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秒鐘」判斷公司風格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48

  無論面試還是報到,第一次走進一家公司,我們在充滿各種好奇的同時,多少也會有點兒忐忑:在這家公司上班忙嗎?工作節奏是不是很快?同事好相處嗎?部門之間容易合作嗎?行政規定繁複嗎?公司文化是活潑型還是刻板型?公司裡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還是比較寬鬆隨和?


  當然,要瞭解這些也不算什麼太難的事兒—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你總能慢慢熟悉所在公司的辦事風格和節奏。但假如你足夠細心並且巧妙,懂得觀察,然後適當分析,你也許在第一天就能對公司文化和工作氛圍做出一個大體的判斷了。


  至於這樣做的好處,首先是能節省時間成本,其次它可能對減輕你初到一家公司的焦慮和茫然很有幫助,讓你更快融入集體氛圍,減少犯錯,以及帶來更多好人緣和好機會。


  謝立治就是這樣一個細心的人。在剛剛進入紐約一家投資基金工作的時候,他發現周圍的同事雖然在穿著上並不嚴謹—他們通常穿襯衫和馬甲,不打領帶,也不 穿外套,甚至可能穿著牛仔褲—但走路的速度卻非常快,而且時刻帶著藍牙耳機,邊走邊講電話。這種現象和他在這裡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相符的:公司 裡同事之間很隨和,管理也比較寬鬆,但做事時必須得嚴肅認真。


  隨後他工作過的巴黎銀行總部則是另一種情況:辦公桌上除了電腦沒有其他的擺設,所有同事都是襯衫西褲的「標配」。很顯然,這裡工作流程嚴格,同事之間 的相處也不會太隨便。但畢竟是在巴黎,這裡人人都更愛生活,所以即使巴黎中午並不休市,同事也會放下工作出去吃飯和午休。


  再後來回國,謝立治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他很快發現這家有外資股東的民營公司的文化可能更像他在紐約的東家—同事的穿著半職業化,工作節奏也很快,但 氛圍輕鬆易相處。儘管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公司的文化也慢慢開始偏向於流程化,同事們變得更嚴謹,制度流程也更複雜,但一開始的判斷很準確,對他開展工作 也很有用。


  通常來講,前台的環境和前台人員的工作狀態,辦公室的格局和裝修風格,辦公桌的擺設,還有員工的工作狀態,甚至公司官網的風格,這些都是我們第一天走進公司就可以觀察到的,以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構成我們的判斷要素。


  在這樣「知己知彼」的同時,這種觀察和判斷也能提醒我們檢視自己的性格和工作習慣與這家公司的文化的匹配程度,以便我們可以及時做出調整,讓自己更快地融入和適應新公司。


  當然,這些畢竟是第一印象,屬於小技巧,千萬不能把它當成刻板印象,否則就真是弄巧成了拙。所以,更聰明的做法,還是把最初的觀察和判斷跟之後我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獲得的新體會和新經驗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算真正瞭解,真正融入。

 

1.從哪些細節觀察公司風格

A 前台


  這是你走進公司所接觸到的第一個工作區域。前台小姐的工作狀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這家公司總體的工作氛圍。你可以觀察她接電話的方式、接待你的態 度,以及跟其他同事在互動溝通時的反饋速度。Consult Group(上海)有限公司高級顧問王瀾提醒,「有些公司的保潔員會在前台休息聊天,這類公司的文化一般比較親和,同事之間容易溝通,但從另一個方面來 講,可能在專業度和嚴謹度方面就不是很夠。」


  前台的背景板也是一家公司最集中展示文化的地方,一般會突出公司的Logo和主打色。根據任仕達中國區市場總監孫海寧的經驗,如果公司的主打色是單一 色,比如藍色的IBM、寶潔、輝瑞,那麼公司通常比較嚴肅和務實。而使用多種顏色作為視覺主打色的公司,會更注重員工的想法和創意,最典型的就是 Google。


B 員工工作狀態


  除了觀察到的員工的穿著、走路速度和工作時間安排上所體現出來的工作狀態外,你也可以看看同事們是如何跟你打招呼的。如果只是一句簡單的「你好」,那 麼這家公司往往偏嚴謹和流程化。因為在這樣的公司裡,員工之間的上下級關係明確,在有確定的流程之前,即便有工作要求也不會輕易行動,所以員工在公司中會 比較拘謹。


  假如你是去面試的,那麼HR也是你的觀察對象。他的行為模式、問話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家公司的工作狀態。「尤其是在面試時當HR對你的提問中帶有一些挑戰的時候,他很有可能是在測試你的抗壓能力,從而確認你是否有能力承擔工作中的壓力和挑戰。」王瀾說。


C 辦公室格局


  美劇《廣告狂人》中,新公司SCDP的合夥人Peter要求換辦公室,原因是他的辦公室不僅沒有窗,還有一根討厭的柱子—有些公司就是以職位大小來決 定辦公室的位置和面積的。比如在西門子、GE、輝瑞、IBM等大公司,會根據職位大小給管理層分配不同的辦公面積。大老闆的房間有兩面牆上有窗,而普通的 管理層只有一扇。這類公司的層級結構往往是金字塔型的,更重視等級和流程。


