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招行資產質量——寫於中報之前 小生莊
http://xueqiu.com/7867630065/24448066銀行中報披露將近,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採取觀望策略,希望等到中報之後再做出投資決策。尤其是換當家人後的招商銀行,財務大洗澡能洗出多少蟑螂?
雖然銀行會計報表中,提供了不良率、不良覆蓋率、撥備覆蓋率等資產質量指標,但這些指標之間,橫向可比性不是很高。其中賦予了銀行太多的自主性,撥備計提是否足夠,對於外部投資者而言,根本無從知曉。所以說,銀行股如果不是價格非常低的話,並非是很好的投資標的。次貸危機蒙受大量損失的銀行,在會計指標上,都能滿足監管資本、撥備要求,但事實上危機一爆發,實際資本、撥備就捉襟見肘了。連續幾年的高盈利增長,竟不能抵住一次的危機,從這個意義上看,銀行在收入確認上,更像是按完成百分比計。一筆貸款前幾期的豐厚收入,並不意味著這筆貸款最終就能為銀行帶來利益。
所以,銀行的資產質量問題,是投資者最該注意,也是最難說清的。它不像盈利對比那麼清晰直接,即使在資深的投資者眼裡,資產質量分歧也十分大。本文將從貸款的結構上,淺談一下貸款的各種擔保方式,略微管中窺豹。
查看原圖由於各擔保方式不良率有些銀行披露不詳,這裡資產質量對比取的是逾期貸款佔比。
表1中,除了最後民生這個特例外,其他銀行都有個特點,就是信用貸款的逾期佔比要低於擔保類貸款,尤其是抵押貸款。這點在越傳統的銀行越顯得突出,即信用貸款的質量要優於抵押貸款(這裡先不談保證貸款與質押貸款)。之所以有這個結論,並非筆者刻意找幾個支持的數據,而武斷地把與此不同的民生銀行歸為特例,而是因為銀行法規對貸款發放的規定形成的這個特點。商業銀行法第36條規定,商業銀行貸款,借款人應當提供擔保。商業銀行應當對保證人的償還能力,抵押物、質物的權屬和價值以及實現抵押權、質權的可行性進行嚴格審查。經商業銀行審查、評估,確認借款人資信良好,確能償還貸款的,可以不提供擔保。法條的前款規定了商業貸款的一般原則,即擔保貸款才是商業銀行貸款的主要方式,而後款規定的信用貸款只是個例外——只有資信良好、確能償還貸款的,才享有此資格。所以在實踐中,沒有任何擔保的信用貸款反而是商業銀行的最優良資產,而且此類貸款的利率也往往低於附有擔保的貸款利率。
從表1數據上看,各行之間,信用貸款逾期貸款表現各異。工行、建行、浦發信用貸款逾期佔比較低,而招行、民生則要高些。主要是因為,工行、建行作為傳統四大行,有足夠優良的客戶可以作為信用貸款對象。浦發則是對信用貸款控制較嚴格,這點從表2中浦發的信用貸款佔比小上可以看出浦發在這方面的保守。招行、民生,作為後起的股份制銀行,在客戶資源方面不如前三者。12年招行信用貸款佔比20%,稍高於浦發的17.6%;結合上招行近三年逾期貸款佔比:0.85%、0.90%、0.98%,信用貸款質量比較穩定,在近年來資產質量承壓下沒有明顯的惡化,因而招行相對於工、建、浦,信用賬款逾期佔比高,應該是其在信用貸款風險識別上比較積極,擴大了信用貸款客戶外延。至於民生則注重以擔保類為主的小微貸款,信用貸款只佔14%。總體上看,各家的信用貸款逾期尚在可控區間。
對於抵押貸款,資產質量較差的原因,在於有優良資信的企業,一般不會將固定資產抵押。因為一旦企業信用下降,固定資產可以作為融資的最後保障。所以,選擇抵押貸款 的,以經營不善、資信不足者為多。在表1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抵押貸款逾期佔比基本是最高的。但在銀行的四類擔保分類中,抵押貸款卻是僅次於信用貸款的優良資產。抵押貸款逾期佔比高,在於其風險隔離比較好,一旦出現違約,能比較及時地反映出來。而且貸款額度侷限於抵押物的價值,損失率較低。
前面之所以不談保證貸款與質押貸款,便是因為其在風險隔離上,不如信用、抵押貸款。雖然從數據上看,保證貸款、質押貸款的逾期貸款佔比要優於抵押貸款,但這兩者包含太多的信用交叉,表中逾期數據沒能反映實際的質量情況。利用信用交叉、聯保聯貸,單從一筆貸款上看,似乎保證、質押價值充足,能將貸款風險分散到保證方、質押物上。如果多筆貸款交叉,尤其是按圈、鏈劃分的,各借款人之間業務關聯度高,風險關聯度也高,短期看,一家違約可以憑藉圈鏈信用及時回收貸款。假若沒能做到各個貸款之間的風險隔離,那這種短期的風險分散,便會成為風險擴散。這點上,保證貸款比質押貸款更為嚴重。
