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齡球大王狂掃公務員樓

2013-02-14  NM
 
 

 

盛傳港府又將推辣招打壓樓市,同時間,亦四出尋地增加土地供應,加快起樓速度。繼早前活化工廈、最近又宣布採用原本興建學校的空置土地來改建居屋,另一個焦點,就是那批自五、六十年代遺留下來的公務員樓。這二百多幢舊樓、分布在土瓜灣、何文田、北角等優越的地段,政府、發展商皆虎視眈眈,最近有消息指,政府正着力研究如何釋放這批舊樓作土地重建。兩幢位處土瓜灣美善同道的公務員樓,去年十月首先成為投資者囊中物,買家在同月同日一口氣以一億三千多萬掃入。翻查資料,買家是有保齡球大王之稱的楊家樹、楊敏健父子。近年他們由「碌齡」轉投地產,由炒豪宅獨立屋到收購酒店,今趟大手筆狂掃公務員樓,立即引來連鎖反應,各區公務員樓放盤量激增。

上週五,記者在土瓜灣一帶地產鋪見到不少公務員樓租售廣告,姓何的地產代理帶領記者到美善同道睇樓。該處地段,整條街都是達五十年樓齡以上、樓高五層的公務員唐樓,外牆髹上六十年代的灰綠色。何落足嘴頭,「雖然近五十年樓齡,但公務員樓保養好,內籠大,樓底高,雖然喺土瓜灣,但因為喺內街,旺中帶靜。」

大量租盤湧現

放租的是位處美善同道七十八及八十號相連的「泳苑」單位,何說:「兩幢樓有三個盤,同樣大細,建築面積一千三百呎,實用面積一千零六十八呎,月租二萬一千,成條街就呢兩幢有自己車位,租一千五百元。」大廈沒有電梯,梯級地磚是絕跡多年,綠白相間的紙皮石。何甫入單位說:「呢啲單位全部保留六十年代裝修,上手公務員自用的酸枝傢具你鍾意可以留住用,古董呀。」三房一套單位,客廳還是古老的鐵窗,樓底十呎高。記者詢問泳苑單位是否只租不售,何表明:「業主唔賣,只收租,佢其實好辛苦先一次過買了兩幢泳苑,每個單位一千一百萬,幾難先至搞到統一業權,所以業主唔會賣的。」翻查記錄,泳苑兩幢合共十二個單位,是在去年十月十八日,同一天由「高譽投資」公司買入,買入價一億三千二百萬。該公司股東,正是自一九七九年開始就在香港經營保齡球場的「齡王」楊家樹和楊敏健父子。

同月同日掃兩幢

由於泳苑是公務員樓,公務員樓須先補地價才能出售。這宗買賣似乎早有部署,泳苑早於○八年解散合作社從而分契,業主於○九年樓價未飛升時補地價。今次一次過洽成十二個業主,以高價購入兩幢泳苑單位,過程並不簡單,據了解,楊氏父子曾多次到泳苑和業主見面,最後經歷三個多月交涉才完成交易。記者找到兩名分別轉購了九龍塘馬可尼道豪宅及屯門獨立屋的泳苑前業主,他們對於收購過程都不願多談,也不肯透露楊氏是否作出額外賠償。這次罕見的公務員樓成交,地段規劃用途是「住宅(甲類)」,測量師指出,若業主購入單位後再興建純住宅用途,地積比約七點五倍,若興建商住樓,最高地積比九倍,項目重新發展後最高可建樓面約四點五萬平方呎,以現時購入價計算,重建後樓面呎價約二千九百多元。以一月底的成交個案比較,土瓜灣六年樓齡的翔龍灣,呎價已升至一萬三千六百多元,可見泳苑如果一旦成功申請重建,物業潛在價值最少升值四倍以上。

楊氏保齡球王

買家楊氏父子靠經營保齡球場起家,父親楊家樹七十一歲,早在七十年代末,已開設得寶保齡球場,全盛時有多間分店。八十年代,因為八六年車菊紅歷史性在保齡球賽奪得亞運金牌,在香港掀起一輪保齡球熱,排隊碌齡人潮擠滿保齡球場,令楊賺得豐厚利潤。不過楊作風低調,商界及保齡球界人士均對他所知不多:「佢作風好低調,除咗搞保齡球場外,只知佢好早就喺大陸投資,不過規模就唔係好大。」楊家樹是茂名高州人,曾獲委任為高州市政協,在內地有人脈,但當年他在香港投資不多,除了八五年擁有深水埗九江街和及後購入的小西灣富欣花園地鋪,也買賣過一些工廈單位收租外,就是自住的飛鵝山道五號屋。其後,保齡球在香港熱潮退卻,楊曾一度到廣州市開設得寶保齡球館,但本業成績仍未見突破。其子楊敏健其後協助父親打理生意,○七年自立門戶,曾一度想改革本業。除了與合和合作,在合和旗下的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開設香港保齡球城,與合和太子爺胡文新經常出席宣傳保齡球活動;亦加強管理保齡球場員工的服務。楊敏健便曾因為在沙士期間不批准員工戴口罩上班而見報。不過保齡球熱在港漸退,保齡球場的人流持續欠佳,記者到楊氏旗下的沙田富豪保齡球場及九龍灣展貿的香港保齡球城,見到入場碌齡的人數不多,香港保齡球城亦宣布在四月底結束營業。楊父子二人近年見勢頭不對,遂開始從保齡轉投地產事業。

炒豪宅酒店

楊氏父子二○一一年四月,以二億九千三百萬,出售飛鵝山道五號項目,當中包括六間半獨立洋房及一間獨立屋,有關項目是楊氏在一九九二年以一千五百萬元購入,九九年重建時補地價二千八百五十五萬,出售項目大賺二億四千多萬。在飛鵝山出售獨立屋掘到大桶金,資金豐厚的楊氏,以現金七千一百萬購入何文田半山一號獨立屋自住,又睇中自由行旅客大量湧至的前景,在前年八月轉炒酒店,以二億九千八百萬元購入太子界限街三十六號的「36酒店」,物業樓高十三層,有一百六十間客房,呎價八千四百九十元,樓面三點五萬平方呎。本刊曾到半山一號獨立屋,向楊父楊家樹查詢他對轉投地產的心得,衣著打扮樸素的楊太在門外婉拒訪問,更笑說:「我淨係識煮飯,投資就我老公叻。」記者亦通過電話向楊敏健詢問他購入公務員樓的進一步發展方向,楊謙虛回應:「我唔識(地產)o架!你問我點打保齡球就識……」

公務員好想「放」

這對保齡球父子是次一筆過狂掃兩幢公務員樓,引起地產代理及業主注意,有地產經紀表示,公務員樓因為樓齡長,首期必須要付五成出來,大部分銀行又不造按揭,所以過去成交極少。「但自從政府有風聲,加上呢單一筆過的大額掃公務員樓舉動,近期九龍城、何文田、土瓜灣一帶的公務員樓業主,都好想放盤……」在土瓜灣、紅磡區內有五、六十幢同類公務員樓,有實用面積八百六十呎的單位,放盤叫價七百八十萬;而九龍塘喇沙利道的公務員樓蘭馥園,樓齡同樣年過半百,十幢相連,樓高三層,外觀較毗鄰物業稍為殘舊,但呎價貼近同區豪宅,惟業主惜售,放盤量少,加上買賣手續繁複,成交疏落,過去三年僅錄三宗。放盤少,是由於出售公務員樓必須先補巨額地價,有此局限,令年老公務員不能賣樓。記者上週便在長沙灣順寧道,找到公務員樓老業主歐先生。歐自八五年入住該單位,一住近三十年。他嘆說:「近呢一兩年有好多地產代理查問我哋要唔要賣樓,我都好想賣,我哋年紀大,呢啲樓冇電梯出入好唔方便,但我要賣,就先要補地價幾百萬,我用晒啲棺材本都贖唔到。」

釋放土地

土瓜灣的地產經紀表示,其實只要政府願意減補地價,不少地產商或市建局都會立即出手收購同區的公務員樓。他又透露,已有立法會議員出手向政府爭取減低補地價金額。全港現時有二百三十八幢公務員合作社樓宇,涉及五千六百四十個單位,涉及總土地面積約三十公頃,當中一百七十七個已經解散。在已解散的合作社中,十三個已就轄下樓宇向地政總署補地價,當中十一個轄下的樓宇已重建,假若所有合作社均重建其轄下樓宇,按有關各個地段容許的地積比率計算,推算最多約可提供九十六萬平方米總住宅樓面面積,相等於一萬三千七百多個七百呎單位。

