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馬斯克重新定義了火箭 再度增持的安邦將決定萬寶勝方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23/153430.shtml

導讀 : 霧霾天來了,這次,經過“精心”調研,發改委得出了“網店沖擊就業”的結論。此外,“萬寶之爭”到了白熱化階段,安邦將決定這場之爭的勝方是誰。昨日,小米也發布了手機以舊換新的消息,但是給出的回收均價中,小米1只值10塊錢,10塊錢做什麽?叫個外賣恐怕都不夠吧!米粉們能買賬嗎?同日,從美國傳來了驚天動地的消息,馬斯克憑借SpaceX超越中美俄,成功實現了將火箭回收到地面。

行業新聞:

1. 安邦再度增持萬科,站隊方向將決定誰是勝者

12月22日消息,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根據港交所最新披露的信息,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於15日再增持萬科A股1.184億股,此次增持後,寶能在萬科的持股比例上升至23.52%。同時,安邦也於17日增持萬科A股股份10535萬股。目前,萬科的股權結構已形成多方割據狀:寶能持股達23.52%,萬科管理層的盈安合夥、華潤、劉元生、萬科工會委員會構成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21.1%,安邦持股6.18%,還有一些機構投資者及中小股東。安邦倒向任何一邊都將決定這場“萬寶之爭”的勝方是誰。

2. 發改委罕見表態:網店沖擊就業

12月22日消息,霧霾天一來,國家發改委又成為主角了,這次不是因為成品油調價,而是因為它給中央的建言報告里,牽扯到最近爭論激烈的“網店導致失業”議題。

據“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披露,這兩天,中央正在召開2016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國家發改委在分析明年經濟形勢中提到:“盡管網上商品零售、快遞等新興業態創造了部分新的就業崗位,但也必須註意到網店對實體店帶來的沖擊和顯著的替代效應。”

但這次不是信口之言。國家發改委這次可是調研過的:“圖書、服裝、家電等產品的實體店受到沖擊最大,部分實體店經營困難甚至出現了關閉潮。部分傳統的百貨商場也受到較大沖擊,經營景氣度持續下降,這對相關群體就業帶來較大影響。”

3. 小米推以舊換新:小米1抵10元

12月22日消息,小米手機官網微博今日下午宣布小米以舊換新服務正式上線。小米與愛回收網達成合作,為米粉量身定制舊機換新服務。

在回收方式方面,小米表示,支持全國順豐到付包郵,北上廣深部分地區工程師可上門服務,還可在當地小米之家或合作夥伴門店1對1完成回收。相比其他廠商推出的以舊換新,小米的特色是可以網上估價,用戶換取的是小米代金券,代金券需要在小米網購買產品才能消費。

小米官網顯示,在各機型中小米1回收均價最低,為10元,回收均價最高的是小米4C,為707元,

4. 大大集團涉非法集資已立案 賬面僅剩1億多元

12月22日消息,一直處於在被調查風波中的大大集團,當日於官網發出一封“奇葩”聲明,直言上海申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企業三證和公章於2015年12月19日已遺失。而新浪財經從警方處最新獲悉,大大集團涉嫌非法集資已經被立案偵查,且賬面僅剩1億多元。

目前位於長泰廣場的大大集團總部,已經停止運營,一樓的電梯口被封,現場數十名保安維持秩序,眾多投資者集聚在一樓大廳填寫客戶登記表,包括產品名稱、合同編號、購買及到期日期、客戶姓名等信息。

5. 日月光擬再收購矽品近25%股份

12月22日消息,據臺媒報道,日月光宣布將從12月29日起,以最高收購金額為423.5億元(新臺幣,下同,約為83.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公開收購矽品24.71%股份。

若此次公開收購完成,加上之前的公開收購,日月光公開收購矽品的股份將達49.71%,最高收購金額為423.5億元新臺幣,此次收購行為將持續到明年的2月16日。

6. 馬斯克憑借SpaceX超越中美俄

12月22日消息,有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發生了,真的是驚天動地,天空都是火焰的顏色,享譽全球的商業火箭機構 SpaceX進行了“獵鷹9號”火箭的第20次發射。

光在今年就是第6次發射,不過這已經不是什麽新聞了,人們甚至不關心他們成功了沒(當然是成功了)。真正的大新聞是:他們實現了完整的從軌道回收火箭。

這件事之所以那麽令人震撼,是因為世界上的其他大部分機構,不但沒有成功回收過火箭,甚至也沒有嘗試過——他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我們看到那一團巨大的火球,漸漸減速顯現出火箭的輪廓,而後降落在陸地上,它的火焰一點點消失,整個世界回歸平靜的黑暗,背後是全世界所有人的歡呼。我們仿佛看到,這個曾經被認為是最接近喬布斯的人,已經不再以喬布斯目標了:他的未來是鋼鐵俠。

7. 谷歌與福特組建無人汽車公司

12月22日,據國外媒體報道,據3名消息人士爆料稱,谷歌與福特將組建合資公司,共同研發使用谷歌技術的無人駕駛汽車。這是兩家公司向自動化共乘服務領域邁出的一大步。

據悉,福特公司將在1月份的CES大會上宣布這個合作計劃。通過與谷歌合作,福特在無人駕駛軟件開發方面將取得重大進展。福特已經測試其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多年,直到12月份才透露其開始在加州街頭進行公開測試。谷歌目前在加州和得克薩斯州擁有53輛測試車輛,已經自動行駛了近200萬公里。

而通過與福特結盟,谷歌可以避免花費大量資金和時間研發自己的汽車制造技術。今年年初,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曾表示,谷歌正尋找制造業合作夥伴,以便利用其開發的無人駕駛系統。據信,這種技術可以挽救美國公路上每年高達3.3萬名車禍遇難者的生命。

8. 亞馬遜德國工人聖誕前大罷工

12月22日,據國外媒體報道,在繁忙的假日購物季節即將全面展開之際,德國電商工會Verdi號召亞馬遜德國物流中心的員工舉行罷工,以便向亞馬遜施壓,要求其提高工資待遇和改善工作條件。這已經是Verdi連續第三年在聖誕節之前呼籲工人舉行罷工。

但是亞馬遜堅決抵制Verdi的罷工號召,宣稱其已經為員工提供了“誘人”的補償協議。亞馬遜堅持稱,罷工不會推遲假日購物季期間包裹和禮品的出貨。亞馬遜發言人稱:“我們的客戶可以信賴我們的交貨承諾,絕大多數員工不會參與工會罷工行動,他們都在全力工作。”

自從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已經上漲了115%,令其成為世界上價值最高的零售商。投資者也為亞馬遜用戶群大幅增長興奮不已。但是亞馬遜也因員工生活與工作失衡而遭到許多批評。

融資消息:

1. 高考圈獲天使匯等數百萬種子輪融資

2. 邁可麗兒獲中以股權基金、宗申產業集團、英飛尼迪1億元人民幣Pre-A輪融資

3. “指南設計”獲得北極光創投等千萬元A輪融資

4. “時速雲“獲朗瑪峰創投數千萬元A輪融資

5. 贊那度精品旅行網獲騰訊領投的8千多萬人民幣A+輪融資

6. i-EVER美課美妝獲常春藤資本領投的500萬美元B輪融資

大佬聲音:

