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淡水河谷港交所挂牌下一站或是伦敦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9/2100755.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广州
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淡水河谷预托证券昨日(12月8日)在港交所成功挂牌。
由于淡水河谷于1943年1月11日在巴西注册时,便分别注册普通股和A类优先股。此次在我国香港发行的预托证券也做出相应划分,包括普通预托证券(06210,HK)和A类优先预托证券(06230,HK)。
预托证券是指外国企业把部分股份交给存管机构托管,再经存管机构发出票据,并将票据在交易所买卖,好处是投资者能在本土市场买卖外国证券,降低直接投资海外市场的风险。
昨日淡水河谷A类优先股(06230,HK)全日收报233港元,较巴西交易所收市价231.54港元升0.63%。
淡水河谷财务总监Guilherme-Cavalcanti表示,公司选择在港交所上市是基于这一市场较为成熟、流动性高的特点,他还指出,“公司短期内没有在香港地区融资的计划,但如果政策允许,不排除未来在上海国际板上市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GuilhermeCav-alcanti称,如有关部门批准,将会在中国内地建设物流中心,提升内地的市占率,同时公司会提供更高质素的产品以应付中国内地矿业的需要。
据外电报道,淡水河谷管理层曾表示,下一步将考虑在伦敦挂牌。据悉,淡水河谷是当前唯一未在伦敦上市的多元化矿业集团,另一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已在澳大利亚、伦敦和纽约三地上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0

離職當晚揮別北京 陳曉下一站「以後再說」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310/2224443.shtml


每經記者 郎振 發自北京
在離開國美的當天,陳曉便選擇了離開北京。
3月9日晚間,就在陳曉即將登上離開北京的飛機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接到了他打來的電話。「我馬上就要登機了。」電話中的陳曉很輕鬆,似乎帶著微笑。
「您現在就要離開北京,是飛到上海嗎?以後準備做什麼?」面對記者的追問,陳曉的回答又顯得頗為惆悵,「對,馬上就離開北京,到哪裡並不重要,以後再說。」
功勞:救國美於危難
陳曉擔任了兩年零3個月的國美董事局主席一職在2011年3月9日結束。
「陳曉在國美的工作總的來說應該是功大於過的。」這是多位家電資深人士在對陳曉兩年多以來掌管國美的評價。
家電專家劉步塵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認為,當2008年11月黃光裕東窗事發以後,「陳曉是在國美最危難的時刻力挽狂瀾的,客觀地說,當時的國美所面臨的不是發展問題,而是生存問題。」
國美電器2008年的財報顯示,當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為7800萬元,利潤率只有0.78%,降至歷史最低。隨後,陳曉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劉步塵認 為,201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國美門店數量同比下降,銷售額卻大幅攀升,平均單店銷售業績也大幅增長,這表明關閉虧損門店的策略是正確的。
家電專家吳咸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也明確表示,以前黃光裕的經營風格是極具侵略性的,更加注重規模擴張,「陳曉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美現在的風格,讓國美學會了穩健。」
國美副總裁李俊濤日前曾對記者表示,2011年國美集團將圍繞著網絡快速有效擴張和持續提高單店經營質量的兩大核心戰略來展開經營。
陳曉另外一個始終被國美大股東詬病的就是戰略資本貝恩的引進。此前大股東一方認為,貝恩資本實質上是將陳曉和國美集團的利益綁定在一起。但劉步塵對此表 示,「現在所有人都應該理性地看待戰略資本的引進問題,當時是形勢所迫,沒有其他的選擇。國美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自己行業老大的地位,否則也不會出現 去年高管集體『站隊』的情形。」
過失:公開雙方矛盾
在談到陳曉的過失時,所有受訪專家均指向一點:過分曝光自己與創始股東之間的矛盾,導致雙方進入到了水火難容的地步。
「最著名的就是陳曉的 『魚死網破論』。」劉步塵對《每日經濟新聞》分析,當雙方矛盾剛剛開始顯露的時候,陳曉「魚會死但是網不會破」的表態一定讓黃光裕一方感到難以忍受。
「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陳曉肯定會在經營思路上與黃光裕產生矛盾,如果不公開雙方還可以談,但是一旦讓矛盾公開化,就沒有迴旋的餘地。」劉步塵告訴記者,「陳曉當時最好的辦法是『忍辱負重』,妥善解決雙方的分歧。」
吳咸建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陳曉幫助國美改善了與供應商的關係,「這當然是正確的,但在另外一個方面,也讓國美以後的經營需要強大的現金流作為支撐。」
「以前黃光裕掌管國美時可能會出現拖欠供應商賬款的問題,這雖然讓供應商頭痛不已,但也在實質上維護了國美自己的利益。」吳咸建認為,「陳曉一般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向供應商支付賬款,這會讓國美現金流壓力加大,在這一點上,陳曉有些務虛。」
未來:陳曉將再創業?
3月9日當晚,陳曉在卸任董事局主席以後旋即登上了離開北京的飛機,這讓陳曉的下一站旅程顯得頗為神秘。
一位接近陳曉的人士對記者分析,陳曉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一定會選擇休息一段時間。「他的年齡並不算太大,可能再次選擇創業,畢竟多年的行業經驗已 經非常深厚,但是他可能會避開家電連鎖行業,開展其他商品的連鎖經營,因為至少在一二線城市中,已經完全被國美和蘇寧牢牢壟斷,新品牌沒有生存空間。」
此外,坊間另有一種傳聞顯示,陳曉將會在一段時間以後再次拉起一支隊伍,專攻國美、蘇寧仍舊薄弱卻打算深耕的三四級市場。
當記者問及陳曉將來的打算時,陳曉僅簡單地表示,「以後再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86

中國原料出口劫:下一站 稀土?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17766.html

WTO舞劍,意在稀土?

