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呂志和:金融海嘯衰在貪 李華華

2008-11-03  AppleDaily

家 吓市場風雨飄搖,為咗穩定軍心,嘉華國際(173)主席呂志和喺集團內部月刊《嘉天下通訊》(十月號)嘅「主席『嘉』書」內,用「金融海嘯之反思」做題, 向一班員工透露自己對呢次海嘯嘅睇法,仲拆解海嘯點樣形成。呂志和話,經歷過97金融危機、科網股爆破等,啲人都冇學精,佢話都係因為「貪」!搞到無論個 人定係國家,都養成借貸度日嘅陋習,又話「金融機構與投資者對快速以錢賺錢的堅決信念、社會對金錢物質的一致膜拜,製造了金融災難禍延自身,更殃及無辜, 連累不少小市民蒙受巨大財富損失的痛苦……」唔通呂主席覺得被人拖累,心生不忿?

叫員工快啲醒努力做

佢認為家陣海嘯未完,唔知影響有幾深遠,大家要做好心理準備,學總理溫家寶話齋:「在經濟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又叫員工同管理層「共享資源,互勵互勉」,集團先可以走出困境咁話。臨尾,佢祝福啲人「早日黃金夢醒,再次腳踏實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3

蔣麗莉衰在睇錯人

1 : GS(14)@2011-07-04 22:59: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398879
或得罪莊家被舉報
案中獲批股嘅特赦證人,好明顯係「人頭」而非甚麼優秀或重要員工。不過,衰喺「人頭」手上嘅同類畸士並唔多。因為一般「人頭」都會揀忠心同埋利益不能分割嘅人去做。個特赦證人願意冇咗份工都頂證佢,有口痕友就話可能蔣小姐睇人眼光差,又或者待人刻薄。

案中另一細節亦引起行家揣測,估計蔣小姐可能亦得罪莊家俾人舉報。案情中提及佢名義上送咗手貨畀秘書賣咗五十幾萬自己袋,搵食嘅上市公司老闆亦唔會賺呢啲小錢,佢咁做好容易自招麻煩。一般搵食上市公司要有交投同股價升,都會搵俗稱「廚房」嘅人進場,莊家提供股票及金錢去搞旺隻股,由於一開始未有散戶入場接貨,沽貨賺錢嘅人,賺嘅係莊家啲錢。

如果有參與或知道運作嘅「合作」人士於早段不斷沽貨賺小錢(行內俗稱偷番薯),亦會得罪莊家引起禍端。細莊做嗰行知嗰行,自己錢投資股票都只會買大藍籌。大家諗吓,有幾何捉到蔣小姐呢類 case吖?

可能講緊同報呢位弟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398110
莊友x喜歡炒股賺錢,莊友衡則不好此道,指自己投資不多,買股票屬於中期投資,甚至會買基金!
2 : 龍生(798)@2011-07-05 00:40:28

呢篇文幾得意, 值得一看再看....
3 : 亞力士(1473)@2011-07-05 00:51:15

呢個係咪新欄
4 : GS(14)@2011-07-05 21:44:55

昨日第一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220

百事失半壁江山 衰在不專注 英之見 - 基金經理黃國英(Alex Wong)的博客

1 : GS(14)@2012-02-24 00:39:56

http://blog.yahoo.com/_QV5MGN2N5 ... ticles/603133/index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910

財經評論:證監衰在太自信

1 : GS(14)@2016-10-05 11:27:50

已第三次寫關於上市監管及決策架構諮詢文件的評論,筆者由第一篇估計方案獲通過機會較大,到第二篇指出「反對派」善打輿論戰,到第三篇希望證監會,不要重蹈政壇老手黃毓民敗走立法會選舉的覆轍。剛過去的立法會選舉,在九龍西直選從未輸過的黃毓民以400票之差敗給青年新政的游蕙禎,事後不少人認為因「雷動計劃」叫人棄黃保游,但筆者認為黃毓民是敗於自己的自視過高。早在選前已有民調顯示黃毓民有輸的可能,但他一於少理,強調自己在立法會工作8年,如果敗給一個廿多歲的游蕙禎,自己便要收山。今次諮詢改革建議中,證監會被指權力大升,對業界所帶來的影響,不遜於從聯交所手中奪回上市審批權,市場人士極力反對應該不難預計,但是證監會就像黃毓民一樣自信爆棚,心諗過去幾年做了幾場大show,如要造假新股洪良向股東「回水」10億元、告贏老虎基金市場行為失當等,還被傳媒形容打虎英雄,一下子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推甚麼政策都能成功。推出諮詢文件前無就建議進行「摸底」,筆者甚至聽過,於今次改革中影響甚深的上市委員會委員,都是諮詢建議向外公佈當日才知道會有如此大的改革,引來持份者極大反彈是必然。如今諮詢期延長至11月中,勢要到明年才有結果,此時此刻證監會理應把握時機宣傳,但現實卻是相反,明顯放軟手腳,有理由相信證監會現處於「唔知點算好」的狀態,特首選舉進入直路,任何爭議性大的政策都影響候選人勝算,「唔做唔錯」是一個共識吧。也為自己戴定頭盔,我估證監會即使不能原裝通過改革,也不會輕易擱置,因為市場已有了討論,一旦擱置下次將難以重啟諮詢。記者:石永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04/197899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049

