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二月十四日,iPhone 5在台灣、大陸正式開賣,趕在耶誕節前,蘋果(Apple)發動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新品上市攻勢,它在一百個國家推出iPhone 5,比上一代多了三十國。 稀有性少了台灣一口氣推三種新產品 過去,台灣要排到第四波上市名單,才能買到蘋果產品;這一次,蘋果一口氣在台灣推出三種新產品(另有iPad mini和iPad 4)。但蘋果股價卻從九月二十一日歷史新高七百零五美元一路跌二八%,到這一天的五百零九美元,一千八百三十五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兆三千三百億元)市值就此蒸發,這數字可買下兩家台積電。 影響所及,台灣的蘋果供應鏈族群,也各個摔得鼻青臉腫。今年十月,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交出上任後第一張成績單,根據蘋果二○一二年的公司年報,每股盈餘(EPS)高達四十四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元),創下蘋果有史以來每股盈餘新高。去年,蘋果一股只賺二十八美元,前年更只有十五美元。 獲利創新高,股價反而崩盤。為何庫克時代的蘋果,已經不再迷人? 事實上,在蘋果股價大跌之前,蘋果的負面消息就層出不窮,從零組件供應不及、蘋果地圖出包,到高階經理人打包走人,但這些只是浮現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水面下,蘋果文化正在一一質變,才是未來最大隱憂。 創新不見了「磨石頭文化」走入歷史 賈伯斯(Steve Jobs)時代,蘋果就像大聯盟裡連連擊出全壘打的超級打者,iPod、iPhone、iPad分別改變了音樂、手機和電腦產業;庫克時代,卻看不到夠分量的創新。 根據巴克萊(Barclay Research)最新調查顯示,股東對蘋果前景最擔心的問題,分別是「獲利下滑(五五%)」和「缺乏創新(三○%)」。許多跡象顯示,賈伯斯過世後,他為蘋果打造的文化正在一點一滴改變,而公司文化正是蘋果創新的源頭。 賈伯斯曾用「磨石頭」做比喻:「集合一群才華洋溢的夥伴,讓他們互相衝撞、甚至大吵,這會製造一些噪音,但是他們會讓對方變得更棒,也讓點子變得更棒!」 賈伯斯就是操縱員工情緒的高手,他以羞辱員工著稱;但得到他的肯定,他也能把你捧上天。他從不以高薪做訴求留才,卻能讓頂尖人才為他效力。 庫克上任後,卻開始打造「更柔軟的蘋果」,不只調高員工待遇、給更多的休假,甚至還學起Google公司,在內部推行名為「Blue Sky(藍天)」的計畫,讓一小群員工可以自由運用二○%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計畫。賈伯斯過去強調衝突的管理文化,不再是蘋果現在的風格。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副理事長林文政觀察,這代表庫克留人的本事已不如賈伯斯,不再有能力把優秀人才逼到極限。 完美不見了從不妥協的叛逆轉為務實 賈伯斯是出了名的完美主義者,即使對銷售不利的決定,也從不妥協,他認為,只要產品設計得好、讓消費者驚嘆,自然能創造銷售,但是現在,蘋果改走務實路線。 過去一年,蘋果做了許多賈伯斯堅持不做的決定。十七年來,蘋果從不發股利,賈伯斯相信,公司成長才是對股東最好的報酬;但今年蘋果考量合理運用資金,首次決定發放股利。過去,賈伯斯認為Android(安卓)陣營是「抄襲者」,不計代價都要告倒對方:今年,蘋果重新盤算之後,決定和宏達電和解,意圖藉此侵蝕三星(Samsung)市占,並收取授權金獲利,一舉兩得。 蘋果在產品開發上,變得更實際。投資機構伯恩斯坦(Sanford Bernstein)前分析師沙卡瓦(Sagawa)觀察,蘋果現在的策略是加快新產品推出速度,擴大產品線。過去蘋果一年推出一款新產品,現在卻增加了一倍,目標只是減緩市占率和毛利下滑的速度,換句話說,賺錢才是蘋果的重點。 蘋果推出產品的速度增快,帶給消費者的創新話題卻越來越少。3C玩家張瑞麟觀察,二○一○年蘋果在線上標錯價糾紛,還鬧到台北市政府出面,這一次蘋果也發生標錯價事件,「連搶標的人都變少了!」 今年底,曾在蘋果工作二十年、經常和庫克一起開會的蘋果前銷售總監索巴塔(David Sobotta),撰文批評庫克「對數字和犯錯的恐懼反應極快」。他觀察,庫克「既不關心人,也不關心產品」,只走安全的路,只要稍有風險就改變方向,但「這些有問題的方向,卻可能養出對的產品!」 庫克的選擇也許讓蘋果短期賺更多錢,卻也賠上蘋果基因裡的理想性格;無法複製賈伯斯對產品的品味和熱情,蘋果也就越來越不酷。 長期研究創新的台灣大學商研所教授郭瑞祥也認為,過去一年蘋果變得「規規矩矩」,沒再看到消費者行為的改變。他分析,3M也曾發生同樣的情況,當時3M從奇異(GE)挖來CEO,用六標準差管理創意,「短期績效相當好,長期卻發現3M的創意產出開始下滑,」CEO最後離職。 明年一月七日,庫克上任將滿五百天,蘋果的個性從「賈伯斯的蘋果」,變成「庫克的蘋果」,你印象中那個叛逆、特立獨行的蘋果公司,正在轉型,可能終將消失不再。 【延伸閱讀】5項改變,讓蘋果不酷了 關鍵轉變:推出7吋平板過去賈伯斯的堅持:7吋太小,無法提供完美使用經驗現在庫克的思維:和對手三星、Amazon競爭7吋平板市場 關鍵轉變:加快產品推出速度過去賈伯斯的堅持:寧可影響銷售,也不會推出沒準備好的產品現在庫克的思維:採用機海戰術,衝高公司獲利及營收 關鍵轉變:放棄衝突式管理過去賈伯斯的堅持:衝突才能找出最佳創意現在庫克的思維:合作才能讓公司順利運作 關鍵轉變:發放股利過去賈伯斯的堅持:公司成長才符合股東利益現在庫克的思維:為了合理分配盈餘發股利 關鍵轉變:與宏達電和解過去賈伯斯的堅持:認定Android陣營是抄襲者,不計代價要告倒對方現在庫克的思維:訴訟昂貴,只告三星,向宏達電收授權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