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的發布會,有很多熱鬧,比如神似Lumia的外觀,比如現場高價倒賣門票又高價收購紅米的黃牛,又比如新晉加盟的前谷歌副總裁烏戈·巴拉。熱鬧背後,大多數人似乎都忘了這是第一次小米沒有在中國首發高通的最新CPU,而且小米也沒有公佈高通驍龍800版本小米3的發售時間。驍龍800這一次的失約,背後是雷軍下的一步險棋。
一張消失的PPT
去年的這個時候,雷軍為高通APQ8064打出了「性能怪獸」的口號,高通副總裁王翔也親自上台為小米2背書,雷軍在整個發佈會上三次感謝高通等供應商。今年高通不知何處去,雷軍依舊笑春風,身邊的小夥伴變成了英偉達CEO黃仁勳。雖然小米3的聯通和電信版仍將採用驍龍800,但是發售計劃中只提到使用Tegra3的移動版將在10月上市。非常值得玩味的是,小米官網上公佈的發布會PPT,獨缺介紹黃仁勳的這一張。
高通的失寵並不是突然的事情,小米和英偉達的眉來眼去至少可以追溯到去年。雷軍在剛剛過去的互聯網大會上披露,紅米手機的第一個原型機H1就採用了Tegra3處理器(之前有媒體誤傳是MT6577),由於和MIUI之間的兼容性問題遲遲不能解決,雷軍被迫放棄了已經量產的30萬台機器,轉而同MTK合作,於是才有現在這個版本的紅米。
Tegra和MTK都是高通的勁敵,這讓高通副總裁沈勁很不開心。在5月份的一次採訪時,沈勁對雷軍隔空喊話說:「都是用我們在那個時間點最好的芯片,相信小米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今年小米3發佈會沈勁只發了兩條微博,只說電視不談手機,腔調也有氣無力,和去年的賣力幫襯形成鮮明對照。而且自5月份在媒體上的喊話之後,沈勁和雷軍在微博上再無互動。小米和高通相互利用
高通投資小米,看重的是對國產廠商的示範效應,壓制MTK和技術實力較弱的國產廠商。去年年底,國內廠商扎堆推出採用高通APQ8064處理器的旗艦機衝擊高端,小米功不可沒。小米也利用高通「全球最大」、「國內首發」等光環為自己加分,處處自稱「採用國際最頂級元器件」。為了同MTK角逐低端市場,高通推出了QRD低端手機參考平台,主打8225Q四核處理器。為何紅米不考慮高通呢?
高通畢竟是國際巨頭,低端處理器價格下不來,噱頭也不夠。MTK的6589T處理器1.5GHz四核足夠嚇唬消費者,性能也略高一籌。而且MTK的技術門檻更低,開發週期短,已經在Tegra身上浪費半年時間的雷軍不願意跟高通再耗下去了。同時也不要忘了採用MTK的國產機比小米賣得還好,MIUI一旦在紅米上完成適配,就可以方便移植到所有MTK手機上,為雷軍系的互聯網產品搶奪入口。紅米發佈前後,針對MTK機型的MIUI在網絡上井噴,源頭何在,不言自明。
再說這次小米3使用的Tegra4,自CES上發佈以來半年多過去了,除了英偉達自家的平板和遊戲機,竟沒有主流廠商願意跟進,據說由於A15構架功耗太嚇人。小米願意接下這塊燙手山芋,黃仁勳肯定開出了難以拒絕的優惠條件。相反高通驍龍800已經成為全球旗艦標配,產能尚且不足,更不容小米討價還價。
父母冷戰受傷的都是孩子
雖然雷軍的小算盤打得啪啪響,但是為了廉價的MTK和Tegra得罪高通其實是有風險的。Tegra4的功耗問題前面已經提到過,還有一個兼容性的問題。Tegra和MIUI的整合問題已經在紅米身上爆發過一次,而且有媒體爆料,8月16日的小米發佈會被推遲到9月5號,也是因為同樣的問題。前幾代小米手機,也已經多次被指責發熱嚴重頻繁重啟,再次冒險使用Tegra,真替雷軍捏一把汗。
還有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就是4G-LTE。高通的技術儲備太過強勢,與其繳納高額專利費自己研發不如直接買高通的成品。三星的Galaxy S4和Note3都在LTE版本上使用了高通的CPU,蘋果的基帶芯片也來自高通。三星蘋果尚且如此,小米更不必說,去年HTC的One X由於使用Tegra3不支持LTE,被迫推出採用高通處理器的One XL補救。下半年4G牌照發放,小米4甚至小米3的改進型都要考慮LTE的問題。如果跟高通鬧翻,到時候從英偉達牙縫裡省出來的錢,恐怕不夠高通反咬一口。
雷軍被一些媒體稱為小諸葛,其行事風格也似孔明頗為謹慎,這從他投資的格言「投資先投人,不熟不投」就能看出來。因此他也並沒有和高通撕破臉皮,照例宣佈聯通和電信版小米3使用驍龍800,不公佈上市時間也給雙方留下了足夠的時間博弈。然而對於聯通和電信的米粉來說意味著更加漫長的等待,如果沒有F碼或者優先購買權,今年小米3就跟你沒什麼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