7月5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應歐盟、美國和墨西哥的申訴,裁定「中國限制九種工業原材料出口」違反了國際貿易規則。雖然,此案涉及的工業原料並不包括稀土,但WTO的裁定剛剛宣佈,便引發了普遍擔憂:中國稀土,很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

中國對稀土出口實施的「配額制」,特別是對走私的打擊,從2009年6月開始,便引發主要稀土進口國的持續反彈。

2011年5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公佈了2011年《不公正貿易報告》,列出了其認為不公平的14項貿易政策,其中就包括中國稀土出口。日本方面認為,中國限制稀土資源出口的措施「有可能違反了世貿規定」,並稱,日本將嘗試通過世貿組織施壓,以促使中國放寬出口限制。

而美國和歐盟,也一直在試圖對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施加壓力。此前不久,在布魯塞爾舉行的一次原材料會議上,歐盟委員卡雷爾·德古特甚至公開表示,原材料訴訟案「將使歐盟在稀土訴訟一事上處於相當有利的位置」。

WTO的此次裁定,是否會成為日本、美國和歐盟下一步就中國稀土出口配額提起訴訟的「判例」?

判例效應?

中國稀土並未大幅降低出口,而是大力降低了國內開採量

「此次裁決,對稀土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中國並沒有大幅降低出口量,反而大力降低了國內稀土開採量,並不違反世貿組織的規定。」7月6日,中國稀土協會籌備組負責人王綵鳳,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她看來,中國對稀土出口的限制,更多的是「基於保護環境和可用盡資源的需要」。「中國稀土開採的環保標準一直很低,環境污染是擺在眼前的事實。現 在,工信部對稀土開採的池徑等方面做了嚴格要求,並將此作為行業准入標準。環保部也要求一些不合格企業在2年內對環保設施做出整改,沒有達到要求的企業就 要淘汰。」

「中國目前的稀土政策,更注重的是國內行業整頓,以及對自身資源開採的限制,並沒有對關稅和出口配額做出大幅調整,因此,即使有國家訴訟我們,我們 也是有正當理由的。」王綵鳳說,「事實上,美國對稀土業也採取過類似管制政策,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斯山稀土礦,2002年曾因環境污染等問題關 閉。」

中國稀土學會會長林東魯也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為稀土開發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環境污染非常嚴重,正是由於環保門檻低,導致稀土被濫開濫采」,因此,「中國對稀土的管制政策,是出於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目的,是為了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五礦集團礦產資源公司的一位負責人看來,中國的稀土出口政策,正在越來越強調保護環境、保障就業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的,而逐步淡化行政手段的色彩。

全球「稀」土

配額制的實施和對走私的打擊,使全球稀土市場形成巨大缺口

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2008年、2009年、2010年的稀土出口量分別為5.5萬噸、4.39萬噸和3.98萬噸。而2015年之前,中國的稀土出口量仍將維持在3.5萬噸左右。

不過,受到中國稀土出口政策影響的,並不僅僅是名義出口量。中國稀土學會學術室主任陳佔恆指出,中國並沒有大量限制出口,而是根

據市場供需調整出口配額「,不過,」因為以前走私太猖狂了,政府一打擊走私,隱性出口就會大量減少。據測算,2009年中國稀土走私出境超過2萬噸,約佔實際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這直接對國際稀土市場形成了巨大衝擊。「首先是稀土價格明顯上漲,稀土下游應用產業成本也相應提高。其次,日本和美國開始加大在中國市場之外的資源開發力度。另外,稀土替代品開始進入市場。」陳佔恆說。

上游的收緊,同樣打擊了國內稀土業。中鋁有研稀土的一位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指令性開採計劃比以前更明顯地得到了執行,國內稀土的產量的確有所下降」,「很多加工企業都拿不到貨了」。

事實上,隨著供應減少,稀土原料價格上升,國內許多稀土下游應用企業目前已陸續進入停產、半停產狀態。據瞭解,寧波地區近來有一半以上稀土釹鐵硼企業停產、半停產,不少企業已開始轉而尋求稀土替代品。

「中國的稀土,如果還像以前那樣的速度開採,資源將會被耗盡。事實上,中國的稀土儲量已經大幅下降。目前,中國是以全球30%的稀土儲量,供應全球90%以上的需求,這本身就是不平衡的,因此,我們歡迎其它國家也把稀土開採出來,共同支撐全球需求。」王綵鳳說。

她還透露,「不久前,我剛剛從美國考察回來。我們考察的是美國最大的稀土供應商Molycorp公司及其帕斯山稀土礦山,目前,這些礦山都有重啟計 劃。」7月4日,日本科學家還宣佈,已在太平洋海域發現富含稀土的礦床,不過,從成本和環境兩方面考慮,這些礦床並無實際開採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29

下一站意大利

http://magazine.caixin.cn/2011-11-11/100325162.html

 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週三超過7%的關口。7%是個重要的心理警戒線,因為希臘、 葡萄牙和愛爾蘭都是在國債收益率達到這個水平之後丟盔卸甲、向歐盟求援的。意大利總債務高達1.9萬億歐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20%,在歐元區僅次 於希臘。明年這筆巨額債務的五分之一即將到期。假如這將近4000億歐元的債券全部換為收益率為7%的新國債,意大利無法承受。

  其實,債台高築對羅馬來說是正常狀態。據歐洲統計局公佈的數字,1995年,意大利的負債率就已超過120%。從那以後,這一比率從未降到100%以下。為什麼一向高枕無憂,今天意大利就面臨滅頂之災呢?

