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丹麥央行三周內第四次降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39

周四,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5%降至-0.75%,維持貸款利率在0.05%不變。這是三周內丹麥央行第四次降息。丹麥央行宣布降息後,歐元兌丹麥克朗上漲。

demmark,w_640

僅僅三周的時間內,丹麥央行四次意外降息:

1月19日,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05%降至-0.2%,將貸款利率從0.2%降至0.05%。

1月22日,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2%降至-0.35%,維持貸款利率在0.05%不變。

1月29日,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35%降至-0.5%,維持貸款利率在0.05%不變。

2月5日,丹麥央行宣布將存款利率從-0.5%降至-0.75%,維持貸款利率在0.05%不變。

瑞士央行1月15日取消歐元兌瑞郎的匯率下限,此後丹麥克朗兌歐元匯率持續攀升,眾多市場參與者猜測丹麥會步瑞士後塵。但丹麥當局稱不會取消緊盯歐元的政策。因此,為了維護匯率緊盯,丹麥需跟隨歐央行一起放寬貨幣政策。

丹麥央行今年的首次降息是在歐央行推出QE之前,那時市場預期歐央行推出QE規模為5000億歐元。幾日後,歐央行QE規模遠超預期,丹麥央行當日緊急降息。歐央行QE後僅兩周內,丹麥又降息兩次,頻率是每周一次。

當前,丹麥是ERM2歐洲匯率機制唯一成員。基於ERM2,丹麥央行及歐洲央行需將丹麥克朗維持在中間平價匯率的2.25%區間內;而實際操作中,丹麥央行通常將丹麥克朗兌歐元維持在更窄的區間內。

丹麥央行宣布降息後,歐元兌丹麥克朗上漲。

demark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45

"查理周刊"事件重演 丹麥接連發生兩起槍擊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53

【15:41更新】哥本哈根警方當地時間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他們認為此前發生在咖啡廳和猶太人教堂的襲擊案有關聯,幕後槍手應是同一人。警方還稱,他們認為該男子已被警方擊斃。


【13:23更新】

哥本哈根警方稱,已經擊斃了此前在火車站附近槍擊他們的人。


【11:10更新】

美聯社援引丹麥警方報道稱,第二起槍擊事件中受傷的3人中,有1人已經死亡。


【9:38更新】

當地時間周日淩晨,哥本哈根距離火車站不遠的猶太教堂(Synagogue)再次發生槍擊,丹麥警方稱至少有3人在最近的一次槍擊中受傷。

美聯社報道,一人被擊中頭部,兩名警察手臂和腿部受傷。警方稱,現在尚不清楚這兩起槍擊案是否有關聯。

map skitch (1)


【9:12】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14日下午發生槍擊案,導致1人死亡、3名警察受傷。

據警方說,槍擊案約下午4時發生在哥本哈根市區的一個文化中心。案發時,法國駐丹麥大使齊默雷及瑞典藝術家維爾克斯等人正在參加該中心舉辦的一場討論活動。

警方初步認定該槍擊案意在刺殺維爾克斯,他曾因發表(2007年)針對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而引起軒然大波。據彭博,聽到槍聲後,維爾克斯被帶至安全的地方,並未受傷。

丹麥首相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在案發後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所有跡象表明,這起槍擊案”是“一次恐怖襲擊”。她說,這是一種“憤世嫉俗的暴力行為,但是丹麥人民永遠不會屈服於暴力”。

rtr4pl70

法國外交部長法比尤斯14日強烈譴責此次槍擊事件,他也將此事稱為“恐怖襲擊”,表示法國支持丹麥政府和民眾打擊恐怖主義,並“以最堅決的態度譴責這一襲擊”。

法國總統府當日也發布新聞公報說,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和丹麥首相托寧-施密特溝通,奧朗德表達了法國對丹麥的支持。據總統府透露,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將盡快前往哥本哈根。

新華社披露了更多細節:

丹麥警方最初表示有兩名涉案槍手,但隨後說他們確信只有一人參與了槍擊。目前,丹麥警方正全力對行兇者展開搜捕。

當地媒體報道稱,案發時,文化中心內約有幾十人。行兇者並沒有進入文化中心,而是從外面通過玻璃門試圖向里面射擊。

警方說,在槍擊案中死亡的是一名40歲的丹麥籍男子,而受傷的三名警察也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正在接受進一步治療。

這是繼法國《查理周刊》案後的又一起因先知漫畫而引起的襲擊案。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1月7日,《查理周刊》總部7日發生槍擊事件, 造成12人死亡,包括10名記者、2名警察,另有8人受傷。  

《查理周刊》是一家諷刺雜誌,2012年曾因刊登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引起穆斯林團體抗議。

