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老政策發新威 新國五條細則:最後一拳,還是那個姿勢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608

相較於過去三年的調控手段,這一次的新國五條細則用的還是打壓需求的老招數。不同的是,這次的重稅政策招來了民間更多不滿情緒和爭議。這樣的單一打法真能抑制住房價嗎?

在卸任的最後時刻,這屆政府向樓市打出最後一拳,震動市場。

2013年3月1日,「新國五條」細則(17號文)下發。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是本屆政府實質上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因為此後兩會召開,將選出新一屆政府。

相比8天之前、這屆政府最後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出台的「新國五條」,細則擴大了限購範圍、重提了房價調控目標、預留了提高首付比例的「包袱」,最令人吃驚的是,還要嚴格對二手房交易環節課以差額20%的個人所得稅。

在任何調控政策都沒取消的前提下,中原領先指數系統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今,北上廣深四城市累計漲幅均超過15%,近兩個月更甚。房價這匹烈馬眼看著又要再一次脫韁了,這恐怕是這屆政府眼看要卸任還堅持出台新政的根源。

據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相比過去三年的幾次調控政策,「新國五條」的出台其實略為倉促。往常相關司處的具體辦事人員都要提前準備一些材料,這一次沒有。

「房價上漲過快,以及存在進一步暴漲的可能性,這是當下樓市的主要矛盾,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調控房價的政策有很多,但是現階段可選的又能快速抑制上漲的政策很少。必須承認新國五條有一定負面效果,但只能先想辦法壓住市場。」住建部政策研究室趙路興無奈地表示。

其實是個老政策

調控的大原則不新鮮,動用的政策其實也是老的。

爭論和批評聲最多的增稅這一條,在新國五條細則中是這麼表述的: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徵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徵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

這種計征方式和稅率,其實是2006年國稅總局就確定下來的。在當年7月下發的《關於個人住房轉讓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明確了兩種徵收方式,一種是房價差額的20%,一種是房價總額的1%。

在此之後,除了東莞、佛山等少數城市嚴格按照前一種計稅方式徵收,全國大多數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不約而同地選擇默認為後一種方式。畢竟,近5年的房價飛速上漲,已經讓兩種計稅方式的數額有可能相差10倍以上。

而「按規定應徵收的個人所得稅」這一限定條件,根據中國現行稅務制度,只有「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並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才能免徵個人所得稅。這是一條1999年頒佈並沿用至今的個稅優惠政策。

「只是,滿足這一條件的賣方少之又少,我經手的客戶裡恐怕一成都不到。」從業7年的中原地產北京公司的王大磊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除非是自住客戶想換房,賣了再買。」

給剛需留個口子

跟歷次調控政策正式執行前的真空期一樣,房地產市場瞬間爆棚。細則出台第二天,北京、杭州、南京等一線城市的二手住宅網簽量暴增一倍。連房地產交易中心的黃牛號也順勢漲價,3月4日北京的過戶號從300元炒到1000元一個。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新政後房價會漲還是跌。反正近期正計劃買房,趁著政策還沒執行,能買還是買吧,比較放心。」2013年3月2日一早,曾賢只是諮詢了一個最近一直在看房的同學,就直奔廣州萬科金色悅府,定下一套總價170萬、99平米的房子。回去一交流,不到100人的小單位,竟然還有4位同事也在看房。

像曾賢這樣搶購新房的還在少數,更多擠著要上末班車的是二手房買家。在各地細則尚未出台的現在,如果簡單理解17號文,只有購買滿五年並且是賣家唯一住房的才能免交個人所得稅。在北上廣深這些過去五年房價翻番的城市,一套現價200萬元的房子就意味著要交20萬元的稅。毫無疑問,近半年洶湧起來的購房熱情將會大受抑制。

「此次調控的目標非常清晰,目的就是抑制投資、投機購房需求。」在兩會上被圍追堵截的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齊驥明確指出,近幾年來房地產調控目的都是如此,包括此次出台的「新國五條」細則。

但連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兩會上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了擔憂:「剛剛出台的打擊投機性購房需求的新政可能也會對剛性需求產生影響。」

網絡上開始流傳出千奇百怪的避稅妙招,比如一套複雜的離婚再結婚流程。就連經濟學家巴曙松也在微博上提示了國際上的通常做法:以房地產抵押形式借款不還,法院裁決;或以公司形式持有房地產。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傳遞了一個可能的好消息,就是3月5日住建部會同國稅總局商量出了一份更加細化的指引。指引的大方向是:該收的稅肯定要從嚴徵收,但會給剛需留出一個口子。

口子怎麼留?易居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預計有可能是恢復「對出售自有住房並在1年內重新購房的納稅人減免所得稅」這一2010年暫停的政策。

重稅能壓住房價?

更重要的問題是,通過擴大限購、課以重稅等方式抑制住投資購房需求之後,廣大人民群眾掛心了十年的房價就一定能應聲而跌嗎?

在全國為數很少的執行差額20%個人所得稅的東莞,2007年開始新的計稅方式後,其二手房市場也曾遭遇過一輪低潮,但只持續了半年左右。當然,東莞的房價不算太高,漲幅也沒有太大,又按規定扣除了中介費、裝修費、利息、契稅、專項維修基金、營業稅等六項,稅負增加的不是太多。

可是,在房價遠遠高過內地的香港,重稅依然沒有絆住一路向上的房價。為了限制炒賣,香港政府一年前開徵「額外印花稅」,對持有兩年以內的住宅買賣徵收最高20%的重稅。

但定居香港的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彭琳觀察到的現象卻是,炒賣迅速降溫,但同時可買賣的房源也急劇減少,不用被徵收「額外印花稅」的住宅變得奇貨可居。「供不應求加劇,最終被迫吞下重稅苦果的,仍然是買家。」彭琳在香港買房記中如是寫道。時至今日,香港房價已經連續兩年維持每月3%上下的漲幅了。

新國五條細則會帶來大不同的政策效果嗎?楊紅旭不這麼認為。細則出來後,他在微博上言之鑿鑿地下了「2013市場仍將振盪上行」的判斷。「肯定會降溫,每輪重大新政後,皆如此。成交量的下滑可能會持續到三季度,個別月份下半年的房價可能還會出現環比下跌。但是一年後的房價還是會高過現在。」

既如此,在這樣一個賣方市場中,差額20%的巨額稅負是否最終還是由購房者扛下?

做了7年中介了,王大磊經手的每一單二手房買賣中,不管稅種名目上是賣家還是買家的,最終都是由買家來掏腰包。上海的二手房交易中乾脆有一個說法叫「到手價」——賣家只關心最終拿了多少錢,怎麼避稅就看你買家的能耐了。

在深圳中聯地產集團二手房研究院總經理肖小平看來,只要政策沒有改變大家對房地產市場甚至整個經濟的長遠預期,多重的稅最終都會被轉嫁。「誇張點說,新國五條唯一的好處是至少在當下改變了一部分人的預期;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是高度一致地看漲。」

若無意外,始於2012年的這一輪市場回升將被打斷。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在參加兩會時被問及會不會傷害購房者利益時,也只能回答說,「要先看看市場的反應再說,政策不可能讓13億人都滿意,只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符合長遠利益。」

新政爭議之大,就連不常批評政府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也寫了一條長微博來分析建言:我感覺應該從第三套房開始徵稅,把空置的房子逼到二手房市場,同時免去幾年二手房交易所有稅費,讓房子充分流通,形成市場供應。供應量大了,房價就會降下來。而不應該增加交易過程的稅費,阻礙流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