  一個原因是貨幣。1999年之前,意大利里拉雖然疲弱不堪,但該國政府可隨時通過貨幣貶值保持自己產品的競爭力,並以通貨膨脹來減輕債務負擔。 自從有了歐元之後,意大利失去了貨幣貶值這一利器,同時沒有利用統一貨幣帶來的低利率強勢投資,而是將其消費揮霍,使債務雪球越積越大。

  另一個原因是金融市場發現歐元區不是鐵板一塊,開始對不同信用級別的國家區別對待。這使「歐豬五國」必須向市場繳納越來越高的風險費。

  與希臘不同,意大利擁有龐大的工業基礎。機械和汽車行業是該國經濟的中流砥柱。這也正是德國的強項。2003年,德國政府對勞動力市場和福利體 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工會在勞資談判中也表現克己。這使德國勞動成本下降,競爭力大增。德國企業還及時發現了亞洲新興市場,降低了對歐洲本土的依賴性。 不進則退,意大利經濟被德國遠遠甩在後面,增長率年年低於歐元區平均水平。

  養老體系是意大利社會的一大腫瘤。每年政府總開支近30%用於支付退休金。這在全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工作40年之後的意大利人,其退休金相當 於最後一個月收入的近82%。只有希臘和西班牙對退休人員的待遇更為優惠,難怪這兩個國家同樣捉襟見肘。意大利人平均享受的退休期為24年,提前退休十分 普遍。貝盧斯科尼本打算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但迄今遭到執政夥伴北方聯盟的抵制。據德國商報駐羅馬記者報導,北方聯盟主要仰仗該國北部的工人。他們當 中很多16歲就開始工作。讓他們到67歲退休,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執政夥伴爭爭吵吵、離心離德是意大利的另一傳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屆羅馬政府的壽命一般不超過幾個月。貝盧斯科尼先後三次坐上總理寶座。這 位75歲的風流人物捲入多起性醜聞,對年輕女郎的熱情遠高於治理國政。迄今的改革方案半心半意,而且一遇阻力便收回成命。出了意大利,貝盧斯科尼和他舉辦 的縱慾舞會已成笑談。不少企業家抱怨,不管在中國還是巴西,他們常常不得不為本國總理辯護。

  貝盧斯科尼的時代即將結束,他的繼任者是否能扭轉乾坤呢?金融市場現在的回答是:不能。那麼意大利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希臘?希臘人口1100萬, 國內生產總值佔歐洲經濟總量的2.8%。即使希臘被迫離開歐元區,對整個貨幣聯盟的影響有限。意大利則不同。在歐元區內,這個人口6000萬的南歐國家經 濟實力位居第三。如果意大利破產,任何規模的金融穩定基金都將無濟於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89

周松崗:這一站港交所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08/100398622_all.html

 在香港,有哪個職位你想認識誰就能認識誰?答案或許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00066.HK,下稱港鐵)總裁。九年前,在海外的周松崗回到香港,一名獵頭如此勸說他。

  2011年12月31日,周松崗從港鐵約滿榮休,在媒體懇談會上說,自己的下一站是徹底「退休」。不過,今年4月24日,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 公司(00388.HK,下稱港交所)選舉62歲的周松崗為新一任主席。三天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書面批準確認周松崗為港交所新掌門。

  港交所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經營著香港惟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上 任一個多月的周松崗,仍在適應聚光燈下的全新角色。雖然被質疑缺乏證券任職經驗,但周松崗在英國和香港擁有十餘年擔任大公司行政總裁的經驗,被香港媒體和 英國《衛報》稱為「西方社會最具影響力的中國人」,而其主政港鐵期間成績有目共睹,更引領港鐵走出香港,拓展到內地及國際市場。

  出生於香港、在海外發展的周松崗,其背景與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有半分接近,又有半分互補。在履新後一次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周松崗認為港交所 的發展戰略毋須有太大改變。「董事會主要是定方向、定戰略,注重股東利益的保障,行政總裁則集中處理交易所的業務運作。」他補充說,「我做了15年的行政 總裁,明白一定要給行政總裁一定的空間。」

  目前港交所正在推進多項改革和市場拓展,包括推進人民幣產品進程、發展商品交易等,部分措施飽受爭議,其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也已進入 攻堅階段。李小加曾言,「要改革就要做好當孤兒的準備」。周松崗會否與李小加並肩,抓住人民幣國際化和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機遇,直面香港金融中心邊緣化的 挑戰,讓人拭目以待。

曾是港鐵掌門人

  濃黑的眉毛、爽朗的笑聲,周松崗一直比較低調,即使擔任港鐵行政總裁期間,也不是經常出現在鎂光燈下。

  在香港財經大佬中,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被認為普通話講得最好,周松崗的普通話水平與其不相上下。「大概五六歲的時候,我家裡來了兩個北京來的小 孩,那時總跟他們講普通話。」周松崗回憶。坊間認為,與前任夏佳理相比,周松崗良好的普通話能力,相信為其日後推進香港和內地的合作頗有助益。

  周松崗年少時在香港著名中文學校培正中學讀書,父親周公諒是該校深受敬重的中文老師。之後周松崗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加州大學取得化學工程學士 和碩士學位。回憶過往經歷,周松崗略帶自嘲說,「因為當時英文不好,所以讀不了英美文學;對化學有點興趣,但化學找不到工作,只能念化工了。」

  周松崗是名符其實的「國際人」。他在全球最大的氣體供應商之一英國氧氣集團(BOC)工作20年,曾被派到香港、日本、美國和英國各地工作,亦 曾保送哈佛商學院進修高等管理課程。1993年,周松崗升任該集團董事和氣體業務總裁。1997年,周松崗進入英國吉凱恩集團(GKN),成為這家有 200多年歷史和5萬員工的跨國工業公司第一位華人總裁。四年後,他又轉到澳洲前五十強企業布萊堡工業集團(Brambles Industries)出掌行政總裁之職,在其任期完成了三次大規模公司合併。

  由於在英國工業界的貢獻,2000年周松崗獲頒爵士勳銜。同日授爵的,還有演員肖恩·康納利(Sean Connery),以及維珍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

  「我太太和朋友收到邀請時都很興奮,我以為是因為要目睹我授勳的緣故,但其實他們是慶幸有機會見到肖恩。」周松崗說,「後來得知肖恩決定在蘇格蘭受封,他們都很失望。」

  儘管國外很成功,也「很舒服」,但周松崗還是決定於2003年回到香港加盟港鐵。「這和年紀有關係。」他解釋說,「我以前在歐洲,50歲以前我從來沒有想香港,可是過了50歲,想回家的感覺就越來越強。」

  主政港鐵期間,周松崗促成香港地下鐵路(地鐵)及九廣鐵路(九鐵)2007年的合併。此外,港鐵積極發展海外市場,目前已在北京、深圳及瑞典擁有鐵路業務,海外收入佔比接近四成。