痛苦的捆綁

公務員樓交易少,源於物業的擁有權有着痛苦式捆綁。五十年代,港英政府以市價三分之一批地給公務員,自組合作社建屋,以公契形式共同持有物業,九三年修改條款,只要有百分之七十五的「社員」同意,即可分契,不過轉售物業只可賣給長俸公務員,現時全港只有十二萬人合資格,如要賣給「街外人」就要先補回三分之二的地價。由於大部分公務員樓地處市區,補地價叫價驚人,曾有北角公務員樓出售時,二千一百呎面積單位要補回一千四百萬地價。發展商如欲收購公務員樓重建,除了要付單位的地價外,更要再付補地面積比的金額。公務員合作社申訴大會召集人黃伯仁指,多年來不下十個發展商接觸他們,都被雙重補地價及繁複手續嚇窒。「曾經有人接觸過我哋,俾咗幾十萬手續費地政署了解到底要幫我哋補幾多地價,署方叫發展商收晒啲單位,攞埋份計劃書再嚟傾,發展商認為太多不確定因素,最後都係打退堂鼓。」歷年來,成功重建的公務員樓出售,只有西環的寶翠園,紅磡的昇御門,要經歷十多年才能成功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27

女人當家 以柔制剛

2013-02-14  NM
 
 

 

一二年的《壹盤生意》,除了講「橋」講新意,還突出不少老闆的個性和經歷,因為輸贏很多時候不在生意本身,而在老闆自己。回顧五十二盤生意,有人歡喜有人愁,其中三盤終告結業,而打入最佳進步獎首十名的生意,盈利升幅由三成至八倍半不等,十分鼓舞。贏家中,有兩位女老闆表現出色,包括粟米汁工場怡加新的周建華,以及明茶房的麥蕙蘭(Vivian)。她們都憑着一份堅持,將生意扭轉乾坤,成功改變命運。另外就是NATKIEL的駱正道(阿道)和拳館搏藝中心的唐壹孚(虎Sir),一個賣飾物,一個教泰拳,生意模式並不新鮮,但二人卻甚懂變通,及時改變經營策略,賺盡過肥年。粟米汁阿姐一哭成名

天水圍師奶周建華,○八年投資六十多萬開設怡加新,生產自家品牌「2+3粟米汁」,結果幾年來虧蝕過百萬。去年五月的訪問,標題為《錯信肥佬黎「秘笈」師奶搾出淚》。當時記者代她向偶像——壹傳媒老闆黎智英請教,黎老闆指解決不到問題就不要堅持,令她哭成淚人。訪問出街後,周建華一哭成名,不少客人主動搵上門,「有客人拖埋架車仔,走嚟工廠入貨,買咗成千蚊。」周建華笑得合不攏嘴。

轉虧為盈開門市

去年中,周建華在有機食品店点点綠擺檔做宣傳,創出一日賣四百支的紀錄,店方決定引入其產品,在旗下十多間分店上架。另外,周建華亦定期在千色店擺檔,今年新年後會擴展至沙田的一田超市。去年暑假高峰期,公司月賺五、六萬元。現時,產品的銷售點增加至六十多個,但因網絡分散,周建華怕小店未必長期訂貨,不利營銷。心雄的她希望將怡加新打造成鴻福堂般的品牌,擁有自家分店。於是,去年十一月尾,周建華將過去半年所賺的十多萬元,用於在銅鑼灣開設首間門市。「呢度上手賣果汁,一直有代理粟米汁,但老闆話唔做,我見鋪頭最好賣係粟米汁,就膽粗粗試開鋪頭。」她解釋道,開店兩個月,月賺萬多元。

樽頸再現難做大

其實,不少大型超市如city'super、吉之島及惠康等,都主動聯絡怡加新上架,但周建華卻不喜反愁,因為工場只有五名工人,包括她和兩名拍檔,要連續廿四小時開工,一日才能生產五千支粟米汁。過去工場會於冬天停工,今年首次生產,但盈利由夏天的數萬回落至五千。「無辦法,冬天粟米來價貴咗三成,加上訂單較少,唔似夏天咁日日開工,但人工就要照俾。」周建華皺着眉道。另外,現時粟米汁的保質期只有兩星期,在大型超市上架,怕難控制品質。她堅持不落防腐劑,希望改用無菌灌漿技術,以延長保質期,但投資額高達一百萬,公司未有足夠資金。記者將周建華的現況及煩惱,以電郵告知黎智英,他回覆指:「有錢賺質量堅持尤其重要,做生意往往欲速反而不達。」周建華也表示認同,更掛上滿足的笑容道:「見到黎生都選擇離開台灣,我知道做生意唔可以盲目咁堅持,要開心地做,一對仔女見到媽咪咁辛苦都變得好生性,我覺得已經係最大嘅成功!」

明茶房振翅高飛

明茶房女主人麥蕙蘭(Vivian)去年六月底接受訪問,主題是「浴火重生 」,講述她的人生與明茶房一同經歷起落。半年過去,品牌愈做愈大,零售、批發加上和其他企業合作,盈利暴增八倍半。Vivian成功走出婚姻及生意失敗的陰霾,做隻真正的浴火鳳凰。

限量版俘虜Gucci

擁有設計及廣告底子的Vivian,深明噱頭對產品形象的重要性,便於去年推出限量版龍井茶,「舊年三月廿九日到四月三日,我逐日同農夫上山採茶,再用人手炒,做咗五十罐限量版龍井。」Vivian的心機獲Gucci買手睇中,得到十萬元訂單。「個買手係以前星街鋪嘅舊客,覺得啲茶夠矜貴,買咗三十幾罐送俾VIP。」Vivian驕傲道。之後,她連續四個週末在Gucci店內舉辦品茶工作坊,每位客人收費二百五十元,生意額雖不大,但卻有助提升品牌的格調。之後中環GRI時裝店亦主動找明茶房合作,其市場推廣助理經理劉家敏表示:「依家做時裝愈來愈需要呢啲有噱頭嘅市場推廣,農曆新年要有中國特色產品,Vivian將茶同時裝混合一齊,既傳統又有時尚氣息。」

事業得意愛情空白

Vivian經常參加社交活動,擴闊人脈。去年,她於慈善活動上認識法國餐廳老闆David,雙方合作推出甜品茶餐。由於反應甚好,她現正和其他數間餐廳傾談合作。近期最大單生意是出口往菲律賓的廿萬訂單。「兩年前,澳門美高梅賭場用明茶去招呼VIP,個負責人後來過檔去菲律賓嘅賭場,再來找我買茶。」Vivian滿足地笑道﹕「明茶已喺惠康上咗架,仲有人搵我做樽裝飲品,不過我覺得依家未ready。」事業得意,但問到有沒有追求者,她即笑言:「未離婚前好多,依家反而無。我好滿意依家嘅狀態,有咩可以同身邊嘅朋友傾訴,夠了。」

自強女子

周建華年齡:45歲學歷:中學畢業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經歷:雲南出生,後嫁到香港。02年在天水圍頌富商場開店賣童裝,至08年領匯收回鋪位,她剛巧看到黎智英一篇名為《不許成功見白頭》的文章,自問能做到文中提到開果汁店的三大要求,便大膽再創業。

麥蕙蘭年齡:45歲學歷:大學畢業家庭離婚,育有兩子經歷:中六時與藝術科老師關仲良發展師生戀,後一同赴美就學並結婚。夫婦99年創辦明茶房,產品曾獲選入02年奧斯卡的官方禮品包。05年豪擲三百萬在灣仔星街開鋪,卻因投資太大而周轉不靈,丈夫更愛上第三者,最後生意、婚姻皆失敗收場。08年痛定思痛,在太古的工廠大廈重建明茶房。

變通男食腦上位

配飾店轉戰內地

飾物店品牌NATKIEL老闆駱正道(阿道)原主打香港市場,去年更邀請藝人阿Bob(林盛斌)成為加盟商,增加品牌名氣。無奈租金飛升,阿道發現香港鋪「冇肉食」,遂轉戰內地,發展加盟店﹐在重慶、昆明、廈門等內地城市密密插旗,現連同港澳、台北、吉隆坡在內,共有十五間專門店及四個專櫃。密食當三番,每月盈利由一一年底的十八萬增至廿四萬。

主攻加盟店

十九個分銷點中,直屬阿道的分店只有淘大商場店、旺角新之城店及廣州越富商場店。「零售有八成毛利,但賺嘅錢無可能追到租金升幅,續約最起碼加五成,我無可能將件產品加價五成,邊有得做?」阿道指香港兩間分店今年租約到期就會結業。「廣州都無得做,因為太近批發市場。」阿道知道內地無人脈難開店,於是想到開加盟店,他解釋﹕「好似租商場鋪,外地人要俾成三萬月租,本地人只要幾千蚊。批發給加盟店嘅毛利得五成,但可以專心做好產品質素及品牌管理。」