槍擊事件發生前,《查理周刊》Twitter上的最後一條推文為“伊斯蘭國”武裝領導人Abu Bakr al-Baghdadi的漫畫。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94

丹麥恐怖襲擊後 以色列總理呼籲歐洲猶太人移民本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6

丹麥,恐怖襲擊,以色列,猶太人,恐怖主義

上周末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猶太教堂及咖啡館遭到恐怖分子襲擊後,昨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布聲明,呼籲在歐洲生活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

彭博報道援引上述聲明稱,內塔尼亞胡預計,歐洲還將發生殺害猶太人的兇案。其聲明稱:

“各國猶太人理應得到保護,可我們要對猶太兄弟姐妹說:以色列是你們的家。我們在做準備,呼籲接受來自歐洲的大批移民。”

上述報道稱,內塔尼亞胡提出,以色列內閣撥款1.8億謝克爾(約合4600萬美元)吸納來自法國、比利時和烏克蘭的新移民。去年烏克蘭國內戰亂已致逾5000人死亡,而法國和比利時是因當地發生伊斯蘭教武裝分子襲擊猶太人事件產生了安全隱患。

上周末,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接連發生兩起槍擊事件,造成兩人死亡,五名警察受傷。這起被丹麥首相稱為“恐怖襲擊”的事件引起其他歐洲國家、特別是歐洲猶太團體對恐怖主義的擔憂。

法國約有猶太居民50萬人。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昨日報道稱,法國總統奧朗德向法國猶太社團表示,法蘭西就是你們的祖國,你們的位置在這里。法國總理瓦爾茲則表示,一個沒有猶太人的法國不是法國。

該報道提到,法國猶太教會首席拉比柯西亞(Haïm Korsia)昨日呼籲法國政府采取更有力的行動對抗恐怖主義。他表示,哥本哈根周六發生的恐怖襲擊令他震驚和憤怒,應當嚴厲打擊這些利用宗教、並以上帝的名義殺人的兇徒。

上述彭博援引致力於宣傳移民的以色列半官方機構Jewish Agency數據稱,去年由法國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人約有7000人,人數創25年新高,較前年增加一倍。本月第一周,約有8000人參加了以色列在法國舉辦的人才招聘活動,這一人數也創了最高紀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554

丹麥恐怖襲擊後 以色列總理呼籲歐洲猶太人移民本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76

丹麥,恐怖襲擊,以色列,猶太人,恐怖主義

上周末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猶太教堂及咖啡館遭到恐怖分子襲擊後,昨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布聲明,呼籲在歐洲生活的猶太人移居以色列。

彭博報道援引上述聲明稱,內塔尼亞胡預計,歐洲還將發生殺害猶太人的兇案。其聲明稱:

“各國猶太人理應得到保護,可我們要對猶太兄弟姐妹說:以色列是你們的家。我們在做準備,呼籲接受來自歐洲的大批移民。”

上述報道稱,內塔尼亞胡提出,以色列內閣撥款1.8億謝克爾(約合4600萬美元)吸納來自法國、比利時和烏克蘭的新移民。去年烏克蘭國內戰亂已致逾5000人死亡,而法國和比利時是因當地發生伊斯蘭教武裝分子襲擊猶太人事件產生了安全隱患。

上周末,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接連發生兩起槍擊事件,造成兩人死亡,五名警察受傷。這起被丹麥首相稱為“恐怖襲擊”的事件引起其他歐洲國家、特別是歐洲猶太團體對恐怖主義的擔憂。

法國約有猶太居民50萬人。法國國際廣播電臺昨日報道稱,法國總統奧朗德向法國猶太社團表示,法蘭西就是你們的祖國,你們的位置在這里。法國總理瓦爾茲則表示,一個沒有猶太人的法國不是法國。

該報道提到,法國猶太教會首席拉比柯西亞(Haïm Korsia)昨日呼籲法國政府采取更有力的行動對抗恐怖主義。他表示,哥本哈根周六發生的恐怖襲擊令他震驚和憤怒,應當嚴厲打擊這些利用宗教、並以上帝的名義殺人的兇徒。

上述彭博援引致力於宣傳移民的以色列半官方機構Jewish Agency數據稱,去年由法國移民以色列的猶太人約有7000人,人數創25年新高,較前年增加一倍。本月第一周,約有8000人參加了以色列在法國舉辦的人才招聘活動,這一人數也創了最高紀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75

