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音樂150215貝遼士幻想交響曲(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2/15/%e9%9f%b3%e6%a8%82150215%e8%b2%9d%e9%81%bc%e5%a3%ab%e5%b9%bb%e6%83%b3%e4%ba%a4%e9%9f%bf%e6%9b%b2%e4%b8%8a/

音樂150215
名曲與名盤系列:貝遼士幻想交響曲 (上)
蕭律師執筆
150215

對資深的古典音樂愛好者而言,有一件事可以鈎勒出法國作曲家 貝遼士Hector Berlioz的一生,就是他瘋狂愛上愛爾蘭籍莎劇女演員Harriet Smithson。 貝遼士於1827年在巴黎看到她主演莎士比亞劇中的 奧菲利亞和朱麗葉,自此對她著迷──據說該女演員一點都不算美人,真是情人眼裡出西施。 他給她寫了很多封情信,但完全沒有得到回應。他常在排演時遙遠望著她。每當看到她在舞臺上投入愛人懷抱之中,他就大聲尖叫跑出劇院。

這觸動貝遼士撰寫我們周知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不廣為人知的是,貝遼士在經受感情衝擊下以很快的速度完成這首作品,那是出於他對自身控制的考慮。在1830年2月,他寫信給一位朋友說:「我將要寫一首交響樂,一切已在我腦海中。但我什麼也不能寫下,我們必須等待。」 這首樂曲就在當年完成,12月5日於巴黎音樂學院由Francois Henbeneck 指揮首演,受到熱烈的追捧。 但一向對自己作品要求甚嚴的貝遼士之後對這樂曲作出了大幅修改。他在次年完成了內容相近的舞臺劇Lelio,差不多成為這首交響樂的續篇,而這交響樂曲也可算是Lelio器樂的序奏。

這樂曲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當中一首重要作品,是「標題音樂programme music」的典範,也是音樂會經常上演的熱門曲目。《幻想交響曲》這名稱是後人習慣的叫法,並非貝遼士自己命名。作曲家給它的標題是《一位藝術家一生的插曲》。所謂「標題音樂」是由作曲家給與樂曲命題及解釋其內容,而不像對應的「絕對音樂absolute music」,作曲者不賦與音樂作品任何命題,而由聽者去自由想象。

《幻想交響曲》不像一般的交響樂有四個樂章,而是有五個。首先,貝遼士給予樂曲一個總描述:一個極富想像力的年青藝術家,由於對渺茫無望的愛情感到失落,吞食鴉片自殺。 由於份量不足,他未有死去,卻陷入迷惘奇異的夢境。他將夢境中的感受、情緒困擾與記憶,化為音樂意念及形象,將其所愛幻化成旋律,而這旋律在整首樂曲都可聽到和「見」到。

之後,他為每個獨立樂章冠以獨立標題並加解釋,詳細交代該樂章的情節。
第一樂章:夢與熱情Reveries – Passaions
首先,他記得自己情緒的不安、無所著落的熱情與無邊的沮喪,與及第一次遇到夢想中集合一切美好魅力的所愛而瘋狂戀慕的喜悅,及像火山併發的熱愛。他神智混亂的痛苦和妒火,重拾愛和宗教給予的慰藉。
樂曲開始是一個遼闊的引子,以 奏鳴曲式sonata form展現呈示部exposition。「固定意念idee fixe」首先出現只是一個簡單旋律,後來發展成整個樂團的演奏。 最後,像風暴過後,由管樂組奏出一連串美麗、莊嚴的和弦—象徵得到宗教的慰藉。

第二樂章:舞會
他在一個節日舞會中遇到他的所愛。 像夢幻般的樂段由小提琴組及豎琴引出一連串高雅、輕盈、飄蕩的圓舞曲,並不時聽到情人的對話。 無論在何處,在城市,在鄉間,所愛的影像永遠縈繞腦際而令他神智昏亂。

第三樂章:在郊野間
一個夏日的黃昏,他聽到牧羊人吹著笛子(雙簧管),在遠方有人和應(英國號)。田園二重奏所在的樹間發出柔和的風聲。 沒有伴奏的笛聲,原本寧靜而和平,但一想起所愛,思緒就立即被打亂:如果她欺騙我呢?像風暴(低音提琴組)般的高潮過後,長長的單簧管聲像祝福的到來。寧靜與荒蕪混雜在一起。最後,牧童笛聲幽幽的吹著,簡單而動人,但沒有得到遠方英國號的回應,代之的是由一輪定音鼓敲出一陣串低沈的悶雷聲和應。

