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理財的價值觀 張永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f179b50102edgv.html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但幸福從何而來,我們是否也在理財方面達到了幸福。幸福或許不能具體,它是一種感覺,但往往發現其來自於富足感、受償感和安全感的滿足。現今理財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大多數人卻都將理財定義為財富的增長。但我們需要在這裡明確的是金融理財的目的與其說是在追求財富,還不如說是在求取一個富足感。富足感是奠基在人和錢這兩個資源所產生的財富上,而受償感更是因個人能力的貢獻所發生。同時財富本身或許可帶給人們某種程度的安全感,但只要有風險存在,再多的財富所帶來的安全感仍然是不確定的。唯有經過第三者加以保障的壽險和產險,才能減少事故發生時的損失,帶來踏踏實實的安全感。

 

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可以歸納出其相互的關聯如下:

 

受償感=報償/貢獻,借由報償來累積財富

 

富足感=財富/慾望,借由慾望決定來累積財富的目標

 

安全感=保障/危險,借由保險來保障收入能力(報償)和已累積的財富

 

為了實現幸福,那麼我們就需要瞭解下我們自己的理財價值觀,理財價值觀的定義是在理財規劃上,人們對個別理財目標間的相對重要性或實現順序的主觀選擇,當然價值觀因人而異,從而也沒有對錯標準。在我們的生活家庭理財中支出被定義為義務性支出(強制性支出:包括日常生活基本開銷、已有負債的本利攤還支出、已有保險的續期保費支出)和選擇性支出(任意性支出)。個人不同的價值觀理財後的效用就恰恰體現在選擇性支出上,選擇性支出可以選擇在現在消費,也可以選擇儲蓄起來進行投資。

 

我們可以按照人生四大理財目標,即退休、目前生活水平、購房和子女教育,來區分4中典型的理財價值觀,分別成為偏退休型、偏當前享受型、偏購房型、偏子女型的理財價值觀,來看看您屬於哪一種呢?

 

4種典型的理財價值觀

 

(一) 偏退休型——先犧牲後享受的「螞蟻族」

 

定義:習慣於將大部分選擇性支出都存起來,期待退休後享受更高品質的生活水平,不注重眼前享受,努力賺取遠超過生活所需的收入。

 

價值觀描述:「認真工作,早日退休,築夢餘生」是他們的心情寫照,最大的期待早日實現財務獨立或者在退休後享受遠高於當前消費水平的生活,先犧牲後享受,高儲蓄率是其最突出的特徵。

 

過於極端的後果:人生有限,在年輕時過於苛待自己,退休後可能沒精力享受。

 

(二) 偏當前享受型——先享受後犧牲的「蟋蟀族」

 

定義:將選擇性支出大部分應在當前消費上,提升當前的生活水平的客戶。

 

價值觀描述:「青春不留白,及時行樂」,注重眼前的享受,對當前消費效用的要求遠大於未來更佳生活水平的期望。

 

過於極端的後果:在工作期的儲蓄率偏低,一旦退休,其累積的淨資產大多不夠老年生活所需,必降低生活水平或靠社會救濟為生。

 

(三) 偏購房型——為殼辛苦為殼忙碌的「蝸牛族」

 

定義:義務性支出以房貸為主,或對尚未購房者,選擇性支出主要用來準備購房,購置房產是其理財首要目標。

 

價值觀描述:「有土斯有財,有恆產才有恆心」購房時理財重點,但卻並非必要,可以和父母同住或租房來代替。但如果現金流量還過得去,他們通常認為晚買不如早買,希望早日脫離租房生活

 

過於極端的後果:工作期收入扣除房貸支出後,既不能維持較好的生活水平,也沒有多少餘錢儲蓄,退休後也難以過上較好的生活。

 

(四) 偏子女型——一切為兒女著想的「慈鳥族」

 

定義:對子女的教育經費投入比重偏高,或者其首要儲蓄動機也是籌集未來子女的高等教育準備金。

 

價值觀描述:對子女的照顧無微不至,不希望子女輸在起跑線上,子女的成功是其一生最大的成就,終其一生為兒忙是其一生真實寫照。

 

過於極端的後果:可能對子女投入過多的資源,要知道有時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從而影響退休後的生活。(商業理財知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2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