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馬雲旗下染指內地肯德基 螞蟻金服伙中資基金投得 作價36億

1 : GS(14)@2016-09-03 22:34:01

【明報專訊】多個與餐飲業無關的私募基金,最近垂涎中港連鎖快餐業務。肯德基及必勝客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宣布,將旗下中國業務全售予春華資本及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旗下的螞蟻金服。另外,市傳美國私募基金公司凱雷投資亦聯同中信集團競投麥當勞中港業務,惟麥當勞傾向尋找長期合作伙伴多於私募基金,因後者普遍於數年後會出售業務套現。

百勝中國料11月紐交所上市

百勝集團昨宣布,將旗下中國業務股權售予中資私募基金春華資本及馬雲等持有的螞蟻金服,涉資4.6億美元(約35.9億港元)。當中,春華資本將向百勝中國投資4.1億美元(約32億港元);螞蟻金融投資額為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有關交易預計今年10月31日完成,與此同時,百勝中國將從百勝集團中分拆上市,預計出售業務交易日後,即11月1日於紐交所掛牌。

根據三方訂立的協議,有關交易作價的每股價格將按百勝中國分拆上市後31日至60日內計算平均價為基準,再予8%折讓;而最終的股票數量則按價格調整。春華資本及螞蟻金服另擁有兩批、每批相當於百勝中國約2%的普通股的認股權,該批認股權可在5年內行使,其作價會按公司股本價值分別為120億美元(約936億港元)及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計算。百勝同時宣布,委任春華資本創始人胡祖六為百勝中國董事會非執行董事長,胡祖六此前曾任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而高盛現為百勝集團及百勝中國的財務顧問。螞蟻金服發言人稱,期待與百勝中國更加緊密的合作。

中信伙凱雷競投中港麥當勞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私募基金公司凱雷投資集團及德太投資,分別伙拍中信集團及北京首都農業集團,競投麥當勞中港業務,該項目價值介乎20億至30億美元(相當於155億至233億港元)。現時麥當勞於中國、香港及韓國合共擁有約2800間店舖,中港門店數目佔三個地區整體門店的85%。

不過據了解,麥當勞傾向尋找長期合作伙伴多於私募基金,因後者普遍於數年後便會出售業務套現。香港麥當勞回覆本報查詢表示,集團物色的理想長期策略伙伴,須有本地市場觸覺,且具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特質,並對麥當勞品牌有深切認識,以加快麥當勞業務發展為依歸。現時相關工作已有一定進展,惟由於未有進一步的決定,現階段作出定論屬言之尚早。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73&issue=201609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246

拜耳購孟山都 作價5115億

1 : GS(14)@2016-09-15 08:07:47

【明報專訊】德國製藥及化工巨企拜耳(Bayer)證實,將以每股128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交易金額連同債務達660億美元(約5115億港元),上述交易價格較5月9日收購披露前的孟山都股票收市價有44%溢價。若交易通過反壟斷機構審批,將成為德國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也是今年迄今全球最大的收購交易。英國廣播公司估計,合併後組成的農業巨擘將掌握全球四分之一種子與農藥供應。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77&issue=201609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107

攜程收購Skyscanner作價135億 提升預訂機票服務

1 : GS(14)@2016-11-25 07:36:33

■攜程網創辦人梁建章



中國最大旅遊網站攜程旅行網(Ctrip.com),昨宣佈以14億英鎊(約135億港元)收購全球大型的旅遊搜尋平台之一英國的Skyscanner(中譯名天巡網),交易將主要以現金支付,料有助攜程機票業務在全球範圍內的實力。今年頭三季中國海外併購已達1,910億美元(1.48萬億港元),攜程今再添一筆。



攜程發表聲明稱已經和總部位於愛丁堡的Skyscanner董事會已批准該交易,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按照協議,Skyscanner目前管理團隊將繼續獨立營運公司。消息一出,攜程在納斯達克股價一度大漲9.2%,報44.75美元。



主要以現金支付

總部位於愛丁堡的Skyscanner成立於2001年,提供網上機票、酒店與租車的格價和預訂服務,目前有6,000萬名活躍用戶,支援30種語言,服務190個國家或地區用戶,在新加坡、北京、深圳、邁阿密、巴塞隆那、保加利亞和布達佩斯都有辦公室。該網站今年1月進行一輪融資,共從馬來西亞主權基金──馬來西亞國際控股和雅虎日本募得1.28億英鎊,當時公司以接近13億英鎊(125.4億港元)估值成英國最有價值的創新公司之一。而這次攜程收購價格更高達14億英鎊,主要以現金支付。攜程創辦人梁建章稱:「此收購能同時增強兩間公司的長期成長,Skyscanner可以補充我們在國際規模的定位,而攜程網則會充份將我們的經驗、技術和預訂功能應用在Skyscanner。」Skyscanner首席執行官加雷思威廉斯(Gareth Williams)表示,可以從中國市場領袖攜程處學到極多:「今天Skyscanner距目標更近了一步:讓全球旅行者的旅遊搜索盡可能簡單。」英國《衞報》/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5/198448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937