丹麥政府顧問稱或實施資本管制 丹麥克朗暴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77

周五,據路透社報道,丹麥經濟委員會主席稱,若有必要捍衛丹麥克朗兌歐元的匯率,丹麥央行願意實施資本管制。對此丹麥央行發言人稱,只考慮合法的匯率掛鉤保護。

denmark

據路透社報道,丹麥政府顧問——經濟委員會主席Whitta-Jacobsen表示,若有必要捍衛丹麥克朗兌歐元的匯率,丹麥央行願意實施資本管制。

受Whitta-Jacobsen講話影響,丹麥克朗暴跌,歐元兌丹麥克朗從不到7.4450激增到接近7.4650,丹麥克朗創下200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20150220_dkk1_0

不過此後,據彭博新聞社報道,丹麥央行發言人Karsten Biltoft稱丹麥央行只考慮合法的匯率掛鉤保護,發言人拒絕對路透報道評論。受此影響,丹麥克朗反彈。

Danske銀行分析師Jens Naervig Pedersen表示,丹麥會實施資本管制的猜測是有問題的,丹麥是歐洲市場的一部分,這要求資本自由流動。資本管制的說法不合乎邏輯。

1月下旬以來,丹麥央行連續降息四次,以捍衛緊盯歐元的政策。丹麥存款利率從1月初的-0.05%一路下降到-0.75%,貸款利率從0.2%下降到0.05%。

瑞士央行1月15日取消歐元兌瑞郎的匯率下限,此後丹麥克朗兌歐元匯率持續攀升,眾多市場參與者猜測丹麥會步瑞士後塵。但丹麥當局稱不會取消緊盯歐元的政策。因此,為了維護匯率緊盯,丹麥需跟隨歐央行一起放寬貨幣政策。

當前,丹麥是ERM2歐洲匯率機制唯一成員。基於ERM2,丹麥央行及歐洲央行需將丹麥克朗維持在中間平價匯率的2.25%區間內;而實際操作中,丹麥央行通常將丹麥克朗兌歐元維持在更窄的區間內。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874

豪擲20億 蘋果擬在丹麥和愛爾蘭建世界最大數據中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8098.html

豪擲20億 蘋果擬在丹麥和愛爾蘭建世界最大數據中心

一財網 潘寅茹 2015-02-26 15:38:00

蘋果將會在接下來10年內在丹麥和愛爾蘭建造數據中心。這兩個數據中心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數據中心,投資總價值接近20億歐元,是蘋果迄今為止在歐洲最大的投資。

蘋果公司日前宣布將在丹麥建立世界上最大的數據中心之一。新的數據中心將使用可再生能源供電,並且過剩的熱量將被回收並用於當地供熱系統,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我熱情歡迎蘋果公司投資丹麥,這是對丹麥經濟有著顯著促進的利好消息。類似投資證明丹麥擁有平衡宏大的環保能源政策和世界級的商業環境的能力。” 丹麥貿易與發展大臣莫恩斯·延森(Mogens Jensen)說。
丹麥的綠色能源政策以及強有力的清潔技術集群都是這個投資決定的重要因素。“蘋果被廣泛認為是全球領先的科技服務公司,長久以來發展和提供前沿產品和服務。我很高興丹麥能為蘋果提供有創意、能可持續發展的和環保的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莫恩斯·延森說。
蘋果將會在接下來10年內在丹麥維堡市建立這個新的數據中心,與此同時在愛爾蘭建造一個相似的數據中心。這兩個數據中心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數據中心,投資總價值接近20億歐元,是蘋果迄今為止在歐洲最大的投資。
“這項投資不僅肯定了丹麥在綠色方案和可再生能源技術方面世界領先的地位,更說明了我們是一個對投資非常友好的國家:我們為全球創新公司提供富有吸引力的商業機遇。”莫恩斯·延森說。

 

編輯:潘寅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3658

瘋狂丹麥央行捍衛匯率:狂拋本幣 四度降息 致外儲創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798

為了捍衛本國聯系匯率,阻止本幣大幅升值,央行能付出多少代價?丹麥央行用實際行動給出的答案是:拋售本幣,甚至將外儲升至空前規模,幾乎相當於本國GDP的40%。

彭博新聞社報道,丹麥央行在今年2月拋售了1687億丹麥克朗(價值250億歐元),力圖打壓克朗盯住歐元的聯系匯率,阻止本幣升值。這是該行第一次在單月內如此大規模地幹預外匯市場。而此舉使得丹麥外匯儲備在2月底升至創紀錄的7371億克朗。

丹麥央行的種種努力已開始發揮作用。丹麥最大商業養老基金PFA A/S在2月表示,克朗資產正失去魅力。總部位於倫敦的對沖基金LNG資本也在2月表示,其已經退出押註克朗的交易。