魅族李楠:性價比是有毒的

魅族近日送出了最後一場溝通會上,魅族李楠在會上拋出“性價比有毒”的說法,這種調性和此前“MakeLove,NotWar”保持一致。會上,魅族李楠表達了自己一些看法。關於未來,魅族仍舊會保持“貴一點好一點”的態度,並聲稱會保護好渠道的立意。設計會更好,產品體驗服務更過關,以好產品帶動銷售一直是魅族一直強調的一部分。在猛沖銷量的同時,魅族在明年也會以這種策略做產品,因此,銷量初步定在2500萬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983

“萬寶大戰”回顧:萬科的輿論戰為何變成了“王”的獨角戲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09/976629.html

輿論開了鍋之後,吸引了一大群圍觀者,但舞臺上只有王石,王石也就自然地成為聚焦的中心,被人家翻來覆去地觀察、評論。王石說的越多,對他的解讀就越多;解讀越多,他似乎總想著做進一步的辯解,這又激起了進一步的解讀。

原標題:萬科收購事件再回顧:當情懷挑戰規則

歲末年初,中國企業界最為吸引人的娛樂大事件,毫無疑問就是萬科、寶能、安邦聯袂主演的“三國殺”。

本來只是一宗專業性極強的股權並購案,奇跡般地發展為全民同樂的熱點話題,最早源自於一篇“被泄露”的內部講話。那是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萬科內部會議上的講話,核心就是不歡迎寶能系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這篇講話一經廣泛傳播,公眾才開始註意到寶能對於萬科的“惡意收購”。

“王”的憤怒

是的,“惡意收購”,大多數媒體用的就是這個詞,盡管它非常容易誤導一般讀者。所謂惡意收購,英文為hostile takeover,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或未能與其達成一致的情況下,通過股票市場強行實施的收購。比“惡意收購”更為確切、不易產生歧義的中文術語,應該是“敵意收購”或“強制收購”。

在上述講話中,王石相當明確地提出,不歡迎寶能系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理由很簡單:對方信用不夠,令人擔心可能毀掉萬科最值錢的東西——品牌的信用。王石說:“一旦寶能系控股,大的投資公司、大的金融機構以及商業評級機構就會對萬科的信用評級重新調整……一旦寶能系進來,這個大股東的背景就可能影響萬科的評級。”

王石質疑寶能系收購資金的來源,擔心短債長投的風險,“他們層層借錢,循環杠桿,沒有退路。一直這樣滾雪球滾下去,就像美國上世紀80年代的垃圾債券、杠桿收購,一旦撐不下去,後果不堪設想,1990年美國有接近60家壽險公司破產。”

王石講話之後,有與會人士提問,萬科要如何應對寶能系的強買?

王石說:“他們增持到30%以後,可能會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另外還可能在社會上散布我和郁亮不和的謠言,或者用其他方式分化瓦解萬科管理層和員工,這些手段都是無用功……我們不會受到資本的脅迫,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

在王石這篇內部講話中,對寶能的蔑視、敵意與戒心十分明顯。而此時,寶能系旗下的深圳市鉅盛華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前海人壽”),在萬科的持股高達22.45%,已經成為第一大股東。

迄今,沒有任何權威信息能解釋:為何王石在萬科內部的講話,當天就能傳遍整個網絡。從萬科及王石後來的反應可以證明,流傳出來的這篇講話的確是真貨。那麽,是誰傳出來的?可能性有三:一、媒體挖料;二、寶能諜報;三、萬科自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萬科自己樂見,無論是媒體挖料還是寶能諜報,都將遭到萬科義正辭嚴的訓斥。因此最大的可能是萬科自己爆料,主動掀起輿論戰。

那麽,萬科圖的是什麽呢?歷來的輿論戰,其戰術目的無非是:一、貶低對手,擡升自己;二、征召同誌,建立統一戰線;三、向政府喊話,爭取支持或施加壓力。隨後的事態發展證明,王石的輿論戰似乎並未能達成以上任何一個目標,這場輿論戰似乎是倉促發起,事先應未進行沙盤推演,尤其是在公關與法務方面進行專業分析。

2015年12月19日,王石在微博上轉發了一篇題為《萬科被野蠻入侵真相:一場大規模洗錢的犯罪》的文章(但很快他就刪除了),並轉發了一篇題為《這兩個人的對決,決定了萬科股權大戰的走向》的文章,暗指寶能系目的不善。

隨後,王石再發微博稱:“在現代社會的經濟生活中,上市公司的生存,股東舉足輕重,但是健康發展卻離不開它的員工、客戶、供應商和社區的支持。公司作出經營決定,就不僅要考慮股東利益,還要考慮相關利益人的利益……惡意收購在法律角度是個近乎中性的詞,無關道德,但在倫理角度,其行動不顧社會相關利益至少是不善。”

帶刺的“情懷”

顯然,“王的反擊”開始了。盡管在資本運作層面的技術分析顯示,留給王石的選項並不多。“王的反擊”帶著憤怒,也一如既往地帶著“情懷”,其公開表態總是很宏大,帶著諸如“透明、規範、守法的社會秩序”“社會相關利益”等大詞,仿佛一家公司內部的股權之爭已然關系到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血統正、情懷大,王石版的“劉皇叔”形象呼之欲出。

“情懷”,是王石多年來遊走江湖的利器,也是不少“功成名就”、或者自認為“功成名就”的企業家們在努力為自己爭取的新標簽。“情懷”,當然不僅是溫良恭儉讓的,而是時時帶著刺,帶著占據了道德、政治高地後的自豪感、優越感。

“王的情懷”,也帶著刺,而且是大刺。

在前述“被泄露”的內部講話中,王石提到:“我們不會受到資本的脅迫,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現在資本來勢兇猛,但中小股東會站在我們這邊,客戶會站在我們這邊,要求透明、規範、守法的社會秩序會站在我們這邊。”聽者不禁好奇:誰在挑釁“透明、規範、守法的社會秩序”呢?

王石轉發的那篇文章《萬科被野蠻入侵真相:一場大規模洗錢的犯罪》,看起來不僅是一篇“討逆檄文”,甚至可算是公開舉報。文中指責“保險公司成為了一個洗錢的重要通道”,萬科這樣的企業遭遇野蠻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場悲哀,如果中國最優秀的公司都得不到保護,那我們就有足夠的理由懷疑我們生存的環境。”該文甚至指責:“監管層卻沒有采取任何態度,這是一種不作為的表現……證監會、保監會就看你們如何出手了,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招行、萬科、民生銀行、金地等,都在或曾經被入侵,企業價值在被摧毀,你們的消極不作為是否稱職?甚至瀆職?”語氣十分淩厲。

這篇“討逆檄文”在最後說:“萬科被野蠻收購,並不是一場兼並與反兼並之戰,而是一場反腐與腐敗資金之戰,是一場洗錢與反洗錢之戰。而最終的結果,堅信野蠻的入侵將會失敗,因為歷史上還沒有野蠻的兼並成功過,而正義一定會到來。同時相信,對於保險機構的洗錢將會成為監管層打擊的重點,這是中國當前反腐的需要,也是必然!”

