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算不如天算 黎智英

2013-04-11 TNM 

65歲的黎智英,原以為10年一覺台灣夢,終於可以夢醒,將旗下電視和平面媒體賣了175億,風風光光離開,從此不用再煩惱電視能否上架這些事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命運要他賣不成,於是他又回來了。他很認命,立刻振奮起來,帶來新的計畫:平面媒體全面數位化。他認為平面媒體一定要轉型,要做動新聞,未來的獲利模式就靠手機、平板電腦這些行動裝置。

除了對台灣的「承擔」,他對香港的民主運動也投入甚深,做好了坐牢的心理準備。

壹傳媒交易案略述

因壹電視一直無法上架,不堪虧損,2012年10月16日壹傳媒集團正式宣布將台灣所有媒體業務(包括壹電視、蘋果日報、爽報、壹週刊),以175億元新台幣賣給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辜仲諒。由於金額龐大,辜仲諒又邀請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及某新加坡私募基金,共同出資購買。後來傳出新加坡私募基金資金來源為旺中集團總裁蔡衍明,引起社會譁然。

由於蔡衍明親中的形象頗受爭議,在交易案之前,旺中旗下的中國時報又與蘋果日報才因「反對旺中購併(電視系統業者)中嘉」雙方砲火不斷。因此後來證實蔡衍明為買方之一時,壹傳媒員工群情激憤,不但組成工會抗議,也要求新買家遵守編輯室公約,亦有學生及社會團體發起「反媒體壟斷」訴求。

2013年3月在公平會準備審查期間,先是蔡衍明提出撤資,後王文淵也決定退出,3月27日買方決定不再續約,併購案宣布停止。辜仲諒仍表達購買「壹電視」意願,此交易案目前正與壹傳媒集團進行中。

壹傳媒交易案去年十月才剛宣布,辦公室大樓牆上原本掛著的黃永玉、丁雄泉的畫就不見了,剩下一堵一堵光禿禿的牆壁,好像剛剛發生了搶案。

紙媒 數位轉型

接下來的幾個月,雖然發生了幾次抗議事件,但所有人不論是否願意,都做好了心理準備,腦中也描繪了一幅未來的圖像:辜仲諒可能認為終於擁有自己的事業與影響力;王文淵可能認為台塑的負面新聞從此將受到控制;蔡衍明可能認為自己在中國政府面前將有更有份量;馬英九政府應該大大鬆了一口氣;討厭壹傳媒的讀者可能開心未來耳根將清淨不少;其他媒體可能感到競爭壓力變小;壹傳媒的員工則以為自己將發一筆程度不一的小財(獎金、分紅、年資結清等)…。

未料鬧了半年,三月二十七日交易案宣告破局,所有的想像都破滅了,一切又回到原點。

黎智英是第一個重新振奮起來的。他召集了《壹週刊》《蘋果日報》幾位主管到他陽明山的家中午餐,熱烈地跟大家握手,好像這些人剛在海上歷劫,而他正在岸上焦急又熱切地迎接大家歸來。接著他又宣布了他未來的新方針:這兩個平面媒體要轉型,要全面數位化,要發展「動新聞」,如此才有生路。

至於他把大家賣掉一事,他尷尬地笑著:「以後不賣了,這樣對員工、對讀者都不公平。」半年不見,我們中間只有一次看到香港《東方日報》偷拍他去某診所扎舌針,據說那醫生精通治療失智症,消息立刻傳回台灣。有人猜測,他是因為得了失智症,自知無力經營才賣掉台灣壹傳媒。

賣不掉 是天理

我們此時在他香港半山上的家裡採訪他,問他當時想像自己拿了一百七十五億,準備做何打算?他不理會我的譏諷,認真地說:「先休息一下,還是要繼續做事業。但我也不想讓自己太忙,我還有其他事業像是動畫也還在做,香港的《蘋果日報》和《壹週刊》,也在準備數位化。以前我最大的麻煩是離開我家,離開我老婆,這是一種很抽離、很空虛的感覺,以後不需要這樣了,覺得很舒服。 我也鬆了一口氣,電視搞得我要死,我對台灣也有點心灰意冷 。」

「但賣了我又想,他們要搞也不會真的把這個事業搞得很好,也不懂得怎樣轉型,所以到最後,賣不掉,也是天理。」意思是賣成了我們就慘了,就倒了?他無辜地說:「我就恐怕會這樣。我覺得他們拿在手上,可能是個負擔,因為平面媒體還是要轉型,你不能十年之後還是同樣的雜誌。不是報紙雜誌沒有了,而是會慢慢萎縮,但萎縮的是紙,不是做新聞的機構,轉型才是最大的考驗。」

媒體 需要投入

「他們是做大生意的人,對於一些比較細節的東西,要重新去學,不容易啊。而且媒體需要你投入,不只投入你的精神,還要投入你的面子、你的人,你得罪人,可以忍受嗎?你得罪朋友,可以忍受嗎?有些同事對某些黨派比較支持,有些比較不支持,你可以平衡嗎?這也是做媒體需要的一些技巧,也不是他們做大生意的人一下子就有這樣操縱的能力。」

當時員工群情激憤,很大原因是由於蔡衍明之前正在進行的系統業者中嘉公司的併購案,而中嘉公司一直不肯讓壹電視上架,據說正是蔡衍明的要求。壹電視因此不堪虧損,而導致後來的壹傳媒打包出售。

