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井底望天讀書筆記:江浙財團(四) 井底望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ebf7.html
當時上海的法租界,就是圖中灰色的部分,大概就是今天的盧灣區和徐匯區。法租界的南部,和原來的中國人居住區隔離的邊界,是一條去黃浦江的小河,叫做肇嘉濱。

 

法租界的北部,則是另一條小河,叫做洋涇濱。這條河,是用來分開英國人的租界和法國人的租界。

 

這兩條小河的交接處,就是位於法租界外面的徐家匯。所謂「匯」,就是兩條河交匯。徐家,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明末的大學問家徐光啟在這裡定居生活,而且死後安葬在這裡。他的家族也在這裡繁衍。

 

因為徐光啟是中國早期的天主教徒,在廣東做官的時候,和澳門的葡萄牙人關係非常好,因此可以將葡萄牙人打沉的英國皇家海(盜)軍的大砲,用來送給他作為禮物,然後被轉運到東北前線。

 

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轟死一代梟雄的努爾哈赤,就是靠的這些紅衣大砲。

 

也因為徐光啟的關係,徐家匯就成了中國天主教的中心地,聚集了很多中國的教眾。這樣的結果,就是來自法國天主教會的神父們,大興土木,興建了教堂、醫院和學校等設施,造成了這個不是法國租界的地盤,但是也實際上被法國人控制的局面。

 

法租界最主要和最有名的一條大道,叫做霞飛路,就是今天的淮海中路。在淮海中路的兩旁,法國人引進了倫敦梧桐,就成了後來中國人說的法國梧桐樹。

 

那麼在法國租界,法國人也引進了新開發的殖民地中南半島(或者叫做印度支那,不過中國人反感日本人叫我們支那,但是又不反感印度支那)的安南省(今天的越南北部河內附近地區)的人士來做警察。

 

當然靠京族的人士來管理上海治安,肯定不靠譜。事實上,法國人是把治安外包給了上海的青紅幫人物黃金榮。

 

雖然說,這裡是法租界,但是住在這裡的美國人,其實比法國人還要多。這些洋鬼子們就在淮海路的西段,建了不少小洋房,大概今天還可以看到。

 

在到後來,因為俄國的十月革命,就逃到了上海不少俄羅斯貴族和富裕人家。

 

而在918事變日本人控制了東北之後,從東北逃過來的俄羅斯人就更多了。

 

那麼在1943年的時候,法國人在法奸維希政府的時候,就出賣了法國利益,把在中國的所有法租界,全部歸還給漢奸汪精衛同學的政府。

 

雖然汪同學,名聲比較差,但是還算是爭取回來的國家利益。

 

而名聲比較好的蔣介石同學,這個如今在中國大陸果粉千萬,一隊隊號稱有良心的歷史學家們不斷地幫他塗脂抹粉,卻不知道如何捍衛中國的利益。

 

因為1946年,德國和日本都投降之後,法國愛國的戴高樂政府,向愛國的蔣介石政府提出建議,就是會遵循交回法租界的條約,但是要中國交換條件。

 

這個條件,就是中國軍隊從原法國的中南半島的殖民地撤軍。

 

這樣的條件,蔣同學這樣的傻冒,當然馬上就樂呵呵的接受了。

 

如果看一下俄羅斯人,人家把德國人給打跑了,會把佔領的東歐交出去嗎?

 

或者看一下美國人,人家把日本人給打跑了,會把關島這些島嶼交出去嗎?

 

在今天越南的南方,就是胡志明市/西貢市附近的地方,法國人的名字叫做Cochinchina,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國交趾。

 

當然歷史上的交趾郡,就是蔣介石同學撤走軍隊的地方,今天的越南北部。

 

這個歷史上的中國領土,後來因為治理無方,沒有拿住,就被本地的越南同學的反抗,而變成了屬國。

 

而當時在唐朝的時候,之所以當地同學可以反抗成功,還是靠了南詔的外援。但是這個屬國,後來被人家法國用武力給搶走了。然後又被日本同學從法國同學那裡用武力搶走了。

 

然後又被中國人用武力給搶了回來,算是物歸原主。

 

就算是當地同學希望獨立,你也可以在中國人的控制和主持之下,讓它獨立哈。這樣的話,最起碼可以簽訂不少的交換條件啊。

 

比如南海的島嶼,小老弟,你就沒有份啥的。

 

回到上海的法租界,在北邊的邊界,就是洋涇濱。

 

後來兩條河都給平掉成為馬路。肇嘉濱就變成了肇嘉濱路,而洋涇濱就變成了延安路。

 

當時在洋涇濱的附近,就是法租界和英租界(後來和美租界合併為公共租界)的地方,住了不少來自於寧波的同學。

 

以前廣東來的同學,是帶著手藝來的,而寧波的同學,是帶著錢來的。

 

其實以前也有一些寧波商人,跑到開放口岸廣州去做生意,那麼隨著上海的崛起,這些商人,和後來逃避太平軍的寧波商人,就聚集到上海。

 

因為財大氣粗,這些寧波同學,自然也受到了上海的洋鬼子幫和廣東幫的重視。

 

但是要成功的成為洋鬼子們的翻譯兼任買辦,就必須解決不會說英語的問題。

 

而當年隨著英國商人來的第一個買辦,就是寧波人穆炳元。於是一些會說英文的寧波精英,就自己編寫了英文教材,用寧波話,來教其他同鄉學習英文。

 

下面就是兩句寧波英文:

早上見面谷貓迎 (goodmoring),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敘別情。

 

於是後來名震天下的寧波英文——洋涇濱語橫空出世。

 

這種洋涇濱人士講的特色英文,不講語法,不介修辭,簡單明快,乾淨利索,被稱為pidginEnglish 的洋涇濱語,也可以比美今天的牛語言Chinglish。

 

後來在上海,你要是說不地道的上海話,就叫做洋涇濱上海話。

 

當時的寧波同學要做洋鬼子的買辦,就必須考慮到自己的競爭對手,那就是也想做洋鬼子買辦的廣東同學,於是一場文化之爭,爭奪話語權的明爭暗鬥,就如火如荼的展開了。

 

爭奪話語權的招數,古今中外,都是一招,就是抹黑對方,抬高自己。

 

比如你今天傻冒地看韓劇,就會發現韓國真是美如天堂。一激動買了機票過去,絕對有被騙了,想退款的感覺。

 

那麼這樣低賤的事情,只有自命清高的文人去做了。

 

在1870年,有寧波籍的文人,開始在上海的報刊上刊登系列小說。裡面的寧波人,都是財富多、修養好、有同情心的偉光正。

 

而裡面的廣東人的形象,就是一個很賤的妓女。

 

這套抹黑小說一出來,就受到寧波人的大聲叫好,當然就被廣東人強烈抗議了。

 

其實這個廣東潮幫和浙江甬幫的鬥爭,就是上海和廣州爭奪中國商業領導權的鬥爭,也是今天的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鬥爭。

 

後來在國民黨入主了上海之後,國民黨內部的浙江派和廣東派的爭鬥一直就沒有平息。

 

不過不要以為買辦,就是哈巴狗,聽洋主人的話。

 

如果你洋主人,不考慮買辦的利益,那麼哈巴狗,也會搖身一變為大狼狗的,來咬你洋老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