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伯南克進易退難

2013-10-14  
 

 

□ 高佔軍 文

美聯儲9月17-18日召開政策例會,未做出縮減 QE 規模的決策,令市場大感意外。美國股指隨即上漲,國債市場也迎來自2011年以來的最大反彈。此前數月,受伯南克退出 QE 路線圖言論影響,美國債券收益率上漲速度快且幅度大。而借助本次會議,美聯儲重新奪回了對債券市場的部分控制權,但因此喪失了不少可信度。

伯南克在隨後的新聞發佈

會上對此進行瞭解釋:第一,7.3% 的失業率仍遠高於可接受水平,長期和隱性失業率高,勞動參與率持續下降 ;第二,通脹長期低於目標值 ;第三,經濟雖在恢復,但依舊疲弱 ;第四,近期金融吃緊,銀行不貸款,企業不投資,市場利率上行;第五,財政政策仍將制約經濟增長。

理由總是很充分且不容置

疑。市場原本不輕信。但伯南克長著一張誠實的臉,學識過 人又雄辯,多次博得信任,卻屢屢在關鍵時刻失信。伯南克在5月之前反複表白不會輕易退出,然而待投資者放鬆警惕後,又在5月22日發出退出信號、6月大談退出路線圖,導致市場落差過大,產生金融動盪。伯南克深感意外,一臉無辜,但無絲毫歉意。更有甚者,在市場對9月退出堅信不疑後,伯南克又宣佈暫緩,投資者再次被愚弄。

雖然頻繁傳遞令人困惑的

信息,但伯南克永遠不會錯。

他強調 : 「我不需要重申我們在會上不是去做某一件特定的事,而是要做正確的事……我們會盡力與市場溝通,但不能讓市場預期左右政策。 」多麼擲地有聲!然而不知伯南克是否意識到,該預期是他親自動員的結果,並非憑空產生。

貨幣政策有信才會有效。

當大家幾乎眾口一詞質問時,可以想見美聯儲已開始面臨信用危機。伯南克一直將遠期指導視為重要工具,但只有投資者相信才管用。而現在他們不信了。

即將卸任,伯南克突遇前所未有的尷尬。或許10月美國政府「關門」事件能在一定程度上掩飾他的尷尬 ;此前,人們很少關注到政府預算及債務上限談判的平靜表面下之湧動暗流。按穆迪預測,若政府關門三到四周,將導致 GDP 減速1.4個百分點。批評伯南克的人此時或許倒應該慶幸,否則其負面影響可能疊加、放大。

重要的是,美聯儲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如何?筆者認為 年內不太可能縮減 QE。理由

如下 :

第一,經濟恢復不如預期強勁。在美聯儲公信力大受質疑的背景下,伯南克會更加謹慎。事實證明,其6月對退出路線圖的溝通是不成熟的。也許伯南克太急於在卸任前有個交代。美聯儲需要儘快掌握話語權,不能再失信,不能再出爾反爾,否則處境會愈加艱難。

第二,伯南克即將離任,新主席的立場很關鍵。作為奧巴馬剛剛提名的美聯儲主席,耶倫是典型的寬鬆派代表。9月會議體現了耶倫的意志。在那麼強的預期下都未選擇退出,餘下的兩次會議無疑需要更充分的理由。

第三,政府「關門」導致不確定性增加。受此影響,數據公佈被延遲,準確度和可比性也會打折扣。這對強調「數據」的美聯儲來說,需要多些觀察和等待。政府「關門」對經濟也有負面拉動。此前推出QE Ⅲ,對當時財政僵局的擔心也是重要考慮。

所以,美國年內啟動 QE 退出的可能性較小,政策寬鬆態勢將延續。要同等關注通脹與就業指標。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曾敦促美國注意政策退出的溢出效應,此番總算如願。好壞不論,至少短期內會和緩。

經過6月以來的全球金融

動盪,高風險、高槓桿頭寸得到一定平抑,將減弱未來可能的衝擊。另外,人們過分關注QE 的變化了,而未充分評估利率政策和窗口指導的作用。

QE終要結束,不可能每年印1萬億美元,更何況其邊際效應在遞減。但低利率政策可長期維持。至少未來幾年,貨幣政策仍是寬鬆取向。

作為應對,中國應繼續以我為主,堅持穩預期、緊平衡,堅持推改革、促創新,堅持不片面追求增長而犧牲結構調整。中國經常賬戶盈餘,財政赤字很小,以外幣計價的短期債務比重不高,與剛剛經歷經濟和金融動盪的新興市場國家有根本區別;這些國家的資金為尋找避風港,甚至流入香港和中國內地。從中國貨幣政策的近期表現看,預期穩住了,資金面也鬆緊適度。因最近外匯佔款增加,央行甚至可以視情況在9月下旬進行適當的本幣淨回籠操作,顯示出很大的彈性。當然,作為建立政策緩衝的重要舉措,中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還需要繼續降槓桿,以應對可能的國際資本流動衝擊。

作者為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