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理解ipo和創業板投資最重要視角 流水白菜

http://xueqiu.com/2340719306/29319586
(一)過去幾年社會的主流資金流向

1、過去7年,信託從3000億到10萬億。而信託的回報是每年百分10,還有剛性兌付,秒殺股市。
2、2012年時,內地市場目前等待套現的私募股權基金超過了3萬億元。(2012年上半年67家由私募股權基金(VC和PE)支持的上市企業僅為其背後的174只投資基金帶來5.27倍的平均賬面投資回報)---【我認為,這是理解ipo和創業板投資最重要視角】
3、2013年,銀行理財產品上了一個台階。銀行理財產品餘額達到10萬億元。
4、房子,這個不談。中國人都知道。

(二)一個理論
巴菲特:在任何時候衡量股市估值水平的最佳單一指標,很可能就是股市總市值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巴菲特原話中使用的是國民生產總值GNP,不過美國的GDP和GNP之間的實際差異極小——譯註)。而任何時候股市總市值與一國經濟中生產的商品與服務總價值的比率超過100%,就意味著應該對普通股採取謹慎態度。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出以及該國企業的盈利(因而也就是它們的價值)應該與投資或不投資的吸引力存在一定的關係,這是一個符合邏輯的結論。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402/0031307.shtml 

(三)缺口在哪裡?

目前股市佔gdp的比重比較低。感覺不漲個30-50,無疑填補這股市總市值和gdp的比率差。
但從pe投資者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退出空間。可以不斷的拋售股權。

(四)我們可以洗洗睡了

有些時候,我們更多的思考,只是知道什麼不可以投資
想想愛迪生

股市是剩餘資本的集結地
剩餘資本,其實就要有剩餘資本的覺悟
股市的使命是用來跑贏債券的
想發財的,可以去玩玩pe,或者找到人分你一杯羹
當然,創業是更多人更合適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83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