怡東酒店快易手 傳作價300億 文華東方:多個財團積極洽購

1 : GS(14)@2017-09-17 10:06:56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589&issue=20170916


【明報專訊】屹立銅鑼灣44年的怡東酒店快將易手,文華東方確認,收到多個財團洽購意向,但暫未有任何定案,適時再作公布。市傳數家財團入標,包括新地(0016)、希慎興業(0014)、華置(0127)等,料作價將高逾300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逾4萬元,一旦落實交易,成交金額勢創全港最貴酒店紀錄。

明報記者 甘潔瑩

本報就上述入標事宜向新地、希慎、華置查詢,但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至於一度盛傳伙拍華置合組財團入標的恒大(3333)則否認入標。於新加坡上市的文華東方昨天股價突然急升21%,市場猜測,與成功出售銅鑼灣香港怡東酒店有關,更盛傳買家為新地,成交價約300億元,即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逾4萬元,以869間酒店房計,即平均每間房價高達3452萬元,無論總作價和每房間價錢,均創下全港酒店新高紀錄。

折合呎價逾4萬 每房值3452萬

文華東方昨日傍晚亦發新聞稿指,已收到若干潛在買家就收購該項物業提交的建議書,有關建議書將成為進一步考慮策略方案的基礎,適時會再作公佈,而目前不應就是否出售該項物業作出假設。

傳新地希慎華置入標

自今年5月,恒地(0012)及南豐分別以天價奪得中環及啟德商業地王後,文華東方於今年6月公布,指集團正檢視怡東酒店的長遠策略方案,同時目前本港商用物業估值高企,決定測試出售怡東酒店的市場反應。事實上,該酒店擬放售的計劃早有迹可尋,早於2015年2月已獲屋宇署批准,在4層地庫以上重建一幢26層高商廈,總樓面約684,019方呎,當時酒店發言人曾稱,怡東有好的回報及現金流轉,未有即時重建計劃。儘管怡東酒店曾一度否認放售或重建,但今年初市場已有消息指,怡東酒店一直以暗盤放售。

已獲批建68萬呎26層高商廈

對上一宗大額酒店買賣,是基匯資本及建生國際(0224)聯手於2015年7月購入尖沙嘴香港洲際酒店,作價72.789億元,以503間酒店房計,折合每間高達1447萬元,創當時新高紀錄。除怡東酒店外,目前市場亦有多個貴重物業正放售,如中環中心、旺角朗豪坊寫字樓等。

怡東酒店位於告士打道281號,1973年開幕,現為4星級酒店,共提供848間客房及21間套房,大部分房間可享維港景致,是文華東方旗下唯一沒有以「文華東方」作品牌的酒店。文華東方2016年報中提及,怡東酒店出租率下跌,皆因全球外遊數字減少,特別是內地訪港人數減少,加上酒店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令酒店出租率下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758

蘋果助貝恩奪東芝晶片 擊敗鴻海威騰 作價1680億

1 : GS(14)@2017-09-25 04:13:55

【明報專訊】東芝昨日召開董事會,決定將晶片業務售予蘋果加入的美國貝恩資本(Bain Capital)陣營,交易價值約2.4萬億日圓(約1680億港元)。雖然尚未達成最終協議,但東芝表示將於「近期與貝恩資本主導的「日美韓聯合體」簽訂合約。《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東芝決定不再與另外兩個競購財團談判,它們分別為與東芝合營晶片業務的威騰(Western Digital),以及蘋果代工商台灣鴻海。

東芝昨稱,與貝恩資本簽訂合約時,將再發布更多資訊。彭博曾報道稱,蘋果洽談出資約30億美元,助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收購東芝晶片業務,從而取得股權。貝恩資本財團背後參與者眾多,包括韓國半導體大廠SK海力士、美國硬件生產商Seagate及戴爾(Dell)。《金融時報》引述接近貝恩資本的知情人士稱,買賣雙方正釐清細節,準備稍後簽署。

仍須通過反壟斷審查

東芝表示,買方將成立專門的公司購入東芝的晶片業務,東芝計劃向晶片業務投資3505億日圓(約245億港元),意味即使出售晶片業務,東芝仍將繼續參與其營運。東芝9月13日曾表示,已跟貝恩資本簽署一份無約束力文件,目的是在9月底前達成協議。威騰曾表示,有權阻止任何交易。東芝稱威騰沒有拒絕的權利,雙方都準備尋求國際仲裁。