查看原圖當然,實際上並不是每筆貸款都可以分的很清楚。例如鋼貿倉單質押,就可能包括了質押貸款、保證貸款、抵押貸款等,具體還得看銀行管理層如何分類。但上述所說的,其實只是想對各類貸款的資產質量做一個劃分,即貸款質量從優到劣的排序是:信用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保證貸款。對於前兩種類型貸款,資產質量主要依賴於信用識別能力,而對於後兩者,做好風險隔離才是最好的質量控制。
表2中顯示的是12年年末各家銀行的貸款結構。作為四大的工行、建行,在前兩類貸款上佔有大優勢,其他三家股份制銀行,以招行質量為首、浦發次之,最後是民生。筆者之所以推崇前兩種類型貸款,在於作為一個外部投資者而言,信用風險識別能力可以通過年報披露的逾期數據以及變化情況來辨別;但風險隔離情況按照銀行披露的公開數據,是沒辦法判斷的。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排除後兩者佔比高,同時資產質量優良的情形,只是說除了個別聰穎睿智、消息靈通的投資者外,普通投資者對風險隔離情況作出明確的判斷有比蜀道之難。
查看原圖接下來看看排序末端的保證貸款:
對於浦發這間傳統的對公銀行,近年來保證貸款佔比一直提高。按逾期賬款比看,浦發的信用貸款、抵押貸款逾期指標在業內一直很優秀,為何不加大這兩種貸款而反而選擇了風險較高的保證貸款?作為傳統對公銀行的浦發,是否在業務上遇到了瓶頸?浦發似乎有要發展零售的傾向,但零售業務高成本費用率,短期績效差,也許會對浦發接下來的盈利有所影響。零售未必是對抗利率市場化的唯一途徑,也許成為專業的對公銀行,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而民生銀行來說,保證貸款的提高,跟其大力發展小微貸款業務有關。雖然說保證貸款的安全性不如其他擔保類型貸款,但這話的前提是因為作為投資者,我們無法瞭解保證貸款中千絲萬縷的關係。假如民生能做到保證貸款之間風險隔離,計提足額的損失準備金——不是會計指標上的足額,而是實際風險覆蓋的滿足——那麼在有著廣闊前景的小微業務上,也不失為一隻好的投資標的。
回到招行上來,從10年至今,招行的整個貸款擔保類型結構並沒有顯著的變化,甚至與其他兩家四大一樣,保證貸款有收縮的傾向。「不思進取」的經營風格注定了保證貸款並不是招行擴展業務的首選類型。經濟下行,客戶信用、擔保物價值面臨下降風險,限制了信用貸款、抵押貸款的擴張。從貸款結構偏好上看,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其他股份制銀行信貸規模大增時,招行反而顯得增長乏力。我們在看到招行盈利增長動力不足的表象下,是否也該考慮一下貸款結構偏好對於招行的影響。前段時間網絡流出的田惠宇內部講話中提及的「銀行還沒到挑客戶的時候」,是否便是指的這種貸款結構偏好?
對於招行更換當家人,市場對於招行這房子裡面會掃出多少的蟑螂也表現了應有的擔憂。有些謹慎的投資者,希望等到中報披露後在做投資決策。但有一點,如同開文提及一樣,銀行的不良、撥備、逾期,這些都是銀行當家人願意給外部投資者看到「蟑螂」。如果投資者根據銀行之間的不良率差異,來評判各家銀行的資產質量情況,那麼將會陷入一種悖論,即風險隔離優秀,計提力度大的銀行,反而在不良指標上顯得不如意。這無異於說,一家經常打掃的屋子,外人反而覺得髒,就因為他家的垃圾丟得多。銀行的投資者不應該寄希望於管理層換屆,然後跑去蹲在門口,細數丟在垃圾桶裡有多少的蟑螂;而應該根據房屋前主人的作風習性,來判斷屋子的清潔程度;同時,瞭解房屋新當家的作風習性,作為後續的判斷基礎。至於那些不清掃的鄰居,空空如也的垃圾桶也不意味房子就是干淨的,也許只是邋遢生活的外在表現。我們投資銀行,買的不是房子外面的垃圾桶,我們買的是房子。
對於招行的中報,目前市場表現出的對於垃圾桶的擔憂,完全是多餘的。如果看好銀行業的話,那招行的穩健貸款結構會為她的中報添彩。國內GDP增速的下降是一定的,銀行資產質量承壓越來越明顯。對於銀行這種高槓桿企業,即使是專業的銀行監管機構,也無法對銀行的實際資產質量做出準確的判斷,何況乎市場上普通的投資者。在這種情況下,保守、穩健,也許才是投資銀行所該保有的態度。潮水正在退去,穩健的銀行,相信會慢慢顯露出她動人的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