這樣的文章立意,簡直是要置寶能於死地。人家不過是要點股份,而且是用高價買,至於因此要了人家的命嗎?

“萬科文化”是這次事件中王石所刻意維護的,也是其抗拒寶能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12月23日下午,萬科發表公開信表示:“如果寶能系控制萬科,我們沒有信心說服它不改變萬科的文化和經營風格。我們在雙方接觸的過程中已經逐漸失去了這種信心……我們捍衛的只是萬科的文化,針對的只是寶能系,我們對保險資本、潮汕商界沒有任何敵意,不希望外界對此產生誤解。”

至於什麽是“萬科的文化和經營風格”,以及後來歡迎安邦時為何就認為安邦比寶能在這方面更為可靠,王石等並沒有明確解釋。經濟學者馬光遠不無揶揄地說:“最終不管鹿死誰手,相信王石在這次收購中的表現已經讓他走下了神壇,偶像倒了,不知道還能不能保留像過去一樣董事長整天遊學、爬山的萬科企業文化?”

其實,“董事長整天遊學、爬山”並非壞事,至少說明了“萬科企業文化”的兩個特點:

一、以郁亮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很強,因此可以將王石長期供在神龕上,而絲毫不影響萬科日常運轉,當然,這也說明王石當年確能識人、知人、用人;

二、王石個人的威權主義影響,在萬科留下深刻烙印,以至於他在萬科這一畝三分地里可以真正地成為王、成為神,盡管他的股份很小。

這一次的問題,或許正在於“整天遊學、爬山”的董事長突然親政、而且還親征了,這顯然是與萬科的“平時”體系大大不同,儼然進入“戰時”狀態了。

為“大股東”服務?

王石的“情懷”無法解決的另一個悖論,是作為職業經理人及小股東,在對抗第一大股東時,他用的是什麽身份?

按照王石17日晚內部講話,他似乎是以“中小股東”代表自居:“我們不會受到資本的脅迫,中小股東就是我們的大股東”。這種類民粹式的宣傳十分煽情,但正如“為人民服務”的口號一樣,若只關註抽象的“人民”概念,忽略一個個具體的個體,“誰是人民”就會成為“有力者”的自由裁量權,這樣的口號最多也只是口號而已。王石或許沒有留意屌絲的心理:作為第一大股東的“寶能”如果都無法得到管理層的尊重,屌絲股東有什麽理由能相信自己及自己的利益真能得到尊重?

王石若以管理層代表的身份挑戰股東,無疑等於挑戰市場經濟的倫理。打工者在老板面前固然有很多權利、權益,但絕對沒有為老板的企業甄選老板的權利。王石若以其他股東代表的身份挑戰大股東,獲取授權是前提條件,並且要認真核驗有多少股東、代表多少股權。

王石講話中所謂“資本的脅迫”,更是比較費解。什麽樣的情況下叫“脅迫”?作為打工者的職業經理人,與股東發生意見沖突時,該誰說了算?在“資本的脅迫”與“職業經理人的脅迫”之間,哪個更為合情合理合法?

股東對企業的介入、參與,是其天賦權力,“資本”帶給其所有權、話語權及話事權。這是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基本規則和“倫常”,遵守這種規則、恪守這種“倫常”,才是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最為基本的“情懷”。王石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有些錯位。這或許不能完全怪他,在他口口聲聲要捍衛的“萬科文化”中,幾十年來,確實有一個王石自己或許都不自覺的基石:王石等同於萬科,萬科等同於王石,誰挑戰王石,就是挑戰萬科。有評論認為王石“骨子里有家天下思維”。

從資本的角度看,將這場爭鬥稱為“萬寶之爭”並不確切。所謂的“萬寶之爭”,實質就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與持股的職業經理人之間的內戰。對萬科而言,王石固然是“自己人”,而已經占股1/4的寶能難道是“外人”?若從所有權的角度看,寶能恐怕比王石更有資格代表萬科。從這個角度看,這場萬科內戰,也是以所有權為合法性基礎的大股東,與以血統論為基礎的職業經理人的內戰。當王石理直氣壯地以劉備式的血統論及“情懷”為武器,以夥計身份強勢制約股東時,反而倒有了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範兒了。

萬科股權分散,中小股東居多,當初進行這樣的頂層設計,或許有意為之,以圖給管理團隊爭取更大空間,減少股東們的掣肘。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這樣的股權結構在遭遇大資本收購時,中小股東同樣也無力、無意參與阻擊,一如其之前無力、無意對管理層進行過多幹預一樣。“炒股炒成股東”,與“泡妞泡成老公”一直並列中國式悲劇之一,在這場名為“萬寶之爭”、實為萬科內戰的沖突中,短線逐利為主的中小股東恐怕會更歡迎能夠拉擡股價的寶能。中小股東的行事原則,與王石、寶能等所有的參與者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經濟人理性”。

  • 中國經營報
  • 柴剛
  • 雪珥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001

萬寶大戰第二季 萬科重組潛在交易對象是誰?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1-23/980150.html

2015年12月18日,在寶能系兇猛突襲之時,萬科緊急停牌,籌劃股份發行,用於重大資產重組及收購資產。昨晚,萬科披露公司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

2015年的資本大戲萬寶之爭,因萬科繼續停牌重組,成為跨年,進入了第二輪博弈。2016年1月22日晚,萬科披露公司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

去年12月18日,在寶能系兇猛突襲之時,萬科緊急停牌,籌劃股份發行,用於重大資產重組及收購資產。

過去的一個月里,萬科管理層合縱連橫,意圖重組,下決心解決股權分散根本問題;而持股24.26%的寶能系,則因為股市下行、監管收緊,面臨越來越大的資金和政策風險。

雙方的博弈仍在進行。兩個月後萬科將複牌,屆時股價若大跌並不符合所有人的利益;而萬科管理層出局,也不是投資者包括寶能的期望。

那麽,萬科管理層將如何化解困局?王石郁亮還有什麽籌碼可以換來姚振華的妥協,寶能能否退出第一大股東之位?