  周松崗一個在香港深入人心的形象,是扮港鐵前線員工,身著黃色制服,吹著哨子,在站台上為兩鐵合併後首班列車主持啟航儀式。港鐵主席錢果豐曾形容,與周松崗共事期間,最令人難忘的是無論多困難,周松崗總能笑得出來,而且笑聲大到穿牆過壁。

  從周松崗就職到離任,港鐵市值由540億港元升至超過1450億港元。不過,周松崗也不是沒有受到質疑,香港鐵路職員工會主席藍坤銳,就曾批評周松崗沒有兌現兩鐵合併後保障前九鐵員工薪酬福利的承諾。

走馬港交所

  今年5月24日,周松崗上任港交所主席一個月之後,又在香港總商會會員大會上獲選主席,成為「雙料主席」。

  由於港鐵在香港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以及香港最大住宅土地供應商之一的資源,周松崗與香港商界關係良好。去年周松崗於香港賽馬會舉行的港鐵榮休酒會上,李嘉誠父子、特首候選人唐英年和一眾政府高官都有出席。

  周松崗曾說,一家鐵路公司的壽命動輒逾百年,他做了八年總裁,只是在漫長的路程上坐了兩三個站。

  他新的一站,選擇了港交所。

  消息人士稱,4月24日的港交所董事會上,對周松崗的提名獲得近乎一致的贊同。雖然周松崗證券方面經驗稍遜,但董事們稱其為「世界級」行政人才,做港鐵總裁時既能顧及香港公眾利益,又能開拓國際市場,這種「兼顧內外」的條件,正是港交所需要的。

  港交所主席名義上由港交所董事互選,不過由於須經特首批准,故決定權在曾蔭權。周松崗顯然正是特區政府矚意的人選。在4月10日,特區政府委任 周松崗為港交所董事時,相關新聞稿形容周松崗精於策略性規劃,與社會各界有緊密聯繫,「將有助港交所制定擴大上市公司來源,及推廣香港作為首選集資中心的 策略」。

  周松崗在當選後的記者會上稱,自己的首要任務將會是熟識交易所工作,會通過學習和傾聽,補充證券業務方面的知識,並依賴專業同事的幫助。他認 為,交易所面對的市場急劇變化將成為最大挑戰,繼續加強交易所國際視野是未來發展方向之一。這顯然符合港府對他寄予的希望:幫助港交所在海外尋求更多合作 機會,包括引入更多外國公司來港上市。

  在2011年年報中,港交所將2010年-2012年戰略規劃細分為三個進程:中國的離岸集資中心、中國的離岸人民幣中心,以及中國的全方位國 際金融中心。接近港交所高層人士指出,今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是後兩項,包括人民幣產品的推出,以及跳出傳統的股票範疇,將開發新資產類別提上日程。目前港交 所正在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正是在後者領域的拓展。

  港交所目前也正在面臨多項改革(詳見本刊2011年第29期「李小加:直面『期中考』」),今年前三個月,港交所現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7%,僅632億港元。這些都凸顯港交所目前困局。

  在逆市中變革或者拓展市場,阻力不言而喻。周松崗曾總結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最成功的領袖是外表風平浪靜,但做到事事達標的改變」。

  本刊實習記者戴甜、閔婕對此文亦有貢獻

  周松崗

  1950年9月出生於香港,先後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和加州大學取得化學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早 年在英國氧氣集團工作20年,1993年獲擢升為集團董事,並擔任氣體業務的總裁。1997年,周松崗擔任英國吉凱恩集團(GKN)首任華人總 裁,2001年出任同時於澳大利亞和英國上市的布萊堡工業集團總裁。2003年回香港就任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2012年4月,被委任為香港交易所 董事會主席。2000年被冊封為爵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6

安飛士靠一站式跨國優勢突圍 全球租車龍頭返台插旗 土洋大戰開打


2012-7-16  TWM




暌違十多年,全球最大的國際租車公司安飛士(AVIS),今年重返台灣市場。國內汽車租賃業每年超過二百億元的市場大餅,向來大多由本土租車雙雄和運與格上分食,如今外國軍團來勢洶洶,究竟誰才是最終贏家?

撰文‧燕珍宜

台北租車高雄還,和運租車讓你輕鬆遊台灣!」「出去玩何必那麼辛苦,格上租車讓你歡樂出遊!」近來,國內租車雙雄和運與格上租車的廣告一波接一波強力放 送,表面上是為了迎接暑假旺季,但熟知內情的人士都知道,其實讓租車雙雄繃緊神經加碼宣傳,是一場山雨欲來的土洋大戰。

全球最大的國際租車公司安飛士(AVIS),六月底正式進軍台灣。這是繼十多年前,赫茲(Herz)黯然退出台灣市場後,第一個重返台灣的國際級汽車租賃品牌。

在此期間,國內一度維持了十多年清一色由本土業者當家的太平盛世,但九○年代後期從台灣鎩羽而歸的安飛士,挾著全球市占第一、五十萬輛車以及五千二百個據點的勢力回鍋,讓本土業者嚴陣以待。

重返台灣 靠跨國服務吸客不過,最令各界好奇的是,安飛士為何會再度登台?背後穿針引線的關鍵人物就是台灣安飛士董事長彭仕邦。雖然高掛董事長頭銜,但貼身剪裁的灰色西裝、紅色斜紋領帶,腳踩亮棕色尖頭皮鞋,一副型男打扮的彭仕邦,今年才三十六歲。

