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相信價值投資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20.html
這裡的blog友都會知道止凡對價值投資的熱誠,每時每刻都在增進這方面的財務知識。然而不時都會有一些心灰的blog友,或許他們有一段輸錢經歷,令他們的人生增添了一份滄桑感,否定價值投資等操作。早前就有位blog友在這裡留言,值得大家深思。


Manfred留言:

絶對同意(指留言的文章本身),倒不如想想在工作上怎樣突破較好。至於財務知識,你一定學不完,亦未必令你投資有很大進步,現在的中國銀行股價雖便宜,但中國樓價尚未爆破,就算有7厘息亦不代表有價值,但價值投資的師兄大都以10年以上為目標,就算股價下跌五、六成也不會動容,如果沒有這份能耐,倒不如不投資好,我以前公司的老板大部份非常保守,除了買樓收租(他們都是full pay的),連匯豐、公用股等都不會買,所以連股市都不會去看。




止凡回應:

多謝你的意見,不過我又認為學習財務知識將會對投資有很大幫助,每每只顧工作,不就還原到「老鼠圏」內跑嗎?


看你的文字,好像對投資沒多大信心,有經驗可以分享一下嗎?


Manfred回應:

我並不否定財務知識的重要,但我是隨機漫步的支持者,即無論技術分析或價值投資雖然可以短線幫助投資,只要放長一點看,還是會跑輸大市,既然是這樣,倒不如只投資指數基金,用自己的時間放在工作或家人或個人興趣上。我並非看淡投資,只是覺得以往花了太多時間在這方面而已,我的投資過去10年賺了2成(同其他師兄每每話自己10年賺幾倍完全算是小巫),將來也可能「原銀奉還」大市也說不定。止凡兄樂於研究價值投資,但止凡兄的實際操作如何實在從過去的文章中看不出來,可能還是沒有細閲每一篇吧!


止凡回應:

我總在想,拿一個blog主的投資回報來分享是沒多大意義的,難道人家告訴我他的投資成績就能說服我去接受他的知識嗎?即某blog主賺10倍就跟他做,蝕本的就看也不去看,這樣的想法對我來說太過現實,限制了吸納知識的機會。亦因為不少人是這樣,blog主多傾向自吹自擂來吸引blog友,不少blog友又會試圖challenge其記錄,多無謂呢。
我反而會傾向追求合理的財務知識,這個世界富豪及股神級的實在不少,他們總有一些共通點,試圖以自己的有限智慧去了解他們跟大部份人的分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

不同人都可以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操作,你認為基金投資適合你的話,這是好事來的,不過我建議你可以進一步了解一下價值投資這東西,在你心中好像這都是買買賣賣得個「吉」的操作,但如果你花點時間看看股神的投資決定及了解他的投資回報,你可能會對價值投資有所改觀。

有關我的投資回報,我可以告訴你我的投資是一個計劃,計劃財務自由,出來工作不夠就計算過一個計劃目標,直至今天,我的收入、支出、投資回報、現金流之類,都比我原先計劃的要好,所以相信原定的財務自由日子將會比預期快,然而這些計劃都沒有影響我享受生活。你也不妨從這角度去想想,有些篇章講述「投資是一個計劃」的概念,投資其實不是只談數字、回報之類,這可能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發。

無論你認同與否,都很多謝你來訪及交流。 


Manfred回應:

止凡兄不要太介懷我的個人看法,我過去實在太agressive了,亦都是時間放慢一下。格拉漢同巴菲特的書以前看過一些,自己能力有限,只明白了一些,現在的市場先生正正在用格拉漢的方式買一些大折讓的「悶」股,只要守著它10年8年後定能大賺。至於巴菲特的投資,有膽量跟他做的人仍然很少。 


止凡回應:

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及投資模式是好事,學習巴菲特投資方法的價值投資者其實很多。


後記:

很有趣吧,正如一開始所言,Manfred就是這種好像有很多慘痛經歷後大徹大悟的那種,在他的字裡行間流露著對價值投資失去信心的感覺。先說明一點,我一向的做法都不會太挑戰blog友的想法,就算不認同也好,都不希望在這裡有無謂的筆戰,大家拿這個平台作分享交流,互相啟發,各取所需,自然能成多贏局面。

在這篇文章,在節錄出來的留言中,大家可能都會感受到我不太認同Manfred的說法,但我也不打算作一場辯論之類,只想拿一些重點作啟發點,刺激一下大家的思維。當心中有一個信念,可以留意一下為何有這樣的一個信念呢?亦可以從其他角度作點思考。

留言中提到過國內樓房尚未爆破,我會想想,國內樓房為何必定會爆破呢?這類報導已經足足十年了,為何還沒有爆破呢?今天身邊人都還害怕內銀(這跟Manfred的認知有相當出入),正是這個原因,這樣世界級的巨無霸才會有這樣的P/E及股息率。

留言中又提到隨機漫步,長線來說誰都不能超越指數,我又會想想,這現象是在說大多數人,還是所有人呢?這又是否大學教授所做的研究結果呢?研究是針對哪一群人所作出的呢?有沒有可能比大部份人有更好的回報呢?

留言中又提到前老板都full pay物業,亦完全不會買股票,非常保守,我又會立即想,這是否一個值得學習的財務操作呢?我會想可能做生意本身的風險,而令老板們都不想有額外的風險,或者可能借貸紀錄對生意人的影響又是一大問題。

每個人的際遇都不一樣,而每個人看見同一件事情的反應也不一樣,所以得出來的經驗都會有很大分別。有些人可以憑經驗去操作而得到成功,但又有些人會被經驗所限制,使人生失色不少。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訪問,訪問一個中產家庭,他們的意見是「今世不買樓」,原來皆因他們曾在香港樓市高峰期買樓中招,在訪問中還怨氣十足,對現今業主們語帶譏諷似的,好像看看這班在比「97價」還高的時候買樓的業主後果如何。然而,靠物業投資而致富的人多的是,你可能幻想一下他們看完這個訪問之後的感覺是怎樣的。

在我看來,Manfred對價值投資的概念確實有不少誤解與迷思,我沒有資格去教大家任何知識,亦從來不會,我只能做的就是盡量多作分享,希望blog友有所啟發。只要個大腦「開了制」,財務知識就會湧進。

所以在這樣是希望作出提醒,Manfred拿著這個概念及思維,把價值投資這些東西都定了一個格,用否定的眼光去看這類文章,最後損失的還是自己。就好像一個禪師的故事,要載一杯水,杯子定必要有空間,已滿載水的杯子是載不了再多的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7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