重組獲初步進展

在1月18日複牌日到來之前,萬科申請繼續停牌。

從1月22日晚最新的公告內容看,萬科決心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停牌期間,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相關工作正常推進,取得了一定進展。公司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

但這名交易對手並不是萬科唯一的選擇,公司除與前述潛在交易對手繼續談判之外,還在與其他潛在交易對手方就其他潛在收購標的進行談判和協商。

萬科透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中,預計將收購多項境內外資產,如收購全部成功實施,將有助於提升公司在地產核心業務、新業務和海外業務方面的市場地位,並完善公司產品線布局。

“看起來是很靠譜的資產重組。”接近萬科的人士說,哪怕耗時良久,萬科也要引入戰略投資方,稀釋寶能系股份;另一方面,萬科也在與寶能系談判,希望對方到期可以主動減持股份,退出第一大股東之位。

根據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之前的表態,萬科不能接受寶能的控制,雙方有理念的根本分歧。上述人士說,王石和郁亮是想做實業,打造一家長青的品牌企業。而寶能系實際控制人姚振華,過往的履歷顯示他擅長“資本運作”;萬科崇尚“事業合夥人”,正在打破金字塔科層制,姚喜歡自己一個人說了算,職業經理人在他那里得不到尊重。

一個需要註意的事實是,王石郁亮等管理層不僅是萬科創始人、管理者,同時也是股東,萬科事業合夥人持有公司4.14%的股份,他們有“受托責任”,也有理由操心公司的未來。

當前的萬科,正處在轉型關鍵期,制度變革也剛開始不久,管理層需要的,是一個與他們理念相符,互相支持的大股東,而不是一個攪局者。

“如果我是王石,面對自己一生的成果(遭遇敵意收購),我也會想一切辦法反擊。”上海利檀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合夥人黃建平說,寶能成為萬科大股東合法,王石反擊也合法,如果從公司價值出發,王石可能是對的。寶能用高成本高杠桿的短期資金舉牌,不大可能長遠規劃萬科的未來,一旦控制萬科,公司在兩年內很可能會被掏空拆解變現來獲取短期收益,因為結構化資管計劃到期必須清算還款。

“沒有寶能,還有其他人(舉牌),”接近萬科的人士表示,這次管理層不僅要擊退寶能這樣的“敵意收購”,更要借助重組這項工作,徹底解決萬科股權結構分散、易被收購的問題。

寶能的風險

萬科停牌這段時間,壓力似乎集中在了寶能一邊。

此前郁亮曾表示,萬科之所以不歡迎寶能,是因為對方杠桿收購尤其是用萬能險收入買萬科股份,管理層需要向相關各方提示風險,包括買萬能險的人、金融機構、證券市場的投資者。

“用保險資金來配合實際控制人,把保險機構作為融資平臺,保監會已經提出公開批評,是否要改正,(寶能系)也有政策風險。”萬科獨董華生近日表示。

1月20日,保監會召開座談會,擬就高現價產品監管規則進行修訂,涉及基準額與資本金的比例調整。

前海人壽財報顯示,2014年公司的高現金價值產品保費收入(萬能險)占比為90%,2015年前9月,其萬能險產品收入接近500億,估計全年達600億,占比仍居高不下。

有熟悉前海人壽的保險業內人士分析,前海萬能險收入大概是資本金的10倍,若按此次修訂意見則需調整到2倍,“估計這段期間,前海人壽會繼續通過發債、增資來補充資本,但是就算怎麽補,它高現金價值產品的保費規模肯定大幅受限。”

前海人壽是寶能系舉牌萬科的前鋒,目前持股逾6.6%,而寶能系另一投資平臺鉅盛華公司,資金狀況又如何?

黃建平分析,鉅盛華舉牌萬科的資管計劃是2倍杠桿,0.8平倉線,2-3年期限,優先級資金的年化成本估計在6%以上,資金來源據媒體報道可能來自銀行理財、信托理財等;而如果劣後資金是萬能險,相當於約5倍杠桿,加上資管計劃,總杠桿大約10倍。

此外,寶能系的戰線很長,旗下有約20家各類多行業公司,同時舉牌數家上市公司,如中炬高新(600872.SH)、華僑城A(000069.SZ)、明星電力(600101.SH)、南玻A(000012.SZ)等,從資產負債表大約估算,寶能系的主要資產可能已經大部分抵押,一旦萬科的戰局不利,銀行信托保險客戶都是趨利避害的,寶能資金來源隨時可能枯竭。

14日,萬科公告申請繼續停牌前,寶能罕見發聲,自證資金充裕,力圖洗清市場對其資金鏈問題的質疑。

寶能提供的資料稱,“據某權威估值機構給寶能地產出具的最新評估報告顯示,寶能地產目前凈資產約1200億。”但對於該權威機構信息並沒有進行任何披露,凈資產測算方法等也不得而知。

而根據寶能地產2015年10月在深交所提交的債券募集說明書,截至2015年上半年,其凈資產僅為117億元。如果給出了1200億的凈資產估值,則意味著寶能半年內凈資產飆升了10倍。

在多位房地產業界人士看來,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寶能地產還稱,其未來三年綜合物業開發收入將超千億,開發利潤將超百億,而根據億翰智庫2015年房企銷售排名,寶能地產2015年銷售額為132億。若未來三年實現千億收入,則意味著寶能年複合增長率要超過200%。

博弈後的新平衡

寶能多次舉牌,現已穩居萬科第一大股東。但到目前為止,寶能沒有披露,也沒有被要求披露其舉牌的目的。

在寶能投資萬科意圖不明的情況下,雙方只能依靠各自的籌碼博弈。目前,寶能系最大的牌是持股24.26%,並且後續還可能增持;而萬科的牌則是,合縱連橫,爭取所有中小股東,以及利用相關規則迂回。

資產重組,按照萬科公司章程,屬於重大事項,需股東大會2/3以上通過,這意味著,萬科可能要爭取除寶能之外所有其他股東的同意。

王石表示,萬科希望看到最好的結果就是要多贏,照顧到多方利益。只要是能符合廣大股東利益的,他和萬科管理層不介意作出妥協。

接近萬科的人士透露,管理層一直尋求與寶能姚振華溝通,希望找到一個寶能資金安全退出、各方損失降低到最小的方法。

融創董事長孫宏斌認為,以規則來看,寶能控制不了萬科,它(股權)不可能超過30%,否則觸發要約收購,現在萬科股票24塊錢,近3000億的盤子太貴了;而寶能已經是第一大股東,萬科再增發,攤薄了還是第一大股東,因為很難有人再接盤。所以大家最後還得坐下來談。

華生則建議,如果寶能試圖增持萬科股份至30%以上成為控股股東,萬科可經董事會決議,向證監會提出申訴,要求審查寶能的收購人資格;同時,還可聯合華潤等減持受限的機構投資人及董監高,申請證監會不豁免寶能的要約收購義務。

可以預見的是,經過萬寶之爭,萬科股權結構將明顯改變。之前王石曾表示,未來萬科要做符合中國國情的大企業,即混合制企業,智慧就在於國有資本是大股東。

此前在瑞士信貸內部交流中,王石說,按照寶能現有的股權,它進董事會是遲早的事,但並沒有達到可以輕易對董事會和管理層進行重大改變的地步。

對管理層來說,未來理想的格局是,華潤加上未來引入的國資股東,充當戰略股東,最好就是財務投資,持股在30%以內;萬科事業合夥人及其聯盟萬科企業股中心居於第二位,持股10%-15%;安邦、寶能居後。

“寶能舉牌萬科,只是資本的沖動”。中國房地產職業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認為,寶能也知道,萬科發展起來很重要的原因是股東不幹涉,團隊很成熟。如果把這兩樣都強行拿掉了,萬科將不再是萬科。未來寶能會行使自己的權利,進董事會,但應該還是參與的角色,對決策不會有重大幹預。

