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光伏或臨「滅頂之災」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296

貿易大棒再次落下

屋漏偏逢連夜雨,深陷寒冬的中國光伏企業,再遭來自大洋彼岸的一場「劫難」。

2011年10月19日,德國光伏巨頭Solar World在美分公司,聯合其他六家美國光伏企業,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務部提出申請,要求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以下簡稱「雙反」調查)。

反傾銷是指對於外國商品在本國市場上的「傾銷」改採取的抵制措施,而反補貼則是為了維護國際貿易的自由發展,針對一國的補貼行為採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按照相關流程,11月8日前後,美國商務部將決定是否立案,如果立案,則進行為期一年的調查。

新能源已經成為最近中美貿易摩擦的新主題詞。一年前,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宣佈就中國是否對國內清潔能源行業提供非法補貼進行調查,即「301」調查(詳見2010年10月21日南方週末《中美新能源之爭——美國國家利益超越全球氣候大局》)。

時隔一年,「301調查」因為「補貼證據缺乏」不了了之,中國光伏行業剛以為打了一個勝仗,「雙反」調查隨之而來。

「雙反調查」與「301調查」根本的區別在於:「301調查」中,中國可以通過上訴去世貿組織講理,而「雙反」是根據世貿組織的「雙反」協議轉化成美國國內相關法律發起的調查。

這意味著,「雙反」調查中,「美國可以不經過世界貿易組織的仲裁就可自行決定結果。」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法律部負責人劉鵬旭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若此次調查一旦認定申訴請求,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的可能是高達100%的反傾銷稅。「美國市場的大門基本就此向中國光伏企業關閉了。」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對南方週末記者說。

事實上,伴隨「雙反」調查的還有美國企業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發起的各種專利侵權訴訟、破產限制購買法令等「五花八門」措施。

本月初,美國光伏零部件安裝企業Westinghouse Solar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希望調查中國第一家登陸美國納斯達克的光伏企業——阿特斯太陽能及另一家美國當地的光伏組件安裝專業公司Zep Solar的專利侵權。

幾乎同一時間,美國能源部向特拉華州的美國破產法院提交文件,試圖為即將破產的美國太陽能企業Evergreen Solar的一種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專利技術設置一個法律限制,此舉正是為了阻止外國實體獲得受美國政府資助的技術的控制權。此前,中國買家正欲參加 Evergreen Solar的資產競拍。

在全球光伏市場萎靡不振之際,美國的貿易保護姿態已十分明顯。

公平貿易下的「強盜邏輯」?

事實上,對新能源產業的「補貼」並非中國獨有,即便是美國,2009年也給可再生能源補貼了252億美元。中國的「補貼」哪裡出了錯?「歸根到底, 是因為美國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燕生坦言,「在非市場經濟體中,土地價格、匯率都不由市場決定,美國想當然地認為, 中國的補貼是扭曲的。」

然而,在國際反補貼法中,「反補貼、反傾銷」的貿易救濟措施並不適用於不具備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直到2016年,都被視為「非市場經濟國家」。因此,美國一方面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另一方面,又以此為藉口,向中國揮舞「雙反」大棒。

業內更擔心的還是」雙反」的連鎖反應。按照世界貿易組織規定:在一成員方反補貼調查中被認定的補貼措施,可以直接被其他成員在反補貼調查中援引。

擔心不無道理。基本上美國「貿易救濟」措施每次出台,歐盟都會「尾隨」。

2010年10月,「301」調查不到一個月,歐委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即表示,歐盟業界認為中國政府的補貼導致中國產業與歐盟產業之間「不公平競爭」。

顯然,歐盟可能也會借此對中國產品提出更多的反補貼調查申請。此次牽頭「雙反」調查的Solar World,其實是一家總部位於德國、當地最大的光伏企業。「Solar World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很小,它是在為歐洲市場進一步打擊中國企業做鋪墊。」一位業內專家分析道。

美國市場目前佔據國內光伏企業出口份額10%左右,絕大部分國內的光伏產品出口到了歐洲。「沒了歐洲市場,對於國內光伏產業來說,後果將是毀滅性的。」李俊峰說。

華府的惟一選擇

其實,早在2011年7月間,李俊峰就得知了Solar World連同其他六家美國光伏企業在華盛頓進行動員立案。雖然他多次和Solar World 溝通,但Solar World並未給「中國朋友」留任何情面。

「不留情面」的背後是「哀鴻遍野」的美國光伏企業。

7月以來,美國已先後有三家光伏企業宣佈破產:加州的Solyndra,馬薩諸塞州的Evergreen Solar以及紐約的Spectra Watt公司。其中,加州Solyndra曾是全美國第一家政府資助的太陽能企業,它的破產一度讓奧巴馬陷入政治危機。

根據美國可再生能源業市場調查機構「GTM研究公司」的調查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里美國約有五分之一的光伏產能因破產或停產而消失,主要原因是無法與中國廉價太陽能產品競爭。

2009年,張燕生曾赴美國調研,他發現:2000年至今,美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增長率為負20%。「美國目前在這個領域重新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重新建立美國的領先優勢,可能需要至少5年的時間。」張燕生說。

在此期間,使用貿易保護的方式來發展自己新興產業,成為美國唯一的選擇。而對於目前陷入困境的美國經濟來說,除了量化寬鬆政策,通過貿易摩擦振興出口無疑也是美國政府的唯一選擇。

此外,美國大選將至。如同每一屆選舉一樣,「貿易保護」是華府政客們尋求政治支持的一貫砝碼。種種跡象表明,奧巴馬政府也選擇了同樣的道路。

10月11日,美國參議院以63票對35票通過了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的《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隨後,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雙反」申請隨之提出,在此背景下,申請將幾乎毫無懸念地在美國商務部立案。

