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幫馬雲打工 蔡東豪 Tony Tsoi

2013-11-28  NM
 
 

 

形容馬雲為自戀狂,我相信我不是第一個。由初出道,馬雲便顯露口出狂言風格,標榜自成一派,內地傳媒不時以「狂人」稱呼馬雲。阿里巴巴成績驕人,在勝者為王的商業世界,馬雲的「狂」被視為一種優勢。有實質成績支持的狂人,說話特別響亮,我相信不少加入阿里巴巴工作的年輕人,是慕馬雲之名。在公司外,領袖的狂可以是一種魅力,但在公司內,距離較接近,領袖的狂容易變成自戀狂。

自戀狂有很多特徵,例如野心大和樂觀過人,往往定下一些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在追求目標過程中,能夠說服員工跟着自己走。自戀狂表面性格多姿多彩,舉動務必有型有款,說話句句金句,大多是關於較虛無的願景。自戀狂需要外間注意,以自我為中心,因此,自戀狂特別願意 冒險。我留意了馬雲幾年,認為他符合自戀狂的大部分特徵。馬雲需要身份象徵、別人讚譽、控制大局的感覺,千方百計令人相信他的一套才是真理。阿里巴巴由零做到千億企業,途中擊倒外資大鱷,旁觀者對馬雲的超凡能力,更加深信不疑。我對馬雲最深刻印象,來自兩件事:第一件是2011年支付寶事件。馬雲繞過阿里巴巴董事局,單方面把阿里巴巴擁有的支付寶,轉移到由他控制的私人公司。馬雲的解釋是,內地政府不發金融機構牌照予外資操控的企業(阿里巴巴大股東是美國雅虎和日本軟庫),因此被迫出此下策,實在是為公司好。非內地人目睹這種明目張膽侵吞公司資產的行為,嘆為觀止。據聞最後阿里巴巴向海外股東賠償,了結事件。最令人震驚,是馬雲不覺得侵吞資產是一回事,還振振有詞解釋他的一套道理。當一個人的價值觀跟普世價值可以相差這麼遠,我不寒而慄。

第二件事是阿里巴巴最近提出以合夥人制度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巴巴的所謂合夥人制度,是讓管理層控有提名董事的權力。五百年來,自公司制在歐洲誕生,公司擁有權從來都是股東,由股東提名董事局,再由董事局委任管理層。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扭曲公司管治制度,假如阿里巴巴的一套是對,全世界須重新理解公司制的真正意義。夠膽提出這種歪理,逆普世價值而行,已經是了不起,馬雲還以堅定語氣指出,假如港交所不與時並進,蒙受最大損失的,是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將來。即是說,全世界是錯,馬雲是對。勝利者的說話,聽上去似是真理,我還是不要糾纏馬雲是否自戀狂。在自戀狂橫行的世界,我們須裝備自己,我想說的,是怎樣跟自戀狂上司相處。我不是在說反話,自戀狂無處不在,對有些公司發展,可能是利多於弊。新成立科技公司便是例子,當生意核心似夢想,相信夢想可能只有自戀狂,很多時就是靠自戀狂的不移信念,及說服別人的本領,才有機會捱出新天地。

跟自戀狂相處,最重要一點是順勢走。順勢意思很明顯,不要逆自戀狂意願,他要行東面,你不要行西面,即使你心裡不同意,不要表達異見。不過,順勢走另一重點是「走」,即是不可坐着不動,被自戀狂視為應聲蟲,須讓自戀狂見到自己有所動作。自戀狂生活在為自己計劃的世界,跟他們相處,千萬不要提醒他們,外面有另一個世界,而這世界的看法未必跟自戀狂相同,例如:「馬先生,合夥人制度好像不是世界主流。」在自戀狂面前攞分,你要順勢走:「合夥人制度假如行得通,是一種突破。」不要誤會我在鼓吹大家做「馬屁王」,絕對不是這種意思。各位留意我建議的順勢走,並不出賣自己的良知和靈魂。假如馬雲真的攣都拗得直,能說服港交所,容許阿里巴巴實施合夥人制度,確實是一種突破(港交所總裁一日是李小加,誰敢說不可能)。我建議的順勢走,自戀狂聽得舒服,自己或可算心安理得。有人說,中國人合群,不標奇立異,自戀是一種接近西方的概念。馬雲創辦阿里巴巴之前,職業是英文老師。

蔡東豪 Tony Tsoi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