陳雲峰樂觀預測,此次寶萬之爭,結果會向好,股東之間會達成平衡。像原來一樣,管理團隊發揮主導作用,把品牌和企業繼續做好,用實際的業績來回報股東。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萬科近日召開了年度營銷大會,一系列跡象顯示,現任管理層治下的公司仍在按部就班地運行。

萬科總裁郁亮表示,2015年,萬科確定了萬億大萬科的願景,未來十年達到萬億市值是一個基本的量化目標。

他說,2014-2015年,通過事業合夥人的1.0階段,萬科完成了身份認同和精神氛圍搭建,未來它還會演化到2.0乃至3.0階段,不斷叠代更新,為實現萬億大萬科提供機制保障。

  • 21世紀經濟報道
  • 柴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254

王石昨天劇透:“萬寶之爭”結果已經非常清楚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31/154126.shtml

導讀 : 王石在演講中稱此次和寶能系的股權之爭,結果已經“非常清楚”。

i黑馬訊 1月31日消息,年度大劇“萬寶大戰”或將落下帷幕。昨日,王石參加新疆當地政府主辦的“天山峰會2016”時表示,此次股權之爭雖未結束,但“結果非常清楚”。

王石還在演講中透露,自己不歡迎寶能系控股的原因有二,一是在他對萬科的設計中,一直是“國有股占第一大股東”,如果公司想要“舉足輕重”,不能是一家純粹的民營公司,而應是混合所有制;二是,在今天的中國賺錢不像從前那麽容易,“更需要智慧”,頗有深意。

而就在1月29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A股股票將繼續停牌,或一直停到今年6月。分析稱,萬科或用時間成本耗死寶能。

“寶萬之爭”時間軸:

20151月:寶能系旗下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鉅盛華開始買入萬科股份。

2015710寶能系持股比例達到5%,在二級市場舉牌萬科。

2015724姚氏兄弟耗資約160億取得萬科10%股份,一舉躍升為萬科第二大股東,再次舉牌。

2015826寶能系持股比例增至15.04%,超過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第三次舉牌。

201591華潤接連增持,持股比例約15.23%,以微弱優勢重奪萬科第一大股東之位。

20151127鉅盛華買入萬科A股2364.65萬股,寶能系再次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2015124寶能系舉牌萬科,持股比例增至20.008%。

2015127又一險資入股萬科,安邦系持有約5%萬科股權。

20151210寶能系耗資37億元購萬科約1.91億股;深交所向鉅盛華發關註函,寶能系將戰場轉至香港市場。

20151211寶能系共持有萬科約22.45%股份,占據第一大股東寶座。

20151217晚8點左右,王石內部演講稿流出,稱不歡迎寶能成為第一大股東,“寶萬之爭”正式公開打響。

20151218淩晨4點,寶能集團回應稱“恪守法律,尊重規則,相信市場的力量”。中午萬科A深交所申請臨時停牌,公告表示“因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股份發行,用於重大資產重組及收購資產,下午13:00起停牌,待公司刊登相關公告後複牌。”晚間,萬科總裁郁亮發聲力挺王石。

20151219王石微博轉發自媒體文章《萬科被野蠻人入侵前後的真相,一場大規模洗錢的犯罪》,並配文“下星期一見“。

20151223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拜訪了瑞士信貸,並發表演講,表示了對潮汕幫的尊重,並認為寶能、華潤、萬科均屬於深圳幫,為深圳做建設,不應發生內鬥,“願做出妥協”。晚上近12點,萬科、安邦分別發表結盟聲明,萬科稱歡迎安邦成為萬科重要股東;而安邦則表態積極支持萬科發展,希望萬科管理層、經營風格保持穩定。

20151224:淩晨萬科與安邦保險各自發文,表達了雙方欣賞的態度。白天,王石現身香港,在某外資機構拜票,當日下午,王石又匆匆趕回到深圳,在國泰君安進行走訪。又現身深圳,在國泰君安分公司會議室繼續開展“巡演”。

20161月29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A股股票將繼續停牌。

以下是經i黑馬編輯的王石演講節選:

梓木、希慶我們是改革開放的第一代,甚至比改革九二派還要早。我們改革開放這條路在中國現在面臨轉型,因為中國現在提倡“一帶一路”,我們更多扮演的角色是學生,不是說帶來什麽賺錢機會。當然有機會,當然要賺錢,但更多的來講應該是學習。

如果你的公司是一個純的民營,舉足輕重就會有危險

我自己最近身份有一些改變,說股權之爭,你要改變身份?能不能改變,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說的:

第一點,中西部大開發和延伸的“一帶一路”,中西部的開發延伸到國際,延伸到中國轉型,延伸到國際化。

萬科是由一個地方國營公司變成一個上市公司,用現在的時髦話來講,它是一個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從國營改變到上市公司的時候,應該說我可以成為第二大,因為股權結構的改變,上市之前就是60%是國家的,40%是企業的,最後60%變成了40%,40%變成了25%,之後地方國有企業慢慢的轉,我可以成為第一大股東,就像現在的民營企業一樣的,雖然是上市公司,但是我們沒走這條路。

沒走這條路兩個原因,首先是國情,因為我有很大很大的做企業野心,在股份制改造的時候,公司凈利潤是1200萬,但是我的野心就一定能做中國未來舉足輕重的企業,既然舉足輕重,如果你這個公司是一個純的民營,舉足輕重就會有危險。你要有民營的活力,要有外資的規範、成熟,但也要有中國國情、社會主義體制國 有企業的成份。這麽多年來,萬科一直是國有股占第一大股東,過去設計是這樣的,現在是這樣的,將來也會是這樣的。在民營企業,不管我喜歡不喜歡你的時候,你要想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我就告訴你,我不歡迎你。因為這是萬科的混合所有制所決定的,雖然現在股權之爭還在進行之中,但是結果非常清楚,混合所有制把多種因素結合在一塊,我們為中國轉型往前發展。

圍繞今天的主題,如何讓我們這些企業往“一帶一路”投資,我覺得也應該是混合所有制,我們可以看到,國家的戰略,修橋修路,多元調配,開路修橋、修電站,重新調配能源。民營企業雖然看到機會,但是怎麽做,肯定是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不一定是一塊搞合資公司,各種資源優勢,大型國企的,民營的、活躍的,再 有國際上戰略的把握,一定是一個國際平臺的公司。這是我想說的第一點,資源怎麽整合,萬科指出一條路。

現在賺錢不像以前那麽容易了,在中國做事情,更需要智慧

第二點,怎麽做貢獻,首先你得發現你的優勢,你想去的地方優勢,中國目前有800個城市,萬科投入的城市目前不足40個,實際上有2000家房地產企業,做得非常好的企業,投資的城市遠超過100個,甚至150個,但是萬科沒有,只有40個。為什麽呢?根據中國經濟劃分的一個區別,我們重點投入一些城市。國土面積占的是中國國土面積9%,人口集中到了55%,GDP75%,出口額92%。雖然是部分城市,但是整個在中國有限的國土面積,它的經濟最活躍,創造最有活力的地方,這是萬科的布局。