原本擔任安飛士中國副總經理的彭仕邦,是福特六和新苗汽車經銷商的第二代。二○一○年,他的父親特地從台灣飛到上海,希望彭仕邦回台接管家族事業,他立刻 提出辭呈。彭仕邦掛冠求去,讓他的老闆傷透腦筋,將辭呈壓了六個月之久,才勉為其難地告訴告訴彭仕邦:「辭職可以,但要先負責創立台灣安飛士。」於是彭仕 邦開始蒐集資料,深入研究台灣租車產業,最後提出一份報告。這份報告讓安飛士拉丁美洲暨亞太區總裁Patric Siniscalchi讚賞不已:「他的計畫非常詳細,到目前為止,報告中所提到的事情,他都有確實一步一步去實現。」首先,彭仕邦洞悉,安飛士在全球擁 有龐大營運據點的經濟規模,是台灣業界最缺乏的元素,因此台灣安飛士若能整合資源,讓台灣的消費者到海外也能享受到安飛士租車服務;相對地,海外人士來到 台灣,只要是安飛士會員也能享有優惠,「這種『一站式』單一窗口服務,是跨國企業或海外經商洽人士的最愛!」雖然安飛士擁有強勢的經濟規模,但相對本土雙 雄背後都有集團的龐大奧援(和運為和泰汽車轉投資,格上為裕隆集團旗下子公司),台灣安飛士初期資本額五千萬元,論本錢實在難以抗衡;甚至業內人士分析, 若按格上及和運規模,安飛士至少要準備十億元的資金,才足以應戰,這成了安飛士在台發展的一大難題。

借力使力 成本降低展店快然而彭仕邦老神在在,他採取「借力使力」解決,計畫與國內最大停車場業者中興嘟嘟房異業結盟,運用嘟嘟房全台約兩百個停車場據點作為租車門 市。也就是說,安飛士只需極低成本即可展店,光是今年年底前,就計畫開設十個門市,甚至還能進駐一櫃難求的桃園國際機場。

這一舉,對於已經在地深耕一、二十年,目前各擁有三十六、二十五個短租據點的和運及格上,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中興嘟嘟房停車管理處處長江馥年表示,「我們 也一直嘗試開創新的附加價值,因此雙方一拍即合,希望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另外,對於眾人聚焦和運、格上的優勢,彭仕邦認為,這兩家競爭對手的母公 司為汽車製造廠,雖然擁有品牌、貨源和資金,卻往往也是包袱,因為格上及和運的租賃車,大部分得向母公司購買。反觀安飛士則無此負擔,可以任意採用各家品 牌,產品線更齊全,例如,安飛士在歐洲市場一年採購的賓士車就高達二萬輛。

面對安飛士的來勢洶洶,格上租車總經理許季睦表示,「我不認為會有什麼威脅,台灣租車市場已經很成熟,許多好的地方與據點都已被占據。誰進來都不是問題, 關鍵在於提供的服務、車子、租金等,是否能提供消費者最好的性價比。」親自飛來台灣支持彭仕邦的安飛士亞太區總裁Siniscalchi則信心十足,他語 氣堅定地說,「Andy(彭仕邦英文名)過去能在中國市場打下一片江山,讓安飛士成為中國汽車租賃業第一,我相信台灣安飛士也一定會成功。」

安飛士(AVIS)

成立時間:1946年於美國底特律據點:遍布全球175個國家,逾5200個服務據點

車輛規模:50萬輛

2011年營收:59億美元(此為Avis Budget Group的數據)

彭仕邦

出生:1976年

現職:台灣安飛士董事長

經歷:中國安飛士副總經理

上海晶緹化妝品總經理

學歷:澳洲昆士蘭大學企管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260

【我在現場】下一站「天王」? 《聲動亞洲》「造星」鏈

http://www.infzm.com/content/81179

「我們可以打造出音樂界的下一站『天王』、『天后』。」東方衛視副總監徐曉豔說。

2012年9月7日,《聲動亞洲》將舞台從上海搬到了新加坡——與新加坡最大的付費電視運營商星和(StarHub)集團的合作即將展開。10月8日起,「聲動」將於每週一晚八點在新加坡付費頻道星和都會台播出,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也將隨之播出。

包括《中國好聲音》、《聲動亞洲》在內,2012年暑期,全國衛視共有十檔音樂選秀類節目。在徐曉豔看來,《聲動亞洲》「造星」的底氣,是SMG完整的娛樂產業鏈。

SMG旗下的娛樂子公司覆蓋了演藝、體育、傳媒娛樂投資等方方面面。亞洲聯創公司負責「現場娛樂」;上騰娛樂則是演藝經紀公司,從東方衛視真人秀節 目《我型我秀》走出來的不少歌手,後來都成為這家公司的簽約藝人;尚世影業主打電影、電視劇的投資製作,包括電視劇《浮沉》、《杜拉拉升職記2》,電影 《龍門飛甲》等。

「聲動」的核心動作是:紅白鍵按鍵。參賽選手兩兩PK,分別代表紅白兩種顏色,評委喜歡誰的聲音,就按下哪個鍵。

「聲動」「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在2012年7月26日中國區16強的比賽中。評委孫楠組的選手郭一凡和評委高曉松組的選手鄧寧爭奪16強中的一席,兩人中必須有一人離開。

一曲唱完,場上三位評委張宇、李克勤、黃舒駿按鍵決定誰去誰留。關鍵時刻,張宇摁了紅鍵——紅鍵代表鄧寧,意味著郭一凡將被淘汰。

孫楠不干了:「這太不公平了,憑什麼?早知道這樣,我就不來做這個評委了!」

孫楠第一次擔任音樂真人秀節目的評委,因為郭一凡的落選,他忿然起身,幾欲離開節目現場。在主持人林海的一再勸說下,才又回到評委席落座。

「這不是事先設計的,我們鼓勵孫楠最率性的表達。」「聲動」總導演王磊卿告訴南方週末記者,讓評委講老百姓聽得懂的歌唱知識,是他認為非常重要的原則,「我聽了譚詠麟幾句評點之後,知道我去卡拉OK廳唱歌的時候,我該怎麼唱歌了。」

爭執播出後,「聲動」一向平緩的收視線「蹭」地出現了較為大幅的波動,直接帶動了後幾場的收視,直到8月30日晚中國區總決賽達到高潮。

「聲動」的參照物是歐洲廣播聯盟自1956年舉辦的「歐洲歌唱大賽」,每年彙集歐洲43個國家的專業歌手參賽,做兩場直播,再進行全民投票,產生一個年度總冠軍,是歐洲「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商業運作最成功的文藝活動」。

