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運河上的商機與風險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6/2778111.html
果尼加拉瓜實現「運河夢」,受益的不只是當地和負責建造及運營的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還可能為中國航運、貿易企業和一些航運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者帶去福音。

運河的建設,將帶來航運成本的降低,也將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如果新的運河修建,對中國的航運企業來說應該是好消息,畢竟多了一條可替代的競爭航道,航運企業的選擇性多了,相關費率成本也有望降低。」中海集運(601866.SH)董秘葉宇芒昨天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中海集運從中國到美國東岸的貨物一般會走巴拿馬運河,貨量約佔公司貨量的10%。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已經是居美國之後,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巴拿馬運河88%的業務量是美國與亞太地區間的貿易貨物,而來自中國的貿易貨物佔了38%。

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自然也是這條線路上的主要承運人。早在2010年,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就曾在巴拿馬國會演講時公開抱怨稱,巴拿馬運河每天僅能通行40艘船舶,而每天有近100艘船舶在等待過河。

中海集團旗下另一家航運企業的內部人士也告訴本報記者,由於寬度等限制,目前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的干散貨船隻有8萬噸左右,更多10萬噸級甚至40萬噸級的大船,根本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只能繞道南美洲的最南端,航程要多出一萬多公里。

也正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重要,巴拿馬運河的運費也在連年上漲,過去10年中,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費已經翻番。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年報,2012年,運河通行費獲得的收入就達到18.5億美元, 當年8月,巴拿馬運河管理局決定將於2013年10月再次漲價,大體費用將比現行費用再次上漲15%。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巴拿馬運河決定擴建時,就曾期待更多來自中國的企業參與建設,一家中國公司就獲得了挖掘河道的工程,而目前在巴拿馬當地投資的中國企業也有數十家,中海、中遠、華為、清華同方等中國企業已在巴拿馬投資數年。

而除了巴拿馬運河之外,當地還在建設更大的機場、碼頭、大橋以及地鐵項目,這也給了中國的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更多機會,目前新興鑄管、中建工程、三一重工等均在當地設點。這些都為尼加拉瓜運河項目所蘊含的商機提供了借鑑。

而尼加拉瓜運河項目的建設,也為許多企業,包括中國企業提供了不少商機。

接近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的一位人士就對本報記者透露,隨著項目的推進,項目本身可能會有中國國企參與進來,製造業、施工建設公司都有。

不過,也正是巴拿馬運河的擴建,給了尼加拉瓜新運河的建成運營風險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運河拓寬後,預計10萬噸級的干散貨船就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了,而尼加拉瓜新運河是否能有競爭力,關鍵還要看具體的費率和所允許的船舶通行能力。」中海集團上述內部人士指出,而從未來的貨運量需求來看,儘管全球貿易的絕對量仍會增加,但如果航運市場持續低迷,航運企業運用更大船通行的需求可能就會受限。

也有長期從事海外工程的業內人士指出,中國企業在決定投資前,除了要詳細評估投資回報情況,還應先瞭解清楚當地國家的投資政策,如勞動力限制、資金要求及相應的法律法規等,以儘可能規避不確定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9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