這宗交易可能因反壟斷審查及威騰發起的連串訴訟而延遲。威騰爭取的和解或賠償費用,可能要由貝恩和SK海力士承擔。SK海力士在東芝晶片業務的佔比,亦可能控制在較低水平,以換取通過反壟斷審查。

明年3月須完成 否則東芝要除牌

東芝務必在本財年結束前(明年3月底)完成出售,讓東芝的股東權益重返正值。東芝因旗下的美國核電廠營建子公司西屋電氣嚴重超支,拖累集團把資產減值7000億日圓(約490億港元)。 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規定,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帳面權益持續一年為負值,將被剝奪上市地位。由於反壟斷審批普遍需時約6個月,意味東芝已時間無多。

日本半官方基金——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和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在收購時並不出資。倘威騰的訴訟獲解決,兩家機構將從貝恩等方面接受股份轉讓。

由於威騰的訴訟仍在持續,出售事宜仍存在推倒重來的可能。接近交易談判的知情人士稱,在談判的最後幾天,貝恩資本已穩操勝券,鴻海至後階段仍「很具競爭力」。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37&issue=201709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408

中資夥港炒家 402億買起中環中心 作價破紀錄 重新命名需賣家長實批准

1 : GS(14)@2017-11-05 16:46:40

■長實向國儲能源及本港炒家合組公司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圖為長和系主席李嘉誠。


【本報訊】中共十九大結束,北水南下,造就天價交易。一直傳由中資買入長實中環中心75%業權的交易昨日塵埃落定,以402億元易手,呎價3.3萬元,買家由中國國儲能源夥拍本港多名有政協銜頭炒家組成。據悉,新買家擁有命名權,擬重新命名。是次交易打破2015年由恒大買入灣仔美國萬通大廈紀錄,成為本港最貴商廈。記者:陳家雄


中環中心75%業權去年已傳出售,涉及樓面122萬方呎,傳聞成交價由去年7月的300億元拾級而上大幅上升34%,一直指買家為中資財團。昨日長實出通告表示,以402億元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將錄得出售收益145億元。是次交易其中一個先決條件,是重新命名需獲長實批准。今次為本港最高單價商廈成交,打破前年恒大以125億買入灣仔美國萬通大廈紀錄。


長實:買賣房地產是日常業務


對被指賣產撤資,長實發言人昨晚表示:「買賣房地產是公司的本業,我們的日常業務,政府都是一幅幅土地出售。很多香港公司的物業都是出售予內地企業,今時今日這是很普通的事,沒有賣家,國際及內地新資金怎有渠道來香港?」是次交易買家為中國港澳台僑和平發展亞洲地產有限公司,屬海外註冊公司。據可靠消息人士透露,實際買家組合是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香港),並聯同本地多名投資者包括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盧文端、人稱「小巴大王」的廣東政協馬亞木、「磁帶大王」陳秉志、「物流張」張順宜、亞洲地產創辦人兼山西政協蔡志忠。股權分佈方面,國儲佔55%,餘下45%由本港投資者攤佔。連同香港賣樓收益,長實今年套現近1,000億元。盧文端向本報承認有份投資,但拒透露詳情。消息人士稱,買家與長實磋商多時,但長實一直反價,由300億反價至目前402億,「李嘉誠點解會賣?因為國家買㗎嘛,唔通唔畀面?」國儲能源一直希望購入中環中心作本港總部,現擁命名權,擬將物業重新命名。消息人士稱,有份投資的本地投資者是中間人,由於合約禁摩貨(正式成交之前轉售),這些活躍於工商舖市場的炒家暫難將物業拆售,包括商業樓面及406個車位,暫作長線收租用途,期望呎租由目前約70元升至約100元,預期回報率逾3厘。買方已付一成約40億元定金,半年後成交,若買家延期交易須額外付161.8億元。國儲能源的主營業務是石油、天然氣等開發和貿易,截至去年6月底總資產為293億人幣。北京市商務局持國儲能源30%股份;國能天然氣進出口(北京)有限公司持有28%,中國海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7%,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持15%。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102/20201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90

日資百貨UNY傳售港業務 立足30年 現3分店目標作價7.8億

1 : GS(14)@2017-12-10 20:32:32

【明報專訊】日本超市集團UNY(生活創庫)進駐香港已30年,去年9月FamilyMart成功收購UNY,合併成為日本第二大便利店集團FamilyMart UNY(下稱UNY),隨即傳出可能退出香港市場。據外電引述知情人士指,集團正考慮出售本港零售業務,而目標售價為1億美元(約7.8億港元)。

明報記者 余麗明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UNY正與財務顧問洽談,評估潛在買家對香港3間門市的興趣,希望索價1億美元,但消息人士強調,目前為初期階段,仍存有變數,日本總公司或會選擇繼續經營本港零售業務。目前UNY在港共有3家門市,其於1987年進軍香港,太古城中心APITA為其於港開設的首間門市,其後UNY再於2010年加開兩家門店,分別是九龍灣德福廣場PIAGO和樂富廣場UNY,截至去年5月底,3間門市共有500名員工。