第四樂章:前往絞刑臺的行列
嚇人的鼓聲、法國號和低音弦樂組引領著前往絞刑臺的行列。令人發愁的低音弦樂在喃喃自語。巴松管製造出一種恐怖的氣氛。行進的隊伍愈來愈大聲。作曲者幻想殺了所愛,自己親眼見到被判死刑而被帶去處決。前往刑場的行進時沈重的步伐聲,時而抑鬱、時而狂野、時而光輝、時而莊嚴。樂團首次全團用盡全力;法國號、巴松管、撥弦的弦樂組構成粗暴的對比、怪誕的和聲帶出一種怪異舞蹈的氣氛。最後,由單簧管代表的「固定意念」被斷頭臺重重的一擊而突然縮短,隨後就是龐大的銅管樂器和弦蓋過一輪滾鼓聲……..

第五樂章:女巫安息日的夢
終章令人毛骨悚然。緩慢低沈的引子製造出恐怖氣氛。「固定意念」的出現是歪曲而變聲的,用降E大調的單簧管奏出。作曲者發現自己於安息日處於一群女巫的聚會中,那裡還有各種巫師和妖怪,為他的葬禮而來。奇異的聲音、呻吟聲、爆笑聲、遠處的呼喝混雜其間。所愛的旋律再現,但已失去其高貴與羞澀,現在只是一個低俗、微不足道和怪異的舞者。她,就來到這種場合、參與這個邪惡瘋狂宴會。葬禮的鐘聲、模仿拙劣的最後審判的讚美詩、女巫的舞蹈聲混雜其間。

交響曲有五個樂章在當時相當罕見,但貝遼士並非首創者。早於二十二年前,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就有五個樂章。貝遼士創新的是在第二樂章,引出了不起和複雜的交響圓舞曲,帶領出後來的拉威爾Ravel寫La Valse。第三樂章是完全原創的深刻動人的原野描寫,充滿孤寂而令人傷和的悲歌。

這首樂曲要求樂團的編制,以當時而言,可算空前:
木管樂組:兩支長笛(第二長笛兼任短笛)、兩支雙簧管(第二雙簧管兼任英國號)、四支巴松管;
銅管樂組:四支法國號、兩支小號、兩支短號、三支長號、兩支大號;
敲擊樂組:兩組定音鼓(最多要四名樂手)、兩個大鼓、踫鈸、吊鈸、小鼓、C音及G音鐘(放在後臺);
弦樂組: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兩個豎琴。

樂曲的首演獲到極大的成功。Smithson小姐沒有現身,但李斯特、Meyerbeer, Spontini等當時大作曲家都出席。《前往絞刑架行列》一段被要求encore。貝遼士後來說“李斯特是如此熱情,給我最大的讚美,還用力挽我臂彎,硬說要和我一起晚餐。”

Smithson小姐最終出現在貝遼士面前,但那時她的舞臺生涯正在下滑。和以往的所愛對面,貝遼士誓言永遠站在她身邊。1833年,他們終於結婚了。他們快樂嗎?不。這並不是一段如預期的美滿婚姻。Harriet受歡迎程度不斷下滑,負債累累。 八年後他們離婚了。 Harriet本是一位三流演員,卻通過貝遼士的《幻想交響曲》在音樂史上沾上了少許光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429

音樂150222貝遼士幻想交響曲(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2/22/%e9%9f%b3%e6%a8%82150222%e8%b2%9d%e9%81%bc%e5%a3%ab%e5%b9%bb%e6%83%b3%e4%ba%a4%e9%9f%bf%e6%9b%b2%e4%b8%8b/

音樂150222
名曲與名盤系列:貝遼士幻想交響曲 (下)
蕭律師執筆

150222這首名曲錄音版本豐富之極,幾乎每一間唱片公司、每一位指揮都灌錄過,有些更灌錄過兩、三次。一個發燒友如沒有收藏五、七個錄音版本,又怎配稱得上發燒友?我自己就擁有十八個版本,夠燒未?

