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華為又傳上市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307
華為要在美國上市的消息和美國眾議院的報告前後出現。


  10月5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有知情人士透露,華為已經與多家投資銀行接洽,徵求關於公開發行股票的建議。該知情人士稱,華為向投資銀行諮詢的 內容包括上市的方式和地點、需要披露的信息範圍等。不過華為還未就是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作出決定,也未選定由哪家銀行來負責交易。


  3天後,美國眾議院發佈了一份報告。報告認為華為、中興為中國情報機構干預美國通訊網絡提供機會,並建議考慮到可能的威脅,停止這兩家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商業活動。


  這讓華為在美國—或者其他國家—上市的這條路看上去顯得更有必要了。目前,華為是全球500強中唯一沒有上市的公司。


  華為一直在設法增加自己的透明度,以增加在美國等市場贏得大合同的機會。對此,華為發言人William Plummer稱:「從商業角度考慮,有必要時,公司會進行上市。」過去5年裡,華為加大在美國投資,共計約5億美元。但它連連碰壁,無法獲得大型合同訂 單,更加無法真正進入美國市場。


  2010年,時任美國商務部部長的駱家輝就曾經約談美國運營商Sprint的CEO Dan Hesse,對該公司與華為的電信設備合同表達了擔憂。2008年,華為被迫放棄收購3Com公司;2010年,華為競購2Wire公司、摩托羅拉移動網 絡部未獲批准;2011年,華為收購3Leaf公司在最後關頭被阻止。


  華為將海外市場的人才調往美國,但仍然無法在短時間內平衡美國政府、運營商、媒體等多方關係。華為在電信設備方面,雖能獲得小型運營商的訂單,但主流的大型運營商考慮本國政府意見,仍會與這家公司隔著一層「保護主義」的玻璃牆壁。


  2012年7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在華為一個內部座談會中提到,「戰略佈局,我們唯一覺得困難的是美國。」根據2011年華為的全 年財報顯示,華為實現營收2039億元人民幣,海外市場營收1383億元人民幣,佔總營收的68%。但豐厚的美國市場始終是華為很難突破的一塊。


  同樣問題也發生在澳大利亞市場。2012年春天,澳大利亞總理Julia Gillard也表示,出於國家利益考慮,該國政府將禁止華為競標規模達370億美元的全國寬帶網絡計劃。有消息稱,華為也不排除在澳洲上市的可能。但知 情人士稱,在澳大利亞上市是華為澳大利亞子公司董事會未來5年至10年的目標,目前尚未制定具體計劃。


  隨著2012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場環境惡劣,各大公司業績均有下滑,競爭更加激烈。據華為內部人士表示,最近一年來,華為內部一直在討論在海外IPO上市事宜。華為過去也曾考慮過IPO上市,但最終放棄。


  對於這家公司來說,如果想要真正在全球市場上有所收穫,IPO將是必然的選擇。但也像其發言人William Plummer所稱那樣,得在商業上合適的時機,選擇合適地點上市。

 

 


華為上市可能性

 

好處


  01.進入美國市場:華為可以借此進入美國,對華為業務發展有關鍵的戰略性意義。
  02.完善企業股權結構:上市將是華為改革之前內部設立的虛擬股制度的契機,避免此結構帶來的「合法性」的風險。


難點


      01.美國政府認定其危害美國國家安全,將會對華為在美開展業務進行限制。

      02.不透明,不願披露所有者結構、收入來源、風險因素等相關信息。

      03.內部虛擬股制度需要改革,重新設立內部激勵機制。

      04.上市將使華為對投資者負責,承受投資者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