的「抗通脹債券」供市民認購,利息與通脹率掛鈎,以免港人存款不斷被通脹蠶食,建議每名港人可至少購買5萬元債券。

供市民認購 門檻5至10萬元

民主黨財經事務發言人涂謹申    認為,針對低下階層每天面對食品、日用品大幅漲價的問題,政府在2008年中推出的抗通脹措施可先再做一次,包括電費回贈1800元、免2個月公屋租金、 多發高齡津貼(即「生果金」)2個月、多發1個月綜援    和傷殘津貼等,減輕有需要市民負擔。

利息隨通脹升 交金管局    投資

他說,在協助全港市民上,政府可推出只售予港人的抗通脹債券,不接受機構投資者,購買門檻定為5萬至10萬元,年期為2至5年,政府每年向購買債券的市民派發與通脹比率一樣的利息,本金則交由金融管理局    投資。政府並同時開發債券第二市場,方便市民贖回債券。涂謹申已初步向政府提出這個構思,但不便透露政府回應。

不少地方也有推出債券抗通脹,如美國財政部推出抗通脹債券(TIPS),TIPS的本金和派息會隨通脹調整,若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上升,派息就會 增加,確保債券不被通脹蠶食。如投資者買入面值100美元    的10年期TIPS,利率為5%,當CPI為2%時,投資者將獲得7%的年利率。



http://www.hkdailynews.com.hk/finance.php?id=97111

免身家縮水 買通脹掛鈎債券

本港今年2月通脹上升2.8%,通脹升溫令購買力下降;面對通脹,理財專家建議,投資者不宜持太多現金,可撥出部份資金購入一些抗通脹的資產,當中,以通脹掛鈎債券(TIPS)和黃金均是傳統抗通脹之選。

採訪: 陳燕美

晉裕研究部分析員黃文傑指出,面對通脹重臨,建議投資者可將抗通脹投資增至佔整體投資組合約40%至50%。他建議,保守投資者可考慮買入投資TIPS的債券基金。

美 國國庫抗通脹債券和其他債券相類似,由美國政府發行供投資者認購,按發行條件付息及到期歸還本金。不過,跟一般債券在到期日歸還本金的安排稍為不同的是, 這些抗通脹債券在發還本金的時候,會參考債券發行期間的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調高本金金額,以達到抗通脹的效果。如果發行期間物價不升反跌,本金亦只會按票面 值發還,投資者不用擔心本金會因為通縮而減少。

穩陣派吼TIPS基金 

美國國庫抗通脹債券的本金會跟當地的消費物價指數掛鈎,派息以約定息率按本金計算,因此派息亦會隨著本金的上升而增加。所以在通脹的環境下,本金和派息均會因通脹而水漲船高。例如債券的本金是1,000元,固定票面息率為3厘,年期為10年,每年派息,在沒有通脹的情況下,每年派息是30元,但若遇上通脹環境,例如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5%,以複息計算,則債券的本金會從原來的1,000元增加至第10年的1,628元,固定息率雖然仍維持在3厘,但實際上由於本金的增加,派息亦隨之增加至第10年的48.8元,投資者在通脹的環境下,仍然能得到自己預期中的回報,相反其他投資項目如果息率固定,在扣除通脹後可能回報大為縮水,甚至跑輸通脹。

投資者考慮是否投資於抗通脹債券,主要取決於對通脹的預期,黃文傑預料,歐美於下半年通脹升温,目前是買入抗通脹債券的時機。此外,投資此類債券還要注意匯率風險,若投資地區的貨幣或結算貨幣價格大跌,即使基金投資的資產升值,投資者亦可能會蒙受損失。

海通證券投資諮詢部副總裁郭家耀提醒,TIPS追蹤的是美國消費物價指數,並不能代表香港的通脹率。由於香港的食品及日用品大部份從內地進口,故內地需求及物價指數,均影響香港的通脹率。

港物價受內地影響

根據相關統計,在過去10年,TIPS幾乎每年都錄得正回報,回報大多數時候都跑贏同年期美國國債,今年TIPS價格已上升7.6%。而TIPS的波動性也遠低於黃金、商品及房地產基金(REITS)這3種同樣被視為對抗通脹的工具。

TIPS基金會投資在由不同發行人發行、年期各異,且類型不同的TIPS,從而分散投資單一類型TIPS的風險。另外,TIPS基金分為歐元區、美國及新興市場等類型,選擇時應留意各基金投資的貨幣及評級規定上的差異。


呢個政府做乜咁鐘意將自己置於財務風險?出300億每年要支出12億,即係4%。門檻係5-10萬,仲要將之視為福利或派錢。咁點解d錢要派比有閒錢的人?