有人會覺得我們「黐線」,樂譜只有一個,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版本,來來去去還不是那一「把」聲!但你須明白,每位指揮雖然面對著同一總譜,但每人對樂曲的理解與感受都會截然不同(基於每人的際遇與歷練不同)。你如細心聆聽每位指揮的處理手法,你會發現棒下「製造」出來的聲音是不同的。我說「製造」是沒錯的,原來每一位指揮都不會照原譜「依書直說」,而會對總譜進行增減修改。最常用的手法是改變速度、樂音的強弱、刪減或重奏某段、改變配器(如加入鼓或鐃鈸或三角鐵等、或將某種樂器數目加減等),這些修改就「製造」出不同的音效。 細心聆聽這首樂曲的最後兩個樂章,就會發現每位指揮棒下「製造」出來的樂音截然不同。

在介紹以下不同錄音版本前,先要指出一點:所有指揮家都非泛泛之輩,各有成名因由,否則就無法指得動樂團過百的樂手──樂手們每人差不多都是老師級,門徒不少。我們發燒友,百份之九十九強都是外行,實在沒有本事對不同版本說三道四,充內行。我們喜歡那個版本都純屬個人主觀。

有西方樂評人曾這麼說:「你想知道《幻想交響曲》應該怎樣演繹,就去聽聽Colin Davis的演奏罷!」的確,Colin Davis(英籍指揮家,後因對音樂有卓越貢獻而被英國皇室封為爵士,此後就被稱為Sir Colin Davis)被認定是貝遼士作品權威演繹者之一。他曾替Philips灌錄整套“Berlioz Cycle”,單就《幻想交響曲》就灌錄過三次,都在Philips旗下發行。第一次是在1963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被認為是三次灌錄中最經典的一次,以現今視為珍貴的Hi-Fi Stereo版發行。第二次是十年後指揮 阿姆史特丹音樂大樓樂團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第三次是在八十年代初指揮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最後這個錄音已是黑膠碟的尾聲,廠方基於現實,只發行CD,沒有黑膠碟版。 試想,如果Colin Davis不是「猛龍」,豈有能量指揮世界上三支頂尖的樂團。 所以要聽幻想交響曲,Colin Davis版屬「必聽」版,而又以LSO版為首選。

英國籍指揮演繹這首作品大都表現色。本文推介的名盤過半都由英籍指揮泡製出來。 在EVEREST全盛時期(時間很短),以當年最新穎的35mm闊磁帶灌錄一批以藍/灰/黑及紫/金色標貼的黑膠碟(個中過程請參閱本刊舊文《細說天碟》系列),音效震撼。 Sir Eugene Goosens所灌錄的這首作品風格獨特,近年Speaker’s Corner也選這張從新發行。 Re-issue雖平一點(真只是一點),但其重新處理只重誇張取悅聽者,已非原味,我建議各位貴一點也要找原廠版。 要註意的是,後來EVEREST財務狀況急速下滑,粗製濫造,出現一些金色標貼及其後一些紅/藍標貼的品種,千祈不要買。

Sir Thomas Beecham 又是一位英國籍的指揮家。 HMV在1960以名貴的「白金狗」品牌發行了由Sir Thomas指揮由他在1946一手組成的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至他在1961去世時解散)。Sir Thomas是位個性獨特的指揮,在英國及海外被尊重程度無人能及。他於身歷聲時代來臨後幾年就去世,所以他的身歷聲錄音不多。這欵幻想曲灌錄於他去世前一年,演繹與音效都超一流,彌足珍貴。

Sir John Barbirolli又是另一位英籍指揮家,短小精悍,指揮創立於1858的古老樂團Halle Orchestra。 Sir John無論演繹柴可夫斯基、德伏紮克或西貝流斯的作品,都展現鮮明的獨特風格。 這首由Sir John演繹的《幻想交響曲》交由鮮為港臺發燒友所知的英國老牌唱片公司PYE以當年最高質素(但標榜以亷價one guinea發售)Golden Guinea Collector Series品牌發行。

