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雙翅膀,兩個標竿 立春

http://xueqiu.com/9428236477/25504134
翅膀是騰訊,標竿是張藝謀和鄭曉龍。

樂視網停牌期間發生不少事情,對一家互聯網企業來說,效率是最顯著的特點,一旦方向明確,「快」而「准」是最重要的企業素質要件,這也是互聯網企業多能獲得高估值的支點。

與騰訊的深度合作,與魅族的聯手,解答了我在《樂視如何打移動這張牌》中提到的問題,騰訊是目前中國大陸互聯網企業中唯一明確取得移動互聯網門票的平台型企業,和騰訊深度合作,是一步登上移動互聯的超大容量的飛船之舉,用事半功倍來概括,當不為過,後續雙方的動作頻度會很高,一方有內容,一方有巨大用戶群,起何種化學反應拭目以待;

和魅族的聯手,初步做與手機硬件廠商合作的嘗試,能否就此達到完美,並有豐沛收穫,還不得而知,這裡留下伏筆,因為要想打造軟硬件完美的產品,如此稀鬆的合作關係不足夠,魅族做產品是把好手,但是缺少一對飛天的翅膀,樂視有能力給予,而在移動終端方面,這一屏到底是和騰訊一路以軟實力殺到底,還是走超級電視的路子,需要好好思量一番,量化一下最優化方案來決定取捨。

收購,一定要做到1+1>2,1+1=2都不能算贏,表面上去掉一個競爭對手,實際上的成本支出和消化不良或許不如讓競爭對手自動消失來得划算,收購是一門大學問,優酷收土豆是同質化競爭到白熱化後的必須,是1+1<2的企業兼併,這件收購案完成後,優酷就此沉寂,因為需要太長的時間來消化,內耗巨大,一年下來視頻業競爭套路也經歷巨變,優酷甚至無暇顧及;所以,企業發展最好不要走到同質化競爭的路子上去,一旦如此,這種低效率的兼併將不可避免;

本次樂視收購「花兒」,可以打一個高分,首先它對樂視控股權稀釋較少,但生態環框架上卻獲得一個重要支點,花兒名聲不大,但是其作品名聲卻大得很,《幸福像花兒一樣》、《金婚》、《春草》、《金婚風雨情》、《滿秋》、《我是老闆》、《甄嬛傳》、《新編輯部故事》等等,這些作品,代表了中國電視劇製作的一流水平和最佳班底,不管是導演、編劇還是演職人員都是一線的,不止是一線明星,是一線演員和大腕,這代表了較高的藝術層次,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人物是鄭曉龍,在電視劇產業當中,就時間跨度而言,能長期準確把握整個行業脈搏,緊貼時代發展氣息,持續推出好作品的,鄭曉龍是唯一一個,中國有好作品的電視劇導演不少,但能夠如此長期的佔據核心地位的,恐只有鄭曉龍一人,所以謂其為電視劇產業的一個標竿不為過! 標竿的意義,首先在於質量保證,影視劇是個綜合藝術,各主要門類質量齊全一致才好把握分寸,標竿有號召力,有凝聚力,更有發散力,是形成一個正反饋機制的必然要素;其能夠集合與調動的資源,是個未知數,用得好,是無價的;比如張藝謀,其國際知名度不管在圈內還是圈外,都是巨大的,不僅在電影界,戲劇界,舞蹈界,電視製作界,體育界,甚至文化旅遊領域,都有相當的知名度,這是多年來的作品積累所開拓出來的,隱藏著極高的再開發和延伸價值,一旦利用得當,收益巨大。 鄭曉龍與花兒影視是長期合作關係,目前簽約合作到2015年,花兒投拍的多數作品都與鄭曉龍相關,這麼長久的合作下來,關係是相當的穩定,好作品不斷,而且一部《甄嬛傳》為雙方合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花兒後期幾年出品的作品,也都將由鄭曉龍執掌,因此在未來的兩年內,把鄭曉龍看作是樂視旗下的一個重要人物,是合乎實際情況的。

