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媒體生意,中美大不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3115.html

2012年,沃倫·巴菲特就像趕上超市大降價的家庭主婦,總計用1.42億美元收購了美國63家報紙,一年之後,美國百年老報《華盛頓郵報》宣佈接受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2.5億美元報價,將未來交付給互聯網巨頭來打理。中國也並未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風波中倖免於難,根據媒體報導,2013年北京的報刊亭日均營業額較去年下降超過50%,微薄的利潤讓大量的報刊亭相繼關門,當問到報刊亭慘淡經營的原因時,業主們表示「主要還是受到了網絡的衝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網上獲取信息」。

然而,同樣作為受益者,美國和中國的新媒體在發展方向上卻步入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軌跡,美國新媒體產品長於模式,側重產品設計,通過互聯網基因進而「顛覆」傳統媒體,而中國新媒體產品則優於運營,主推產品功能,通過互聯網優勢而「取代」傳統媒體。這種差別,讓中美在新媒體上的商業模式、投資環境、競爭手段等都各具特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效應十分明顯。

科技博客:TechCrunch vs 36Kr

TechCrunch是全美影響力第一的科技博客——這個結論經得起任何質疑,其創始人邁克爾·阿靈頓曾被美國《新聞週刊》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互聯網意見領袖Top 10,在創辦TechCrunch之前,邁克爾·阿靈頓的職業是律師和會計師。

因為熱愛科技行業,邁克爾·阿靈頓在2005年自掏腰包購買了博客建站程序WordPress的VIP系統,搭建了Web2.0聚合站點TechCrunch,用於刊發自己和圈內好友所寫的科技文章。因為Michael Arringto的人脈關係,加上網站內容確實精緻,TechCrunch在半年之內即突破了千萬人次的月度訪問量,繼而趁勢成為了美國流量最高的科技博客之一,硅谷的創業項目皆以能夠被TechCrunch報導為榮。

2010年,AOL收購了TechCrunch,並在次年因為理念衝突而解僱了繼續在TechCrunch擔任主編的邁克爾·阿靈頓,不過這並未影響TechCrunch的發展,時至今日,TechCrunch仍是美國科技資訊的第一手發佈平台。除了在線廣告之外,TechCrunch通過舉辦展會獲取更高的收入,比如由TechCrunch每年舉辦的Disrupt大會,所有申請出席展會的創業公司都需要向TechCrunch支付一筆不菲的費用,才可換來在大會上向投資者展示自己項目的機會,由於TechCrunch的明星效應,每年用於出售的席位總是供不應求。

作為TechCrunch的忠實學徒,中國科技博客36氪一度叫做「TC中文站」,域名也是TechCrunchChina.com,後因過分山寨遭遇風險而於2010年改名為36氪,但是在內容來源上仍廣泛「摘錄」TechCrunch等美國科技博客的文章。2012年,36氪宣稱與TechCrunch有著「合作關係」,不過TechCrunch在中國的合作夥伴始終是動點科技,2013年更是授權後者代理成立了正版的Techcrunch中文站點,所以36氪始終被人詬病未經授權轉譯他人文章。

不過,36氪的創始人之一、北京郵電大學畢業的劉成城曾表示36氪的運營思路「更加偏向於互聯網,而非媒體」,所以內容更新只是36氪吸引流量的方式,當流量足以支撐36氪的品牌之後,一個在線融資服務平台則成為了36氪橋接創業者與投資者的殺手鐧。36氪有著專業的融資顧問作為僱員,對站內提交的創業項目進行甄別和篩選,然後選擇合適的風險投資商進行接洽,向成功投資案例收取佣金成為了36氪的主要盈利模式。

回頭再看TechCrunch,它一向秉承「只報導,不介入」的原則,在AOL尚未收購它時,邁克爾·阿靈頓曾以私人身份投資過不少創業團隊,而TechCrunch出於「避險」,會主動降低這些創業團隊的曝光幾率,即使報導,也會特意標註「該項目已獲得邁克爾·阿靈頓投資」,避免可能有損TechCrunch公信力的事件發生。

