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民企Vs大石油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22/1MNDE3XzUwMjg1Mg.html

西三線民資入股,無疑是對「新36」條最好的回應,也真正順應了近10年來龔家龍、趙友山等民營石油業代言人們的期望。然而當機會擺在眼前時,這些民企卻似乎都難以躋身其中。

僅僅是受制政策的「玻璃天花板」,還是還面臨其它困難?

以產業基金的構成為例,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是國家級企業,不但擁有原建設部旗下的眾多優良資產,更通過收容多家與軍隊脫鉤的實體成為國內頂尖的基建投資運營實體。

然而正是這樣一家大國企,其在產業基金中也僅擁有10%的份額,首期更只投入了2億元。

「對 於石油天然氣項目來說,動輒投資千億元是很正常的,不論是油田、管道、還是煉化項目,這種投資當量絕不是單個、普通的民營企業所能夠承擔的。」有原天發集 團高層坦言,「出於對民營企業的現狀認識,龔家龍(原石油商會會長、天發集團董事局主席)才力主組建長聯,以便整合力量,共謀發展,然而卻因他個人原因功 敗垂成。」

正因如此,廣彙集團、萬向集團等在介入石油領域時,都更多選擇以自己擅長的領域為支點,慢慢向石油上下游領域滲透,並在10年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些民企都已成為我國能源走出去戰略中的典型」一位國家能源局官員肯定地說。

8月21日,廣匯能源公告稱,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疆煤外運,廣匯將斥資102.7億元建設紅淖鐵路;而為了准東煤化工項目,還需配套投資超過11億元,以建設一座大型水庫。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行業都是高投入、高風險和高回報的三高行業,絕不是買個加油站、弄點成品油那麼簡單。」上述天發集團高層指出。

即便在美英等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能源行業也多為一些巨頭所把持--美國是以埃克森美孚為首的「石油七姐妹」,英國更是為殼牌、BP、道達爾等歐洲能源巨頭們所壟斷。

有研究民營經濟的專家認為,中央政府應對民資在金融、稅收,甚至技術等多領域進行全方位扶植,否則僅僅出台幾條細則是無法扭轉目前寡頭壟斷的市場局面。

(何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