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趨勢】「秘密」們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http://www.iheima.com/thread-6304-1-1.html
曾有業內人士透露,「秘密」的用戶最顯著的特徵是年輕,受過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喜歡新奇的事物;而私密圈作為匿名社交軟件,與多玩用戶的這些特徵較為契合,如果能夠在這些活躍的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其帶來的前景巨大。 可是也有不少人,並不看好秘密,指出這款產品的未來可能是一個悲劇,你怎麼看?黑馬小夥伴們?

社交應用市場被一款名為「秘密」的應用攪動。

作為基於通訊錄的匿名社交產品Secret的第一個中國學徒,「秘密」在熟人社交圈微信和陌生人社交圈陌陌之間找到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如果你發表一個秘密,你的朋友會看到這個匿名秘密,並且知道是他們認識的人發表,但無法知道作者是誰。「秘密」似乎給在社交上天生羞澀的國人一個脫下面具、對真實朋友們說真話的機會。

但面對大量涉及隱私、色情,甚至是惡意中傷的內容時,有人說它讓人變得更真實,但也有人發出了「激發人性惡的一面」的質疑聲。
非議聲中,「秘密」這個上線首日就躥升至社交應用榜第一名的匿名社交應用,僅在App Store停留了30多天就遭遇被下架的命運。
一個「秘密」下架,多個「秘密」站起來。Secret的更多中國學徒,多玩遊戲網旗下的「私密圈」、前啪啪核心團隊打造的「呵呵」等應用也先後宣佈上線。

而5月20日,更名「無秘」的「秘密」換了一個馬甲,再次上架。

當「秘密」們讓人們恨之入骨又欲罷不能、挑戰著人們的底線和法律道德邊界時,匿名社交究竟還能走多遠?

Secret的中國學徒們

關係鏈越發廣泛的熟人社交應用上,用戶卻表現得越來越小心謹慎。除了曬美食、曬美照、曬幸福、曬小孩、曬心靈雞湯,有多少想曬而不敢曬的內容?

內心想吐槽但並不方便發在朋友圈的需求,正是當下熟人匿名社交應用的主打市場。

而這類產品,不管是「秘密」、「私密圈」還是「呵呵」,都擺脫不了與美國的匿名社交軟件Secret千絲萬縷的關係。

同樣是反Facebook 式的熟人公開社交的設計思路,相比Snapchat(閱後即焚)通過將社交分享的內容用閱後即焚的方式來向用戶提供分享秘密的安全感,Secret 提供安全感的方式是匿名,用戶可以拍照傳圖或者僅僅輸入文本,來向手機通訊錄朋友們分享圖文內容。

「秘密」創始人林承仁曾公開表示,正是看到國外大熱的Secret後,從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融合的模式中受到啟發,讓團隊在一個月之內就開發出了這一產品。

此前曾有業內人士透露,「秘密」的用戶最顯著的特徵是年輕,受過良好的教育,精力充沛,喜歡新奇的事物;而私密圈作為匿名社交軟件,與多玩用戶的這些特徵較為契合,如果能夠在這些活躍的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其帶來的前景巨大。

這個標榜「朋友圈的匿名爆料」產品,認為其價值在於提供了一個地方——依然是一群朋友在聊天,但彼此戴著面具,無法確認具體身份,這時大家就可以暢所欲言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而不用擔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有人這樣調侃朋友圈和秘密的差距。在朋友圈裡,某人發的狀態是「還是寶馬5系開著舒服,是時候和我那輛奧迪A4說拜拜了!」而在「秘密」裡,他可能是「一早醒來,我身上就背負著各種車貸房貸,壓力好大,活著好累!」

而「秘密」類似微信的圖標也透露了無覓團隊的野心,成為匿名社交中的微信。

在產品形態上,「秘密」使用用戶通訊錄構建底層社交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通訊錄聯繫人在使用該軟件,用戶即可解鎖查看他手機聯繫人(即朋友)以及二度關係(即朋友的朋友)發佈的匿名信息並可進行匿名評論——隨著手機聯繫人這個鏈條無限擴散而產生漣漪效應,秘密的信息池也將無限擴大。

這個朋友圈匿名爆料的應用4月5日在App Store上線首日,就躥升至社交應用榜第一名,甚至把微信、微博等熱門應用甩在身後。不過,從4月5日到5月8日,這一紅極一時的匿名社交應用僅在App Store裡停留了30多天就被下架。

多玩旗下的私密圈運營負責人表示,產品和Secret很相似,是「基於手機通訊錄的匿名社交」軟件。但經過「改造」的新版本推出了@TA的和地理位置標籤的功能。「你可以匿名推送一條信息給你手機通訊錄上的好友,同時可以查看在你周圍數百米範圍內的匿名信息。這是Secret和「秘密」都沒有的功能。」

該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密圈」已經在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正式上線,而蘋果版本目前已經提交給蘋果商店審核,短期內應該會上架。目前具體用戶數還不方便透露,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浙湘蜀等省市。

「私密圈的主要定位是年輕的人群,多玩的主要用戶也是這個群體,因為宅屬性較重,他們當中甚至有些可能在傳統社交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他們不太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活得很真實,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反實名社交的最佳人群。」上述負責人解釋道。

失控的秘密

由於基於自己手機聯繫人建立的社交關係,在「秘密」等應用上,用戶所看到的信息都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於是用戶的參與感、窺私慾都得到了滿足,但正是匿名性,也讓負面內容越來越多。

一開始是「公司某人是什麼樣的?想去跳槽的公司薪水多少」,到對暗戀對象大膽表白。隨著匿名用戶尺度開始放大,行業職場圈子中小有名氣的人成為議論對象,「秘密」們的內容也開始涉及到職業操守、生活作風的負面信息。

對此,有用戶表示,隨著這些低俗及負能量內容逐日增多,「秘密」們可能會走向失控。

「我到現在都沒有使用過『秘密』。」一位社交應用創始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我擔心這個應用是一個無底洞,怕一腳踏進去就很難拔出來,要不你去傷害別人,要不成為別人傷害的對象。

在易觀國際分析師龐億明看來,從目前看,類似於秘密這樣的社交關係的確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當時陌陌推出的時候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關鍵在於對用戶隱私和內容把控,這是未來發展中需要保證的。

不過,在Secret等應用出現之前,匿名社交的需求就一直存在。漂流瓶、樹洞、匿名BBS都是此類需求的傳統形式。

「只是『半熟人社交』這種夾在熟人社交和匿名社交之間的形式,以基於手機通訊錄的方式表現出來,引起了之前人們沒有關注到的效果,甚至是一些看上去『負能量』的效果,這很正常。我們會有嚴格的審核和用戶舉報措施,引導私密圈的信息在一個良性生長的範圍內。」私密圈運營負責人解釋道。

但對「秘密」們的發展前景的擔心依然存在。

「當秘密的內容不再是來自於人內心真實的聲音時,就偏離了產品定位,由一個吐露真情實感的地方變成一個信息垃圾場。用戶無法判定在這個圈子裡吐槽的內容是否真實,過多虛假、捕風捉影的內容會使得娛樂性下降,無法保證社交性應用的黏合性,這樣的應用很難走得遠。」上述社交應用創始人解釋道。

對此,龐億明表示,由於需求的存在這類應用有著一定的市場。但「發佈自己的秘密,窺探別人的隱私」這樣定位是通過切入一個垂直的點來進行產品佈局,在用戶規模上,很難形成類似微信、手機QQ這樣龐大的用戶群。

來源:第一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8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