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pp減肥更便利 害塑身業喝西北風

2014-02-17  TCW  
 

 

二○一四年,美國經濟正開始要好轉,有些產業卻可能正要走下坡,而且其中還有一個讓人意外的面孔:減重塑身產業。

一月,美國數位媒體石英(Quartz)報導,美國減重產業連兩年營收都處於微成長二%上下的態勢,其中,傳統塑身機構更是吸金大失靈,前兩大龍頭業績慘澹,不是整個事業體被集團掃出門,就是執行長閃電落跑。

就以食品大廠雀巢(Nestle)為例,原旗下的事業體珍妮.克雷格(Jenny Craig)是全美第二大體重管理業者之一,走的是一對一服務的高價位路線,因創下四個月最多減重逾三十公斤的紀錄風靡一時。不過,去年下旬雀巢終於坦承,塑身減重事業過去幾年的獲利「遠遠低於期望」,三個月後就出脫給私募股權公司北堡(North Castle)。

另一方面,市佔率逾半的大哥大慧優體(Weight Watchers)則是面臨營收下滑了三年,去年股價狂瀉近四成,執行長柯霍夫(David Kirchhoff)更在半路就抬出「該是另謀出路」為由求去。

穿戴式裝置分食利益更兇

產業分析家大多認為,侵蝕這個六百一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八千億元)市場的力量,正是「免費App」風潮,就如一名FitBit的愛用者所說,App能和生活緊密結合,更容易管理體重、監控熱量,使用App減重塑身是大勢所趨,更何況「年輕人才不想去上減重課程,那不是他們會做的事!」

若以珍妮.克雷格的費用動輒上千美元相比,在經濟不振的情況下,無怪客群流失、營收減少;不過,慧優體也曾嘗試推出不到新台幣六百元的線上互動課程,仍無助挽回業績,《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認為,這意味著,消費者做決定的依據不再侷限於價格,而是App滲入每個人生活,讓自我管理變得更容易,因而掀起一場市場典範轉移。

更不妙的是,去年在市場激起討論火花的穿戴式裝置,或許是最終把站在崖邊的減重塑身產業往下推的關鍵。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調查顯示,數位保健與健康管理應用就是穿戴式裝置最受期待的市場,更細緻的個人化服務、更易於操作的管理介面,或將消滅真人面對面諮商的必要性。

再看遠一點,這股自主管理健康意識抬頭的趨勢,恐怕不僅已危及減重塑身產業,打擊面更廣及還沒跟上來的餐飲業者,像是股神巴菲特最愛的可口可樂。去年五月,可口可樂推出不向兒童推銷產品的「打擊肥胖計畫」,《金融時報》指出,正是因為消費者捍衛健康,拒絕高糖飲料,美國整體碳酸飲料銷量驟跌,逼得可口可樂正視自己的責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