當前,市場的註意力聚焦在丹麥央行將如何解除此前意圖阻止投資者購入克朗而推出的措施。

丹麥大銀行之一丹麥南方銀行(Sydbank)和Nykredit A/S均預計,丹麥央行可能需要在未來三個月內上調基準存款利率。當前,該利率為負0.75%的記錄低點。加息將幫助緩解丹麥銀行業執行負利率的壓力。

在瑞士央行於1月15日宣布放棄瑞郎兌歐元的聯系匯率制度之後,為了顯示其捍衛丹麥克朗對歐元聯系匯率的決心,丹麥拿出了各種措施,除了大規模拋售本幣之外,僅在今年就連續四次降息

華爾街見聞曾提及,丹麥央行在2月初曾表示,準備好采取更多措施,不惜一切代價來捍衛掛鉤匯率;放棄聯系匯率制是不可想象的;丹麥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是沒有限制的;為了捍衛聯系匯率,我們能夠拋售任何規模的丹麥克朗。

北歐聯合銀行曾評價:為了捍衛聯系匯率,丹麥央行將做到什麽程度(當時看來)基本沒有限制。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392

丹麥沉痛告白:負利率救不了經濟 實施近四年 貸款沒升溫 民眾借錢卻更難

2016-02-29  TWM

丹麥二○一二年中實施負利率。從這負利率施行最久的國家中,可以觀察出幾個重點: 貸款沒有明顯飆升,銀行沒有墜落谷底,但一般民眾想要借錢,卻更難了。

「這種作法,根本無助於刺激經濟!」烏爾里克(Ulrik Norgaard)這麼說。他曾擔任丹麥金融監管局局長,現職則是丹麥銀行協會執行長;在這個形同「銀行同業公會」的組織裡服務,烏爾里克深切了解丹麥銀行業的營運狀況,以及銀行對當地景氣的貢獻。

而他口中的「作法」,就是現在被許多國家視為刺激經濟強心針的「負利率」政策。

一月底,日本央行無預警宣布實施負利率,加上已實施負利率的歐元區、丹麥、瑞典、瑞士等國,以及傳言中可能陸續跟進的加拿大、挪威、以色列等,屬於「非常規」貨幣政策的負利率,眼見就要成為一種「新常態」;它對經濟刺激的效果、對銀行業的傷害、對個人理財行為的影響,瞬間成為全球熱門議題。

其中,丹麥是實施負利率最久的國家。二○一二年七月,丹麥央行為了保護匯率,宣布將利率調至負值,除了一四年四月到九月期間,曾短暫將利率由負轉正之外,其餘時間利率皆在零以下徘徊。

研究負利率,丹麥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為了解負利率環境的實際影響,本刊特別採訪丹麥當地多位金融從業人員及一般民眾。而要勾勒出四年負利率所打造的千奇百怪金融大觀園,首先,得從銀行業的困境開始說起。

現象一:

不敢讓客戶分攤成本

龍頭銀行一年損失百億元

按照丹麥銀行業國會遊說團體的說法,一五年,負利率已經造成丹麥銀行超過十億克朗(約五十億元新台幣)的損失;但當記者聯絡丹麥最大的銀行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公關主管雷斯(Kenni Leth)給的數字,卻比銀行業遊說團體要誇張許多。

「因為負利率,過去一年,我們的存放款利差損失約達二十億克朗(約一百億元新台幣)。」雷斯舉例,目前的房貸產品中,若採用固定利率,三十年期以下的房貸利率接近零,若採用浮動利率,則客戶每月的房貸支出已是「本金攤還部分『減掉』利息」。也就是,銀行從貸款客戶拿回的錢,會比借出去的錢還少。

「放款要貼錢,但存在我們銀行裡的錢,即使『負利率』,我們還是不敢跟存款戶收取費用。」雷斯無奈地說。烏爾里克則表示,「對丹麥的金融業來說,關鍵的決定就是到底要不要讓客戶來承擔負利率的成本。」他指出,負利率雖上路近四年,但目前丹麥銀行多半尚未對個人存戶收費,「即使是利率最低的活期存款,現在銀行大多還是將利率訂在零的水準。」這些說法,凸顯了兩個事實:首先,負利率的確會對銀行業帶來極大的經營壓力;其次,部分論點擔心負利率會造成一般民眾的定存賠錢,但從丹麥經驗來看,這種情況尚未普遍。

現象二:

民間理財需求暴增

銀行資產管理部門比重增

有趣的是,雖然承擔了可觀的利差損失,但平心而論,銀行業似乎也混得不差,至少丹斯克銀行就適應得很好。

在負利率上路之前的一一年,它的全年淨利是十七億克朗;但到了一五年,獲利卻高達一三一億克朗,翻了七倍不止。這也反映在股價上,一二年年中,丹斯克銀行的股價大約九十克朗,現在可是翻了一倍,在一八○克朗左右徘徊,公司市值甚至比德國最大的德意志銀行還高出一些。

丹斯克銀行雖在存放款利差的損失頗重,短期間內也沒有打算向存款戶收費,那麼,它如何消化負利率的副作用?

