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瞭解的食品企業(一) 無盡時空
http://xueqiu.com/6593199823/24558613來雪球有一段時間了,期間和大家學習了很多,還遇到了不少興趣相投的朋友.能和你們相遇,真是我的榮幸.從來沒發過什麼長的東西,所以想寫點什麼回報大家.個人水平實在有限,只能寫點自己在食品行業的體會,而且還未必和投資相關,歡迎童鞋們拍磚. 當然, 拍磚得時候就不要提什麼巴老格老伯老了, 我和他們理念不合.
本人在食品行業從業10年整. 工作跨越了產品設計,工藝開發和包裝研究. 說起來慚愧, 剛入行時真心看不上食品這行業, 話說哥也是名牌大學熱門專業碩士畢業……嘿嘿,呵呵,那時候年輕不懂事,你懂的.順便說一句, 我只在外資的食品公司工作過,所以下面說的未必適用於國內的食品公司,無好壞之分,不同而已.
先定義一下什麼是食品公司, 典型的三巨頭, 雀巢, 瑪氏, 卡夫, 除了瑪氏食品外都是上市公司. 其他還有通用磨坊(灣仔碼頭他們家的), 箭牌(已被瑪氏收購), 亨氏,荷美爾, 好時, 等等. 聯合利華和寶潔也有龐大的食品業務,不過我們這行不把他們看作食品公司. 可口可樂和百事也各自擁有食品業務,但我們都把他們看成飲料公司. 我說的不看作…意味著, 無論產品,業務模式,公司文化還是人員流動,都有極大的不同.
今年的食品行業總體形勢是很不好的, 各個公司都在大砍費用, 其實第一季度還行, 從第二季度開始就明顯感覺到走下坡路了. 當然, 所謂的下坡路, 對某些公司來說,不過是把以前30%的年有機增長變成了10%. 2008年開始的過去幾年裡, 很多大食品公司都經歷了歷史上最快的增長期, 連龐然大物雀巢中國竟然也能雙位數增長!! 很明顯, 前幾年的增長本來就是不可持續的, 現在10%~20%左右的增長, 比GDP快一點點,才是更現實的道路. 這一點也是我接觸的幾家公司內部反覆討論的. 過去幾年飛速增長所留下的後遺症, 比如過多新建的生產線, 過度擴大的員工數量, 過大的管理費用, 生產銷售等執行環節的粗枝大葉, 正好利用這些年慢慢整理一下. 慢才是快. 2~3年後, 食品企業必然會開始第二次飛越.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因為中國人嘴的數量是不可忽視的. 食品公司只要隨波逐流就可以長到難以置信的龐大程度. 如果不相信, 請對比財富500強前50名裡的雀巢和其他49個公司. 我親眼見到了堆積如山的產品, 沒有一個我愛吃的, 是如何被銷售瘋狂搶光的. 無數次參加市場調查和市場訪問, 讓我不得不驚嘆這個市場的複雜和龐大. 只有如此多的人口基數, 才會催生如此多樣化多層次的需求, 並且讓任何好的產品都有機會成長到足夠大. Amazing!
今天還得寫報告, 就先開個頭, 下次再正式開始寫些我在雪球上常看到的對食品企業投資的一些可以商榷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