萬科重點投入在東部、中南部,我們也在調整,現在賺錢不像以前那麽容易了,什麽叫容易呢?挖個坑就能賺錢,現在不是。到了白銀時代,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國經濟還在發展,對有準備的公司才是開始,過去的一年,整個房地產形勢不怎麽樣。萬科可以說營業規模2450億,預售款95%,我們重點還是中南部。到這里幹什麽?我們是不是要積極的加入、參與新疆西部的環保,西部的扶貧。

談到新疆問題,談到民族問題,談到宗教問題,比較敏感。因為在中國做事情,不僅需要勇敢,更需要智慧。我們搞傳媒的老大哥(王波明),我覺得就比較有智慧,這就是中國的國情、中國的文化,我們怎麽走出去?國際上融合,實際上新疆問題很大的一部分就是新疆的發展貧富懸殊,如何讓這里更多的人脫貧,我想這是新疆安定非常重要的原因。

首先,我們應該學習什麽東西,其次,我們能做什麽。萬科非常願意,首先我是深圳的企業,深圳在現代化方面表現的非常好,整個GDP已經接近1萬億,創新各方面非常好,財政收入也非常好。首先深圳的商業把深圳社會更多的資源動員起來,如何和西部融合?當然不僅僅是新疆,盡好我們的企業責任,在扶貧脫困上看我們能做什麽。

時間問題,就談這些,謝謝各位。

標簽 王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269

萬科與深圳地鐵達成戰略合作 引發“萬寶之爭”變局猜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1028.html

萬科與深圳地鐵達成戰略合作 引發“萬寶之爭”變局猜想

一財網 吳斯丹 2016-03-13 13:32:00

臨近3月18日複牌的日子,萬科(000002.SZ)與深圳地鐵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傳開,引發了其第一大股東再次易主的無數猜想。不過,無論引入哪個新股東,萬科都要過“特別股東大會到場股東2/3”的同意表決這一關,其中就包括“萬寶之爭”的另一主角寶能系。

臨近3月18日複牌的日子,萬科(000002.SZ)與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深圳地鐵”)達成戰略合作的消息一傳開,引發了其第一大股東再度變化的無數猜想。

3月12日,萬科與深圳地鐵舉行了戰略合作備忘錄簽字儀式,來自現場的合影顯示,萬科出席的代表有董事會主席王石、總裁郁亮、執行副總裁王文金、高級副總裁譚華傑、張紀文、朱保全,深圳公司總經理周彤等一眾高管,深圳地鐵出席的代表則有董事長林茂德、總經理肖民。

從雙方的出席人員名單來看,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合作。事實上,王石過去幾年甚少出現在類似的業務合作會議上,就連去年萬科與萬達的戰略合作簽約他都未出席。

此次萬科與深圳地鐵所簽的合作備忘錄內容尚不得知,業內猜測或與股權有關。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深圳地鐵將通過大量資產註入的方式持有萬科股份,或一躍成為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就此向萬科方面求證,對方沒有作出明確否認,僅表示不予置評。

截至目前,萬科也未就上述消息發出任何公告。3月11日的重組進展公告顯示,萬科已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意向書,同時還在與其他潛在對手方進行談判和協商。事實上,早在2015年12月25日,萬科就已經與一名潛在交易對手簽署了合作意向書,目前公布的重組進展並無任何新信息。

雖然深圳地鐵將入股萬科的消息尚無法確認,但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近期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萬科的定位就是混合所有制,非常清楚,一定不是一股獨大。混合所有制可能是未來的方向,萬科算是探路者。恰好借這個契機進行資產重組,讓混合所有制解決不確定性的問題。更早些時候,王石在“天山峰會2016”論壇上演講時說,未來國有股仍然會是萬科的第一大股東。

一位評論人士預測,如果按王石最初的想法,新股東進來或許也不會超過15%或20%的股份(即至少有兩、三個大股東持股不相上下),這樣管理層還控制10%到20%的股權,且管理層及一致行動人則控制萬科60%左右的股權。另一方面,如果按停牌前90%、發行價大概在20元左右計算,發行後的20%約24億股,置入資產規模在500億左右,可以理解為王石希望的股權格局。但如果評估資產超過500億甚至一千億,那就算是真正的大股東來了。

而從企業性質來看,深圳地鐵確實符合王石的上述說法。深圳地鐵官網資料顯示,它的前身為深圳市地鐵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7月31日,2009年改為現名,是深圳市國資委直屬國有獨資大型企業。

在資產方面,深圳地鐵也擁有大量優質土地資源,一旦進入萬科,將能增強萬科獲取一線城市優質土地的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地鐵確立了“軌道+物業”發展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上蓋空間再造土地資源,另一方面以地鐵上蓋及沿線物業的升值效益反哺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實現了軌道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目前,集團物業開發在建項目9個,建築面積約450萬平方米,已實現4個項目入市銷售,累計銷售超150億元。

按照《深圳市軌道交通規劃(2007-2030)》,深圳未來將健身包含16條線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線路規模約597公里。

事實上,此前萬科與深圳地鐵已經有過合作先例。2014年11月,萬科以45.3億元中標的深圳地鐵紅樹灣物業開發項目,與深圳地鐵合作開發,萬科占49%權益,深圳地鐵集團占51%。這個項目已經在去年年中開工。

不過,無論引入的新股東是誰,萬科都必須經過特別股東大會到場股東2/3的同意,其中就包括“萬寶之爭”的另一主角寶能系。截至目前,寶能系共計持有萬科股權24.26%,如果寶能系出席特別股東大會,最多僅需尋求9.07%股票投票權,就可否認引入新股東的議案。

而萬科的另一大股東華潤集團則聲明要支持萬科。3月8日,全國政協委員、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被記者詢問有關萬科股權之爭的問題時表示,萬科是個好企業,華潤集團會全力支持。

在3月17日關於萬科A股是否複牌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寶能系、華潤、安邦等重要股東或均會出面,屆時各方態度及萬寶之爭走向或更將明朗化。

相關閱讀

深圳地鐵或以交易對價600億入股萬科 寶能會同意麽?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823

“萬寶路先生”是幕後兇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7571

當地時間2016年6月7日上午,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里穩定團)在位於馬里首都巴馬科的總部,為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新華社/圖)

更可怕的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著力打通馬里走廊,勾結北非、西非、東非等地暴恐組織,試圖北接北非伊斯蘭極端勢力,南連尼日利亞恐怖組織“博科聖地”,東與蘇丹、索馬里和厄立特里亞的伊斯蘭極端組織相勾連與呼應,構建出一條非洲的“恐怖主義之弧”,已經發展為區域暴恐活動的旗手。

1死5傷——2016年5月31日晚,聯合國駐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於加奧的營地遭遇恐怖襲擊,中國“藍盔勇士”遭創。

次日,“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宣布對此負責,稱該組織下屬的“穆瓦比特”發動了襲擊。

他們是誰?為何對中國維和人員下此毒手?

