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經營的初心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30447.html

&A: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後,不可避免要陷入「再壯大」的野心之中,對利潤的追逐讓人很難停住手腳,請問該怎麼對待這種情況?

日本當代最令人佩服的經營者——京瓷的創辦人稻盛和夫,在談到他創辦另一家公司「第二電電」時說,由於受到很大的挑戰——面對日本最大的電信公司,還有其他參與者的競爭,他曾經猶豫不決,不知是否推動「第二電電」的創辦。

當時稻盛和夫不斷地反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創辦這家公司?做這件事真的對國家社會有利嗎?還是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後他確定,第二電電的創辦是為了打破壟斷,讓日本的電信事業走上更公平合理的路。因此,最後稻盛和夫義無反顧地走下去,第二電電終於成為另一家極為成功的公司,也為日本的通訊產業做出貢獻。稻盛和夫在談到這一段時,形容這是追問自己是否具備一顆純潔心靈的方式。做任何事都應具備純潔的心靈,而經營事業更是如此。一定要對社會有貢獻、對人類有幫助,企業才有經營的價值,而不是單純地想著企業自身的獲利。這就是經營者純潔的心靈,也就是經營的初心。

稻盛和夫的說法,解答了我長期存在的疑惑,為什麼一家企業會走上為富不仁、唯利是圖的路?這種企業在賺了很多錢之後,仍不滿足,持續擴張,想盡辦法賺更多錢,甚至不惜犧牲大眾利益,目的只是在獲利數字後面再加一個零。因為經營者純潔的心靈已經被物慾佔領,已經被貪婪污染,他們經營的「初心」已經不見了。

我的初心也曾經蒙塵。同事問我:「我們公司未來要往何處去?」我回答:「我們要做中文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團。」同事再問:「『大』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嗎?」我一時答不上來。

我開始尋求更好的答案。

後來,我的回答修正為:「我們用知識啟動改變,讓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更提升、更進步」。那我們要變大嗎?當然要!因為我們期待能幫助更多人,而變大,才有力量幫助更多人改變,但「最大」與「第一」已經從我的心中抹去,因為那不是我們的初心。

那賺錢是我們的目標嗎?是!我肯定地回答。因為不賺錢,我們的公司就無法維持,我們助人改變、啟動進步的初心就無法達成,因此賺錢是手段。而我們又如何確定我們所提供的服務真正能對別人有幫助,真正能啟動國家社會的改變呢?賺錢就是證據。因為我們的內容對人類有幫助,所以大家願意購買,全社會一紙風行,賺錢就是結果。

可是賺錢的慾望不能被極大化、不能被無限上綱,賺錢只是投資人必須要有的回報,但不能有超額暴利。賺錢也是維持公司持續發展的必然手段,但絕對不是無所不用其極地追逐獲利。這都是背離了經營的初心。

如果企業還在生存邊緣奮鬥,偶爾從權,或可原諒,但也能獲利時,千萬不要利慾熏心,重新找回自己的初心吧!

後記:

稻盛和夫在近八十歲之年,挺身而出承擔日本航空的整頓工作,沒有要求任何報償,這就是初心。京瓷的信念是「敬天愛人」,是謙卑的利他,這也是初心。

經營企業通常從存活出發,過程中難免有算計、有從權,會偏離初心,但千萬不可從此習以為常,走上追逐數字的道路。

台塑在後王永慶時代,工業安全頻傳,但獲利豐富。如果能以社會責任替代獲利,作為公司的信條,這也是回歸經營的初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