社交問答:Quora vs 知乎

2008年,當Facebook CTO亞當·安捷羅決定辭職創業時,各大風投機構都紛紛表示希望能夠成為他的第一位資本靠山,其創業產品Quora還未上線時,投資者就給出了8000萬美元的估值。

Quora是一個社交問答平台,與傳統問答平台(例如Yahoo Answer、百度知道)不同的是,Quora提倡實名參與,並在初期通過邀請制來發展硅谷精英與社會名流,鼓勵他們回應位於自己職業領域中擅長的提問。有投資人在Quora回答問題時說:「我寧願從1000個高質量的內容來源那裡獲取信息,也不願從來源更多的整合性渠道獲取信息。」

貢獻智慧並幫助他人改善問題,是Quora廣受好評的重要原因。很長一段時間裡,Quora的首頁文案都是「不斷改進的問題和答案——來自每一個使用Quora創造、編輯和組織問答內容的用戶——的集錦」,亞當·安捷羅也承認Quora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維基百科的色彩,很多人擁有知識,而這些知識卻沒有共享給有需要的人,Quora的誕生就是為瞭解決這一矛盾。除此之外,一些並不在規劃範圍之內的效果也在Quora上被一一發掘:馬克·休斯,一名業餘編劇,因為在Quora上撰寫了一篇極為優秀的回答,而被福布斯錄用。

2012年,Quora完成心B輪5000萬美元融資,估值達到4億美元,這些資金被用於人才招聘、基礎設施採購以及風險儲備上,但是在關鍵的商業模式的建立上,Quora顯得較為遲鈍,亞當·安捷羅亦表示Quora會嘗試廣告、有償訂閱或者專家諮詢等收費模式,但是「擴大規模遠比盈利重要」。

「之乎者也」,本是用來諷刺對方說話咬文嚼字的描述,被出身Meta搜索項目和創新工場的三名聯合創始人取了前兩個字改為「知乎」,作為中國最大一家類Quora網站的命名。幾乎與Quora一模一樣,知乎也採取了嚴格的邀請制度來發展早期用戶,也正是因此,知乎也重蹈覆轍了Quora曾經遇到過的瓶頸:由於創始團隊的人脈侷限於科技行業,導致話題大多集中在科技這個小眾圈子裡,難以「大眾化」,嚴重限制了用戶數字的增長。

在知乎上,有一條名為「知乎和Quora的差距在哪」的問題,吸引了23個回答,其中大部分用戶反應知乎在專業性上遠不如Quora,賣弄觀點的居多,真正貢獻知識的偏少。與Quora不同,知乎有時也會呈現出較為另類的媒體屬性,尤其是在一些熱點事件產生時,知乎會湧現出許多圍繞事件話題徵集看法的提問,時機性很強,卻不如Quora那樣對知識沉澱有著上佳的處理方式。

或許也是為了突出優質內容的存在感,知乎在2013年推出了移動應用產品「知乎日報」,由編輯精選問答案例來滿足用戶的求知慾,同時也邀請了部分用戶開通了「知乎專欄」,塑造明星作者的標竿形象。

在盈利問題上,知乎也不著急,曾經傳出「因為無法盈利而遭投資方創新工場撤資的消息」,知乎聯合創始人之一成遠也否認了消息,並表示在不傷害用戶體驗的前提下,通過廣告來實現盈利是最妥當的模式。

移動新聞:The Daily vs 今日頭條

2011年1月,默多克旗下的新聞集團與蘋果公司公開宣佈,iPad上將推出由雙方共同合作開發的移動新聞閱讀應用The Daily,並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潮流」。不到兩年,由於The Daily持續虧損,默多克宣佈停止The Daily的運作。