兩年換七廠

找合適的內地廠生產飾物仍是NATKIEL最大的難題,兩年來已換了七間廠,現在的製造廠在山東,「有時係間廠出品太差,有時係我哋成日轉款,訂單量又少,間廠唔肯做。所以開多啲加盟店,賣多啲貨,可以幫我哋搵到好嘅廠來造,到時可以煩少樣嘢。」他說。做NATKIEL的加盟店需要十萬元,包括五萬元加盟費及五萬元按金,簽兩年約。「內地太多可以攞十萬蚊出來做生意嘅人,部分加盟商係行街見到NATKIEL後,主動飛來廣州搵我。」阿道表示,在內地做加盟店要懂得「打關係」,不用跟足規矩做事。「好像昆明店,舊年交咗加盟費後,無喺限定時間內開鋪,根據合約,我可以沒收佢嘅訂金。如果佢再開鋪,就要再俾。但佢今年話開到鋪,我無再收佢錢。大家留一線,好做生意。」他亦很少過問加盟商的營運,「所以傾第一間加盟店時,都係成個地區簽俾佢,再由佢去同其他加盟商協調有關開店地點、減價促銷等政策。」

元朗拳王盈利三級跳

廿八歲的唐壹孚(虎Sir)在元朗經營拳館搏藝中心,經學員Daniel注資後在朗屏開設新館,加強宣傳吸客。去年四月受訪時月賺八萬,後受惠於無綫劇集《拳王》的熱潮,會員急增五成至一千五百人,二人大半年前,再投資三十多萬開設第三間分館,不設冷氣機及訓練器材,力谷特訓減肥班,吸引瘦身一族。

教識徒弟無師傅

拳館發展如日方中之時,有三名教練突然離職,並帶走三百名學員,在同區另起爐灶。「嗰幾個教練係我一手訓練出嚟嘅,真係幾唔開心。」虎Sir慨嘆。為免事件重演,他改變宣傳策略,過往廣告都印有全部教練的相片,現只有虎Sir及女教練Teresa,他解釋:「費事其他教練用搏藝個名同我個樣出去爭生意,Teresa靚女,有助吸客。」為求穩霸元朗地盤,拳館每月豪花四萬元做宣傳,包括在人流多的街道擺放易拉架,早前又搞抽獎,以泰國旅行套票作招徠吸客,並將過往的巴士車身廣告改為小巴廣告,「八條巴士線登廣告十星期要九萬,但一架小巴每月只要千五蚊,二十幾條路線包括元朗各大屋苑,連屯門、上水及旺角嘅跨區客人都見到,只係三萬幾蚊,抵好多!」虎Sir興奮道。

套票推高盈利

過往中心的課程按月收費,每月四百二十元,共四堂。三個月前,虎Sir加入十堂及不限堂數的大額套票,「只係上一個月堂,話停就停,客人好易走,套票堂數多,方便建立感情箍客,就算客人之後唔嚟,我哋已經收咗一筆數。」他計算着,現時盈利激增三倍半至三十六萬,虎Sir正準備推出加盟制度,他自信道﹕「搏藝有名氣,多人識,我相信四年內可以開十五間分店,變成一個拳館品牌!」

希望在轉角

一二年本欄目曾採訪數盤僅可「維皮」,甚至蝕錢的生意,當中有人仍抱着希望繼續捱,有人已斬纜離場,展開新生活。

堅守者

富貴師奶繼續揼水來自台灣、揸Benz出入的富貴師奶彭慶梅,在鰂魚涌經營「一葉台灣料理店」,堅持選用台灣材料,成本大,食物毛利不到五成,雖然贏得口碑,但兩年多來已蝕超過二百萬。記者重回小店,發現午市仍極旺,兩小時內翻五次枱,更帶旺芬尼街這條倔頭巷,引來兩家新餐廳。如今生意已收支平衡,但去年十二月多假期,失去辦公室客源,生意即時插水,倒蝕六萬元。既是樓面又是收銀的彭慶梅堅定道:「我要堅持到最後一刻,鋪頭依家有名,好快就有利!」

打死不離三兄弟位於佐敦白加士街的六座雲吞麵,由馬氏三兄弟合力經營,去年三月接受訪問時,月賺僅九千元。之後推出十六元粉麵,日賣二百多碗,每碗只賺兩、三蚊,希望薄利多銷。大哥馬志成無奈道﹕「我哋無名氣,唔靠平就無人嚟食,大家都去同街嘅澳牛、麥文記或者沾仔記。」為節省成本,不做牛筋等功夫多、利潤低的食物,同時減少大地魚的分量,每日湯底成本由四百元減至二百元。開源節流,但盈利僅增加至一萬多,三兄弟每人只得萬多元人工。如今,尚未有家室的三哥和四哥仍「死慳死抵」晚晚在鋪頭睡覺。鋪頭租約尚有年半死約,三人未想過約滿後怎做,但異口同聲道:「已經洗濕個頭,唔可以丟低兄弟!」

結業者

餃皇蝕到執笠餃皇之皇去年四月接受訪問時已經虧蝕,當時仍抱希望的老闆鄧智偉,已決定於二月底結業。「做咗一年,每個月都蝕錢,連投資前後蝕成六十萬,十二月有四千蚊盈利,今個月又蝕番,仲做嚟做乜?」他慨嘆錯選慈雲山好運街市的鋪位,客人消費能力不高,又指天氣過熱,令產品無市場。記者見他一如以往,花心機挑蝦腸、水餃即包即製,他不服氣道:「有啲嘢一定要堅持,我寧願高調拉閘,都唔可以做壞自己個名。之後會搵工,希望遇到有野心有膽識的老闆。」

健身室老闆再做編劇去年十二月,本欄直擊新蒲崗工廈內的健身室Devilcoach的執笠過程,老闆鍾正龍(阿龍)更在鏡頭前淌下男兒淚。曾在無綫任編劇的他,有份編寫大熱劇集《絕代商驕》,自覺有商業頭腦,但做生意卻只懂紙上談兵,在選址、宣傳及營運上,連環出錯,結果失敗收場。阿龍已於一月中重回無綫做編劇。

註:位於西貢,售賣派對及BBQ食物的Partymate,○九年開業,一一年底接受訪問,現已結業。原店址已變成物業代理行,老闆胡逸鳴(Nik)的手提電話亦已停用,記者到Nik的家拍門,工人指他離港工作,至截稿前仍未回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28

債仔被捕 麥基:佢要洗pat 我好矛盾

2013-02-14  NM
 
 

 

上期本刊報導「金融老蠱惑 息誘麥基」,話前上市公司主席陳英鳴,以高息吸咗粵語殘片影星麥基嘅錢無還。文章一出,警方即刻做嘢,上週四喺灣仔拘捕一名五十七歲陳姓男子。小宗即刻打去搵陳英鳴,佢電話已飛去call台。而麥基則話自己開心又矛盾:「佢要洗pat pat(小宗按:大前提係被判罪成兼坐監),其實我都好矛盾,咁我嗰六十萬仲收得番嗎?」佢話搵緊律師商討對策。原來陳英鳴過去一直信誓旦旦還錢,但麥基每次同佢傾,佢都態度輕佻咁話:「我有二、三千蚊,要唔要吖?」有次麥基喺銀行門口等佢「還住十萬」,點知陳英鳴來到話:「哎呀,我只籌到一萬咋!」仲話:「你態度唔好,我又唔還住喇!」麥基次次被激到扎扎跳;債仔惡過債主,又一例證。本週圖片

白花油王子年年都喺維園擺檔賣吓白花油,今年仲喺攤位賣個人專輯,睇吓王子,揸住咁cute嘅福仔,都一副「唧」極唔笑嘅樣,似乎唔係好滿意銷量噃。(嚴寶權攝)

本週對峙

日方大波挑釁

東瀛防護相小野寺五典透露,一月十九日下午中國054型導彈護衞艦「溫州號」以火控雷達瞄準日本

驅逐艦「大波號」,雖然未有開火,但事不尋常云云。

以「大波號」出迎「溫州號」,究竟邊個挑釁邊個先?

即使開火,都唔怪得人嘅噃。

Give me a break平鑽充靚鑽

新年流流,最多春茗飯局,大家互相恭賀之餘,OL仲可以將身上嘅行頭,互相較勁,咁點樣可以平買靚鑽石?批發鑽石予Cartier、Dior、Tiffany的批發商LAZARE KAPLAN東南亞區董事兼副總裁李清輝,就教路話,同為最高級嘅D色,佢哋牌子嘅一卡價錢十八萬,零點九卡只九萬元,價錢差成倍!但肉眼點睇?佢自言做咗呢行幾十年,都分唔到。仲有,原來鑽石並非大粒淨色就叫靚,重點係夠閃。鑽石中D色為最貴,但揀到粒「cut得靚」嘅H色,望落分分鐘閃過同卡嘅D色,價錢又係平一截!要keep住鑽石夠閃,李清輝攞住隻五卡鑽戒話,用最普通的洗潔精加暖水浸,用牙刷擦吓啲罅,望落就閃閃令啦!

