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中國的豬腩肉?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642770前兩晚,我貓王的老同事漏夜致電給我,著意叫我聽回羅家聰在電台的講話,其實一直以來我也十分欣賞羅家聰的分析,他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學人,不過說話時有點生鬼,有行家稱他謂「股壇周星星」。可惜,我網上無法找回這一段節目,據講他敢言的指出,中國今學了的是什麼經濟,又不是貪污造假等!
我貓王想這天羅家聰可能已收到浙江中江集團爆煲的消息,建行(00939)透過發行理財產品為瀕臨破產的中江輸血,令人再度關注,地規模達14.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正規貸款約四分之一的「影子銀行」,刻下經濟低潮拖得愈長,不難發展成中國式雷漫的潛在風險。
美
銀美林月初發表的研究報告,便關注影子銀行的潛在風險。影子銀行包含信託、典當行、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地下錢莊及銀行理財產品。這些環節與銀行關係
千絲萬縷,令人關注一旦爆煲,因銀行可能亦是信託公司股東、銀行本身的理財產品亦為影子銀行業務,以及銀行可能直接或間接為影子銀行提供資金等渠道,引發
骨牌效應。
這些中國式的金融衍生(Financial Engineering),據美林的分析,這是賺取官方利率與黑市利率之間息差的槓桿交易(即借錢進行交易)。當貸款需求減弱,影子銀行的投資押錯注,這種遊戲便要停頓。若這情況發生,他們薄弱的資本基礎很快會消失殆盡。
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之中,銀行扮演了資源分配的角色,在1984年以前,中國人民銀行既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又對企業單位和居民個人辦理存、貸款等業務。改革前,銀行明顯扮演資源分配的角色,有別於西方自由經濟體系,政府的資源分配會通過福利、公務員體系等分派出去,而中國以前通過中國人民銀行把資金下放到地方、及企業,官商不分。四大商業銀行亦在1984年相繼在資本市場展開其相關的業務,各個銀行專職於其相關的專業貸款業務。據聞當年只要有個計劃書,再經過權傾的幹部審批,就可以拿取貸款,隨著經濟高速的增長,有借有還,有些壞賬亦可以瞞天過海!但也掩飾不了龐大的壞賬,直至四大商業銀行上市之前,財務專家才把這些壞賬捆綁包裝的賣到別的公司。
今天,計劃經濟的色彩仍然濃厚,商業銀行仍然要負上資源分配的任務?但是,要知道我們人民是銀行的股東,亦官亦盜的銀行家似正在向人民打劫?劫了的財富去了哪裡?誰偷走了中國的豬腩肉?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