喬布斯生前與默多克私交不錯,The Daily方案亦由喬布斯過目,屬於新聞集團與蘋果公司都高度看好的項目,趕在紙媒哀鴻遍野的時刻,祭出媲美《紐約時報》的內容產品,並且正好搭乘上了移動互聯網的順風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起來,這都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然而,The Daily死得悄無聲息,在App Store中收取40美元年費的The Daily,巔峰時期的付費用戶只有10萬人,一年400萬美元的收入,相比3000萬美元的年度虧損額度,顯得過於恐怖。不過問題在於,The Daily已經是App Store中收入最高的新聞類應用,這顯然意味著要麼The Dail的運營成本超標,要麼新聞類應用就不應該走上收費的道路,因為它注定無法盈利。

The Daily嘗試過削減自己的運營成本,在關閉前半年,默多克從The Daily的170名員工中裁員了50人,但是沒有刪減內容,即使如此,虧損依舊沒有止步,而默多克發現再繼續裁員的話,The Daily則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困局。當The Daily這種新媒體陷入危機時,美國正在轉型中的傳統媒體卻紛紛加大了競爭力度,《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移動端的投入逐漸增大,在讀者流失加劇的情況下,The Daily被迫選擇黯然退出了歷史舞台。

那麼,新聞類應用就應該免費——而依靠其他方式的盈利嗎?在大洋彼岸的中國,一匹黑馬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今日頭條」是2012年異軍突起的一款移動新聞應用,這是一個幾十人規模的創業團隊的作品,如今已有4000萬註冊用戶,其下載熱度在App Stroe資訊類應用排行榜中與「騰訊新聞」、「搜狐新聞客戶端」不相伯仲。

「今日頭條」不僅奉行中國市場上一貫的免費策略,而且它做得更為徹底——連記者和編輯都不需要,其團隊僅僅提供技術支持,在用戶通過微博等社交網站帳號登錄「今日頭條」之後,「今日頭條」將迅速咀嚼用戶的信息興趣並預判需求,最終向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頭條資訊,與傳統媒體「千人一面」的閱讀體驗全然不同。同時,「今日頭條」所提供的資訊全都來源於新聞門戶,用戶點擊標題之後則會跳轉到對方頁面閱讀,「今日頭條」不僅沒有版權顧慮,由於能夠給內容源帶去流量,也免於被封殺和禁止抓取的待遇。

「一張再好的報紙也只有一個封面,一名再牛的主編也只能照顧一種風格。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讓我們可以根據用戶的行為,來挖掘他們的興趣所在和價值取向,有價值的信息就會推薦,有興趣的內容就能看到,這就是用戶至上的最好體現。」抱著這樣的態度,曾供職於酷訊、微軟、飯否的工程師張一鳴在選擇創業時做了「今日頭條」這款產品,當重金打造的The Daily遭遇滑鐵盧時,更為輕巧和安全的「今日頭條」卻另闢蹊徑,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或許也是中美互聯網的環境差異使然。

只是,「今日頭條」投機於技術處理,卻難以對門戶巨頭們對移動新聞重拾重視而產生足夠的防禦壁壘。2013年,四大門戶(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均對移動新聞市場投入血本,試圖挽回失地、創造入口,其中搜狐和網易更是在移動新聞應用產品上先後宣告突破1億用戶規模,這讓「今日頭條」失色不少。利用自主訂閱的設計,門戶的移動新聞應用同樣實現了個性化的推送和更為集中化的閱讀體驗,在此衝擊之下,做二手採編工作的「今日頭條」未免有些單薄和被動。

……

未來,媒體產品之間的「新舊」邊界將變得愈加模糊,投資及併購交易亦成為資本巨頭整合媒體資源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除了前文提及到的TechCrunch之外,AOL近年來還接連收購了Engadget(美國電子科技主題博客)、Huffington Post(美國新聞博客)等新媒體,而在中國,浙報傳媒投資虎嗅網(商業科技博客)、入股華奧星空(有著國家體育總局官方背景的體育門戶網站)都是類似的案例,從這個角度來看,中美的生意經倒是頗為「殊途同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