金管局出重炮

金管局去年尾話Hibor報價機制無問題,轉頭就被境外監管機構「溫馨提示」,指UBS就Hibor報價可能涉及不當行為。被人笑係無牙老虎,金管局就喺呢個星期、RBS被指操控Libor有結果前做嘢,並引用《銀行業條例》,首次將業界制定的操守準則作為法定指引;違規者,「釘牌」都有之。而Hibor日常運作及監管亦由銀行公會交俾財資會,讓金管局成Hibor的新管理人,「搣銀公柴」。銀行界人士話,金管局過去買大行怕,尤其獅子號,不但係發鈔銀行,細行嘅P(最優惠利率)都唯佢馬首是瞻,影響力大。金管局不時要派班職員巡查銀行,獅子號例以「資料機密」為由,指明非阿head級數嚴禁內進。今鋪金管局揸緊《銀行業條例》呢碌「重炮」,對銀行同新成立嘅金發局來說,絕對係下馬威!

樓市招「愈變愈辣」

市場一直流傳,政府會在上週五再出招打壓樓市,不過事實證明,流料歸於流料。咁究竟流言是如何形成的呢?前星期小宗從地產代理口中收到風,話政府有意效法星洲,對炒賣工廈徵稅。兩日後,facebook就傳出係對第二套住宅徵特別印花稅。再過多幾日,小宗收到whatsapp,話會加重買家印花稅、第三套房停造按揭、及第一季推一萬伙超長樓花期居屋等等,到上週五連改圖創作嘅假政府公告都出埋。呢單嘢,明顯係經紀想谷旺市之舉;但喺度奉勸行會成員,呢排別做物業買賣,免得政府突然出招,就步林奮強後塵矣。

金牙大狀講嘢練乙錚誹謗七百萬人

689出律師信指控練乙錚登喺《信報》篇鴻文誹謗佢。細閱全文,練教授其實係誹謗緊七百萬人。大家睇吓佢點講:堂堂一個香港特別行政長官候選人,得到「江氏紅」中聯辦的點頭去馬之後,是怎樣「斥之乞來」、「呼之不去」,怎樣誠惶誠恐,怎樣卑躬屈膝打哈哈擺和頭酒、最後得到黑道的百分百支持,神一樣替他撐住了比唐氏高的「民意」,讓當時的中聯辦領導得以「名正言順」抬他上位。各位,「民意」係乜呢?此又豈非七百萬人之意向乎?然而在練教授筆下,七百萬人原來並無陳寅恪所講「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是聽任黑道扯線擺布者,咁對七百萬人嚟講,又豈非絕大之侮辱?若然689要出律師信,都理應唔係以佢私人名義出,而係代表七百萬市民向練教授討回公道。不過,如果佢都識得咁做,佢又仲係689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29

周星馳專橫 文章不滿杯葛宣傳

2013-02-14  NM
 
 

 

周星馳拍片多年,一直得罪人多、稱呼人少,昔日老拍檔通通拍枱反面。親自執導的賀歲片《西遊‧降魔篇》亦無例外,開機不久,已跟聯合執導的郭子健鬧翻,就連男主角文章,同樣頂唔順星爺,藉詞要到美國拍戲,缺席《西遊》宣傳活動,周星馳都冇面俾。

遠走美國

周星馳落場為新作《西遊‧降魔篇》宣傳,由廣州到香港,獨沽一味攬錫舒淇製造話題;至於戲中兩位國內一線男演員文章及黃渤,不單香港站無影,男主角文章,去年十二月底亮相過在北京舉行的大型宣傳活動後,連北京站首映禮都冇到,文章向外辯稱要往美國拍攝他首次自導自演的電視劇,無暇出席所有宣傳活動。「最初文章接呢部戲都好興奮,話可以同喜劇之王合作!點知拍咗冇耐已經有拗撬,星爺做導演,對演員點樣演繹角色都好有意見,文章做唐僧,佢亦係個鍾意做定功課嘅演員,一定袋定五、六款表情同演繹方法俾導演揀,但星爺全部唔收貨,喺文章面前做一次,叫佢跟住做。次次都係咁,演員冇晒自己,點可能冇拗撬?」知情者說。中央戲劇學院出身的文章,也是編劇能手,在國內被稱才子演員,前年主演的電影《失戀33天》票房大賣,更為他帶來金雞百花影帝獎項。過去他拍劇為主,大熱劇包括港人較熟悉的《蝸居》,現時拍劇酬勞過百萬人民幣一集,是國內最高薪小生其中一個。

雙生不及女角

周星馳用文章,也考慮到對方的號召力,但文章無法接受導演霸道作風之餘,更發現自己的男主角戲份,再加埋演孫悟空的黃渤,也不及舒淇一個;一肚氣的他,索性借赴美拍劇,「係咁意」做一次,缺席其他宣傳活動。「其實部《小爸爸》係文章自導自演,佢自己仲係主要投資者,拍攝日期時間都可以話晒事,放得一日期嚟宣傳,大家都知發生咩事。」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不歡而散的何止文章,本來跟他一起執導的郭子健,由鏡頭擺位到演員演戲,星爺一人話事,有指最後郭子健更被踢出局,結果電影海報上只列明「周星馳作品」,郭子健三個字,提都無提。

仇口多

自恃有料到的周星馳,圈中仇口不少,曾經合作過的王晶李力持洪金寶,通通試過反枱,甚至公開數臭惡行。

向太陳嵐

「中國星」向太形容跟周星馳合作,只有「痛苦」兩個字。向太公開當年用一千萬請周星馳拍《千王之王2000》拍十日戲,但對方唔單止遲到早退,更因為常在片場做指揮,留難劇組人員,甚至要製片跪地求,他才答應出席首映。自此,向太發誓以後不會再合作。

洪金寶

兩人恩怨始於合作電影《功夫》,身為動作導演的洪金寶和周星馳意見不合,幾乎在片場動手;電影未拍完,洪金寶便劈炮唔撈,此後提起周星馳,例必爆火:「唔可以當自己係人,其他人都係狗。」

羅家英

周星馳電影中的正牌唐僧羅家英,自《西遊記之月光寶盒》後便絕迹星爺電影,反面原因是當年拍《西遊記》,星爺分上下集推出,卻諗縮數只俾一份片酬,羅家英更力數對方為人刻薄。

梁思浩

當年拍《國產零零漆》一場槍斃戲被星爺糟質,由朝早十點喊到凌晨五點,拍足十七次,原來除了第一take外,其他全部無開機;被人明玩的梁思浩事後誓言「乞食都唔會再拍周星馳電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0

朝偉冷落 劉嘉玲買醉惹禍

2013-02-14  NM
 
 

 

蒲癮極深的劉嘉玲結婚超過四年,有意為老公梁朝偉生個B的她,一度變乖,可惜造人造極唔成。無得做媽咪,嘉玲的花蝴蝶性格再度復活,去年更多次傳出她背夫偷會內地百億富豪景百孚。

未有安守本分做梁太,近數月跟老公關係又再次進入冷戰期。偉仔甚至撇甩老婆,只帶媽咪到外地度歲,孤獨嘉玲唯有單拖飛台北開party劈酒自己happy。雖然有財男舊愛William包場陪飲安慰,但晚晚醉爆,有酒有事!其中一晚酒後,嘉玲被一名台灣老粗強拉上車,令跑慣江湖的她也招架不住,要匿入酒店半句鐘,最終由友人幫拖,才成功甩身。

嘉玲離開國賓飯店派對,其間在大堂遭一名惡男強拉上車,她嬲爆fing開對方,最後要朋友解圍才甩到身。

景百孚甩底

日前,梁朝偉起程往柏林出席影展,為電影《一代宗師》做宣傳,此行帶埋阿媽,丟低老婆,兩母子順道往歐洲度歲,一改往年陪嘉玲北海道滑雪慣例。據了解,忍耐力高強的偉仔,因老婆爛蒲爛玩性格復萌,開始有微言,才決定撇妻過年。老公顧住做孝順仔,嘉玲於是自行安排節目,有指她約好了密友景百孚在台灣聚舊,不過男方臨時甩底;但有不少台灣幫朋友的她依然大把節目,連續兩晚做穿花蝴蝶,出席富豪party夜蒲直落。

