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讓記錄說話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zyw.html

冷眼分享集

 

「什麼股票值得投資?」

 

這是大多數股票投資者所面對的難題。

 

在大馬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多達1000家,包括了經濟中所有的主要行業。面對這麼多的公司,投資者如老鼠拖龜,不知從何下手,是可以理解,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投資者可以根據一些常用的評估標準,如本益比、週息率、淨有形資產價值等進行篩選。問題是這些標準都是根據過去的業績計算出來的。

 

過去業績好,不保證將來業績同樣標青,畢竟將來比過去更重要。根據過去的資料所計算出來的評估數據,有時反而有誤導性,不可不慎。

 

我們知道,企業的營運,受到無數不可預料因素的影響,業績的起落很大,一向表現頗為優異的公司,在環境變遷之後,從此一蹶不振,這種例子,俯拾即是。

 

如果食古不化,過於執著於根據過去一年的業績計算出來的本益比、週息率及淨有形資產價值,作為選股的話,犯錯的可能性很大。

 

70%面目全非

 

我手頭有一本股票交易所在1973年出版的《公司手冊》,紀錄了當時所有上市公司的資料。

 

我發現,當時在馬星股票交易所掛牌的259家公司,現在約有70%已是面目全非,有些已經破產,有些因虧蝕嚴重,財務陷困而被重組,改頭換面,重新掛牌;有些則被全面收購而私有化;有些公司在被大股東掏空之後,從此無疾而終,留下可憐的小股東,欲哭無淚。

 

總之,企業沒落時,受害者多數為無知的散戶和投機敢死隊員。

 

有些公司,當時的確叱咤風雲,成為耀眼的股市明星。但是,絕大多數隻是曇花一現,經過了一段時間,就光環消失,甚至銷聲匿跡。

 

那些當時預言業績如何如何標青的公司,超過90%是不能實現的,相信他們的預測而買進這些公司的股票的投資者,沒有幾個賺到錢。

 

反而是那些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企業,能夠長久生存,購買這類公司的股票,你會感到很乏味。但是,長期來說,卻可以取得可觀的回酬;導致虧損的反而是當時風頭極健的「明星股」。

 

蛻變藍籌股秘訣

 

那些經過三、四十年之後,不但生存下來,而且蛻變成藍籌股的企業,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1 良好、誠實的管理,是所有股市常青樹的最顯著特徵。

 

2 他們所從事的業務,或是所生產的物品,需求長期存在,而且需求跟著經濟成長而與日俱增。銀行、種植業,就是明顯的例子。

 

3 他們很少玩「企業把戲」——收購、合併、換股,這些動作很少出現在這些公司。

 

4這些業績長期穩健的公司,多數從事單元產品,例如洋灰業、油棕業、啤酒業等都是典型例子。多元化企業能脫穎而出,相對的數目較少。

 

5他們所生產的產品或是所提供的服務,都是重複做同一樣東西,很少有新奇的花樣。例如有一家跨國食品公司所出產的飲品,百年來其實沒什麼變化,卻年年取得豐厚的盈利——強勁的品牌,是一個主要因素。

 

長期紀錄窺見常青樹

 

要預測一家企業能否永續經營,成為「常青樹」,可從長期紀錄中窺見一斑。

 

許多上市公司在年報上列出過去5年,甚至10年的業績紀錄,包括每年的營業量、盈利、每股淨利、每股淨有形資產價值、每年派息率等。這份紀錄告訴你公司歷年的進展,這是一份評估企業素質的最有用資料,理由是:

 

1紀錄反映企業的穩定性。例如營業量若長期保持上升的趨勢,表示這家企業的產品是重複又重複的被採用,並不隨經濟興衰而增減,這樣的生意最不容易出毛病。

 

5年、10年的紀錄,反映企業的可依賴水平。做假賬只能在短期內得逞,若營業量或盈利10年保持穩健,則必然是沒有灌水,要在賬目做手腳長達10年是不可能的事。

 

因為企業的主管人員在這期間可能已有變動,若有假賬可能會被揭發出來。

 

3 紀錄反映企業顧客穩定,產品價格有競爭性,賺率保持一致。

 

4 紀錄反映企業善於控制成本,改採取的是薄利多銷政策,故能保持市場份額。

 

5紀錄反映企業的應變能力。經濟衰退和金融風暴是企業的試金石,企業經過考驗後仍屹立不動,顯示出其生命力是堅強的,是根深蒂固的好企業。

 

6企業在年報中所提供的紀錄越長越詳細,反映領導人的信心。若你將玻璃市種植的年報跟別的公司的年報相比,就可以看出企業的素質。

 

如果一份年報只提供5年紀錄,你可以找出5年前的年報,從而找出10年的紀錄。紀錄越長,越能顯示企業的趨向。

 

紀錄是會說話的。它會告訴你企業的成長過程,反映企業的健康情況。多看紀錄,肯定有助於你瞭解企業。

 

讓記錄說話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50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