黏撇鬚就可以扮財爺,做官果個以為抗通脹債券只需按通脹派息,本金唔駛計;做蟻果個仲以為每年支出只係本金4%,上面條數計出黎5%通脹,本金增加 62.8%,派息由3%增加到4.88%,政府真係發行300億出黎,十年後本金變為488.4億,派息由12億加到19.52億,條數邊個填?

八 點睇電視財經節目,主持人話買樓抗通賬,租金回報3厘,計埋使費利率都唔知能否抵消。買樓首期三成,90萬可以買300萬樓,收3厘租就係9萬,七成按揭 當夠佢2.5%就係5.25萬,再扣多1%維護費用3萬,1萬都無喎!仲未計物業稅呢!買樓唔升值,真係唔知買黎為乜?

如果真係只滿足於收息,買公用股如2,6,941都好高息,駛乜搞咁多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62

價值投資的緣與份,從雷曼債券說起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6234

巴黎:


道德經: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同真正聰明人講道理(價值投資法),佢會坐言起行;同所謂了解既人講道理,啱聽既佢就袋,唔啱聽既佢就詐聽唔到;同一些讀壞書既人講道理,佢會大番你轉頭,還笑鬼你。

如果讀壞書既人唔識笑,咁果D(價值投資法)都唔慌會係真道理。
(這白話解釋是我在網上找的,巴黎作了一點修改)


---------------------------


股神說,價值投資是一個概念,一些人如果在幾分鐘內捉不到,十年後他也很難明白,這不關乎IQ有多高。

因此,如果閣下看完這篇文之後,仍捉不到,請避開價值投資的Blogs,別再浪費彼此的時間,因為你和價值投資法是沒有緣,雖然我不知為何你不明白,用4角錢是可以買價值一元的東西。


最近多間企業公佈業績,很多投機人都金睛火眼看報告,並希望在報告中找到一絲別人不知的資訊,然後作買賣賺錢。

我告訴各Blog友,賺錢並不在業績數字那裡。

我們過去已經被大量二打六的分析員、名嘴說太多太多企業前景、業績...等等,然後順著說買入或沽出的分析,令到一般人以為,好業績、有增長、管理層可信,在當下的價格買入就是明智,反之就要沽。

這種思想根深柢固,蒙閉了各人的心智,包括巴黎的過去,但從我閱讀Graham的"Intellegent Investor"後,就已經是我的過去。

以下正是一個讓你反思的現實例子,你能否在5分鐘內明白?

在香港沒有人會不知雷曼迷債,幾年前,雷曼倒閉,不要說看業績,就連它的下年的財務報告也永不會再出現,那時,即使最水皮的分析家,都能準確地分析到,雷曼的業績是不可能賺錢,它完全沒有前途。

試想一想,忽然間你對某支企業的未來、業績的評估不可能錯,你是否認為自已的下一步的投資會萬無一失呢?!


其後,雷曼的債券隨著這些"準確"的分析,跌到不值15%票面值,大量的香港市民成為苦主,包括我幾個朋友在內。那時我開玩笑地跟朋友說,我想以報價加多30%,即票面20%買入他們的迷債。

當然最後我並沒有。但我卻鼓勵他們,無論如何不要在50%以下妥協。

我的原因是,那些債券有一個大於市場價格很多的價值。如果按我的票面20%買入,保守的50%以上賣出,利錢大約就有2.5倍。

我可沒有像那些天才分析員,理會它的前景已經是走到人生的盡頭,它的業績只是一連串的紅字,然後不問"價格"就叫沽。我只在意它的應有價值到底和那刻的市價相差有多大,自已有沒有機會以4角錢買1元價值的東西?

前天銀行公告最新和解定案,以85%-90%回購,是當日的4.5倍利錢!!

為何一間毫無業績、前途,管理層是
騙子的企業的證券,可以隱藏如此利害的賺錢機會?!

為何一些預測業績得這樣準確的天材,會以四角賣出價值一元的證券,把手上的錢白白送給別人?!