「我們有效擴張了資產管理部門的營收比重,也降低了對利息收入的依賴。」這是該行總裁勃根(Thomas Borgen)的公開說法。由此,不難理解負利率環境底下對一般民眾理財行為的影響──在定存利率偏低的情況下,民間理財需求攀升。

從事行銷工作的二十多歲丹麥年輕人侯山提(Santi Roc Castells)就對本刊記者表示,「存款沒有利息沒差,比起來,我更擔心低利率環境造成的房價上漲。」追求更高報酬空間的理財行為,成了負利率環境所引導的行為轉變之一。

除了資產管理部門營收擴大之外,丹斯克銀行在負利率期間獲利飆高的另一原因,是「我們同時提高了資本市場操作、加重證券投資業務。」勃根的說法,透露出丹麥銀行業者在負利率罩頂之下,營運方向的調整是增加資本市場的活躍度,藉此取代傳統穩定的借放款業務;然而,這也象徵銀行業的營運風險正在上升。

於是,負利率政策對經濟刺激效果的大哉問,在此有了一個具體明確的實證解答。

現象三:

降低放款風險

銀行挑優質客戶借錢

理論上,由於中央銀行開始對銀行的超額準備金(編按:銀行存放在央行帳戶內,超過法定準備金的部分)收取費用,因此會提高銀行將手中資金貸放至民間的意願,從而刺激景氣;但丹麥實施負利率近四年的結果卻顯示,當銀行被迫將獲利來源轉向高風險的資本市場投資操作之後,為了降低放款風險,反倒會減少銀行對一般民眾與中小型企業的借貸意願。

「負利率的確改變了丹麥銀行業的放貸行為,」烏爾里克說,「但,這種改變絕對不是更寬鬆,而是業者更傾向借錢給優質客戶。」他表示,根據一五年歐盟對歐洲各國銀行的一項整體調查發現,長期困在負利率環境中的丹麥銀行,對優質顧客的貸款意願明顯高出其他地區。

「依據我的觀察,丹麥銀行業在優質客戶的競爭確實比過去來得大,他們能夠得到的融資選項,也比以往還要誘人。」烏爾里克指出,負利率帶來的寬鬆效果,範圍僅限於「原本就不太需要資金」的優質企業或民眾,「相對的,當銀行更加挑三揀四,那些原本就不容易貸款的客戶,也就成為負利率的受害者。」

現象四:

年輕人借錢更難了

整體借貸並未顯著提升

侯山提對這個說法感同身受:「若你現在已靠房貸買了房子,那很好;但對我這個年輕人來說,現在要申請房貸越來越難,你必須很努力向銀行證明自己有穩健的經濟能力。」但在另一方面,銀行業者最愛的優質客戶,一路以來卻也沒有太強烈的資金需求。烏爾里克解釋,就算利率很低,但由於整體經濟前景並不看好,無論企業或家戶對於增加借貸仍然有遲疑。

「整體來說,四年負利率下來,丹麥的民間借貸情況並沒有顯著攀升。」烏爾里克歸納結論,需要錢的人,難以從銀行手中取得資金;銀行樂於借錢的人,卻又沒有資金需求,這是他認定負利率政策無助於刺激景氣的根本原因。

撰文 / 蔡曜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16

丹麥望族國際資源

2016-03-10  NM

股壇老手趙渡的國際資源(1051),○九年轉營掘金礦,引入BlackRock後,由毫子股升到上兩蚊,但揼石仔幾年後,公司以差不多六十億港元賣咗印尼個金礦,揸住8%國際資源嘅BlackRock就反對呢單交易,要求將賣金礦所得「分錢」,如果咁切蛋糕,BlackRock分得近五億港銀,有膽開此盤口,BlackRock背後揸旗人當然非普通基金佬。

持國際資源8%的BlackRock World Mining Fund,其基金經理名叫Evy Hambro,佢來自丹麥銀行世家,Hambro家族早於一八三九年在倫敦創立Hambros Bank,初期幫英國政府安排政府債券,二戰後專做鑽石貿易融資,故有「鑽石銀行」稱號,七十年代銀行飽受世界航運危機拖累而走下坡,八十年代控制銀行的Hambros家族信託解散,成員分道揚鑣,至九八年Hambros Bank出售予法國興業銀行。