  與此類似的,是一些製造業和化工類的公司,辦公室是圍著廠房頂部建的,一般帶窗戶的那一圈辦公室都是屬於管理層的,員工則坐在被這些辦公室圍起來的中間部分。辦公室之間的隔斷都是透明的門窗。


  而在一些公司結構扁平或者網狀的公司,除了大老闆會有單獨的辦公室外,其他員工都開放辦公,有沒有窗戶也不是一件要緊的事情。甚至在Facebook,沒有任何人擁有私人辦公室,包括它們的老闆扎克伯格。


D 辦公桌擺設


  如果一家公司的員工辦公桌上放著植物、家人或朋友的照片,或者在電腦屏幕上貼有便利貼,那麼這家公司的文化往往比較親和、自由。而有些公司則會讓員工 貼上日程表,標明自己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開什麼會。這類公司一般做事會更有規劃和條理,計劃性比較強,團隊日常的溝通和協作非常多。


  在廣告行業、互聯網公司等創意類及藝術類的公司,甚至公司整體也會重視辦公環境的佈置,牆上常常會貼上很多的招貼畫、照片,還會佈置榮譽牆。孫海寧認為,這類公司一般會鼓勵創意和個人發揮。它們內部的級別不是很明顯,上下級之間的溝通距離也比較小。


  從辦公區的形式也可以判斷出這家公司的工作方式和氛圍。如果是在一個需要很多團隊協作的部門,辦公桌的隔斷一般比較少,以便員工之間相互溝通。而有些部門的工作是需要避免工作中相互影響的,這些公司往往是格子間。


E 公司網站


  事先瀏覽將要去的公司的官網也是個好辦法。注意,你要看的不僅是它們用文字表達的介紹和資訊,同時也要留意網站的設計、色彩以及所使用到的技術。


  「這些雖然屬於公司對外品牌建設的東西,但是它們也會在內部員工和公司文化上有所映射。」王瀾同時提醒,如果你要去的這家公司處在快速發展期,但其網站更新頻率很低,或者設計比較過時,那麼這很有可能是一家不太注重細節的公司。


  也可以去LinkedIn上搜索一下目標公司的員工們,他們可能是你未來的同事,大概熟悉他們的職業經歷會有利於之後的合作和交流。而如果你目標明確想要面試成功,去看下你所申請職位的前任員工,查看他的職業經歷和所做過的工作,這也會是有幫助的。


2.判斷自己適合怎樣的公司風格


  觀察和瞭解公司文化的目的當然是幫你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這種文化氛圍,以及需要做出哪些調整,所以弄明白自己適合哪種文化風格也很重要。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性格、適合什麼以及想要什麼,而且人在不同的年齡和職業發展階段也會對企業文化有不同要求。許多人在年輕的時候有衝勁,而在30歲至35 歲時已經積累了很多疲憊感,會偏向追求穩定的工作環境。但也有人會把35歲之後當作最後一次跳槽機會,這時候又希望能夠最後一搏。


  你要做的是什麼? 你的職位本身會決定你對工作環境的需求。有些職位是不需要你太看重公司文化的,比如銷售,應該更多考量公司能夠給你的資源支持、現有項目的基礎、客戶的積 累等硬性的東西。如果是研發職位,那麼企業在創新的長期投入、技術和專家實力、流程和團隊建設等方面更重要。


  你的能力在何時能夠最大程度發揮? 直線匯報上司會直接影響你的「職場生活」。那麼,不管老闆是樂於授權的掌舵型,還是事無鉅細的指令型,你都應該與老闆定期溝通保持共識,爭取在信任支撐下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韋瑋
凱捷諮詢跨國企業業務高級經理

C=CBNweekly 
W=韋瑋


  C:走進公司觀察到的公司文化細節到底有多重要?


  W:這些觀察往往過於細節,只能是很小的一方面,並不能夠很準確地反映出一家公司真正的文化。很多時候公司之間的文化差別不是通過觀察就能得到的,比 如你走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中的任何一家,如果不是通過Logo,你都未必能分辨出來是哪一家,但在裡面工作的人肯定覺得這四家公司之間是有差異的。


  C:你認為更準確的判斷標準應該是什麼?


  W:一般而言,判斷一家公司文化最主要的三個指標是:企業性質、所處行業和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國企、民企和外企之間的差異就很大,而且外企也分為鬆 散自由的歐洲企業、流程導向的美國企業,以及層級關係明確的日韓企業。行業對公司文化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快消品行業的公司文化一般都比較活潑,製造類 企業就更加中規中矩一些。另外,企業處於創業期、快速發展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階段,文化也會有相應的變化,這跟一家公司領導者的風格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從硅 谷回來的創業者,無論是做媒體還是電商,他們的公司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文化風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