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如果紙媒死了,誰會是最大的受益者?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223.html

「紙媒將死」的聲音從互聯網新聞興起以來就一直不絕於耳,尤其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的普及更使得新聞閱讀變得隨時隨地。醒目的標題、生動的圖文加上智能的算法,新聞在省略了排版、印刷和派送等一系列漫長過程後,也讓用戶所讀取的內容變得越來越準確。

 艱難的紙媒

2009 年 4 月,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停止出版紙質日報,轉而專注於自己的網絡版報紙。該報創刊於 1908 年,在美國乃至世界都頗有知名度。而今年 8 月初,亞馬遜 CEO 傑夫·貝索斯收購了另一家美國老牌嚴肅大報《華盛頓郵報》,也在業內引發軒然大波。據美國審計聯盟的調查,北美的 210 家報紙雜誌中已有超過 87% 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平台上發佈了移動端 App。許多傳統紙媒的數字版訂閱用戶量逐漸超過紙質版,電子訂閱的收入也漸漸超過廣告收入。肇始於 19 世紀的主要依靠廣告來支撐的傳統報紙經營模式已經受到嚴重挑戰。

相比於各種新聞閱讀 App 對資訊的即時呈現,紙媒的新聞從記者寫作到讀者閱讀之間存在著今天看起來「非常巨大」的鴻溝。當新聞記者瞭解到某一事件後,從奔赴現場採訪,再到寫作、編輯篩選、定版、印刷、派送,前一天的新聞往往要到第二天才能看到。而且對於沒有訂閱報紙的讀者來說,還必須自己去報刊亭購買,更不用說在隨身攜帶和尋找自己感興趣內容時的不便。

目前國內紙媒的內容創作者的收入與其稿件的傳播率並不是嚴格的正相關關係。以大多數報紙為例,記者的文章會按照字數、類別、質量等方面來打分,最後根據這個分數來確定記者的收入。然而這個分數的高低並不是直接由新聞被多少人讀過、評論過來衡量,而是由報紙的編委來確定。也就是說,記者的寫作並不純然是讀者導向,某種程度上來說還必須滿足編輯的喜好。


其實新聞一直沒變,作者和讀者也沒變,變的只是渠道而已。在古代,州府的榜文就是新聞;工業革命以後,報刊應運而生並成為一門獨立的產業;而到了信息革命正深入進行的今天,新聞的載體也必然會經歷徹底的變化以更加適應傳播和閱讀。在張一鳴看來,明後兩年中國的紙媒生存就會發生巨大變化。從目前的產品形態來看,至少在未來的數年時間內,移動端成為主要的新聞閱讀終端會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傳統媒體轉向網絡新聞的最大動因無疑是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互聯網化的新聞至少能夠帶來這樣幾點改變:

大幅降低運營成本。紙張印刷、發行派送是紙媒開支的大頭,而在互聯網中,它們只不過是幾無送達成本的信息字節。互聯網媒體是真正的輕資產運營。

機器取代人工編輯。我在《沒有「人」的雪球要如何滾下去》當中已經詳細交代過這一點,原本需要編輯來完成的選稿、推薦、糾錯等工作完全可以依靠機器算法來實現,其工作效率無疑比人工要高的多,同時投入的成本也比人力低得多。

更加精準的廣告投放。不同於報刊廣告廣撒網式的宣傳,依靠算法進行個性化推薦的新聞閱讀應用可以通過分析用戶的閱讀習慣,來計算出更可能是用戶所需要產品的廣告,最大程度避免商業化運作與用戶體驗的衝突。


如果說所謂新聞業的變革只是把文字從紙張搬到網上,那麼這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如前文所說,內容創作者的收入並不是與其內容的傳播率、影響力直接掛鉤,讀者對內容的優劣沒有直接投票權,話語權掌握在編輯手中,同時他們決定著讀者的品味。不過形成這種機制的一點重要而不可否認的原因是,人們無法對報刊上的內容傳播進行即時監控,哪篇文章看的人最多、哪篇文章反響最好是難以知曉的。然而在互聯網則擁有諸多的客觀全面的評定標準,比如常說的 IP、PV、跳出率等。這就使得新聞的 ROI 變得可衡量,能夠以類似於廣告投放的 CPA 方式來計算作者(記者)的報酬。新聞的好壞和作者的收入是用戶說了算。

與此同時,「大眾」媒體的權力被新型渠道消解的同時,未來會有更多「小眾」媒體湧現出來。它們的目標受眾不再是社會大眾,而可能更是專注某個更加細分的領域的某一群人。目前來看最具有代表性興起的就是科技媒體:專注科技互聯網領域;內容的眾包模式;寫作方式的高度自由。而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傳播載體,小眾媒體可以以較低的成本進行運營。相信今後在科技領域之外,必定還會有其他具有相同專業知識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到一起組建新的媒介組織。當然,這其中已經有不少個人作者借助新渠道發出自己的聲音,不乏有人借此達成變現。對於作者來說,低成本高效率的渠道能夠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容創作上面,人的價值和創造力因此而得以凸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5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