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電器8月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91.8億,同比降1.85%;錄得凈利64.0億,同比增11.92%;基本每股收益1.06元,同比增11.58%。
另外,公司第十屆七次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的議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交易價格為130億元。
公司擬以15.57元/股的對價,發行數量約為不超過6.42億股, 募資不超過100億元。本次定向發行對象包括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8名特定對象。
收購完成後,珠海銀隆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全資子公司,並納入格力電器合並報表範圍。公司此次發行價格為15.57元/股,將向珠海銀隆全體股東合計發行股份約8.35億股。同時,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8個發行對象 承諾:珠海銀隆於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三個會計年度內的實際凈利潤分別不低於7.2億元、10億元和14億元。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H股股票11月4日上午臨時停牌,公司表示將公告重大收購事項。晚間21點左右,中金公司揭開了謎底:中金公司將以發行內資股方式,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央匯金”)支付對價167億元。交易完成後,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證券”)將成為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整合旗下券商資產是中央匯金近幾年一直想推、但阻力較大的事,2013年宏源與申萬的整合應該只是匯金系整合的開始。”中信建投此前曾發布報告稱,匯金系對旗下券商的處置只是時間和突破點的問題。
但中金公司合並中投證券的前前後後,還需邁過兩大門檻:一是能否征得少數股東的同意;二是在順利合並後,能否妥善處理兩家券商所在地的利益關系。“中金公司合並中投,需通過董事會、股東大會的同意,還需要到香港聯交所聆訊。”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順利合並後,如何平衡兩者所在地的博弈關系,也是中金公司需要面對的問題。
整體並入
中金公司4日晚間宣布,將與中投證券進行戰略重組。11月4日,經中金公司董事會批準,中金公司與中央匯金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將從匯金收購中投證券的全部股權。
中金公司稱,根據資產評估機構評估、財政部核準的中投證券評估值,綜合考慮行業發展狀況、中投證券財務表現與未來發展及預期協同效應等多項因素,本次交易的對價確定為人民幣167億元。中金公司將通過向匯金公司發行中金公司內資股的方式支付。本次交易完成後,中投證券將成為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中金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機構業務、跨境服務和針對高端客戶的財富管理業務領域積累了顯著優勢。中投證券前身是中國首批證券經紀商之一,在零售經紀業務領域建立了較強的市場地位。”中金公司晚間表示,雙方整合後,整體規模將顯著擴大,主要指標躍升至行業第一梯隊。本次交易將幫助公司構建更為均衡的一、二級市場業務結構,顯著增強抵禦風險及應對資本市場波動的能力,大幅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實力。
中金公司於2015年11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對於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合並的消息,市場早有預期。多位市場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二者的合並可能是由於投資主體“一參一控”的政策、中央匯金提高對中金公司持股比例以及市場競爭的需要。
中投證券系原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獨家發起,在購買原南方證券相關證券類資產的基礎上成立的一家全國性、綜合類的證券公司,2005年9月28日在深圳成立,初始註冊資本15億元。2008年12月31日,中投證券股權從中國建投劃轉至中央匯金,2011年11月公司名稱變更為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截至2015年底,中投證券共有證券營業部160家,員工3588人。旗下公司包括中投天琪期貨有限責任公司、中投瑞石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投證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投證券投資有限公司。