Evy Hambro父親Peter Hambro在英國貴族學校伊頓公學畢業,曾在家族銀行打工,八十年代與「金」結下不解之緣,在倫敦Mocatta & Goldsmid做黃金買賣時,公司是蘇聯黃金買賣交易對手,至蘇聯解體,Peter Hambro就到蘇聯掘金礦,同俄羅斯拍檔在九四年成立Peter Hambro Mining,兩個仔Evy和Jay細細個跟老豆去礦場掘金。三父子生意亦千絲萬縷,Evy Hambro出任BlackRock基金經理後,都先後入股父親在倫敦上市的俄羅斯金礦公司Petropavlovsk,以及細佬Jay做主席嘅鐵貨(1029),三父子都押注礦業,自然有concentration risk,老豆同細佬間公司因商品價格下滑而受累。如果Evy Hambro逼到國際資源賣金礦後分錢,總算能為基金收復番點點失地!

中環寸嘴:有型有款未必夠現款$$$

工廈大王楊耀松長子,遊走高級酒店、銀行,及知名食肆,與各路人士打交道,透過美酒佳餚,察看人生百態,讓讀者「嗒」落有味。

唔怕話你知,我係亞視擁躉,最鍾意睇人在旅途灑淚時,驚佢執咗就飲恨睇得少喇。真係好笑,搵箱金牛「現兜兜」用錢撻你,點知俾人影到搵嘢「墊高」,下面仲係一百蚊紙,嗱!呢啲係職業病,拍戲用慣咗道具嘛,如果現兜兜攞住一千幾百萬周街走,要買多重保險喎!雖然有老友寸我冇型、冇款,有現款,但你估咁易呀?呢排好多老友同我講周星馳嗰套票房三十億人仔嘅《美人魚》,贏晒王晶嗰套《賭城風雲3》,搵埋周潤發、劉德華卡士夠晒又點吖?年年拍套賭片做賀歲片,邊有咁多古講吖!《美人魚》頭嗰三分一講大陸人識笑嘅笑話,中間嗰part鬼佬都識笑,臨尾就講環保,星爺起用啲新進演員,成本低、效益高,仲卜卜脆添(講啲製片咋),所以環境唔好更加要諗橋。

做生意都係,我平日收到好鬼多地產經紀佬newsletter,早排暉煌物業租務通訊,吖!成本report設計好有創意,仲送咗支五顏六色嘅懷舊顏色筆,就算唔睇report都留番支筆吖!個董事個名仲過癮,叫鄺富貴(Felix),唔係「抗通縮」,真名嚟o架!聽佢講近排商鋪租金插水,做地產經紀下下要同業主提減租,咁就梗係有壓力啦!呢份newsletter嘅secret garden設計,係佢公司成班經紀一齊度嘅,俾大家填吓顏色減吓壓喎!係咁就啱,你字號又唔係大,唔諗吓點突出自己,你派多多份都唔夠啦,寄多一萬封都冇用呀!

南豐秘密花園

寫字樓的天台,往往是得意私人空間,以前中環太古大廈住咗美心集團創辦人伍沾德,已故慈善家何英傑居於北角煙草公司廠房天台,南豐大廈天台也設有秘密花園,係主席陳慧慧個女張添琳(Vanessa)得意之作,大學修讀Landscape Architecture,親手在中上環闢出另一新天地。

東亞腳仔軟

上期本刊封面故事,揭出金管局㩒死銀行、滋生財仔,炮製了捆綁式次按炸彈。故事出咗街後,攞命陳好鬼緊張,副總裁阮國恒走出來公開話,負資產個案增加乃「正常現象」,又補多句搞緊按揭中介問卷,睇吓有無問題。跟住,就輪到東亞銀行腳震喇。本刊查到,東亞近年仍繼續向康業信貸提供sub-mortgage。佢哋公關上週四嗱嗱聲傳真過嚟,澄清有關sub-mortgage嘅貸款組合已逐步縮減,並且喺金管局發出規定後,已無向放債機構提供「新」嘅sub-mortgage。公關其後再補充,話康業嗰啲係之前做落、未到期嘅盤,做生意唔能夠叫人即時還錢。佢仲強調無做新o架啦!