肯定 工會價值

《蘋果日報》組成工會,激烈抗議,許多學生和社運團體都出來抗議媒體壟斷。那時聽說你很不高興?黎智英語塞了一兩秒,立刻說:「電視不能上架,你又不讓我賣,那你要我怎樣?你說這樣我們就沒有新聞自由,但你為什麼不去抗議那些不給我上架的人?NCC不給我牌照時你怎不去抗議?我死路一條,你還叫我不能退,這不公道啊!」

你這次回來,對工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他感性地說,「我覺得他們很友善,不是問題。我們做媒體的,假如對員工不好,是做不成的。晚上所有的員工走了以後,其實我們的傳媒是不存在的。工廠還有機器,我們什麼都沒有。」

否認 失智謠言

以他如此思慮敏捷、通曉人性,即使並非專業,至此,我們都可以判斷他沒有罹患失智症。談及此,他說失智是對手抹黑,「扎舌針對睡覺很好的,而且醫生說我的腦部血管較細,有時會頭昏,現在刺激刺激神經,對供血比較好。」

這半年來黎智英也沒有真正閒著,他仍在積極把他香港的報紙和雜誌數位化,因此這次回台灣,就可直接用上。他六、七年前開始投資做動新聞,便是在網站上,把文字內容影像化,並以動畫來補充畫面的不足。當時在社會上引起爭議,擔心羶色腥的內容一旦用動畫呈現,便將毫無限制。當時聘用的行政總裁金溥聰也因此離開。

然而動新聞在台港實施了幾年,結果卻是頗受歡迎,「剛開始我們做得不夠好,也沒有像現在那樣懂得如何表達,對讀者不夠敏感。現在比較小心一點,可以換個方式呈現,但新聞的真實性沒有改變。」

而在每則動新聞上,配上數秒鐘的廣告,則是獲利模式,目前香港《蘋果日報》網站每天的廣告下載次數是二百八十萬,每天上蘋果網站看新聞的人數大約是六十到六十五萬,「我們超過一千一百萬的page view(網頁瀏覽量),有時到三千萬啊。我相信我們現在把即時新聞也做成動新聞,很快就會到三千萬。早上你到捷運,很多人戴著耳機在看動新聞。在香港這麼小的地方,最高可以到三千萬的page view,你可以說這個不流行、是做錯了嗎?」

遠離 政商飯局

他認為報紙走向數位化,是跨過電視,直接走到手機、平板電腦這些行動裝置的市場,「這些才是將來最大的媒體。」這是你做電視這幾年同時發生的事,你本來認為未來在電視?「沒有,我以為是網路,我投資做動新聞時,還沒有iphone,那時我想的是網路,但一有了iphone,我知道這個是將來,這使得動新聞更大。現在你在youtube上可以看到五秒、十秒的廣告,你知道這個市場已經開始發展得很大了,五秒你可以收一塊錢、一塊二台幣,這個市場有了錢,裡面的內容、需求就大了,內容供應品質也會愈來愈好。」

那你把電視賣給辜仲諒,他怎麼辦?黎智英說:「他買就可以上架啊,馬上不用虧錢了。」但沒有你做,能成功嗎?他很謹慎:「電視不一定,因為我從來沒有機會發揮,而且我也不太懂電視,但請的都是很好的人。」

在這次交易案中,許多人批評黎智英把媒體當成商品。他說,「經過這次事情以後,我們也知道社會很大方面是接受我們的,以前我沒要走的時候,每個人都說我這個那個的,但我說要走,很多人又說從此台灣沒有新聞自由什麼的。你就覺得,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媒體,而是對這個媒體的承擔,所以這個生意不單只是個生意,是你對這個社會的承擔,所以我們要重新把這個媒體做成一個真的很獨立、不受廠商或政治影響的媒體。」這次回來,他也要求管理階層不要與政治或廠商接觸,他自己也不再跟政治人物吃飯。

金援 香港民主

在香港,黎智英這些年一直積極推動民主運動。兩年前維基解密公布資料,說過去七年他共捐了六千萬港幣(約合台幣二億四千萬元)給民主派。他又與陳日君、李柱銘、陳方安生被稱為「港版四人幫」。由於中國政府承諾的一國兩制早已跳票,箝制愈來愈緊,香港人也有警覺,今年一月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戴耀廷提出「佔領中環行動」,七月將發起行動,爭取香港特首普選。

黎智英立刻寫了文章響應,甚至還有坐牢的打算,「有參與就有坐牢的可能。現在中共看起來不會給我們真的民主,我們要跟他攤牌了,做為香港市民,我也覺得我的良知不容許我置於度外。我們盡了所有的力氣爭取,走到盡頭也要再走。」坐牢沒有好吃的東西受得了嗎?「做人願意付出也是一種福氣。」應該不會把你關太久吧?「坐牢把我們關一兩個禮拜放出來,我們就去燒區旗,再讓他捉,捉到最後有民主為止啊。」

黎智英回來了,兩年前本刊創刊十周年,他說,「這十年好像發了一場夢。」這次交易案失敗,就像夢到自己醒了,但其實沒醒。辦公室的牆壁現在仍是光禿禿的,但久了我們也好像不太確定原先那裏掛著什麼,或者其實從來沒掛過什麼。經過此事,我們知道許多事情是錢買不到的,譬如牆上的空白,如果沒有畫,就把它當成鏡子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