不醉無歸

二月二日晚,著住皮草貴婦打扮的嘉玲,現身台北富豪孫道存前女友顏寧,在台北W酒店舉行的富豪生日派對。席上客包括台灣首富蔡衍明,以及郭台銘胞弟郭台強等強勁嘉賓,富人開P,現場保安分外森嚴,保鏢守住入口外,主人家更用大紅布遮住大門出入位,確保絕對私隱。接近十二點,飲到腳部浮浮的嘉玲,孖住跟她傳過緋聞的台北太平洋SOGO百貨TB太子女孔孔(孔菁萍)離開,二人本來打算到十樓的poolside party繼續飲,但因週末人多逼爆場,二人改與來自上海的夫婦朋友,搭的士到附近食消夜歎麻辣火鍋。消夜繼續飲,離開餐廳時,嘉玲已經醉到行唔到直線,在街上跟友人傾偈愈講愈大聲,要由「觀音兵」孔孔送返酒店。

舊愛攬腰撫慰

第二晚轉場落Spark,飛台會合她的舊相好William見嘉玲落車,即跑上前迎接,之後攬實她入場。

嘉玲抵達台北第一晚,跟她傳過緋聞的TB孔孔(戴眼鏡),陪足全程,去完生日party再直落食火鍋。

霸王硬上弓

翌日黃昏六點半,著住七彩花花外套的嘉玲再出動,登上負責接送她的寶馬坐駕,到國賓大飯店開派對。當日除了鐵腳孔孔外,曾經跟她傳過緋聞的前台灣副總統連戰長子連勝文,亦有在場。玩到十一點,嘉玲由友人簇擁離開,行到門口,卻被一名打扮老粗的惡男用手攔住,要強行將她拉上自己的平治房車。嘉玲不肯就範,對方依然霸王硬上弓,經過一輪糾纏,嘉玲終於fing開對方,黑晒面轉身避走酒店大堂,一班朋友見勢色唔對,隨即幫手拆彈,但依然擾攘了接近半句鐘,嘉玲才甩到身,轉場到台北近期最hit蒲點,101大樓Spark再劈。

舊愛結伴返港

在台灣狂歡後,上週一(二月四日),劉嘉玲起初單獨現身松山機場,之後與舊愛William會合,結伴坐私人飛機返港。

前度攬慰

老公唔理,密友放飛機,仲要遇着惡男夾硬嚟!心情麻麻的嘉玲,去到Spark見到專程由香港飛台,任職瑞銀投資顧問的舊相好William Lau,即時開心番!任由前度攬實入場,William當晚更包起全場,飲到凌晨兩點半才散。結婚四年多,爛玩嘉玲始終未有安分,一○年更被踢爆跟內地身家過百億富豪景百孚勾臂摸髀,態度親密。有指一直對老婆採「忍字訣」的偉仔終於頂唔順炒大鑊,為讓老公下火,嘉玲戒煙戒蒲勤做運動,又嘗試接受人工造B,可惜努力一年冇聲氣。無緣做媽咪,嘉玲放低生仔念頭,重拾原有生活。去年開始,再多次被目睹孖住景百孚出現私人機場,以及雙雙夜遊上海。

飲爆喊唔停

據了解,由於嘉玲過於我行我素,令偉仔再有微言,近幾個月更對老婆愛理不理,被老公冷落的她,多次飲大幾杯喊到收唔到聲,要朋友輪流安慰。「嘉玲呢幾個月心情都好差,飲多兩杯就會喊到好厲害,又話偉仔對佢好冷淡,兩個冇交流,全世界都知佢最愛最care就係偉仔,但兩公婆性格根本唔同,佢又戒唔到去玩,同景百孚根本就冇斷來往,本來景百孚答應陪佢去顏寧個生日party,不過臨時有事甩底。嘉玲識好多台灣朋友,即晚就搵到人出嚟攝,好似孔孔咁,佢對嘉玲特別殷勤,一叫即到,仲有前度William都係。聽講話雖然今次景百孚人冇到,但都安排咗私人飛機接送嘉玲往返香港台灣,照顧周到。」知情者說。

分頭睇

雖同住一屋,但劉嘉玲同梁朝偉各自分開兩晚捧黃秋生主演的舞台劇,關係令人充滿遐想。

欲 斷 難 斷

除正印梁朝偉,多年來劉嘉玲緋聞男友幾乎無斷過,即使08年劉嘉玲正式做埋梁太,但跟緋聞男友關係依舊。

景百孚

09年,已為人妻的劉嘉玲被指跟坐擁過百億身家,比她細六年的內地富商景百孚夜遊上海,表現親暱。10年更遭傳媒刊登面貼面,男方摸住她大髀的親熱相,二人又一連兩晚被發現在北京密會,偉仔為此大動肝火,婚姻一度亮紅燈!但嘉玲未有收斂,去年繼續孖住景百孚同遊上海,並齊齊搭私人飛機返港。

鈕承澤

講長情,劉嘉玲同台灣導演鈕承澤的友情維持14年之久。97年二人合拍台劇《儂本多情》後傳撻着,並經常互飛台灣、香港密會,常在公開場合借工作為名,十指緊扣現身。前年鈕承澤來港為電影《艋舺》宣傳,劉嘉玲更熱情招待這位十多年的舊相好。

胡軍

04年與已婚的胡軍在上海拍戲,有指二人食麻辣火鍋後直落唱K,其間表現親暱,胡軍輕攬嘉玲纖腰,緋聞轟動中港台。之後二人齊齊出席活動亦肆無忌憚,劉嘉玲神色自若任由對方將手放在她的玉臀上,又十指緊扣現身上海電影節。之後劉嘉玲在上海開酒吧,有指胡軍儼如主人家主持大局。

微博有暗示

嘉玲跟偉仔就算兩人同在一屋生活,依然各顧各,感情有變在微博有跡可尋。

老公無影

Boxing day,嘉玲將跟朋友去郊外BBQ相放上微博,雖然她一臉enjoy,但冇偉仔份。

同屋各有各玩

去年除夕,就算同老婆一齊慶祝,偉仔亦只跟老友杜德偉、阿B及呂方等合照。

買醉發洩

早前劉嘉玲在微博以一張酒塞相,說明接受目前生活,看似暗示經常買醉尋開心的現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1

為利潤而戰 艾薩 Isaac Sofaer

2013-02-14  NM
 
 

 

全球央行「放水」,刺激資產價格上漲,但透過股票市場賺取快錢的日子,大有可能已經完結。由現在開始,應該由企業的基本因素主導,推動股價向上,因為投資者變得愈來愈揀擇,他們收集優質股的同時,亦摒棄「爛橙」。中國經濟未好轉

不過,股票市場仍舊會出現璀璨但短暫的煙花美景。那些不知就裡,胡亂投資的人隨時「中招」,遊戲規則如此!千萬不要期望中國領導人會為投資者的損失感到心痛。除非中國經濟崩塌(依愚見,可能性不大),否則當局不會進一步削減利率,或推行其他貨幣刺激措施。有見商品價格走上走落和工資上揚,通脹預期升溫。另一邊廂,中國當局或繼續調控房地產,好讓廣大市民負擔得起樓價,早日「上樓」。假如中國宏觀經濟前景看似暗淡,你要如何做,才能在股市中獲利?

尋找股壇瑰寶

首先,遠離公然在盈利上誤導投資者的公司。他們大多收入透明度低,資產負債表不可靠,股價最終會跑輸大市;同樣,投資負債高企的公司將會面對更高風險,例如許多的房地產發展商。另一方面,找尋不斷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企業,例如出售資產、回購公司股份和派發更高股息。此外,我亦鍾情不斷改善生產設備,致力提升生產力和降低成本的公司。我心目中理想的優質公司是能夠嚴格控制營運資金,而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多過利潤。最後,我希望公司透過派息,慷慨與股東分享利潤,派息率最少四成。符合上述條件的公司猶如粉紅的鑽石,假以時日股價將一飛沖天。除了良好的基礎因素,「物以罕為貴」亦有助刺激股價。 最後,我不會花太多心神於財經報導,或者其他利誘人不斷做買賣的所謂貼士,消息孰真孰假,天知曉?如果你因此而做買賣,就算沒有失去所有積蓄,亦隨時心臟病發收場!假如你不能遵守這些規則,請從速離場。這些意見是新年我能給你的最佳利是!恭喜發財!祝君好運!艾薩 [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2

進退維谷 黎智英

2013-02-14  NM
 
 

 

小提琴大師Jascha Heifetz(1901-1987)說過,一天沒有練琴,自己聽得出來。兩天沒有練琴,樂評家聽得出來,三天沒有練琴,觀眾也聽得出來。Jascha Heifetz的琴技造詣出神入化,他也這樣說,那不應是謙虛表現,而是說出了鐵一般的事實;哪怕是造詣登峰造極、隨心所欲的神級藝術家,也不敢對功課稍作鬆懈,更何況像我般的常人?於此可見成功從來不是一頓免費午餐。

