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14 工作記錄 LHQ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bq8o.html今天看了下營改增的資料,從大的方向是避免以前營業稅重複徵收的問題,同時由於增值稅相對嚴格上下游的稅控體系,對於稅收的徵收也有一定的幫助。當然重要的是對於服務業的發展是非常有利,以前生產型企業從別人那邊購買諮詢服務或者技術服務,還需要支付消費稅,如果終端產品還要繳納增值稅,那麼中間外購的服務收營業稅是不盡合理的;也不利於鼓勵技術服務外包專業化生產;前幾年的增值稅從生產型轉向消費型的改革,解決了固定資產進項稅額可以抵扣的問題,那麼接下來隨著營改增,無形資產的這塊問題也要逐步解決。而這種趨勢的大背景是隨著行業增速的放緩,集中度的提高,對於企業的產品創新等精細化的擴張的道路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看到的企業利潤,其實是企業的增值分配給國家、員工之後所剩下的,也就是給資本的補償,這種補償似乎也可以看做是對於早期社會貢獻者的一種持續性收益的回報(而不僅僅是一次買賣或者技術轉讓中所體現出來的價格),一個企業利潤多少也並沒有那麼重要,關鍵是其對於社會增值貢獻了多少,提供了多少好的產品和服務,蛋糕做大了每個人分的多了,當然在分配的過程中會有些怪現象,有時候你會發現人們在不餓的時候也喜歡切一塊蛋糕,因為別人手上都分到了,自己沒分到的是很難受的,因為要公平,即便他隨後便把蛋糕扔進了垃圾桶,有時候過於重視所有權而其實沒有一絲使用價值。但是如何通過一種激勵懲罰機制,來促使微觀主體的企業朝著做大蛋糕的方向走是非常難,市場或者計劃都是一種信號傳遞機制,包括技術的進步等等都會使得這種信號傳遞機制發生快速的變革,稅收也是調配資源配置的重要信號手段,而體制本身也是內生的。當然說到營改增的短期影響,有些行業短期內稅負上升,比如物流行業中裝卸搬運服務和貨物運輸服務,人力成本佔比較高,當年進項稅額抵扣少,營改增稅率提高後導致稅負上升,至於最終稅負自己承擔多少、可以轉嫁多少取決於你產品的供求關係了,對於某家具體企業的影響應該分析的是其與其競爭對手(不僅同行業的、包括替代品行業的)的稅收比較優勢是否因為營改增而不同了,而不在於短期靜態利潤增加多少的測算,同時不僅這個營改增的行業,同時由於增值稅的傳遞性上下遊行業也有比較大的影響,這是個動態博弈的過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