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報眼 | 主營10年首虧商譽壓頂,阜興系陰影難去華聞傳媒如何破局?

“阜興系”事發後,朱一棟跑路,華聞傳媒猶如覆巢之下的危卵,股價崩塌連受追問,牽出更多的懸疑。

8月11日,華聞傳媒發布2018年中報,繼續帶來“壞消息”。中報顯示,華聞傳媒上半年營業收入14.37億元,同比減少2.4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82億元,同比減少77.2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虧損1.02億元,同比下滑175.99%。

這是華聞傳媒近10年來主營業務首度虧損,受累於傳媒行業轉型壓力,公司營收水平、業務毛利均有所下滑。而多年來醉心並購,也讓華聞傳媒近30億商譽壓頂。邦富軟件、精視文化和漫友文化等收購子公司均已業績變臉,陷入虧損。

比起主營困局,華聞傳媒更著急擺脫“阜興系”危機的影響。朱一棟跑路後,“阜興系”關聯公司興順文化迅速將股權轉手和平財富,孫景龍入局,至今價格未明。7月6日複牌至今,華聞傳媒股價已累計下跌近六成,華聞傳媒大股東國廣資產股權質押及信托持股均已全面爆倉,合計已被平倉約3346萬股。對“阜興系”避之不及的華聞傳媒,也在最新的回複交易所監管關註的公告中,暴露出與前者更多的隱秘關聯。

主營首虧

2017年營收創下歷史新低之後,華聞傳媒的主營狀況並未好轉,2018年上半年陷入10年來主業的首虧。

與上年同期相比,除信息技術服務費這項業務之外,華聞傳媒的前五大業務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均有下滑。

傳播文化業務是華聞傳媒的最大支柱,上半年實現營收11.47億元,同比下滑1.63個百分點;毛利率28.30%,同比下降了16.01個百分點。這一業務中,大頭的收入來自於華聞傳媒時報傳媒所代理的《證券時報》商業廣告、財經信息的咨詢策劃、設計制作與代理發布等經營業務的獨家經營權。

但因傳統媒體行業整體上轉型時期,時報傳媒業務面臨下滑趨勢。另外,隨著2018年上半年,證券信息披露業務政策改革深化,原有信息披露價格體系受到較大沖擊。“時報傳媒經營成本持續攀升,加上新股發行減速導致新項目銳減,常年信息披露實施降價政策,時報傳媒面臨較大 的經營壓力。”華聞傳媒稱。

數據顯示,時報傳媒2018年上半年實現合並歸屬母凈利潤為5282.66萬元,同比減少63.41%,主要系本期信息披露收入下降,基金服務費成本增加所致。

華聞傳媒第二大子公司華商傳媒與時報傳媒業務類似,獨家代理經營《華商報》等媒體的廣告、 發行、印刷與紙張采購業務。但2018年上半年,盡管總資產、凈資產遠超時報傳媒,但盈利能力不佳。

華聞傳媒的第二大業務——數字內容服務上半年處於增收不增利的境地。2.09億元的營收比上年同期增加150.35%,但營業成本同比大幅增長308%,造成業務毛利僅17.64%,同比減少31.82個百分點。

“主要是子公司掌視億通本期流量經營業務規模擴大,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相應增加所致。”華聞傳媒在中報中稱,掌視億通致力於運營商移動視頻業務,2017年開始涉足流量境遇業務,雙業務主線的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在華聞傳媒五大業務中,中期營收下滑最大的是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業務,僅實現營收347萬元,同比減少了76.58%,毛利率下滑達105.67個百分點。“主要是子公司邦富軟件輿情業務競爭激烈、業務單一,使得本期營業收入減少所致。”華聞傳媒這樣解釋。

商譽“地雷陣”

商譽減值是華聞傳媒的另一潛在風險。

近五年來,華聞傳媒並購不斷,雖得以借此增厚利潤,但隨之而來的還有賬面數十億的商譽及巨額的減值風險。截至2018年6月30日,華聞傳媒賬面商譽已高達29.92億元,相比2013年年底的6.12億元,增幅近4倍。

在中報中,華聞傳媒近30億元的商譽來自華商數碼、長春華銳營銷、華聞影視等14家公司,其中掌視億通、邦富軟件、澄懷科技、精視文化、漫友文化商譽均在億元級別,分別高達10.92億元、5.93億元、5.73億元、3.55億元及2.04億元。而除澄懷科技系2013年收購外,剩下四家公司均是華聞傳媒於2014年高溢價收入囊中。

2014年5月,華聞傳媒發行1.35億股同時支付現金9.56億元,作價27.99億元購入掌視億通和邦富軟件100%股權、精視文化60%股權及漫友文化85.61%股權。在最初2014年-2016年的業績承諾期內,這四家公司均有驚無險完成業績承諾,但此後便開始業績變臉。

2017年,掌視億通、邦富軟件、精視文化和漫友文化的凈利潤分別為8370萬元、631萬元、846萬元和-1051萬元,同比分別下降43.62%、93.32%、91.58%和18631.39%。

到2018年上半年,這些項目業績變臉進一步加劇。除掌視億通僅收獲凈利潤1602萬元外,澄懷科技、邦富軟件、精視文化和漫友文化均陷入虧損,虧損分別約906萬元、786萬元、289萬元及279萬元。