馬里種族情況複雜,社會分化嚴重,多支武裝勢力盤踞。其中,“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是臭名昭著的“基地”組織在北非的分支機構,脫胎於阿爾及利亞最大的恐怖組織薩拉菲宣教與戰鬥組織,主要活躍於阿爾及利亞、利比亞、馬里、尼日爾、毛里塔尼亞等國。

2006年,這支極端宗教武裝正式與“基地”結盟,次年改名為“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結盟後,該組織的戰略目標隨之擴大,不僅尋求推翻阿爾及利亞世俗政權,還致力於驅逐西方人,建立一個西起摩洛哥、東至菲律賓的大哈里發國家。

“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當前的核心成員約1000人。近年來,它不斷發動恐怖襲擊,並通過綁架人質、走私武器和毒品獲取資金,呈現出“恐怖組織”和“武裝犯罪集團”的雙重特征。該組織常常打著宗教的旗號,迎合部分民眾的訴求,滿足一定人群的利益,但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完成由破壞者向建設者轉型的使命,漸漸與社會變革大潮脫節,逐步喪失民眾支持,淪為“為反對而反對”的暴力犯罪集團。

在貧困與宗教仇恨中成長起來的“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是阿爾及利亞國內宗教與世俗權力鬥爭、經濟發展困境與貧富分化等問題的產物。而國際局勢的變動則為這支武裝力量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契機。

該組織與拉美販毒集團在非洲設立的毒品分銷團夥、非洲本地的走私販相互勾結利用,通過提供保護和對複雜地形的了解,收取大量的過路費和保護費,從中獲得豐厚利潤並逐步擴充實力。

長期關註“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活動的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潘華瓊介紹,因為資金充沛,該組織從利比亞等國獲得肩掛式導彈、重型射擊炮、大炮、地對空導彈和反坦克地雷等裝備,戰鬥力不弱。有學者統計,該組織自成立以來,所制造的襲擊、綁架事件已導致超過2000人傷亡,造成至少上百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潘華瓊認為,“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主要襲擊對象為外來目標,卻並不頻繁襲擊當地民眾,這與尼日利亞“博科聖地”等其他非洲宗教極端組織很不同。

“他們采取‘立足當地’的原則,以當地人為首領,主要招募當地戰士,並與當地女子結婚,他們堅信法國、美國或聯合國人員遲早會離開或被趕走,最終可以實現統一於伊斯蘭法的神權國家。”潘華瓊說。

近年來,該組織活動重心逐漸由阿爾及利亞轉向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日爾等國,並把這些國家打造成人員招募、資金籌集、武器走私及暴恐策劃的新據點。更可怕的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著力打通馬里走廊,勾結北非、西非、東非等地暴恐組織,試圖北接北非伊斯蘭極端勢力,南連尼日利亞恐怖組織“博科聖地”,東與蘇丹、索馬里和厄立特里亞的伊斯蘭極端組織相勾連與呼應,構建出一條非洲的“恐怖主義之弧”,已經發展為區域暴恐活動的旗手。

自2013年聯合國馬里維和行動開始至今,已有60多名維和人員在襲擊中犧牲。

曾在一家中國駐馬里機構工作3年的王書正記得,這幾年,“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多次發動針對外國人和國際組織的恐怖襲擊,特別是2012年馬里政變後,該組織的不斷騷擾,讓首都巴馬科局勢一度緊張。

“酒店、超市、機場都加強了安保措施,不少外國機構和公司都在院墻上架起電網,雇傭國際安保公司的安保人員持槍實彈巡邏執勤,確保安全,一些機構和公司則啟動之前預制的應急預案保障人員安全。”王書正回憶。

此次在加奧地區襲擊中國維和人員的是2015年年底宣布加入“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的“穆瓦比特”。

“穆瓦比特”的頭目是臭名昭著的“獨眼”貝勒穆赫塔爾。現年43歲的貝勒穆赫塔爾生於阿爾及利亞中部,一只眼睛曾受傷失明,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貝勒穆赫塔爾精於綁架活動,是北非暴恐組織搞綁架活動的始作俑者。近年來,貝勒穆赫塔爾曾多次逃過法國、美國的獵殺行動,被稱為“抓不住的人”。同時,貝勒穆赫塔爾在薩赫勒地區大肆走私香煙,在當地被稱為“萬寶路先生”。他和手下通過綁架大發橫財。據估計,他們每綁架一名西方人平均可獲300萬美元贖金。

近年來,中國人也屢屢成為“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恐怖活動的受害者。

潘華瓊認為,與其說這些襲擊是針對中國人員和機構的,倒不如說他們是更寬泛地針對聯合國維和部隊這樣的外國機構,從根本上說,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的目標是要推翻世俗的現政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666

以精算師的視角看萬寶之爭中的萬能險

前幾天,關於“萬寶之爭”,有一條新聞引起了廣泛關註,即“萬能險持股是否有投票權?”而且,當時還風傳“有權威人士稱,萬能險購買的股票,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登記的所有者是萬能險產品賬戶,不是保險公司,所以保險公司沒有投票權”,甚至有些觀點還喊出了“保險公司將洗劫上市公司”。

坦白說,當時這條新聞真的把我看糊塗了:這是個什麽問題?買了普通股還被質疑背後的資金來源從而質問有沒有投票權?怎麽感覺那麽像文革中動不動就問“你家什麽出身”?另外,國內保險行業發展了幾十年,怎麽一夜之間就有能力“洗劫上市公司”了?

首先,不熟悉專業知識的讀者可能會問:萬能險的資金能被保險公司用來買股票嗎?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就在幾天前,6月底,華夏人壽,在香港證券市場通過萬能險持有了民生銀行

公告中寫得非常清楚:through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 Product(通過萬能險產品),華夏人壽持有民生銀行2.56%的股份,並且明確了:carrying voting rights(具有投票權)

至於法律法規,目前國內保監會關於保險業資金投資的管理辦法以《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為主,兼有各個市場的保險資金投資相關法規。其中,第二章“資金運用形式”的第一節“資金運用範圍”的第六條明確表示:“保險資金運用限於下列形式:(一)銀行存款;(二)買賣債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

具體的,其中與保險公司投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別說是關於萬能險——沒有也不應該有針對具體某個險種所收取的保費進行投資限制。不僅中國沒有這種限制,外國也沒有。後文有詳細說明。

同時,與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相關的法規《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的第十九條,可以提供極大的參考意義:

“第十九條:重大股權投資,應當通過任命或者委派董事、監事、經營管理層或者關鍵崗位人選,確保對企業的控股權或者控制力,維護投資決策和經營管理的有效性。

盡管這條法規中所稱“股權”是指非上市公司的股份,而且在2004年保監會頒布的《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中沒有與這條相應的規定,但性質和目的是一致的。保險公司在證券市場上投資的流通股股票,通常都是普通股。作為普通股股東,積極參與公司治理的權利是毋庸置疑的,是不證自明的。這是我國《公司法》的根基。

順便,在此鄭重建議保監會完善《保險機構投資者股票投資管理暫行辦法》,把類似於上述股權投資辦法第十九條的法規也在其中明確。比如“保險公司應積極充分地行使法律規定的股東權利”等。

我們再看看美國的保險監管法律。美國各個州有自己的保險監督官和相應的法規,但在聯邦層面,有聯邦保險監督官委員會NAIC發布《標準法律、條例和規則》Model Act供各個州參考。各個州相關法律也基本上大同小異。其中關於萬能險的法規,通篇沒有任何一處提到萬能險所收取的保費及投資賬戶資金的投資行為與其他險種有任何區別或者限制。(來源:http://www.naic.org/store/free/MDL-585.pdf)

同時,關於保險資金投資的總法規INVESTMENT OF INSURERS MODEL ACT (III-283),也沒有提到任何關於萬能險投資及投票權的限制。來源:http://www.naic.org/store/free/MDL-283.pdf

那美國是如何對保險公司的股票投資風險進行管理的呢?