為此有必要瞭解這位電視劇標竿人物的基本資料;鄭曉龍,1984年至今,先後擔任北京電視藝術中心主管生產副主任、主任,在任期間曾策劃組織了多部在國內引起強烈轟動效應的電視劇,如第一部長篇電視連續劇《四世同堂》、第一部長篇室內劇《渴望》、第一部電視系列劇《編輯部的故事》、第一部編年史風格的電視劇《一年又一年》以及《無悔追蹤》、《一場風花雪月的事》、《藍色三環》、《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罪證》等等一批優秀電視劇作品,其中多部作品獲各項大獎。在中國電視劇事業發展史上創下了一個又一個輝煌的「第一」。

  1993年,鄭曉龍親自執導的21集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播出後在國內引起巨大反響,創收視率最高紀錄;

  另外,作為電影《大撒把》和《遭遇激情》的編劇,鄭曉龍還曾榮獲金雞獎最佳編劇提名獎。

  1991年,鄭曉龍赴美創辦華藝影視錄像節目有限公司,在北美地區發行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生產製作的電視劇,並獨家代理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節目代理公司在北美地區的錄像節目發行業務,這是中國在海外開闢的第一個電視節目發行陣地,為中國的外宣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95年,鄭曉龍為積極探索中國電視劇生產規模化,市場化的道路,與全國28家省級電視台簽約開辦了中國首家國產電視劇精品劇場《長青藤劇場》,年播出量達300多集。為探索中國電視劇市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刮痧》——是鄭曉龍執導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近期作品《甄嬛傳》

從上可見,鄭曉龍導演幾乎和中國電視電影界所有的主流一線人物合作過,甚至不少人就是拜其作品所賜成為大腕,而且,其作品在關注社會現實與藝術質量上均屬上乘,基本上把握了電視劇藝術品位的導向,這一點,是鄭曉龍價值最大的點。 中國是個相對特殊的國家,從影視內容製造上來講,很多時候需要踮著腳走路,未來如果有美國或韓國那樣的創作環境,中國影視必定將大放異彩,問題是這可能在較長時段內不會實現,所以把握分寸和尺度非常關鍵; 樂視網已經有樂視影業,打拚到現在,已經成為五大民營影視企業的一個,和華誼、光線、星美、博納相同,總體上都是走完全市場化道路的,其作品絕大多數都是娛樂至上,層次不高,這種走向其實是有很大風險的,因為大量的即時娛樂作品一旦過期就幾乎完全沒有了價值,而且也不利於影業公司提升自己的內功和實力,這方面最慘的現實案例就是香港電影,整體來講,香港電影就是完全向市場媚俗的典型,產量大,爛片多,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向市井化妥協,結果常年下來,搞到雙方都厭倦了,漸漸地基本就毀掉這個市場,沒有提升空間了; 所以做影視的長遠出路在於,在堅持市場化的基礎上,其作品層次要廣,總要有一部分作品高於大眾的水平,給大眾驚喜和引導,給他們時代的記憶和思索,留下些歲月逝去之後,還想翻看一下的作品,做文化產業,如果在長遠上沒有這方面的計劃,失敗是早晚的事,因為向市場妥協是容易的,給自己不斷提升標竿,然後跨越是艱難的;好萊塢和美國幾大電視劇製作中心的作品,,不論思想性,藝術性,技術性,創新性包括貼近大眾氣息,都不斷持續提升,多年來樹立了良好的印象和品牌,從而雄霸世界。好萊塢是個模板,解密了影視製造業不斷擴大受眾的秘密,因此影視製造業找到標竿人物非常重要,他們將會劃定你未來產品的廣度、深度和影響力,中國影視目前還沒有能力走向世界,但是完全有能力服務好自己的十三億大眾,張藝謀和鄭曉龍,以他們多年的積累和作品,可以比較圓滿的做好這件事情,用他們在一流團隊和製作班底上的影響力,為樂視的上游生產奠定一個好的基礎和傳統,如能為其招攬和培養新生力量與人才,或者籍他們的力量不斷提升作品的國際影響力,那就意義更加巨大了。 所以,目前看,收購哪一家影視製造業並不很重要,因為民營影視企業目前在中國仍然處於發展的初期,並未定型,而且從其產品看,五大民營企業的出品作業同質化現象也比較嚴重,未來幾年如不能很快樹立個性,馬上就會走到淘汰和火並的狹路上去,綜上,當下的要務是是你能匯聚哪些人才,這些人才安邦定國的實力夠不夠,這才是核心焦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1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