業績未達預期,商譽減值地雷引爆。在2017年年報中,華聞傳媒對邦富軟件、精視文化、漫友文化等4家公司新增減值準備6.89億元,期末減值余額增至8.69億元,其中邦富軟件計提5.93億元、漫友軟件計提2.04億元合計減值商譽6.87億元,對於商譽高達10.93億元的掌視億通卻未進行任何計提。2018年上半年,華聞傳媒並未進行任何計提,商譽減值余額依然為8.69億元。

有專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華聞傳媒上半年參控股的14家公司,有8家形成虧損,存在減值風險。

不過,華聞傳媒並未因此停止擴張,目前正在推進收購車音智能60%股權,交易對價高達16.68億元。

剪不斷的“阜興系”關聯

在華聞傳媒的中報中,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已經發生變更,與“阜興系”存在千絲萬縷關聯的興順文化已被和平財富實控人——孫景龍替代。雖然表面上公司控制權已與興順文化“切割”,華聞傳媒的股價卻仍未逃離大幅下跌的命運,最終致使大股東國廣資產全面爆倉。

此前,阜興集團實際控制人朱一棟被曝失聯後,“阜興系”債務危機波及關聯上市公司,華聞傳媒股價接連大跌,7月6日複牌至8月10日,股價累計下跌近六成,市值蒸發逾57億元。而股價下跌的直接後果就是國廣資產爆倉,股權遭“收割”。

在遭到強平之前,國廣資產共持有華聞傳媒30752.72萬股,占後者總股本的15.37%。其中,直接持有的比例僅有8.41個百分點,剩余均由信托產品“代持”。通過“四川信托有限公司-四川信托•星光5號單一資金信托”(下稱“星光5號”)持有7850.63萬股,“渤海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永盈1號單一資金信托”(下稱“永盈1號”)持有公司股份6078.17萬股。

在這之中,星光5號穿透後,認購星光5號的卻是另一結構化信托產品——景誠嘉佑十八號,該產品由國廣資產作為劣後委托人,浦發銀行天津分行作為優先委托人,資產總額9億元人民幣,劣後優先認購份額為1:2。

而國廣資產直接持有的1.68億股幾乎全部質押給了中信建投和天風證券。自7月6日複牌大跌至7月18日,這部分質押股已全部跌破平倉線,占國廣資產直接持股比例的99.79%。“阜興系”危機爆發後,中信建投已經對1.01億股迅速申請了司法凍結,7月26日,中信證券則已平倉賣出華聞傳媒股票443.90萬股。

信托爆倉更為嚴重,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自7月23日至7月30日,永盈1號的受托人渤海證券已進行了5次被動減持,共計減持華聞傳媒約2902萬股。也就是說,在“阜興系”危機發酵以來,和平財富迅速入主華聞傳媒又迅速遭遇了股票被“收割”的噩耗。孫景龍為何選擇在此時入主華聞傳媒,其中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但可以明確的是,華聞傳媒的爆倉風險遠未結束。

此前,華聞傳媒董秘辦人士曾對第一財經稱,在轉讓了國廣控股的股權後,興順文化不再持有公司任何股票,他強調,此前朱金玲確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但公司與“阜興系”不存在關聯。不過,在交易所的最新問詢後,答案卻並非如此。

7月30日,深交所就和平財富的權益變動、持有華聞傳媒的資管計劃與“阜興系”的關聯等問題向華聞傳媒展開問詢。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關於華聞傳媒的前股東名冊中的三只資管產品,分別是:前海開源基金-渤海信托·煦沁聚和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前海開源基金-浦發銀行-前海開源聚和資產管理計劃、前海開源基金-浦發銀行-前海開源鯤鵬資產管理計劃。深交所要求華聞傳媒披露,這三大產品的出資方名稱、出資方資金來源,並說明是否與“阜興系”存在關聯、是否與朱金玲存在關聯。

華聞傳媒披露顯示,這三只產品共持有華聞傳媒1.62億股,占其總股份的8.11%,總資金合計21.9億元,其中常州煦沁投資中心出資7.3億元,浦發銀行廣州分行理財資金出資達到14.6億元。而這三只資管計劃的普通級委托人、直接或間接劣後方均為常州煦沁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稱“常州煦沁”),常州煦沁為有限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人為朱明華,有限合夥人為徐禎華,朱、徐二人各出資4000萬元和1.6億元。

華聞傳媒在回複中強調,前海開源基金基於必要的客戶信息了解和調查以及以上已經掌握的事實,無法判斷資管計劃的出資方是否與“阜興系”存在關聯、是否與朱金玲存在關聯關系。

不過,天眼查的信息顯示,徐禎華作為法人代表的公司多達13家,作為股東的公司更多達20家。其中,就有“阜興系”跑路私募意隆財富在杭州、沈陽、深圳等地分公司,徐禎華均出任法人代表。此外,徐禎華也是阜興集團控股屬子公司上海阜仕教育科技公司高管。而徐、朱二人,還同為上海奇阜投資等多個“阜興系”私募的股東。

除此之外,第一財經此前的報道也指出,興順文化與朱金玲或許並未與華聞傳媒完全脫離,例如興順文化仍然與國廣資產的另一位股東永繁投資(持股41.97%)存在若隱若現的關系,兩家公司註冊與介入華聞傳媒的時間點幾乎相同,共用同一個郵箱,且註冊電話僅有一位數字之差。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黃向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1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