但王磊卿覺得這個模式沒法照搬來中國:「全民投票機制我們不能有,其次,四十多個國家連續兩場比賽就比完了,是比較傳統的晚會,對中國觀眾來說,他們對選手沒有寄予度,沒有命運感,也就沒有收視黏附度。」

節目組決定採用評委投票機制代替全民投票,兩場比賽則換成了二十多場比賽,每週兩場。每場「短兵相接」,選手兩兩PK,PK後馬上產生結果,「每過十幾分鐘就有一個懸念」。

「聲動」的選手都是有「背景」的。「我們的來源不是草根,也不是偽草根,我們是跟經紀公司、唱片公司合作,選手大部分是初出茅廬的准專業歌手。」徐曉豔說。

「聲動」最後誕生的總冠軍,SMG有可能會出資為其打造一張全亞洲發行的專輯。比賽還在進行中,一些選手已經接到了為影視劇演唱主題曲的邀請。對於已經簽約的選手,這裡也還是有電視劇、演出等娛樂資源支撐,「聲動」吸引更多的是「圈內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75

下一站海參崴:俄羅斯下注西伯利亞鐵路擴建計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314

巴菲特鍾愛的鐵路投資現在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擁躉:俄羅斯。

據智庫Stratfor,俄羅斯正計劃投資升級連接歐洲和太平洋的鐵路大動脈「西伯利亞鐵路。」

莫斯科的理由很簡單:亞歐間鐵路運輸費率遠遠低於海運,而目前歐洲和亞洲國家有龐大的貿易往來,此外普京借鐵路拉動基礎設施投資能緩解經濟面臨的壓力

西伯利亞大鐵路每年貨運能力為1.2億噸,目前有歐亞之間13%的集裝箱運輸使用這條運輸線。

俄羅斯總統普通最近批准投資170億美元擴建9300公里鐵路,這意味著在2018年之前西伯利亞大鐵路貨運量將再增加5500萬噸相當於增長46%運能。

伴隨著鐵路擴建的還有其他基礎設施投資。俄羅斯準備在2020年前把在太平洋海岸的鐵路-碼頭運輸能力翻3倍。聖彼得堡港吞吐量將增長44%。俄羅斯與德國西門子簽下了32億美元的合同,德國企業將為俄羅斯製造675節電氣貨運車頭。

克林姆林宮擴建西伯利亞鐵路有兩個目的:

第一,俄國希望以此促進其大宗商品出口規模。俄國現在是全球頂級原油生產和出口國,每天通過鐵路運往亞洲的石油約為25萬桶。擴建西伯利亞鐵路能加大俄國對亞洲的原油出口,而煤炭出口也將受益。

第二,更為重要的是,升級鐵路將令俄國在歐亞貿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目前通過貨物通過西伯利亞鐵路從亞洲運抵歐洲需要約10天,而從日本或者韓國海運抵達德國要28天,到聖彼得堡需要40天。俄羅斯希望通過擴建讓西伯利亞鐵路相比海運具備更大的優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92

美即被歐萊雅收購之後,下一站凋零?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361.html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收購方歐萊雅集團是一家來自歐洲擁有106年歷史的化妝品,其旗下擁有蘭蔻,喬治阿瑪尼,碧歐泉,巴黎歐萊雅,卡尼爾,美寶蓮,薇姿,理膚泉,美奇絲等多個大名鼎鼎的化妝品品牌,涵蓋護膚,彩妝,化妝品多個領域,年銷售額超過,其2012年實現銷售額224.6億歐元銷售額,營業利潤達37.1億歐元,較上年分別增長了5.5%和12.3%。2012年歐萊雅集團營業利潤增長12.3%,佔銷售額的16.5%;淨現金流增長26.4%,達25.8億歐元,都創歷史新高。在中國市場實現107億銷售額,首次實現了中國市場百億銷售大關,風頭正勁,

而被收購方美即面膜與歐萊雅相比顯然只是灰姑娘,無論是利潤銷售額都不是一個體量,但卻無礙美即中國的面膜之王的稱號。美即控股旗下最重要的產品美即面膜是中國面膜在2012年單品實現銷售額12.2349億元,可以說是面膜領域當之無愧的王者,其較上一年度增長29%.而其所處的面膜領域依然持續的以百分之20-百分之30的速度高速增長。

美即控股隨後在收購發佈之後發公告稱:加入歐萊雅集團將有助於『美即』借助其全球的研發優勢和國際化戰略平台,為『美即』品牌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提供長期有效的支持。

而歐萊雅也認為美即所處的領域是中國化妝品增長最快的領域,十分看好這個領域的未來。這也表明了這一場「婚姻「是一場郎有情妾有意的收購,雙方各取所需,但是事實會像公告裡面說的這麼完美嗎?

歐萊雅收購目的大解析

對於快消品領域的收購,尤其是國外品牌對本土品牌的收購,一般會源於以下幾個收購目的:

 1  收產品 。任何世界頂級的製造商都不可能覆蓋全產品線。目前歐萊雅已經覆蓋了香水,美發,彩妝,身體護理,藥妝,高檔消費品等多條產品線,但是在相對低端的面膜產品領域基本空白,它急需進入這一自身空白,但卻具備高成長的領域,直接收購成為最好的手段,與其花大量的精力重新打造品牌,不如花錢直接進入,這也是公認的歐萊雅收購美即的重要目的之一。

2收品牌。 對於中國本土發展良好的品牌,外資巨頭近些年來都像切韭菜一般收割他們。樂百氏,小護士,美加淨,樂購等這些曾經令人自豪的民族品牌先後失守,落入外資巨頭們手中,而巨頭借助他們的品牌影響力曲線殺入中國市場。但從歐萊雅本身擁有在中高端市場享譽中國市場的多個組合品牌,收購美即的品牌價值意義不大,所以,非主要目的。

