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靠小聰明難成大器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4.html
剛看畢富爸爸系列其中一本書 Before you quit your job,當中有一篇提到 」Job」 與 "Work" 的分別。如果作者不說,止凡也沒有著意兩個詞之間的分別。"Job" 是你要受薪而去做的,例如是你的工作,而 "Work" 則是沒有支薪而去做的工作。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怎會有人做 "Work" 呢?

富爸爸系列中有一個作者常寫的故事,就是作者的富爸爸在作者小時候曾經要求兒子們免費為他工作,即 "Work for free",作者的窮爸爸對此非常不滿,認為這行為比聘用童工更加可惡,因為富爸爸連薪水都不支付。然而,富爸爸則認為這是理所道然的事情,要成功就要做好你的 "Work",不是做好你份工,即 "Job"。

回應開首的問題,怎會有人做 "Work" 呢?是有的,一直都有,大家從少就做,例如 "Homework"。求學時代,要成功學習,我們都會免費地做功課,做練習,準備測驗及考試。如果有你參加過運動比賽,事前都會做很多鍛鍊及訓練,做很多準備工作,這些都是不支薪的,為的就是能贏出比賽。

可惜,當踏出社會做事,找到工作之後,人們對做 "Work" 開始淡忘,每每都要有即時報酬才去做。書中例子指不少美國人被公司派去培訓,同時又是支薪的時間(即受薪受贊助參與培訓),然而就算公司出錢給員工培訓,員工還是不會認真學習,培訓期間不時看著手錶等下課的大有人在,他們概念中是自己的時間被買走,被安排出席這個培訓,完全不是為未來做好準備工作的態度。

雖然書中例子並沒有指香港人,而是在批評美國今天的現象。但據我觀察,這類現象在發生在香港的情況比發生在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香港人「走精面」,凡事計算利弊,看看有否「著數」才決定去做,這樣其實略為短視,有欠遠見。

又說回巴菲特夥伴 Charlie Munger 的經典概念,每天都要比前一天進步一點。為何學生時代的我們能每天都在進步呢?因為當年我們都花時間精神去做 "Work"。但人大了,慢慢忘記了這個規律,就是要成功,應先付出、後收穫。今天每個人都要先談好收穫,才計算應否付出,這都是小聰明,可惜這樣的觀念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最大問題,部份人沒有付出過什麼也在談收穫,例如要政府如何照顧之類,這更是不勞而穫的思維,更危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2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