斗則玉石俱焚

目前,涉及「雙反」調查的中國光伏企業已通過各種途徑「抗美」。

其中,尚德電力已在美國聘請了相關律師,準備應對可能面臨的一系列訴訟;英利綠色新能源一方面稱「公司參與公平競爭,絕對沒有企圖損害美國公司或工人的利益」,一方面也稱「正在探討這一申訴」。

李俊峰及其所在的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已先後與5家美國企業——通用、第一太陽能、應用材料、杜邦以及道康寧進行了溝通,希望後者與華盛頓政府溝通。

這源於美中之間太陽能貿易的順差,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副理事長孟憲淦提供的數據顯示此順差已達18.8億美元,而上述五家企業,每家在中國的銷售額都超過了一億美元。

李俊峰希望這些美國企業能遊說美國政府,然而至今上述企業態度「尚不明朗」。

在孟憲淦看來,贏得這場貿易戰的關鍵仍然在政府的態度。事實上,中國也不是無牌可出。此前當美國政府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徵收懲罰性關稅時,中國即表示,將啟動針對美國向中國出口肉雞和汽車產品審查這樣的「貿易反制措施」。

「進行貿易反制是中國應對『雙反』的有效途徑,但關鍵還要看是否會引發中美關係惡化。」李俊峰表示。

目前來看,形勢不容樂觀。2011年,中美貿易總額預計超過4500億美元,其中,光伏產業的出口額是200億美元,份額不到5%。「目前我最擔心的是政府不夠積極。」一位參加過商務部應對「雙反」內部會議的專家說。

「光伏企業只能抱著必死的決心,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就是玉石俱焚。」李俊峰嘆息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5

大連部分船廠無船可造 中國造船業或臨寒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2-9/3MNDE3XzQwMDM3MQ.html

全球造船業2011年的慘淡陰霾尚未散去,新年伊始,更為低迷的窘境又或將來臨。

近日,代表國際干散貨運價水平的BDI指數日前跌至651點的歷史新低,跌破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時的663點,航運市場萎縮也讓原本就身處困境的造船業雪上加霜。

在造船工業製造基地大連,大多數造船廠在耗盡已有訂單後,對於明後兩年的生產將不得不面臨無船可造的厄運。

而更為糟糕的是,一批中小規模的船廠開工不足,甚至瀕臨倒閉的狀況也已日趨浮現。去年10月,寧波兩家地方船廠「恆富船業」「藍天造船」被依法宣告破產,近期,舟山恆宇造船又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破產狂潮欲臨之時,多達三成的造船廠也或將被掃出局。

來 自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2011年,全國造船完工量766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6.9%,但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622萬載重噸,同比下 降51.9%,約有1/3企業沒有接到訂單。由於缺少訂單,我國部分企業已經陷入開工不足的困境,個別企業甚至今年一季度已無開工船舶。

事實上,面臨如此境地的船廠並不侷限於大連,在歐債危機、航運價格等多重夾擊下,中國造船業一片哀鴻遍野。

「去年我們這裡100多家船廠大約四成都沒接到新訂單,靠吃餘糧,大部分只能撐到今年下半年。」浙江台州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金文林說。

一直以來,中國、韓國、日本是亞洲造船業的三大基地,而大連則更是中國造船工業的旗艦之都。但寒流之下,曾號稱將打造中國造船業「航空母艦」的大連如今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現在無論是訂單量,還是船價都大幅下跌,加上原材料漲價,航運市場又不景氣,絕大多數船廠的日子都不好過,大連一些老船廠虧損嚴重不得不靠修船來賺取微薄利潤,員工去年的年終獎都一拖再拖。」當地經營多年的一個老船廠員工說。

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船舶的出售價已經跌破了成本價,相比以往,一些船廠的訂單量更是下跌了近80%,而市場低迷之際,行業內的競爭秩序也堪稱慘烈。

本報記者致電大連多家船廠瞭解企業訂單情況,受訪者均態度謹慎,「現在搶單的太多了,一有風吹草動就一窩蜂地來了。」

不僅如此,相比此前,船東給船廠開出的條件也極為苛刻,據本報記者瞭解,在市場旺盛期,船東在與船廠簽訂合同後往往會交足全款的80%,而如今的首付款則「能少給就少給」,有些甚至僅佔全款的10%。

事實上,各大船廠的噩夢遠不足此,由於銀行放貸額度收縮,且交船前後進度款的支付比例前少後多,企業生產資金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也十分明顯。

「船東們在國外銀行拿不到錢,想接單都接不成。有的船東要求我們企業自己來融資,這無疑會增加很多風險,但為了生存,只能冒險接單。」一名民營船廠負責人說,「沒訂單是等死,而接到大訂單融不到資就是找死。」

大連造船業風聲鶴唳時,另一造船大省江蘇也未能獨善其身,大部分船廠均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一些企業即便手中握有訂單,但利潤水平也大打折扣,甚至出現虧損。

中船集團公司總經理譚作鈞則直接指出,今年將是決定船企生死的關鍵期。

「因為中國的造船企業大多數是中小企業,投資不多,設施也比較簡陋,是在造船企業高峰期時盲目進入造船領域,現在這個市場低迷後也會選擇退出。」譚作鈞說,「未來2-3年,國內將有50%船企面臨被淘汰。」

與此同時,相關機構也預測,未來經濟發展總體將呈現小幅波動的特徵,預計2012年新船成交量較2011年將進一步下滑,在新船價格方面,常規船舶尤其是散貨船價格仍將有可能繼續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