3收購團隊。美即做為中國市場土生土長的品牌,擁有一支強大的本土化的渠道開拓團隊,同時也擁有在面膜領域比較領先的技術研發團隊。但國外大品牌如雅詩蘭黛等恰恰是在技術研發團隊上強大,而歐萊雅的技術能力顯然不會弱於國內技術產品團隊,所以,收購美即技術團隊動力並不足,但美即在三四線城市的渠道開拓團隊非常強大,對於近年來立志於渠道下沉的歐萊雅這些品牌一定程度上具有吸引力。

 4收購渠道。對於中國本土品牌而言,在渠道談判之中並不具有太多強勢的地位,美即主要涉足的渠道是屈臣氏這樣的化妝品零售店。而歐萊雅的三條腿之中化妝品零售店,商超,專櫃全部處於談判的強勢地位,所以,對於大眾而言的美即渠道的收購意義不太大,但是對於三四線下沉的渠道有一定的意義。

5收購用戶。美即單片面膜維持在7.7-25元之間,是處於一個低端的用戶群價格,其與歐萊雅的用戶群之間重合度較低,用戶需求上並不太一致,品牌理念和訴求差異很大,所以,收購用戶的需求並不是太明顯。

6在資本市場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直接銷售額與利潤。從美即去年的銷售額來看,其全年銷售額在12億左右,按照毛利百分之76,淨利潤百分之14.4來計算。而每年還有百分之20-30的高增長,美即去年就增長了百分之29,下一年讀銷售額按照這個推算可以達到15億左右,而歐萊雅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約為107億銷售額,這一筆收購將直接推動歐萊雅百分之15左右的業績增長,這讓這一筆銷售無疑不管是在業務層面還是資本層面都多了更多的遐想,而並不太低的利潤和銷售額將推動歐萊雅繼續持續增長。這顯然才是歐萊雅此次收購的重要目的。

7外資品牌近年來陸續收割國內細分領域的頂級品牌,還有戰略考慮。外資品牌往往沒法在某些細分領域與國產品牌抗衡,但是卻可以利用國產品牌缺乏國際化的能力做為誘餌吸引國產品牌投入自己的懷抱,之後再利用「雪藏「等手段一舉消滅競爭對手。雖然對於此條,這些洋品牌並不認可,但從近年來被收購之後的國產品牌沒有一個能夠再如當初收購之後的銳氣不得不說,外資對國產品牌非但沒有如想像之中給予技術品牌支持,反而讓國產品牌得不償失。這種當年娃哈哈拚命也要從達能手中贖身可見一斑。

美即賣身緣由猜想

從以上各個收購目的可以知道歐萊雅收購美即的目的顯然在於優化產品佈局和增加收益,從而擴大自身在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優勢,那麼對於美即而言,又因何要賣身呢?其實原因無非是下列幾個:

1 雖然在這個細分領域增長迅速,但是整體市場規模小,使得單品增長空間有限。以美即的現有銷售額,即使保持持續的增長,美即還是難以達到理想中的銷售額,相對於歐萊雅全球數百億歐元的銷售額,其規模還處於很小的階段,所以,想要繼續做大,除非擴充品類,但這顯然需要更多生產線資金的支持,並非易事,遭遇成長困境的美即賣身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2 第二個原因恐怕是眾多國產品牌的心聲之談,想要實現品牌進一步國季化。由於國內化妝品中高端品牌幾乎都是洋品牌,所以國產化妝品基本集中於低端市場,品牌形象和利潤鏈處於低端,要想實現國際化擴張和品牌升級延伸十分困難,所以,嫁入豪門,依賴外資企業全球化的渠道,資本,人才,技術,助力企業擺脫困境是國產品牌的核心觀點,當年匯源希望賣給可口可樂也是因為看中外資大品牌這些優勢。

3 另外創始人的套現衝動也不能忽視。這次美即賣給歐萊雅能讓創業者獲得一個相對理想的回報,也是創業者賣身的因素之一。

不看好收購的六大因素

這一婚姻,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似乎是一樁美滿的婚姻,一個需要合適的「小妾「對象,一個希望嫁入豪門提升檔次,從而步入上流社會,怎麼看都該是一筆好生意。但是從洋品牌這些年收購本土品牌失敗的案例來看,這一」婚姻「難言美好,美即嫁入豪門之後將會遭遇真正的挑戰,而它前面有羽西和小護士這兩個嫁入歐萊雅,而如今只能在「冷宮」枯坐的「中國式不幸」的案例。在一片叫好之中黑馬哥想要潑一潑冷水,原因如下:

不看好原因一: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歐萊雅收購本土品牌整合失敗已有先例。小護士當年在被歐萊雅收購之前是市場上前三的護膚品,僅次於國際大牌玉蘭油和本土民族品牌大寶,在消費者心中認知度極高,但是時至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幾乎消失,而另一品牌羽西在消費者中幾乎難覓蹤影,這雖然無法證明外資品牌有意「雪藏「本土品牌,但至少證明了歐萊雅雖然在中國市場如魚得水,但卻並不能很好整合收購的本土品牌,而達能收購樂百氏,莊臣收購美加淨之後,這幾個大名鼎鼎的國產品牌隨後幾乎銷聲匿跡,這也讓人不禁懷疑美即這一本土面膜之王會步他們後塵嗎?

不看好因素二:團隊文化衝突如何彌合?前車之鑑證明文化差異和公司基因難以彌合。在外資巨頭進軍中國市場失敗因素之中很重要的一條因素就是外資團隊與中國本土團隊文化的差異之上,本土團隊更靈活激進,而外資團隊往往保守。而剛剛傳出將tesco樂購賣給華潤的就是很好的案例,團隊中的兩種文化衝突,往往會造成原來的管理團隊流失,美即創始人有多大可能留在原有體系之中往往畫上一個巨大問號。還是以小護士為例,在小護士被收購之後,小護士經銷商大量流失,關鍵在於原管理團隊與經銷商良好的關係在歐萊雅易主之後再利潤分成上存在巨大分歧,而外資公司所有事物制度化,需要層層上報,這樣與以前快速反應形成巨大反差,最終小護士經銷商流失大半,不得不黯然收場。這種文化衝突在美即被收購之後依然會存在,歐萊雅又該如何彌合這種文化差異?