香港商場密度高美建築師:衰在犧牲公共空間

1 : GS(14)@2017-02-26 13:24:00

網購大行其道,美國的百貨公司、商場正逐漸被消費者摒棄。但居住在紐約的建築師Stefan Al,對香港城市規劃充滿興趣,他花逾三年時間研究,統計出香港商場數量多達312個,密度為世界之最。不過,他慨嘆地產商將商場裝修得美侖美煥時,卻把街道拋諸腦後,「沒有街道便沒有公共空間,連音樂表演、放狗地方都不夠」。駐紐約記者:鄭柏齡2010年,Stefan留意到美國開始流行「商場已死」說法,「消費者習慣網購,市郊商場一間接一間倒閉,我們稱它們為『鬼盒子(Ghost Box)』」。身兼建築師及城市規劃師Stefan,同年轉到香港大學任教,卻發現商場不僅「未死」,而且越建越多。留港三年間,他沉醉於考察香港商場設計,全港共312個大大小小商場中,Stefan最少去了50個,最後得出驚人發現:「每一平方里用地便有1.74個商場。」商場密度不但成為全球之最,誇張的土地、商場比例,更較美國、日本等,分別高出逾70倍及40多倍。他把研究編寫成書《Mall City: Hong Kong’s Dreamworlds of Consumption》,去年底在美國發售。
Stefan指,若單純從建築師角度看,香港商場設計充滿創意及空間感,縱橫交錯的高速電梯,皆使他非常著迷;其連接地鐵的便利程度,更成為不少大城市的學習對象。不過,他批評地產商投資商場時,卻忘記街道的意義,「看看西九龍的『圓方』(Elements),商場內部精美,但有機會到外面走一圈,像一個雜草叢生的大堡壘」。在舒適購物環境背後,街道失去應有的生氣,Stefan指,被犧牲的還有公共活動空間,「商場內所有規矩由地產商定下,很多事不能做,不能放狗、不能示威集會,連表演音樂都受阻」。因此,曾任港府海濱事務委員會顧問的Stefan建議,政府批出土地時應加入適當條款,要求發展商提供更多公共空間。事實上,香港商場發展史相對短暫,Stefan指,當中先驅者、大型商場「海港城」於60、70年代才落成,但政府1976年放寬土地發展用途,加上地鐵通車、經濟轉型等,成為商場數量急增的催化劑。Stefan表示,不少大城市正參考香港經驗,重新引入商場,以紐約市為例,世貿大廈重建計劃中,便包含地鐵站上蓋大型商場「Westfield World Trade Center」,曼哈頓中城Hudson Yards亦正在興建7層高、位於地鐵站上的豪華商場。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26/199407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118

財經評論:GoBee.Bike衰在急

1 : GS(14)@2017-04-28 02:09:45

香港第一個以「共享單車」作招來的電子租單車公司GoBee.Bike,其單車遭掉進城門河,連日成為新聞焦點,創辦人Raphael Cohen表示對香港失望,但筆者對他連番犯下低級錯誤更加失望。
Raphael Cohen並非一般老外,對香港及中國的認識,相信絕非一個天真的外國人,他於港大當了3個學期交流生以及到交通大學學普通話,先後於HotelQuickly、越南foodpanda等App公司身居要職。他更表示,在港生活6年,更改了一個中文名叫拉斐爾,對香港相信絕非一無所知。一個有如此履歷的創業家,竟接連犯下低級錯誤,實在叫人失望。兩個月就草率開業,所謂「共享單車」的概念,在全球已非新事物,Raphael竟以推出的時間倉猝,試圖合理為「不完善」的地方。
GoBee.Bike可謂毫無準備,手機App測試不足,出現嚴重安全漏洞,令用家要cut卡自保,以及未能一次過於ios及Android平台推出產品,對於先後於HotelQuickly及foodpanda工作,竟出現如此嚴重問題,實在說不過去。後勤服務亦做得一塌糊塗,沒有設查詢熱線或即時的網上支援,用家租車遇上困難,得不到即時解決,甚至在沒有通知下收取近400元按金,公司竟表示需用上10個工作天,待用家剷除賬戶後才可退回,做法令人側目。不少初創公司都以香港為生意「實驗場」,因為香港的經營環境往往比其他地方,如東南亞、內地等困難,如果在香港取得成功,初創公司就可將成功複製到其他地方,往往亦較易得到投資者的青睞。以GoBee.Bike現時的表現,相信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記者:梁偉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26/200014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40