中投證券與中金公司同是匯金系券商,中央匯金對中投證券持股100%;對中金公司持股28.45%,為第一大股東。“對於中央匯金來講,兩邊都是自己控股的券商,對於中金公司28%的持股比例是比較低的,如果做一次定向增發,其控股比例就有可能稀釋到20%以下,而20%以下的持股比例是很危險的數字。中央匯金將自己的一塊資產裝入上市公司,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方便資本運作,也有政治上的考量。”前述投行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
更為重要的原因或是“一參一控”的要求所致。2008年4月發布的《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規定,2個以上的證券公司受同一單位、個人控制或者相互之間存在控制關系的,不得經營相同的證券業務,但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述投行人士分析,中央匯金旗下曾參股控股多家券商,受制於“一參一控”的影響,旗下券商上市受阻。中央匯金很早之前就開始尋找出路,此次中金公司和中投證券的合並,也是在這一大背景下推出的解決之道。此前國泰君安並購上海證券、申銀萬國並購宏源證券,也是在解決“一參一控”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同是匯金系券商,雖然二者此前業務側重點不同,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都有業務拓展的現實需求。在中金公司上市之後,股東權益的公平性和利益最大化,也成為二者合並的又一個內在要求。
“無論是H股還是A股市場,作為控股股東,下屬業務不能出現2家相互競爭的機構同時上市,否則會構成同一集團內部的競爭,削弱市場的競爭力,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損害。”趙錫軍告訴記者,因此要避免出現一家控股股東下面有2家獨立的券商從事相同的主營業務,所以可以將同一類業務裝入一家機構中,實際上這也有利於中投證券的上市。
業務互補
中進公司與中投證券收入規模、利潤水平比較接近,但是在業務構成與發展方向上存在很大差別,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中投證券在全國各地設有200多家證券營業網點,這對於中金公司而言,是較為稀缺的基礎資源。
二者合並之後,中金公司也會將自身在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股票業務、固定收益及投資管理等業務與中投證券的廣闊客群和網絡渠道進行對接,聯動發展。
2015年,中投證券全年營業收入87.15億,凈利潤36.45億;中金公司營業收入95.1億,凈利潤19.5億。今年上半年,中投證券營業收入21.65億,凈利潤7.67億;中金公司營業收入24.45億,凈利潤5.75億。
從業務構成來看,中投證券在傳統經紀業務、場外櫃臺業務方面相對存在優勢。2015年公司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市場份額2.216%,行業排名15位,融資融券余額去年同比增長11.69%,行業排名15位。在櫃臺市場業務方面,中投證券發力布局新三板做市業務布局,已做市企業89家,在已開展做市業務的82家券商中排名22位。OTC櫃臺系統對接中證報價系統發行收益憑證規模行業排名17位。
在承銷保薦方面,去年中投證券IPO承銷行業排名14,主承銷金額排名19,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排名行業36位。
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中金公司在資管、投行、自營業務方面表現優於中投證券;但在經紀業務方面,不及中投證券。在2015年中國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市場占有率排名中,中金公司較2014年直降9個名次,由2014年的40位降至49位,市場份額也由0.655%降至0.483%,下降幅度高達-26.25%,是排名前50位的證券公司中市場份額縮減最為嚴重的。
中金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投行業務、財富管理以及跨境業務。2015年,中金公司在中資並購、中資港股IPO和國內債券承銷分別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也是第一家經辦中國並購交易規模突破千億美元的投資銀行。
“中投證券的側重點和中金公司的側重點不一樣,中金公司在一級市場的投資銀行業務領域更為完善。”趙錫軍告訴記者,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將來的投行業務不能單單看一級市場或二級市場,更加看重的將是一二級市場的綜合能力。
另外,財富管理業務和投資管理業務是中金公司戰略框架中重要的增長點,去年兩大業務線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01.7%、77.3%,合計占公司收入比重達29.2%,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組成部分。
中金公司在國際化領域早有布局,2015年公司海外收入達到17.6億元。去年以來加大了海外債券、大宗交易的團隊建設,在QFII、RQFII、滬港通等領域持續發力,香港財富管理平臺也在加快建設。