不看好因素三:美即是否真的擁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被邊緣化可能性更大。美即在沒「賣身「之前一切都是自己做主,但是「賣身「之後,只是品牌眾多的子品牌中的一個,能夠得到多大的資源傾斜,令人生疑,在講究資源分配的時代,有多少營銷資源會投入到美即之上,又會有多少精力投入到美即的產品研發?一個品牌如果在半年或者一年沒有新品推出,基本就會在消費者心中失去影響力,而品牌線眾多的歐萊雅的重心顯然不是美即,所以,美即營銷投入成疑的情況之下,這也成為懸在美即頭上的陰影。

不看好因素之四:可能遭遇外資品牌抽血式「借力「,血的教訓已經證明。外資洋品牌往往會利用已有的內資品牌的影響力壯大自己已有品牌,然後再將國產低端品牌打入冷宮。而最新的血淋淋的案例則是被科蒂集團收購的丁家宜,在丁家宜被收購之後,科蒂利用丁家宜渠道大局發展自有品牌,結果其旗下品牌阿迪達斯的銷售額增長了將近一倍,而丁家宜銷售額卻下降了50%。雖然這被歐萊雅等企業否認,但這些案例卻不得不懷疑國產品牌是否會再次遭遇此種困境

不看好因素之五:能有多大程度上的協同效應?用戶群和用戶氣質不匹配。歐萊雅產品偏重於中高端,美即認為自己嫁入豪門之後可以提升自身品牌價值,但是美即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國產=低端的心智,並不能扭轉消費者心中國產低端的形象,所以,對於美即品牌升級的夢想而言並不現實。而歐萊雅借收購美即就能夠實現自己進軍中低端市場產品的價值嗎?在前面已經分析進軍中低端市場的歐萊雅並不缺乏渠道,也不缺乏產品,收購在財務意義和建立護城河上意義更大,至於所謂協同效應,缺乏共同的用戶群的結合,貌似只能貌合神離。

不看好因素之六:收購目獲取現金牛目的更大,所以是否持續投入打造美即品牌成疑問。從歐萊雅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增長實際趨緩,歐萊雅急需一隻現金牛來幫助增長,所以,從收購目的而言並沒有動力想要花大價錢去持續投入打造美即。而獲得不了真正想要的美即在這種環境下還能持續生長麼?畢竟中國消費品市場依然還是依靠營銷驅動,而美即這類快消品需要高額的營銷費用,歐萊雅能為一個乾兒子繼續投入麼?

在每一個童話的最後,都是王子和灰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但在每個現實黑童話背後,王子都和灰姑娘因為文化差異而遭遇婚姻困境。美即和歐萊雅會遭遇這樣的困境和悲劇嗎?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02

巨頭在行動,下一站中國台灣!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9/56253.html

內地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支付寶,已經宣佈明年進入中國台灣地區。根據台灣《天下》雜誌報導,10月17日,阿里巴巴英文網首度以肯定語氣,宣佈將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入台的計劃。

台媒稱:互聯網會不會是內地主導台灣的第一個產業?阿里巴巴的淘寶在台灣地區營業額已經無聲破百億;騰訊微博深受很多台灣人的喜愛,如今還在大手筆打廣告;而受台灣名人的帶動,微博在台灣也頗有影響力……

有台灣朋友甚至打趣說,一天的日子是這樣度過的:帶著小米手機出門上班,搭公車時跟朋友用微信聊幾句,閒暇時就玩玩「赤壁三國」遊戲,下班回家打開淘寶客戶端開始購物……

內地互聯網企業在台灣」風生水起「

對內地的互聯網產業來說,2013年是其跨境元年。港、澳、台是其國際化的第一站,因為港、澳、台跟國際比較接軌。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內地互聯網企業在台灣的發展:

1、阿里巴巴的淘寶在台灣地區營業額已經無聲破百億,直追台灣最大網路商城PChome。

2、騰訊微信(WeChat)大手筆請明星楊丞琳、羅志祥代言的廣告,令人無法忽視。自從去年底進入台灣市場,業界估計其在台用戶有700萬。

3、台灣最知名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發起網絡投票,都採用新浪微博網友投票的方式,可見微博在台灣的營銷力。

4、台媒報導稱,小米機在網路對台銷售10萬台。小米手機正式進軍台灣當天,便引發了合作方遠傳電信官網被網友擠爆的事件。據台媒報導,因為小米手機在台賣得太紅,連島內竟也冒出山寨版,叫「台灣紅米」。台北、宜蘭、高雄等地不少出租車上都有醒目的小米2S的廣告——「平價機皇,發燒傳奇」。

5、潮網科技中國區總經理張景翔透露,以防毒軟體竄起的」奇虎360「也已入台探路。

6、根據Alexa流量排名,淘寶、新浪、騰訊的QQ,在台灣地區已分別排行32、38與39名。

從前內地跟台灣學 現在台灣跟內地學

從前內地都是跟台灣學,但在互聯網領域,台灣要跟內地學了。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29日首度在病後公開露面,直言台灣的創新、創業環境已生病。台灣落後內地、美國許多,錯過了軟件、移動的革命,當美國都在談微軟、谷歌、雅虎、Facebook、Twitter時,台灣還是不斷談台積電、鴻海或聯發科。

為什麼變化這麼快?台媒分析稱,互聯網是內地改革開放二十年後的的含義,從百度到搜狐,許多開創者是在國外唸書的海歸派,一開始就吸引美國創投業的巨額資金,移植美國網路創投的玩法。美國資本要求3年達標,快速試錯。每家公司先圈地,投廣告,求海外上市,不行就卡,快速整併,締造了生氣勃發的互聯網產業。

內地第一家海外上市的網商」噹噹網「副總裁王曦分析,中國前一百大網商,八成資本來自國外,但不影響這一百大網商成為本土企業,關鍵是為誰服務。

從某些角度看,由模仿起家,又有嚴格網路審查的中國互聯網產業,正在創造出一個獨特的中國故事。

(本文據《天下》雜誌、新華網等觀點整理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