Jascha Heifetz這句名言在我腦海中敲響了警鐘。世上是沒有猶抱琵琶半遮面、妾身未明的事業,要事業有成但只肯作蜻蜓點水式的業餘玩票,那是自我催眠的幻覺。世上是沒有半退休這回事的!經過台灣這事業的滑鐵盧,我萌生退休的念頭。幫我忙、做了我三十二年秘書的馮小姐最近退休,更使我覺得不應錯過失敗的羞辱賦予的謙卑,趁機退下來,投身生活和家庭的懷抱去。沒有這個謙卑,我知道自己是難以低身彎腰拾起生活中的卑微細軟的。是的,若然我以生意人的身段去透視瑣碎的生活點滴,那麼一切都會來得太卑微了,這樣我是無從揭開人生新的一頁的。所有新的人生新旅途都必須從謙卑啟步,這個我是知道的。耶穌說,只有心懷童真的人才能進入祂的王國,不正是這個意思嗎?我從未好好地生活過,我習慣以生意人的心態過生活。一生人我從來都是在生意的驚濤駭浪中熱烈地擁抱生命的,我不會為困難所折騰,反而熱愛困難的挑戰和考驗,享受成敗帶來的頓悟。我的基因讓我特別容易適應這種顛簸的環境,幾十年來的磨練把我鑄造成一個徹頭徹尾的生意人。是的,我有的是生意人的DNA,卻沒有投入生活的基因。除了看書,我沒有別的嗜好。我從未碰過半隻麻雀牌,未踏足過高爾夫球場,可以說從來未玩過任何遊戲。年輕時試過賭博,但總是心不在焉,我無緣享受賭博令腎上腺素上升帶來的刺激。我愛花卉、愛雀鳥,家裡種植了不少花卉和飼養了好些很漂亮的雀鳥,卻從未自己做過園藝或動手飼養過雀鳥。老婆愛旅行,故此我常跟着去,可是除了看書或是找點好吃的,極其量也只是到博物館看看,其餘的項目都是走馬看花,眈天望地、並不投入。我的生活情趣是單獨跟老婆去吃頓美食晚飯,飯桌上談的也離不開兒女的事情。我也沒有耐性看電影,二十五年來從未一口氣看完過整齣電影。二十二年前在戲院看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看到鞏俐欺騙大老爺說自己懷了孕,卻被傭人發現仍有月經來,我知道悲劇快要出現了便不敢再看下去,跟老婆說在戲院大堂等她。那是我最後一次到電影院看的電影,而看舞台劇或歌劇都是為了為別人作伴逼着坐到完場的。像我這樣沒有生活嗜好和情趣的人,要我脫離生意的細藝全情投入到生活裡去,那有可能嗎?

四十歲和五十歲出頭時我都嘗試過退休,但都失敗了。那些時候我試圖跟隨一些閒着沒事做的人過生活,希望培養出像他們那樣的嗜好和悠閒緩慢的步伐,從而學曉在細節中浸淫出生活的味道。他們的年紀都是在五六十歲之間,當中有些是從來未做過事的二世祖,更多的是退了休,成功地在閒逸中找到了生活細藝和意義的人。早上跟他們晨運,然後隨他們去喝早茶;之後有人到近郊的農田花圃種植花卉,有人去街市買餸,有人到雀仔街觀雀買飼料,或是到花墟看花買花,有時我會跟着他們去。到了下午,有些人會去唱粵曲或是去跳交際舞,我也曾參加過這些活動,但都覺得索然無味,不能投入。我並非不喜歡這些活動,我甚至覺得,如果可以投入其中,那是蠻有意思的。我尤其喜歡跟他們去種植花卉蔬菜,那既可以運動身體又可以怡情養性,故此我曾經強迫自己投入這些活動。可是經過一輪掙扎,我就是沒法投入其中。這些活動本身不是個問題,只是我跟這些人沒有共同的話題,大家的價值觀、人生觀以至世界觀都不一樣,我根本不能跟他們作思想交流。溝通的門檻也跨不過去,更談不上一同投入參與活動了。除非是志同道合的人,我發覺是無法跟別人分享生活情趣的。嗜好和活動只是一種形式,共同的價值觀和思想交流才能帶來情趣。好了,找以前交往的朋友聚面,卻又發覺自己跟他們的世界隔絕,對他們的經歷一無所知,他們的話題我答不上腔。那個時候我才發現自己兩頭不到岸,兩面不是人。處處被隔絕,那種孤獨的感覺就猶如被全世界遺棄了那樣。我知道這樣我是活不下去的。兩次退休的時間都不到一年,之後我便興高采烈、急不及待地重投生意的殺戮戰場中去。這令我領悟到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cArthur) 那句名言的真諦:老兵的心永不言死,而只會隨着生命流逝(Old sold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我是個做生意的老兵,更知道退休是如何困難的一回事,因為我依然面對老兵死心不息的詛咒,故此我最好還是不要全身而退,繼續做一些不纏身而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這樣既可以有精神寄託又可以有閒情培養生活情趣。不過世上是沒有兩全其美的伊甸園的。要麼便全情投入工作,把事情做到最好,不要妄想退休過優哉游哉的生活。要麼便狠心放下曾經刻骨銘心的前半生,以真摯的謙卑、童孩的無知與無慮,義無反顧地投進生活的細軟中。我是否可以從一個熟悉了大半生而又如魚得水的世界轉身投向一個陌生而面目模糊的世界?若然我連這個新世界的面紗也無法揭開,對我而言它的面目將永遠模糊,那又怎麼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3

磨爛蓆的局限 蔡東豪

2013-02-14   NM
 
 

 

回想初出道工作的時候,跟現在最大分別之一,是我以前星期六早上上班。那時候我從事財經,公司在星期六休息,上班是自願的。因為星期一至五工作時間長,星期六較清閒,可清理一週積下來的事項和準備新一週工作,動機頗合理。不過我一定不排除自願上班的另一動機,是在上司和同事面前,表現自己勤力。

今日有互聯網和手機,理論上可隨時隨地工作,但是,在大公司環境,做一些事情表現自己勤力,星期六上班仍然有效。未來一年,閣下的起心肝,定期星期六上班,我擔保年底的表現評審報告,會出現Dedication和Commitment的字眼。即使是今日,我做了上司,Poacher turned gamekeeper,看穿這把戲,我仍會加分給這位星期六上班的同事,至少這位同事懂得利用這種心思。即使在科技世代,見面仍然是重要。很多公司的香港辦事處在星期一是最忙碌,例如在內地設廠或牽涉跑大陸的公司,星期一齊齊坐,三口六面拆解大小問題。在外面怎辛苦,為公司立下多少汗馬功勞,也不可取代在同事面前領功的重要性。記得一位舊同事,不大清楚他做過什麼特別事情,但他永遠出現在附近,他不多言,只是出現,我們對這個人的評價是,勤力和可靠。出現,可以是成功的一部分。我不是鼓勵各位在公司磨爛蓆,只想說明這一招確實有用。這一招不能助閣下平步青雲,但在一些五五波情況,被視為勤力的一位,永遠着數。人生就是爭取每一個微小瑣碎的可能性,加起來就是一場小勝仗。然而,大勝利不能靠小聰明,靠的是大是大非的生產力。在知識型社會,我們都是食腦,不可能把磨爛蓆和生產力混為一談。生產力是所有進步的引擎,包括企業和個人,做一件事的過程當然是重要,但這件事的結果,最後決定成敗。只有失敗才安慰自己,指過程比結果重要。

很多人覺得我很忙,問我關於提升個人生產力的方法。以香港人忙的程度,我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我每晚七點在家吃晚飯,週末不工作,而我覺得有足夠時間完成手上工作。我相信個人生產力因人而異,不過有兩招,我覺得有用,讀者不妨參考:一、減少開會。我怕開會,特別是內部會議,同事之間溝通有很多渠道,見面可促進感情和有利拆解難題,但不可能過分頻密和花長時間。開會時間長過一小時,我肯定這個會的生產力會下降,應盡快散會,讓同事休息一下,把會議內容沉澱,擇日再談。更大可能是,會議後三兩個電郵,便能解決 難題。假如閣下明知這個會又長又悶,避之則吉,找個理由不出席,一定要出席的話,事先張揚,只能留一小時,開會長加悶可殺死人。開會目標不一定是解決問題,能夠了解問題所在,已經足夠,不過散會時一定要做到一件事,是所有人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否則整個會是浪費。二、寫快一點。很多人問我,是否很早便發現自己善於寫作?答案是知知地,寫得好與否,見仁見智,不過我肯定我寫得快。我記得自小我已快手快腳,包括寫東西,那時候寫英文為主。各位留意一下,我們每日有很多機會書寫,由文件到電郵到短訊,我們怎樣寫和寫什麼,大大影響我們的生產力,更重要的影響是,人家經過我們的文字來認識我們。我不認同慢工出細貨,慢是有理由的,或者理由是我們身體狀態不好(遲一些才寫),或者是我們對這問題不夠熟(先惡補才下筆)。我眼中慢不代表仔細,而是浪費時間。在分數A和B+之間,我揀B+,因為B+夠好了,而且會用少一點時間,拼命由B+提升到A的時間,我可用來做多一件B+的事。生產力的地位不能替代,做一件事成功與否,大部分時間取決於生產力。人家三扒兩撥做出B+成績,閣下嘔心瀝血,雕龍雕鳳,一年到晚,閣下輸一條街,就算年初一返工也幫你不到。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34

