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的核心優勢究竟是什麼? 衛摩詰

http://xueqiu.com/9055543140/25532573
$蘋果(AAPL)$ 的核心優勢究竟是什麼?以及由此所想到的電子產品的核心優勢是什麼?我想這些問題一定是研究電子類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們所關心的,也是每一個電子產品消費者所感興趣的。同時,我還打算借此討論一下消費(或者推向一個更一般的範疇:決策)的理性問題,這也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應有的基本素質。總之,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有借鑑的意義,大家各取所需。
蘋果的核心優勢究竟是什麼?以及由此所想到的電子產品的核心優勢是什麼?這個問題緣起於我上個月逛街時IPHONE 4S手機被偷後,換回從前用過的安卓手機(這次買的是華為P6,一開始用的是摩托羅拉的里程碑和刀鋒)所引發的。我覺得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在功能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蘋果所具備的功能安卓手機也能實現。但是從價格上來說,蘋果手機與一般的安卓手機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覺得,作為一個理性的人而已,買手機,買的是手機所能提供的功能所來帶的便捷,借用格雷厄姆的話:「價格是你所付出的,價值是你所得到的。」手機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使用價值上,具體說就是手機的功能上(打電話、發短信、上網等等),如果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都能實現相同的功能,那麼安卓手機的使用價值應該和蘋果手機的使用價值是差不多的。這一點從邏輯上是說的似乎沒有問題,那麼蘋果的溢價究竟憑的是什麼呢?蘋果是如何讓大眾相信蘋果的產品值這個溢價?其實這個問題的模式可以提煉出如下:為什麼同一類產品,有的產品的價格能遠高出一般水平,享有溢價?這個同一類產品在酒類裡就是$貴州茅台(SH600519)$ ,在運動品牌裡就是$耐克(NKE)$ 等等。我想這個應該就是投資者們所說的「護城河」吧。
蘋果的護城河並非來自於技術本身,而是植根於人的心理,我覺得至少有3種心理學傾向相互作用。其一是對比認知導致的誤判,這點得益於喬布斯在外觀和用戶體驗上的苛刻和完美主義追求,以至於這種認知體驗的對比是如此的強烈。其二是人們腦海深處「貴既是好,便宜即是差」的心理傾向。醫學上的安慰劑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其三是強大的社會證明,通俗來說就是從眾。從眾還帶來了規模優勢,無論是軟件開發上的(比如APPLE STORE),還是硬件配套上的(比如耳機、手機殼等等)。同時,潛意識裡購買物品本身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定位,這種定位需要大眾的認可,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
以上三點心理學傾向互相作用,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優勢,這對蘋果的管理層和股東而言是好事,但對消費者而言,恐怕就不好說了。心理傾嚮導致了心理誤判,這於消費者而言是不理性的,而消費者的不理性被商家利用,這於投資者和股東而言卻是有利的。我知道,雪球上應該有不少人既是蘋果的股東、投資人,又是蘋果的客戶,不知道諸位是如何看待這一微妙的關係的?如果投資人都是理性的,還會去買蘋果的產品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