卡拉揚灌錄這首作品多達四次。早於五十年代就替英國Columbia灌錄,是mono版。到1970年又指揮Orchestre de Paris再演繹這首作品。現在他最負盛名的演繹是當上柏林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55-1989),於1965發行的鬱金香tulips版(本港發燒友錯稱的大禾花版──tulips明明就是鬱金香,怎可以叫大禾花?)這版本可算是港臺發燒友最熟識的版本,幾乎人手一張,不必再介紹。卡拉揚第四次灌錄這首作品是在1975,同樣指揮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現在很多人還將這兩個錄音混淆,以為是不同封面的同一錄音,更有人以為後者是前者的二版。大佬吖,看看編號已很清楚,前者編號是138xxx,後者是2530xxx,是不同年代的產品。

Igor Markevitch俄國出生意大利籍指揮家,他在1957-1961年間當上意大利名樂團Lamoureux Concert Orchestra of Paris時,灌錄了不少鮮為人(港臺)知的錄音,其中堪稱不朽的是他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錄音,現留存的數量甚少,我幾經艱辛才以不同發行國家湊夠兩張Philips版(貝九一般是兩張一套,以前習慣分開獨立來賣)。這欵幻想交響樂是Markevitch非凡之作,對第三樂章的處理尤其細膩,英國管與單簧管相和應一段尤為惹人遐思。這欵也是以DGG鬱金香版發行。

原籍法國、但後來成了美國公民的Pierre Monteux,是演繹法國作品權威之一,《幻想交響曲》是法國樂派的力作,自然是他的拿手好戲。Monteux入美籍後居美,指揮Vienna Philharmonic,給RCA灌錄了這首作品,以Living Stereo品牌發行,已是一個不錯的版本。但我覺得他替瑞士唱片公司Concert Hall指揮 漢堡NDR交響樂團的演繹更精彩。這張唱片獲1964唱片大獎。港臺發燒友只識RCA、DECCA、EMI等名牌,Concert Hall?唔識,咩野料?是否山寨貨?但能取到唱片大獎,當非泛泛!漢堡NDR交響樂團是歐洲大樂團,Monteux又是大師,你認為他們會為山寨貨服務嗎?

Charles Munch是法籍指揮,亦是擅長演繹法國樂派作曲家如貝遼士、德布西、拉威爾等的作品留名於世。 他和 波士頓交響樂團有過八年(1954-1962)的夥伴關係,並替RCA灌錄了不少精彩作品,而《幻想交響曲》是其中之一,在1961年灌錄。

Vanguard是美國的1950年成立的小型唱片公司,本來是以生產爵士音樂和民歌唱片為主要對象。但在身歷聲錄音技術面世後,各唱片公司開始爭奪身歷聲唱片的市場,各展奇謀,各出綽頭: RCA出產Living Stereo、Mercury出產Living Presence、Westminster出產Natural Balance,而Vanguard就出產一種叫Stereolab Demonstration Disc的品牌。 其實當時身歷聲錄音技術已不是甚麼秘密,問題是如何爭取市塲佔有率,如非有點口號,是無法競爭的。但口號歸口號,如果你的製作距離口號太遠還是不行的。所以Vanguard確是精心泡製這欵Stereolab Demonstration Disc,但只有十幾欵,而大部份由法籍Vladimir Golschmann及意大利籍Mario Rossi指揮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這欵由Golschmann演繹的《幻想交響曲》的音效毫不遜色於任何大公司的製作。

老牌澳洲籍指揮Willem van Otterloo是荷蘭樂團H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49-1973年間音樂總監,為Philips灌錄了不少曲目。那段時間正是Philips製作Hi-Fi Stereo版的黃金時期,這欵幻想交響曲正是那時代的製作。以Otterloo的資歷而言,此曲毫無疑問是另一風格的演繹。

我的推薦 :
Colin Davis/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hilips 835188 Hi-Fi Stereo)
Colin Davis/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Philips 6500774 silver/red)
Sir John Barbirolli/Halle Orchestra (PYE GSGC 14005 gold/black)
Sir Thomas Beecham/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MV ASD 399 gold/cream)
Sir Eugene Goosens/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Everest SDBR 3037 white/blue)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DGG 138964 alle hersteller)
William von Otterloo/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Philips 838601 Hi-Fi Stereo)
Pierre Monteux/NDR Symphony Orchestra Hamburg (Concert Hall SMS-2357)
Charles Munch/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RCA Living Stereo LSC-1900)
Vladimir Golschmann/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 (Vanguard SRV-120 Stereolab)

P.S. 本文原刊登於《發燒音響》雜誌,經大量刪除示範照片,只留一幅,以適應《掌門天地》體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7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