如果你捉到這問題的答案的原則,恭喜你,你是股神說的在幾分鐘內明白價值投資的有緣人,餘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做好自已的本份------勤力分辨企業的價值與價格的分離,並把這列為投資的至高目標,只要單單做好這一點,就足以令你站在最頂級的投資手行列中。

如果你還在想一大堆陳腔濫調的所謂原因,對不起,你並不屬於價值投資俱樂部的會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12

潛在可換股債券市值

 (按: 謝謝hopingu的整理,如各網友認為有問題,敬請告知,我會儘快更正。)

經網友hopingu多個月的整理後,筆者終於完成了可換股債券潛在市值的計算,並放在Editgrid上,連結如下:

http://www.editgrid.com/user/greatsoup/%E4%B8%8A%E5%B8%82%E5%85%AC%E5%8F%B8%E5%8F%AF%E6%8F%9B%E8%82%A1%E5%82%B5%E5%88%B8

現時十大最多可換股債券市值如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97

談沽空 說債券 論外幣 艾薩 Isaac Sofaer

2011-10-27  NM

監管機構於八年後,才向銀行實施新的流動資本指引,這又有何用?很多西方銀行技術上已經破產,假如把新的指引立法,這些銀行有機會倒閉,加上歐債危機令銀行的問題雪上加霜。但即使新指引影響銀行的命運,也需要立即實行!


在 過去八年的低息環境下,冰島、希臘、日本、愛爾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及德國等,透過銀行、政府及勞動力消費了過兆億,已經不能收回了。大家已經忘記了 八九年日本經濟衰退及○七年美國次按的影響。無論是物業、債券、商業、ETF's或其他投機產品,都變成了沒有價值的資產,沒有人願意接火棒,誰持有了以 上的資產,誰就是大輸家。
我建議大家不要再持有西方資產,我們不知道骨牌效應,將在哪兒或何時發生。

滙豐表現優勝
滙豐亦有可能受影 響,但有什麼影響,我們只能在數年後才知道。但我不會因此而不沾手滙豐股票。它不是比其他銀行好嗎?滙豐正在削減成本開支,及出售非核心資產,務求增加股 東權益。加上,它有機會買入一些便宜的資產。當其股價比賬面值低時,就不要沽空,因為我們不能肯定其賬面值反映的是什麼。現時,在銀行同業都表現差勁下, 滙豐反而有利。 我的助手告訴我,現在沽空港股,簡直是易過借火。當我聽到這些現象,感受到市場充滿消極氣氛,反而開心。根據「相反理論」,沽空產品需求愈大,就是見底先 兆。現時,中、港股市的築底過程已進行中,相信數月間就會完成。同時間,有很多股民從沽空而賺錢,因而愈來愈心雄,慢慢把全部資金「大晒冷」。這些人開定 香檳、雪茄慶祝。但等着瞧,你們必會「嘔凸」。

賣日圓、瑞郎
假如全球最大,市值二千四百二十億美元的債券基金,在今 年都要蝕錢,那就一定有問題。德國、美國及日本的政府債券的孳息率,前所未有地低。究竟為何那基金會蝕錢?因為它投資的,是歐洲的有毒、垃圾資產。千萬別 沾手債券。現時是沽出那些有毒資產的最後機會,特別是透過外國投資銀行買入的資產。假如你還繼續持有,你將再找不到人為你接火棒。 這也是最後機會賣掉手上,被人捧到上天的日圓及瑞士法郎。對我而言,它們不比希臘貨幣及歐羅好。假如日本以正常的息率還國債,單是還息,就足已令日本破 產。與歐羅掛鈎的瑞士法郎,亦有機會一敗塗地。加上,瑞士的銀行,隱瞞了不少問題。例如瑞銀運作已受影響,還有不少我們未聽過的銀行,問題只會愈來愈嚴 重。 總結:忠於你最熟悉的資產,特別是香港物業和股市的價值都在下跌時,正是買入的時機。 祝君好運! 艾薩 mailto:[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mailto:[email protected]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89

比亞迪(1211)的債券和股票背道而馳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blog.yahoo.com/_72WIFHLVKF2G7BULLLTKWEWV6Y/articles/208948/index

比亞迪今年4月發行了2014年到期的3年期票據

,面值為10億元人民幣,

 

年息4.5厘。發行價為面值的100%

 

  

 

今日發現,其價格最近不斷下跌,已跌到77/80。如以80元購入,年回報為15%。如果預計人民幣會升值,回報會更高。

 

 

日期

現金流

17/11/2011

-80

28/4/2012

2.25

28/10/2012

2.25

28/4/2013

2.25

28/10/2013

2.25

28/4/2014

102.25



回報

 

15.2%

 

 

 

比亞迪股價卻由9月低位HK$11大升近90%,現股價大約HK$20,而其上半年只賺人民幣0.12元,2010年下半年賺人民幣0.05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