據中金公司介紹,財富管理仍然是二者合並之後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中投證券的營業網絡優勢也將被充分利用。“中金公司與中投證券將通力合作,結合中金公司的品牌、經驗、系統性和個性化的產品及服務能力,嫁接中投證券廣泛覆蓋的營業網絡和龐大的客戶群,”中金公司表示,希望共同打造中國領先的財富管理平臺。
截至今年6月,中央匯金持股的證券業務平臺包括中國銀河金融控股(78.57%)、申萬宏源集團(25.03%)、中信建投證券(40%),以及中金公司(28.45%)和中投證券(100%)。
換股收購
中金公司向中央匯金發行內資股,中央匯金將持有的中投證券100%股權轉讓給中金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這種“換股收購”的交易,也是最劃算的方式。“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非上市公司,對於中金公司而言是最為順暢的一條道路,現金收購等其他方式的可行性不高。”前述投行人士認為,對於中金公司而言,沒有必要通過現金收購的方式來收購中投證券。
一方面,在香港上市的金融企業估值一般不高,銀行平均市凈率(PB)不足1,中金公司因被視為老牌精品投行,平均市凈率為1.3,相對較高。對於中金公司的其他股東而言,發行股份收購中投證券較為劃算;另一方面,對資金渴求較大的股東,往往才會傾向於要求被現金收購,中央匯金作為二者的控股股東,旗下參股多家上市銀行、金控集團、券商,每年分紅頗豐。
目前,中金公司和中投證券已經成立聯合工作組推進整合工作。 然而,中金公司合並中投證券的前前後後,尚需邁過兩大門檻:一是能否征得少數股東的同意;二是在順利合並後,能否妥善處理兩家券商所在地的利益關系。
“中金公司合並中投,需通過董事會、股東大會的同意,還需要到香港聯交所聆訊。因兩家券商的控股股東均為中央匯金,此涉及關聯交易,因此在董事會、股東大會的並購表決上,中金公司作為關聯方需回避。因此此次收購決議更取決於中金公司其他股東的表決。” 前述投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從凈資產回報率來看,中投證券相較於中金公司有更明顯優勢。根據2016年中報,中投證券的凈資產回報率(ROE)達5.33%。Wind數據顯示,在84家披露中報的券商中,排名第15;中金公司或因此前上市融資,其資產回報率被稀釋,2016年年中僅為3.43%,排在第50名。而2015年年報顯示,中投證券凈資產回報率為30%,在111家券商中排名12;2015年年底中金公司的約為16%,排名74。
在上述投行人士看來,中金公司並購中投證券除了要順利通過股東的認可,還需解決兩地政府博弈的難題。2014年申銀萬國並購宏源證券,就曾遭遇此類問題。“中金公司註冊地在北京,而中投證券註冊地在深圳,按照一般邏輯,當中投證券被並購後,其註冊名將被註銷,當地政府就會少了一大稅源。”他告訴記者,在重組後如何平衡兩地關系,也是中金公司亟待面對的問題。
四川涉黑富豪漢龍集團原董事局主席劉漢在2015年被執行死刑,其身後資產如何處置一直受到關註。
成都鐵路運輸中級法院近日發布公告,將於2017年2月28日10:00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司法拍賣網絡平臺上公開拍賣劉漢和漢龍集團資產包,涉及漢龍集團等45戶企業,其中,劉漢或漢龍集團直接持股19戶,通過子公司間接持股25戶,匯總評估值為2.56億元。
劉漢曾連續三屆當選四川省政協委員、常委,其資產高達400多億元人民幣,曾被《福布斯》稱為“潛在水底的真正富豪”。2014年5月23日,劉漢、劉維等36人涉嫌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以及故意殺人罪等案件在湖北鹹寧一審宣判。劉漢、劉維一審被判處死刑。2014年8月7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宣判,維持一審對劉漢、劉維的死刑判決,死刑判決將報請最高人民法院複核。2015年2月9日,劉漢被執行死刑。
此次拍賣資產包有45戶企業之多,包括了劉漢、漢龍集團分別持有的四川省綿陽市豐谷酒業有限責任公司27.98%、72.02%的股權;漢龍集團持有的四川德陽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70%的股權;漢龍集團持有的四川漢龍高速公路開發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等優質資產,這些企業均處於正常經營。
這45戶企業資產由銀信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銀信資評報(2016)川第12002號《資產評估報告書》,以及有關評估機構對漢龍集團等43戶企業分戶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書。公告顯示,本資產包匯總評估值為25559.80萬元。第一次起拍價25559.80萬元,保證金10000萬元。
