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人的整合遊戲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2/blog-post_30.html
2013年,看見李嘉誠先生很多動作,賣酒店不成,再來賣百佳,潛在買家回價不好之後,索性把整家屈臣氏上市,之後電能再分拆港燈,最快2014年年初組織上市。綜合這些動作,都是賣東西予人家,看來李生認為這些年是賣東西的時候了,是看不好後市,還是看不好香港呢?

李生多年來眼光獨到,買賣時機的大方向從來沒有出錯,這兩年已經甚少購回自己公司的股票了,而他對長和系股票一向有買無賣,所以要賣東西時,索性賣出公司內資產,也不會賣出持有股票。再者,股市還未算瘋狂狀態,但香港做生意的環境起了不少負面變化,賣公司在港資產比起賣股票合理得多。

除了參考李生的市場取向外,止凡還留意到一點,就是長和系的一眾子公司可以有很多操作選擇,例如可以找獨立投資者買入、分拆部份上市而保留控制權、打包獨立業務上市,要買東西時,還可以作收購、合併、私有化等。相對作為小股東的我們,只能買入或賣出手中股票,富人對自己資產及系統的控制權實在大得多。

由於近日長和系很多動作,所以有報章解構過李生如何層層控制子公司。


這張複雜的圖是富人的遊戲,每層公司關係只需要維持著足夠的控制權,其餘部份都可以賣給人家套現,從而一步步發大,但又不失對資產的絕對控制。

近日,阿里爸爸的馬雲繼上次私有化公司之後又再搞上市,然而向港交所及紐交所建議自己喜愛的上市方法,即出售沒有公司控股權的股份,目的是賣儘可能多的公司部份到市場套現,但自己卻繼續保留控制權,他日再搞私有化、收購、合併時更加乾手淨腳。

把公司層層分開的另一個好處是保障問題,未來乃未知數,連富人也不能掌握,正所謂「禍不及妻兒」,萬一出事,如何讓禍害減至最少呢?開設有限公司本身已經可以好好限制了禍害,出事大不了是把公司關門大吉,這樣跟買保險差不多。加上一層層的公司,每家公司出事都能被隔離開去,只要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相反,大部份人的財政一出事,往往要申請個人破產,被人清算所有資產之餘,還影響一輩子的信貸記錄。

這就是富人的系統,李嘉誠先生的生意早已上了軌道,他近期接受訪問時曾經分享過,他每天大部份時間都在想未來的問題。長和系的多家公司,其日常運作絕對有很多專業人才去照顧,根本不用他操心,他在想的是如何令公司的系統每天都比前一天更強、更大、更健康及更有保障。一般人又有多少個每天都以這種思維想著自己的財務系統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6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