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接班人」
早在一九八二年的時候,索羅斯便開始為他的基金尋找接班人。那時,索羅斯與羅傑斯分手還不久,他的基金也正逐漸從一九八一年失敗中恢傷過來。一九八二年的大部分隨時間裹,他都在尋找合適的人選。他終於在遙遠的明尼蘇達州找到了他的千里馬。
當時三十三歲的馬奎支是個少年得志的奇才,經營著明尼亞波利斯一個叫做IDS進步基金的大型共同基金。馬奎支經營有方,那一年該基金成長為一.五億美元,增加了六九%,成了一九八三年首屈一指的共同基金。索羅斯那年年初第一次與馬奎支見了面,接下來的整整一年中,求賢若渴的索羅斯又約他會面了十五次。
索羅斯在每一次見面的時候都給這位年輕的基金經理人做「心理體操」,因為馬奎支感到,雖然他一次比一次快要聽到索羅斯打算請他過去效力的消息,但是實際上每次會面他卻都似乎是在參加索羅斯的投資研討會,因為索羅斯一直在觀察和探詢這位來自中西部的春風得意的少年郎是不是合適的人選。
十多年以後,馬奎支在曼哈頓他自己的辦公室裹回憶道:「喬治是很會動腦筋思考的人,他常常喜歡觀察你能不能趕上他要去的地方和要做的事。接下來,他又會在適當的時候看看你的思路,以及你跳出圈套的能力。他會找一個目前發生的經濟情況,先做一番描述,然後發問:『有了這些刺激和投入因素,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應對之道?』」
考察持續到一九八二年底,次年的元日馬奎支走馬上任了,索羅斯把全部基金組合中的一半交給他負責,另一半則交給另外十個外部經理人。這使得馬奎支感受到了充分的信任和尊重。除了處理國內所有的交易,馬奎支也參與索羅斯的國際投資行動,這時,索羅斯退居幕後只是負責掌舵,保持基金航船的方向,而馬奎支則開足馬力全力衝刺。
索羅斯和馬奎支合作了兩年,似乎取得了很好的搭配。索羅斯做宏觀分析掃視經濟大圖像如國際政治、全球各地的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利率和匯率的變化;而馬奎支則尋找從這些預期的新變化中獲利最多的行業和企業。
在這段時間裹,馬奎支從索羅斯那裹學到了他的三維選股等技巧。一九八三年的前四個月對於馬奎支是「一種文化上的震撼」,那段日子讓這個新人意識到「這個傢伙確實給了我所有的自由和權力,以及金錢,還有讓我上吊的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