公告要求,競買人應為財務狀況良好、企業凈資產(所有者權益)不低於50億元以及商業信譽良好、在經濟活動中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國內經濟組織;劉漢個人、四川漢龍(集團)有限公司對本資產包有關企業的民事債務提供了擔保,競買人須承諾受讓後全部承接上述或有債務。處於正常經營的企業,競買人須承諾受讓後對該類企業繼續維持經營,協調處理好企業與員工的勞動合同關系,維護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今日頭條今天宣布全資收購美國移動短視頻創作者社區 Flipagram,邁開了全球化戰略里程碑的重要一步。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獲得的來自內幕人士的獨家消息,此次收購金額不到5000萬美元。
2015年7月,Flipgaram獲得由紅杉資本領投的7000萬美元B輪融資。根據當時的融資說明書,Flipagram的估值達到3億美元。此外,紅杉也是今日頭條和Flipagram共同的投資者。
Flipagram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平臺月活躍用戶達到3600萬日,每日被瀏覽的圖片和短視頻次數超過42億。不過,由於Facebook、Snapchat 等社交巨頭公司紛紛進入短視頻這一領域,Flipagram 發展勢頭受阻。2015年底,Flipagram大幅裁員20%;進入 2016 年之後,Flipagram尋求出售的企圖已經路人皆知,唯一不明確的,不過是出售的價格罷了。
收購後,今日頭條將獲得這款美國市場上的主流移動視頻產品和其運營團隊,同時 Flipagram 的視頻內容也將登陸頭條海外產品。而 Flipagram 本身將保持品牌獨立運營,雙方會在產品、技術等方面探索進一步整合的可能性。
據了解,此次收購已經在春節期間完成交割。“今日頭條不僅要做一家民族的企業,更要做一家面向全世界的企業;不只要為中國人傳播資訊,還要向更多的人、在更廣闊的區域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負責國際化業務的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柳甄表示。
如何將科技成果像有形資產一樣直接作價投資?過去,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高校在這方面一直比較困惑,實際操作還是會遇到困難。而能否把股權或者股權相應產生的收益獎勵給科技人員,又是另一個經常會碰到的問題。
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2015年8月29日修訂)明確科技成果可以作價投資,提出“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比例”。而近日出臺的《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下稱《條例》)對此項規定進行了細化。
《條例》提出研發機構、高等院校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將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一)以本單位名義將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二)通過資產劃撥等方式將科技成果轉移至本單位獨資設立的負責資產管理的法人,並以該法人名義將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三)單位與完成、轉化職務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對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所形成股份或者出資比例的分配作出事先約定的,以本單位和相關人員名義將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
在5月5日下午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科委主任壽子琪對這三種作價投資方式中高校院所與成果完成人之間的成果分配關系作出解釋,指出前兩種方式屬於“先投後分”,第三種方式屬於“先分後投”。
即第一種是高校院所先投,投完以後和成果完成人進行分配;第二種是高校院所主要通過全資出資的資產管理公司或者管資產的機構來投,投完以後可以和成果完成人進行分配;第三種是單位和成果完成人先約定一個分配比例,再進行作價投資。
在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教委巡視員蔣紅表示,《條例》中確定的作價投資方式將科技成果的轉化、為產業服務和科技人員的利益緊緊的捆綁在一起,而不再是一次性的轉讓,這將會對科技人員起到非常重要的激勵作用。
“現在的高校科技成果很難真正做到完全成熟並在企業里面直接生產和應用,因為憑借高校現有的條件不可能做到對每一項技術都進行完整的技術孵化,以及後期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開發。”蔣紅談到,要跟企業經過一定方式的合作,特別是這種“利益捆綁”的合作,將有利於科技人員後續深入地參與到科技成果轉化中,同時,高校科研人員也能較為充分地了解市場的需求。
蔣紅認為,作價投資的方式實際上既能通過市場機制來評判一個科技成果有沒有價值,同時也可以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對科技人員的激勵問題。
伴隨科研人員的科技成果轉化而帶來的股權獎勵和現金獎勵的繳稅問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條例》對這此是否有松綁?
