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公司重視人還是制度,撇除一些個人的主觀作風因素,應該是和公司規模和歷史幾耐有關。
以球隊為例,細球會,就係黎黎去去 12-3 個人,得一兩個後備。中型球會,就係有 17-8 個人,都勉強夠人踢,但可能集中係後場同龍門,反而前鋒就無替補,一傷就入唔到波,就是資源錯配的例子。大球會,就係養25-6 人,太多冗員,唔知出乜人好。
十個八個人的小型公司,最大的優勢是靈活性,同時亦沒有更多資源去維持制度,與期用制度去管理,倒不如打士氣 ,很多在創業初期的公司都是如此,缺點是太過受人主道,結果去到某一個規模以上,就要開始著手制度化。
有番咁上下大的中型公司,已經有一定的資源,同時也引入一定的人手,開始有一些勤機制,例如會計部、人事部這些非營業部份,去支持前變去打仗。由於涉及的人和資源眾多,就要使用制度式管理,同時也要著重公司有限的資源,如何得以充份的運用。始終尚未去到大公司級數,支付不起資源浪費,重點應該擺係resource allocation,即資源是否擺係最重要的地方。
大公司,如上千人,制度化亦已經深植,即是科層組織,分工精細,以及會有個龐大的後勤部門,同時有一定歷史,所面對的不是資源問題,而是龐大的組織造成效率及靈活性下降。直白一點講,多年來公司已積落不少山頭,重點變成如何再將公司架構簡單化,適應市場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