知己知彼:賈躍亭衰在FF太多

1 : GS(14)@2017-07-09 03:53:13

樂視債台高築非一日之寒,財困的消息有如連續劇,日日新鮮,高潮迭起。最新發展是賈躍亭夫婦及樂視系公司的部份資產被司法凍結,令小債主上門馬拉松式追數。本欄4月尾曾寫《樂視High-tech揩嘢》講到,樂視之所去到今日的地步,是拜電動車業務所賜,今日再探討該業務究竟遇上了甚麼困難。樂視旗下的電動車初創公司樂視FF(Faraday Future),今年1月初發佈首款SUV設計的量產電動車「FF91」,聲稱加速度快過Tesla Model S,電池能量及續航能力也是電動車之最,配備自動駕駛及自動泊車功能。不過發佈會當天,賈躍亭示範自動泊車功能就當場失手,亦有人懷疑當天的示範車是被遙控的。明年能否如期交付FF91仍是未知之數。樂視汽車最大的問題是想得太美,俗語係「FF太多」,半途出家能力不足,還想閉門造車。自動駕駛及電動車市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動駕駛背後是需要強大的大數據收集分析應用,樂視在這方面必不夠Google、Apple鬥。在電動車硬件方面,Tesla已擁有成熟的技術及車廠設備,樂視的車廠現時還是只聞其聲不見其影。說近一點,內地科網公司百度亦積極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但與樂視的方法不同。百度想做自動駕駛的Android平台,希望通過與不同企業合作,共同建立開放的自動駕駛系統。百度CEO陸奇曾說,在智能駕駛領域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通力合作才是行業趨勢。雖然樂視在電動車業務已投入了幾百億,但見不到盡頭,更拖累整個樂視系陷入財困。賈躍亭現時是騎虎難下,不再投放資金,則血本無歸,所以一直不肯放棄汽車。他是在賭,賭樂視FF可以令他一舖翻身,不過輸了的後果可能車毀人亡。風吹知
http://www.fb.com/windknows/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7/200813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75

李曉佳﹕港上市審批衰在太離地

1 : GS(14)@2017-08-29 01:38:31

【明報專訊】今年港股關鍵詞是「啤殼」和「老千股」,港交所(0388)與證監會連環出手,曉佳身邊不少金融界朋友愁眉苦臉,事關他們都覺得整頓市場秩序是好事,但現實卻是負責審批的人員太「離地」,只會盲目跟着check list檢視,結果不僅是好壞公司一併趕走,近期更有人「摸熟」套路後繼續啤殼,如是觀之,即使什麼創新板、同股不同權批准了,上市公司質素還是難以改善。

港交所與證監的不咬弦,近年幾乎是「擺上枱面」,其中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在上市審批上的互不信任,經過過去數年殼股「大規模繁殖」,已按捺不住的證監,先是直接出手「DQ」創業板新股,繼而公開表態會主動狙擊有問題的上市申請。

上市科審批恐矯枉過正

至於另一邊廂的港交所上市科亦不甘示弱,對上市申請愈收愈緊,簡單至招股書部分章節頁數也要限制,其中提出意見答問更變成「地獄環節」,據曉佳投行老友所說,現時的意見答問很難在兩輪之內完成,原因是上市科手上已有check list,例如「客戶是否過分集中」、「存貨周轉天數是否過長」等等,不幸命中的需要不停又不停的解釋,據說有時甚至出現類似「麥兜式」對答。

餐飲股易符條件 不代表不是啤殼

曉佳認為,打擊啤殼杜絕老千股當然是絕對正確之事,但出現上述情况,有熟悉上市科的朋友解釋,不少負責審批的上市科職員,都是剛剛大學畢業不久,甚至較高級的職員,對不同行業的認識也不多,造成監管上「眼高手低」。

如果說這種情况是「有殺錯無放過」的話,其實還算不錯,不過老友提醒曉佳一個現象,他說近年出現大量餐飲股上市,近期的餐飲企業申請創業板上市更是絡繹不絕,這些公司往往只賺數百萬元,但卻可以巧妙地符合「客戶/供應商不過分集中」,而且多數現金交收,現金流絕佳,只要不是「造假數」,一般可以輕易過關,但老友反問,這是否就代表這些公司「不是啤殼」?

靠check list篩老千股過於武斷

作為一個負責把關的監管機構,不論是上市科抑或上市委員會,如果大部分成員都過分「離地」,是很難判斷上市申請是否適合通過的。

要說「啤殼」,今天不少被視為殼股的上市公司,當初上市時也被視為業務正常運作,有很大增長空間;要說「老千股」的話,單單以手中一份check list作根據,又是否足以判斷公司是否老千股?

事實上,可能不少人都錯過了在香港創業投資者聯盟上星期就創新板諮詢提交的回應,曉佳就非常同意召集人梁頴宇的說話,其中重點提到「負責審批新股的上市委員會,並無熟悉新科技的人士辨別有潛質公司,有部分人或對互聯網及電商等公司有研究,但新經濟公司有不同的範疇,建議加入『識睇』的人士參與審批」。

上市委員會要吸人才談何容易

當然,市場上擁有一雙「慧眼」的人才不多,這些人是否願意進入上市委員會燃燒生命也是一個問題。曉佳就曾聽說,一名本地富豪因為投資facebook原始股大賺特賺,就是因為有「伯樂」教路,現在這名娶了位美女妻子的伯樂,仍然為富豪四出尋找好投資「搵真銀」,港交所又有什麼賣點,可以吸引到這些人才?

[李曉佳 財經澡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90&issue=201708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