【2013年中國經濟改革展望】人的城鎮化,不是地的城鎮化

http://www.infzm.com/content/87939

編者按:2013年,改革重新風雲激盪,新一屆領導人頻頻放出信號,表明「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這一年,城鎮化、國企改革與市場經濟法治體系的推進這些至關重要的改革,將走向何方?有哪些爭論?需要警惕什麼?南方週末呈現各方觀點,以期激濁揚清,凝聚共識。

中國目前這個階段,推進城鎮化的重點應該是推動改革,消除農民進城的戶籍、社保和土地制度障礙,而不是政府繼續大搞建設。

城鎮化以什麼規模進行推進的問題已經爭論了十多年了,從來沒爭出過什麼結果,這是個誤區。從以小城鎮為主到以中等城市為主,還有人提出以縣城為主、200萬人城市為主等等,各種說法都有。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講要以什麼規模城鎮為主,這都是計劃經濟的思維,是想當然的。

城鎮化應該是消除體制和制度障礙,使人口和生產要素在不同城市和農村自由流動,通過這種流動自然形成一個城鎮體系,這才是正確的方向。至於究竟以哪一類城市為主,那是由人口和生產要素在一定製度環境下自由選擇的結果,沒有一定之規,它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是不一樣的。

客觀說來,任何一種城鎮規模都有它的優缺點,大城市雖然好,有聚集效應和規模經濟,但大城市有「大城市病」,交通擁擠、房價高、污染嚴重、土地稀缺。小城市沒有這些城市病,但它沒有聚集效應和規模經濟,沒有太多就業,收入低。所以這是當事人的自主選擇權,由遷移者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人力資本狀況,自由選擇往哪裡遷移。政府不用說重點發展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政府要做的事是消除人口和生產要素自由遷徙的障礙。

所以中國目前這個階段,推進城鎮化的重點應該是推動城鎮化的改革,消除市場的障礙,而不是推動城鎮化的建設,城鎮化的建設應該交給市場去做。

當然在建設過程中,政府要進行一些城鎮化的規劃,做一些必要的引導。一部分公共設施市場實在做不了,或者有些公共產品和服務,企業和市場沒有動力做的,政府去做。除此外凡是市場和企業能做的,交給它們去做。至於政府應該投資什麼不投資什麼,我就不讚成政府搞大規模投資,政府投資是這麼多年來諸多經濟問題產生的根源。

舊的城鎮化道路,就是政府大拆大建,搞房地產,搞造城運動,然後大投資,追求GDP和財政收入,這是不對的。如果接著這個道路走下去,會是一場更大的災難,不能再沿著這條路走了。

這次中央提出推動新型城鎮化,其含義包括人本城鎮化、市場城鎮化、文明城鎮化、綠色城鎮化和城鄉統籌城鎮化等等。

新型城鎮化道路最重要的是要解決農民進城的戶籍制度障礙、福利社保制度障礙和土地制度的障礙,通過這一系列改革達到收入和財富再分配的效果,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增加農民進城的資本,對我們國家的福利進行更公平的分配。是人本的城鎮化,而不是地的城鎮化或者建設的城鎮化。

讓我們的城市和政府拿出更多的錢來解決農民進城的需求,不是政府繼續大搞建設,還有幾億農民進了城沒有福利保障呢,這是政府應該干的,而不是又去搞項目建設。

這些改革沒有一塊是阻力小的,阻力小的都早已經改好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社保改革是福利收入再分配的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表面上看是個比較輕巧的改革,實際上背後是農村和城市居民不同的權利和利益,也是個硬碰硬的改革。農民進城要享受城市待遇,這些待遇從哪來?必須有人補貼進來;土地財政、財稅制度改革更是硬碰硬,是對現有既得利益和權利的重新分配。

這幾個非常重要的制度改革背後還有政府職能的轉變、投融資體制改革,這都是要同步推進的。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南方週末記者馮禹丁採訪整理)

(本版觀點不代表南方週末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62

資產「逃跑」引出司法文書造假疑雲

http://www.infzm.com/content/87904

一群投資客以借款方式投資煤礦,但煤老闆及公司股權和資產突然轉移,而涉及的多份司法文書,或無效,或相互牴觸,甚至出現同一編號內容不同的疑似偽造情況。債權人還發現,借款合同中的公章也系偽造。難道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場騙局?

這個年關注定難過,對於烏魯木齊名佳煤業有限公司(下稱名佳煤業)的十多位債權人而言,他們擔心過去近兩年時間裡投入的總計約1.6億的資金,可能永遠要不回來了。

宣佈這個噩耗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法院的一份調解書、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法院的一份民事調解書和一份執行裁定書,加上兩份烏魯木齊市第二公證處的公證書。

幾份文書共同指向一個「法律事實」:名佳煤業已無法償還債務。

然而,事後檢視,這幾份法律文書存在著各種漏洞,或無效,或相互牴觸,甚至發現編號一致內容不同的疑似偽造情況。

目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院已糾正了錯誤調解,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也介入調查,這些司法文書的錯漏究竟如何造成,或將有一個解答。

以煤抵債

2012年4月,當毛萍走進名佳煤業總經理張明偉的辦公室時,並沒有注意到門口徘徊者異樣的眼神。一個月之後,她才知道,這些人都是名佳煤業的債主,他們當時在心裡嘀咕:又掉進來一個。

名佳煤業成立於2006年9月5日,註冊資本95.9萬,是一家「六證」齊全的煤業公司。2011年8月,新疆昌吉人張明偉取得了公司34%的股權,並擔任總經理。

此前的2011年4月,張明偉就已經開始以煤炭為「餌」,尋找資金和合作者。

經營運輸公司的何邦海是張明偉最早的借款人。2011年4月和6月,張明偉兩次以個人名義向何邦海借款,說要用來收購名佳煤業的股份。這兩次,張明偉不僅借到了錢,而且成功引起了何對煤礦的興趣。

「我最早借了他150萬,後來他還了100萬。」何邦海回憶,張明偉取得煤礦後,又開始借錢以開採煤炭。當他說要借錢買車輛時,何邦海沒有多想,拿出了340萬買了十輛工程車借給名佳煤業。

名佳煤礦鄰近烏魯木齊縣天山大峽谷風景區,曾是煤礦自燃區,但也因此有大量優質的無煙煤。陽光下閃著金屬亮光的的煤塊堆成小山,任誰都覺得是隨時可變現的硬通貨。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很快,張明偉的償付能力「出現問題」。他向何邦海提出以煤炭抵債。「當時我們約定每噸煤炭70元,給4萬噸。」在烏市,煤炭每噸價位在330元左右,這個價格意味著很大的利潤,何邦海答應了。

從此,煤礦是否能順利開採,也成了和何邦海息息相關的事。每一次張明偉缺車、缺錢,何邦海都繼續出錢,而且心甘情願。

「那時想,煤炭只要運出來就有錢了。」有時是50萬,有時是100萬,何邦海前前後後支付了數千萬的資金,其中不少是向親戚朋友拆借來的。2012年2月,張明偉索性和何邦海簽了個協議,將50萬噸原煤低價銷售給何邦海,以抵償已高達3500萬的債務。

何邦海也是事後才知道,張明偉對付其他債權人的手法大都一致,先是借款,然後將煤炭賤價抵債。一旦債權人應允,那麼他們將寄希望於將煤炭變現而付出更多,結果不但煤炭沒有到手,反而資金投入越來越多。

「就好像眼前吊了根胡蘿蔔,一直走,永遠也吃不到。」一位債權人回憶說,那時礦上堆了50萬噸煤,沒人會懷疑名佳煤礦還不了錢。

「說是懷疑,其實後來也有一些。」四川債權人楊迎春後來反思,並非沒發現有問題,但已投入很多錢,如果不繼續打錢,那之前的錢也拿不回來,演變成不得不給錢,「明知可能有詐也要硬著頭皮上」。