Well,點解東亞咁緊張?咪就係想話俾金管局聽:「我有做嘢o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695

遭遇史上最強暴雨之後丹麥首都如何“管理”暴雨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456

一到雨季,哥本哈根便面臨內澇難題。這是2014年一處道路遭洪水淹沒,汽車變“遊船”。(東方IC/圖)

哥本哈根市政府官網每天都會通報消息,並征求民眾意見。有時遇到新的市政項目,市政府便在網上發通知,邀請大家前去市政廳觀看規劃,和市政府官員、設計師當場交流。

這一龐大規劃的資金主要來自水費中的廢水處理提價。對於一個擁有170平方米房產的哥本哈根家庭來說,每年最多多交1375丹麥克朗的水費。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1日,經過一年半的修繕,哥本哈根的聖·安娜廣場重新向公眾開放了。

聖·安娜廣場是丹麥首都的著名地標之一,廣場狹長,一直延至新港。如今擴寬了街心公園,安置了休閑設施和兒童遊樂場。但不惹人註意的變化細節是,兩旁新栽的樹間,每塊綠地都呈下凹式;路面用花崗巖石塊或厚木板鋪成,耐用、美觀,更重要的是:滲水。

這是目前哥本哈根正在建設的氣候適應型項目之一:一遇暴雨,下凹式綠地便起到存儲雨水作用,雨水通過綠地下面的管道,一直流到海里。按設計,這個項目可抵禦百年一遇的暴雨,總投資額為7億丹麥克朗(約6.9億人民幣。匯率大致相同,下文不再換算)。

這僅是這座海港城市龐大規劃中的一角。2011年,哥本哈根出臺氣候適應規劃(Copenhagen Climate Adaption Plan),2012年,又出臺暴雨管理規劃(Cloudburst Management Plan 2012)。根據市政府去年底消息,300個相關項目又得到了批準,將在未來20年-30年內完成。

按此宏大藍圖,哥本哈根未來將能抵禦百年一遇的暴雨。而這一宏願,恰恰來自5年前的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雨。

社會大討論

時鐘撥回到2011年。當年7月2日,哥本哈根遭受了史上罕見的暴雨襲擊,不到3小時,市區降水量就達到了150毫米,這相當於哥本哈根兩個月的平均降水量。盡管沒有因此造成人員傷亡,但這次暴雨是丹麥自1872年建立氣象學院以來有記錄的最大一次暴雨。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間,哥本哈根經歷了三次暴雨。2009年,舉世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第15次會議在哥本哈根召開,很多科學家就已預計未來100年間,氣候變化將導致更多的夏季暴雨等極端現象。正如一個丹麥工程師所說:“不用再問氣候變化何時才來,它已經到了。”

這類發生在城市里的極端天氣,中國人已不陌生。2012年7月21日,北京亦遭到了61年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79人因此喪生。城市內澇成了揮之不去的城市病。而2016年,異常的大暴雨再次考驗中國各大城市。

熟悉的場景在哥本哈根上演。公共交通中斷、電視中斷、電話中斷、下水道中都是死老鼠、空中泛著濕氣和黴氣、垃圾無法處理、救護車和救火車難以抵達目的地。哥本哈根的一家大醫院里的設備浸了水,不得不讓急診室的病人回家……

2012年,丹麥國家電視臺第二頻道援引保險公司消息稱,此次暴雨造成的財產損失達到了48.8億丹麥克朗。丹麥保險公司組織“保險和養老金”副主任托本·W·伽內說:“保險業當然要承擔自己的責任,但我們必須一起面對挑戰,盡快地制定全國性的氣候措施……”

這迅速演化為一場全社會的大討論。最強暴雨的兩個月後,丹麥環保部自然署氣候適應研究中心邀請了首都大區的市政委員會,召開研討會,介紹氣候適應措施,交流對這次暴雨的看法。類似的研討會相繼在丹麥其他大區陸續召開,如哥本哈根市能源處的“暴雨——我們怎麽辦”會議,丹麥工程師協會的“以藍色-綠色措施來處理城市雨水”會議。

次年,國會舉行了如何應對未來暴雨的討論,政界、企業界、保險業及建築業的代表到會,環保部長和哥本哈根市長分別做了發言。從2011年秋至2012年夏,類似的會議在丹麥全國各個階層都相繼召開。

而在2012年預算上,哥本哈根開始砸下重金。除了執行業已開始的氣候適應規劃之外,哥本哈根市政委員會對應對暴雨做了1億丹麥克朗的專項撥款。同時,國會從當年預算中撥出1080萬丹麥克朗,組織了一個專門的氣候適應行動委員會,幫助市政府制定規劃。氣候適應行動委員會在行政上隸屬環保部自然署,第一項工作即是制作丹麥未來氣候變化風險的數據模型,並提出對策。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哥本哈根市政府於2012年頒布了一項暴雨管理計劃。這項計劃跨度為20年。