羅兵咸﹕百貨業經營困難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及中國/香港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主管合伙人鄭煥然表示,香港超市行業競爭激烈,目前被數間大型超市主導,無論是中資、日資,抑或港企如759,經營上亦見困難。金英證券香港及中國消費品分析師羅家亮稱,UNY和AEON均以「食品+衣服+家品」為經營模式,在產品結構上未算吸引,加上香港租金較昂貴,難免出現種種經營困難。除了在經營香港業務上有困難外,羅家亮又指,回報不如預期而另覓投資出路,亦是另一個UNY出售本港業務的潛在原因。

UNY香港去年純利4400萬

根據FamilyMart UNY公開文件,截至去年11月底止年度,UNY香港業務收入按年升4.2%至約14億港元,而純利則升逾四成至4400萬元。事實上,母公司UNY近年業績不振,截至去年8月底止年度,淨虧損擴大至912.9億日圓(約62.3億港元),而UNY香港收入佔公司整體比例更僅得4.2%。

目前仍在香港發展的同業AEON,母公司永旺(0984)經業績亦未如理想,而截至今年6月底止半年,香港業務收入錄按年升11.7%至20.4億元,惟期內錄逾8600萬元的虧損,去年同期亦錄1億元的虧損。

日資百貨陸續退出港市場

翻查資料,日資百貨在1980年代大舉攻港,包括八佰伴、崇光、三越等,惟其已陸續退出香港市場,當中崇光已易手於劉鑾雄兄弟及已故新世界發展(0017)主席鄭裕彤,後來以利福國際(1212)名義上市。倘UNY落實出售本港業務,便只餘下永旺經營的日資綜合零售超市AEON。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60&issue=2017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27

傳Uber創辦人轉軚 作價百億賣股

1 : GS(14)@2018-01-07 12:30:11

【明報專訊】美國最大召車平台優步(Uber)的創辦人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一直宣稱從沒出售手上的優步股份,不過他似乎將會「轉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卡蘭尼克計劃以14億美元(約109億港元)的價格,把其持有的10%優步股份當中的三分之一,售予軟銀牽頭的財團。

軟銀為首的財團將購入優步17.5%股份,當中多數從早期投資者和僱員手中購得。軟銀一方向股東收購的股份,出價按48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計算,較優步此前的680億美元估值折讓約30%,但對卡蘭尼克等早期投資者來說仍有大幅溢價。按480億美元的估值計算,卡蘭尼克所持的優步股份總值48億美元。

減持手上三分一股份 售予軟銀

消息人士稱,卡拉尼克曾提議出售自己所持的一半股份,但由於軟銀將購入的股份設有限額,因此他只能出售手上的29%的股份(相當於優步全部股份的2.9%)。因為大量股東都有意出售股份套現,其他股東也無法出售原本期望的股份份額。卡蘭尼克去年被解除優步行政總裁的職務,但仍留任董事會。這筆交易讓他首次有機會將部分持股換成真金白銀,不再是紙上富豪。軟銀的交易,為股東和員工提供了或許是優步首次公開募股前出售股份機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396&issue=2018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92

顧問:博通併高通1210億美元作價合理

1 : GS(14)@2018-02-20 08:01:50

【明報專訊】路透社報道,代理顧問機構ISS建議,美國半導體巨擘高通(Qualcomm)應與同業博通(Broadcom)談判,商討博通提出將作價加碼至1210億美元(約9438億港元)的收購建議。

高通在收購問題上一直小心翼翼,一方面表示博通的收購出手太低,且雙方合併會招致監管風險,同時又向股東展示出願意談判的姿態,以爭取更好的收購條件。

ISS建議高通股東,在3月6日股東大會上,投票選出博通提名的6名董事候選人中的4名。雖然這建議不足令博通在高通的11人董事會中獲得多數席位,但這將會為雙方談判提供合理的基礎。

博通在去年11月首次公布以每股70美元的現金加股票(總值1030億美元)收購高通,以主宰移動通訊晶片市場,但被高通拒絕。至本月,博通又將收購價提高至每股82美元的現金加股票,並提供其他優惠,例如監管機構一旦阻止交易,高通仍可獲80億美元的賠償。這將會是科技行業歷來最大規模的收購。

高通稱,1210億美元的作價仍低估了公司價值,認為公司估值應該更高,尤其是博通低估了高通對於恩智浦半導體(NXP)的收購價值,以及5G技術等的價值。中國商務部仍未通過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博通形容每股82美元現金和股票,是「最佳也是最終作價」。ISS認為,這作價可能是收購談判的合理起點。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48&issue=201802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5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