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自傳-夢想不設限-安徽人民出版社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esep.html 居里一家子都是學術出身,但都走了非傳統教育體系,注重獨立思考,崇尚實驗。居里夫人年少時波蘭被俄羅斯入侵靠自學興趣的學科知識,去巴黎上大學也靠補習跟上學校課程。大學四年,在經濟拮据,生活艱難的情況下完成學業,培養了對學術研究的熱愛。居里先生也因太過叛逆而被家庭包容沒送進傳統學校,以母親,家庭教師和拜某教授為師的方式得到獨立的教育和學術啟蒙。居里夫人在生了兩個女兒後,也是看不慣傳統學校刻板的理科教學和不注重體育鍛鍊的方法,和多個孩子父母聯合自助授課方式教育孩子,後面也聘請過家庭教師,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另類的初等教育,最後也得以成功進入大學體系,並取得驚人學術成就,為家族又拿到諾貝爾獎。
居里夫婦以學術交流相識,對求知的共同愛好走到一起。他們認識1年就結婚。在生活拮据的情況下,相濡以沫,共同發現了圤,以紀念波蘭。1903年拿到諾獎後,名聲和金錢來到並未改變他們的價值觀,抵禦聲譽和社交活動的誘惑,繼續深居簡出,從事研究工作。居里夫人在1911年發現鐳後在巨大經濟利益面前,放棄申請專利,以便放射技術更快傳播服務社會,乃至後續研究經費不足也沒有後悔。不幸是,婚後10年,居里先生先去世,留下「我死後,你也要繼續研究」的遺言。居里夫人拖帶著兩個孩子又繼續投入研究工作。
居里家族的學識淵源超出想像,全家都是諾貝爾獎大戶。夫婦倆得了兩個諾貝爾獎,大女兒和大女婿也在1935年一起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小女婿因為在兒童基金會的幹活也得了個諾貝爾和平獎。居里夫人在丈夫很早過世後,拖帶兩個孩子還能繼續得獎,她在工作,生活和教育上均取得卓越真不容易。年輕時候亡國者的磨難真是一筆個人財富。她認為,父母的言傳身教比任何學校都要重要,非常認同。
從夫婦奮鬥歷史中,我們看到了對科學規律追求的愛好是如何培養起來的,如何經受了金錢,權利和名譽的誘惑,共同愛好帶來的情和愛如何跨越艱難的生活和生死離別,繼續繁衍。人生的追求的確有很多不同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