哥本哈根市政府的官方網站上每天都向大家通報各類消息,並征求民眾意見。有時遇到新的市政項目,如修新街心公園或是小區改造,市政府便在網上發通知,邀請大家前去市政廳觀看規劃,和市政府官員、設計師當場交流。這種做法有利於集思廣益,幫助設計師形成方便公眾的設計方案。

資金來自水費提價

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規劃的理念很簡單,即氣候適應並非壞事,雨水並不等於廢水。通過雨汙分流,不僅可以利用雨水,還省去大量鋪設地下管網的費用。據哥本哈根市的計算,若是用傳統的方法,即拓展地下管網,將需要比暴雨管理計劃更多的資金。

這一規劃是2011年氣候適應規劃的延伸,它的特點是將哥本哈根市內各區域按未來洪災風險程度進行劃分,並提出對應步驟和實施計劃。

市政府首先對整個哥本哈根大區做了洪澇風險調查,依據數據分析制成地圖,作為前期規劃的重要依據。市政府技術與環境署將從2016年起,每年根據4個標準確定哪個新項目上馬。這4個標準是:暴雨的風險程度、項目的難易程度、新項目與其他城市發展項目是否有連帶關系、新項目是否可以幫助改變某一地帶的整體面貌。按目前的預計,每年將上馬15個新項目。

具體做法是將雨水的地上處理和地下處理結合起來。市政府計劃了4大項工程,即沿洪水易經線路,鋪設管道將水導入湖中或港口;道路沿途建蓄雨池;利用公園或人工湖蓄積大量雨水;街面設綠地吸收部分滲水。工程將耗時7年-9年,目前第一個項目已經開工。

暴雨管理規劃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恢複了城市現代化前雨水自然循環的規律,不同的是它加強了水的地面利用,可以較容易地找出問題點,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洪澇帶來的損失。

例如,雨水的地上處理意味著幾乎所有街道都要具有滲水功能。街道將按其各自的特點,分成不同類別:除了保留機動車道仍用瀝青路外,根據需要,專門建立一批具有蓄水功能的街面或建築物之間的水池;挖低現有人工湖,增大其存水量;人行道和街角地帶去掉瀝青,改為石板和石塊混鋪。

這一龐大規劃的資金主要來自水費中的廢水處理提價。有些項目位於私人占地,市政府則建立公私合作項目,聖·安娜廣場就屬於此類。

從社會經濟效益來講,按哥本哈根市政府2015年11月的估算,未來75年間,對於一個擁有170平方米房產的哥本哈根家庭來說,每年最多多交1375丹麥克朗的水費。市政府特別強調,若不采取措施,按照保守計算,哥本哈根將在下一個百年之內付出160億至180億丹麥克朗的損失。2011年-2013年的哥本哈根暴雨損失就達到了60億-90億丹麥克朗。

從制定到執行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規劃,這個國家有一個很強的傳統優勢,即跨部門、跨行業及公私間的協作。治理洪災,看上去只與水務部門、廢水處理部門相關,但它實際上涉及道路、水務、公園、環保等多個政府部門。

將暴雨管理做成城市品牌

2014年,哥本哈根市被歐盟評為“歐洲綠色首都”。實際上,哥本哈根已在利用氣候適應和暴雨管理來打造城市品牌。

近兩年來,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規劃在國際上引起了廣泛關註。歐盟最近在其官方網站上,詳細介紹了哥本哈根這一規劃;美國紐約與哥本哈根於2015年下半年簽訂了氣候適應協議;比利時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2016年4月派代表團,到哥本哈根學習暴雨管理經驗;英國伯明翰市尤其註意丹麥跨部門、跨行業及其公私間合作關系,認為這種多方合作關系對有效執行任何已定方案起到了巨大作用。

而合作精神也許就是丹麥人成功的密碼。以聖·安娜廣場項目為例,參與項目不光是哥本哈根市政府,還有皇家劇院、哥本哈根市政委員會、Realdania基金會和首都大區供給公司等。

2016年7月11日,丹麥電視臺剛剛采訪了丹麥首都大區供給公司總裁拉斯·特克爾森,他說:“五年前的水災要是發生在今天,我們的對付能力已經提高了30%。”

他提到,哥本哈根市政府已實現了第一步計劃,即改造現有的公園和操場,建設下凹式綠地來收集雨水。這是相對容易實現的目標,目前暴雨管理計劃進入了“困難模式”階段,即改造現有的地下管線,實現雨汙分流。這樣暴雨來臨時,不會給下水道帶來過大壓力,造成汙水泛濫。據拉斯·特克爾森預計,丹麥還要10年-12年才能達到預定目標。“到那時,再碰上2011年7月2日那樣的暴雨,我們就能避免其70%-80%的損失。”

(作者為丹麥能源與環境記者協會會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