壽子琪表示,首先稅權不在地方,而是國家事權。股權獎勵的納稅過去是遞延五年,現在是“遞延至轉讓該股權時納稅”,應該說已經有所突破了。“在科創中心建設過程當中,國家給我們先行先試,經過去年一年的努力,這方面的問題已經解決了。”
關於現金獎勵的稅收問題,壽子琪表示,按照現行的規定,需按照3%-45%的超額累進稅率進行征收,如果獎勵金額較大,稅率確實比較高。
“我們在《條例》制定過程中,包括在起草《實施意見》的調研過程中,大家就提到了這些問題。我們也將這個情況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了建議,希望國家能針對成果轉化中的現金獎勵情形,降低稅率,讓科技人員得到更多實惠。”壽子琪表示,相信隨著以後成果轉化的氛圍越來越好,大家對這個事情的認識會越來越達成共識,這個問題會逐步解決。
《條例》已經市人大常委會於4月20日表決通過,將於6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2017-2020)》將於近期發布,切實配合《條例》的實施。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姚祥雲
10月19日早間,新華聯(000620,SZ)發布公告,其間接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新絲路文旅有限公司(00472.HK,以下簡稱“新絲路文旅”)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派生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生科技”)持有的深圳市你我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你我金融”)100%的股權。
根據協議約定,新絲路文旅擬按每股1.3港幣發行10.86億股作為本次收購對價,最終以14.118億港元(約合人民幣12億元)進行收購。本次交易完成後,新絲路文旅已發行股份將由32億股增至43億股。派生集團將持有新絲路文旅25.29%的股份,成為新絲路文旅第二大股東。新絲路文旅2017年度1~6月營業收入為1.2億元,凈利潤-2973.53萬元。
值得註意的是,派生科技在此次交易中做出了業績對賭。你我金融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後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7000萬元、2億元、3億元,如未達到以上利潤標準,須以現金方式向新絲路文旅補償該筆不足保證部分金額的6.3倍。
據了解,你我金融2014年10月上線,是派生集團子公司,提供現金貸產品以及投資理財服務。派生集團旗下還有另一家大型互聯網金融平臺團貸網。
截至2016年12月31日(經審計),你我金融凈資產-3149.27萬元,全年營業收入1974.11萬元,凈利潤-1067.42萬元。今年上半年,你我金融實現盈利。截至2017年6月30日(未經審計),你我金融凈資產-463.86萬元,半年營業收入6745.82萬元,凈利潤2685.41萬元。
團貸網人士表示,9月29日,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傅軍曾走訪團貸網,並詳細考察你我金融的發展情況、運營模式、風控措施及未來計劃等。據悉,截至到2017年10月17日,你我金融平臺交易量達24.65億元,註冊用戶超過680萬。
新華聯在公告中表示,你我金融2017年業務迅猛增長,發展態勢良好,未來將擴大國內與國際業務板塊,保持穩健快速發展。此次收購將推動新絲路文旅多元化發展目標,增強公司可持續發展及盈利能力。
有市場分析指出,這是派生集團登陸資本市場的第一步。今年5月,派生集團完成新一輪共計18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派生集團曾表示,該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大科技創新領域的投入、集團相關金融牌照的布局,也為集團相關板塊未來進入資本市場籌備所需資金。
2016年3月,團貸網曾通過逆向收購光影俠登陸新三板。2017年初,光影俠又主動從新三板摘牌。2017年5月,派生集團對團貸網的業務進行了分拆,原“團貸網”網貸平臺(tuandai.com)名稱變更為“團貸網丨網貸投資”,專門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同時,另行開發了新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沿用“團貸網”商標,提供定期轉、私募、保險等業務服務。
團貸網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團貸網上市目前沒有時間表,未來會選擇適合自己的資本市場路徑。
2樓提及
其實, 佢地悶唔悶D, 成日都咁玩
定係中南想學金仔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