事後,債權人們統計發現,名佳煤礦欠下的債務共計約1.6億,其中債權人楊迎春一人就高達5500萬。

股權資產大轉移

在礦山上,堆放著50萬噸原煤,纍纍如小山。正是這些堆放的煤塊支撐著楊迎春等人收回投資的信心。

「其實按正常出煤,名佳完全還得起錢。」曾負責過煤礦日常運營的債權人張世雄說,名佳煤礦最多時一天出過4萬噸煤,前後產煤約120萬噸,運出了80多萬噸。

問題是,那近在眼前的煤炭,似乎永遠都運不下山。評審沒過、手續不全、沒有「路條」,都成了拉出煤炭的攔路虎。這些反過來還成為張明偉繼續從債權人兜裡掏錢的理由。

毛萍在2012年4月份簽下了300萬元的購煤合同,共計一萬噸。僅僅運了150噸,就被告知沒有「路條」,不能運煤。之後,因為當地政府要修路,長達半年的時間內,名佳煤礦徹底不能運煤。於是,毛萍成了最後一個掉進張明偉坑裡的人。

此時,多位債權人已失去耐心,不斷堵著門向張明偉追問欠款。由於在辦公室外見面的次數多了,毛萍這才知道名佳煤礦欠了那麼多人錢,心中不免惶恐。

緊接著,又是一個意外的消息。

「名佳煤礦已經不是張明偉的了,也已經沒有煤了。」何邦海說。

烏魯木齊油城行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油城行」),以名佳煤業債權人身份進駐煤礦。包括何邦海在內的其他債權人被迫退出。

後來他們打聽得知,2012年5月1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份民事調解書顯示,2012年元月,名佳煤業及張明偉向新疆人馬炳臣借款1.5843億,利率為同期商業銀行的四倍(法律允許的民間借貸最高利率),借款期限為2個月,張未能按期還款。

調解書認定,名佳煤業及張明偉向馬炳臣承擔本息共約1.68億的還款責任,這筆款項將以名佳煤業儲存的50萬噸原煤,以及今後開採的100萬噸原煤抵償給原告。

這意味著,一直支撐著債權人信心的煤炭,名佳煤業將不再擁有,希望像肥皂泡一樣破了。

壞消息不止於此。面對找上門的債主,張明偉告知,早在2012年4月份,他名下的34%的名佳煤業的股份,就已經轉讓給了一個叫羅霞的人。這一切此前不為債權人知曉,但已通過變更工商資料成為事實。

羅霞和馬炳臣,分別是油城行老闆方濤的秘書和駕駛員。在前去逼問的幾位債權人要求下,張明偉還簽下了一份按有手印的說明書。

驚人的是,在說明書中,張明偉坦白,自己其實並未同意轉讓股份給羅霞,也未向馬炳臣借款逾億,一切只因自己向油城行借了高利貸,油城行欲實際控制名佳煤業。由於張明偉已被逮捕,油城行拒絕採訪,南方週末記者未能核實說明書內容的真實性。

股權轉移的消息傳開,債權人們一下慌了。「我們找了律師,但律師說這個案子他們接不了。」楊迎春說,找了3家律所都不肯接,因為這是高院的調解,「打不贏」。

債權人也試圖和油城行協商,但最終沒有達成一致,感到無望的債權人選擇了上訪。2012年10月22日,何邦海、楊迎春、毛萍等四十多位債權人及家屬來到烏魯木齊縣委上訪。

當地警察將他們帶走。在公安局,背負千萬巨債的何邦海深感名佳煤業還債無望,以頭撞牆,幸無大礙,還意外牽扯出了不為人知的一面。

疑似偽劣文書

何邦海的身體維權方式讓當地公安大為緊張,為向何邦海說明「事理」,辦案人員拿出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法院的一份執行裁定書複印件。

這份司法文書顯示,2012年4月23日,米東區法院作出一份民事調解書,認定名佳煤業和張明偉於2011年12月底應付馬炳臣兩筆借款本息共約284萬,但張未履行確定義務,於是該院於2012年4月26日立案執行,當事雙方協商,張以自己在名佳煤業的34%股權及豐田越野車一部還債。

「這相當於3000多萬抵了290萬的債。」毛萍說,當初張明偉等人收購名佳煤業95%的股權花了9000萬元,這一抵償太不正常。

蹊蹺的是,米東區法院後來的執行裁定書,卻出現了兩個版本:一份落款為2012年5月11日,一份是2012年8月8日。債權人王遠文說,前者是撞牆的何邦海家人從公安機關手中獲得的,蓋有法院公章,後者是律師從法院調取的,直接從電腦輸出打印,沒有蓋章。

兩份文書,編號一模一樣,但時間、審判員信息完全不同。8月的那份沒蓋章,但簽字的審判長杜浩向南方週末記者證實,「記得此事」。5月已蓋章的那份又是怎麼回事?該法官未再說明。

兩份文書字體不同,但內容完全一致:將34%張明偉股權轉讓給油城行老闆方濤的司機馬炳臣。

矛盾的是,與米東區法院立案執行時隔兩天,張明偉名下的股權,其實已轉移到方濤的秘書羅霞名下。

債權人代理律師從自治區工商局調取的工商資料顯示,2012年4月28日,名佳煤業召開股東會議,同意吸收羅霞為新股東,並同意張明偉將名下34%股權轉讓給羅霞。

根據股東會議記錄,與會的股東有5人,其中張明偉、張英和王玲三人並未實際參會。這裡出現了兩份公證書,一份是張明偉委託了一個叫孟源的男子代為行使股東權利,另一份是張英和王玲委託孟源代為行使股東權利。

「可以確定,其中一份張英和王玲的授權委託書的公證文件是偽造的。」何邦海說,該文件顯示是由烏魯木齊市第二公證處做出的2012年第13360號公證書,顯示張英為女性,但事實上股東張英為男性。

南方週末記者發現,公證書上張英的身份證號碼少了一個數字,而股權書上完整的身份證號碼,經公安部門公民身份證系統查詢,張英確為男性,籍貫為河北保定。

債權人後來從烏魯木齊市第二公證處查詢的編號13360的公證書,實際是一份債權文書公證,內容為證明李付清與劉彬兩人的借款合同真實合法,這兩人與名佳煤業的糾紛毫無瓜葛。

王遠文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他曾經向張英本人求證,對方稱自己對股權變更一事並不知情,此外,張明偉向他否認編號為13356的張明偉委託孟源的公證書的真實性。

上述股權變更如何通過工商部門的審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局沒有接受南方週末記者的採訪。可以確定的是,在這次疑為「被代表」的股東會議之後,張明偉的股權完全轉到羅霞名下,當初與何邦海等人訂立經濟合同關係的張明偉,瞬間與名佳煤業毫無關聯了。

更悲催的是,他們還發現,當初與張明偉的合同,蓋的名佳公司公章系偽造。在他們紛紛上訪之後,名佳煤業給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的一份情況匯報中也確認公章造假,但認為這是債權人與張明偉本人之間的民事糾紛,債權人是在以非法聚眾鬧事等方式,意圖脅迫名佳煤業償還「虛假債務」。

錯誤調解書

張明偉及名佳煤業的股權、資產轉移至油城行老闆下屬名下,不止於米東區法院的調解、工商局的股權變更登記,而是「三管齊下」。

2012年5月17日,新疆自治區高級法院作出了前文所述的民事調解書,調解的同樣是馬炳臣同名佳煤業及張明偉之間的債權關係,以150萬噸原煤抵償高達1.68億(本息)的債務。

對於極短時間裡,同樣兩方當事人的債務,分別在基層法院和高級法院分立,而不合併處理,何邦海感到困惑。償還馬炳臣的1.68億與張明偉欠其他債權人的1.6億債務相當,由此,他甚至懷疑前者是否屬於虛構,以轉移股權、資產,逃避真實的債務。

「最緊要的是,民事調解不能損害第三方的利益。」何邦海說,名佳煤礦有諸多債務的情況下,即使張明偉與油城行確實存在債權關係,自治區高院的調解書也不應該排斥其他債權人利益。

就此,何邦海到自治區高院上訪。2012年11月2日,高院作出民事裁定書,認為「新的證據證實原調解協議存在違反法律規定的情形,本案應予再審」,決定終止執行原調解書,另組合議庭再審。

在給何邦海等人的那份說明中,調解書的當事方之一張明偉表示,在接到高院通知後,他前往時經辦人員不在,「之後法院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做出的調解書。」2013年2月4日,自治區高院以案件在審為由,沒有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

南方週末記者瞭解到,2012年12月,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偵支隊逮捕了張明偉。而此時狀告他的,不僅有何邦海等人,也包括了油城行。油城行老闆方濤拒絕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表示相關情況應詢問警方。警方以案件在偵為由,不接受採訪。

幾乎沒有債權人對挽回損失還抱有信心。張明偉被抓後,法院查封保全了名佳煤業的資產,但債權人仍聽說有人不斷在往外運煤。一位債權人在聽說曾帶給他財富夢想的黑色小山只剩下了一半大小後,氣憤過後也能無奈地嘆氣:「那又有什麼法子?」

(應採訪對象要求,毛萍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0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