美國和中國的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監管框架,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限制保險公司能承擔的最大風險。保險公司承擔的風險越高,需要的資本金越多。反之亦然。實際操作也比較類似:

中國:

1投資集中度限制:持有單一股票不得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10%(藍籌股)或5%(非藍籌股)

2投資品種限制:投資於權益類資產不得超過上季末總資產的30%。

3以償二代(《以風險為導向的中國償付能力監管體系》)為代表的一整套償付能力監管制度。

美國:

1通用禁止規定:如保險投資不得為保險公司高管進行擔保、不得投資於為自身融資的證券等。

2與中國類似的集中度與投資品種限制(參見上圖Model Act 283中的Section 8)。

3以風險資本Risk Based Capital(RBC)制度來限制保險公司投資於高風險資產。這種制度的運作原理,後文有詳述。

來源:http://www.naic.org/store/free/MDL-312.pdf

最後再來簡單看看英國。

Aviva英傑華,英國最大、世界第五大人壽保險公司。旗下資產管理公司Aviva Investors,它的投票權是如何實現的?請看披露:

https://uk.avivainvestors.com/gb/en/individual/about-us/voting-rights-strategy.html

其投資策略中明確:“投資標的公司後,將行使股東投票權,包括選舉董事會、並購等重大事項。

我們來看一個實例。阿斯利康AstraZeneca是一家英國的著名制藥公司。下圖是各個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其股東,在行使該公司董事會投票權的一次統計。其中Aviva Investors,AXA Investment Managers,都是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來源:Asset Manager Voting Practices: In Whose Interests?  Survey of 2014’s AGM season, ShareAction (UK).

而且,各位也可以從上表看到,有大量的資產管理公司行使投票權。這不禁讓人想到證監會常常鼓勵的“發揮基金公司在IPO定價、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法律依據是《基金法》第二十條所規定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應履行的職責,包括“代表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行使訴訟權利或者實施其他法律行為”(這其中當然有保護持有人利益、防止上市公司與基金公司串通等問題,就不展開討論了)。類似的,保險公司作為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股東,也理應享受同等的股東待遇。

最後,至於有專家說“中國證券登記公司所登記的股票所有人是萬能險賬戶不是保險公司”的問題,甚至說這個問題橫跨《保險法》、《證券法》、《基金法》、《公司法》、《信托法》、《合同法》。我想,這個問題存不存在、有沒有這麽複雜,以上論述已經給出了答案。不得不說,這只是因為萬能險投資款項在中證登的一個技術性登記問題而已。這筆錢本來就是保險公司用來投資的,至於在中證登如何簿記,和股票所有權、萬能險投資款的所有權沒有關系。上面的這些討論也證實了,即便在萬能險的誕生地美國,也沒有對萬能險或任何險種的投資資金提出股東資格的區別對待和投票權的區別對待——因為這種區別對待的想法從法理、財務的角度都站不住腳。

所以,在此要告訴各位:在合法的前提下,任何投資人購買的我國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普通股,必定同股同權。英文中,普通股甚至直接可以稱為Voting Share,即有投票權股份。這是現代股份有限公司的制度DNA,更是我國資本市場的根基。

說到同股同權,這里我想插一個問題:國際上,有同股不同權的情況嗎?答案是:有!分以下兩種情況:

1該公司主動發行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

或者:2采取同股不同權的合夥人制度。

當年阿里巴巴選擇在美國上市,就是因為馬雲為了保持控股權,采用了同股不同權的合夥人制度,也就是說馬雲和其他管理層持有的股份具有控制性/決定性的董事會投票權。

阿里巴巴不是唯一一個此類公司。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巴菲特的伯克夏哈薩維公司和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還有谷歌,領英等科技類公司。這種股權設計的初衷,是為了保護對企業有決定性意義的公司創始人的傑出領導力與股東的財務實力分開。因為在一定意義上,管理層領導力和股東財務實力確實是兩回事。有錢的不一定能把公司經營好,能經營好的創始人往往不如投資人有錢。一定程度上,這種制度把財務實力和企業經營能力進行了結合。

但這種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有壓倒性投票權的管理層、合夥人共同牢牢地控制住了公司,有最大的為己牟利的權力,所以不一定會作出最有利於其它股東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決策。而且,國際商學界有大量的公司治理相關學術研究證明了:從歷史經驗來看,這類制度的公司的整體表現不如一般的股份有限公司。當然,這里強調的是歷史經驗。現在這樣一個資本過剩、泡沫橫行的年代,這種制度的接受度會不會超越同股同權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我們拭目以待。

言歸正傳。因為這次寶能的收購,市場上有危言聳聽說“保險業洗劫上市公司”。我們不禁要問:有這個可能嗎?

我們從資金體量來與基金業比較。根據天相投顧統計,2015年公募基金規模8.4萬億,其中以偏股主動型基金計算(包括開放式股票型、積極投資股票型、混合型),截至2015年末該類基金的規模為3.04萬億元。再加上私募基金2015年總認繳金額已達5.07萬億,其中84%投資於股票市場(數據來源:朝陽財富基金研究中心),約為4.26萬億。這樣粗略算來,公募加私募投資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已近7.3萬億。而根據保監會統計,保險業2015年資金運用余額11萬1795億,其中15.18%投資於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總金額1萬7千億不到。

7.3萬億的公私募大佬和1.7萬億的保險小弟,這還僅僅是資金量上的差別。再說,保險公司投資上市公司必須按照保監會的整套法規進行,何來“洗劫”一說呢?

說來說去,總之,質疑“萬能險資金能不能購買上市公司股份、買了有沒有投票權”,基本上是個笑話。 

其實,這幾年,保險資金從默默無聞到突然笑傲江湖,著實吸引了不少眼球,也讓公眾對保險資金的法律性質產生各種疑問。許多很不專業的評論,戴著各種“為了投資者利益”、“保護上市公司資產不被保險公司洗劫”等危言聳聽看似正義的帽子,雖然吸引眼球,卻極其誤導人。

要理解保險的投資行為,就要先理解為什麽保險公司有錢可以並允許用來投資,而要理解這點,就要先理解保險業的一大特點:

保險業是全世界上極少數幾個“先收錢後花錢”的行業。

“先收錢後花錢”這六個字,用財務的語言來說就是“先收入後成本”。聽上去很讓人興奮對吧?其實這一點,既給保險公司帶來便利,也帶來不少麻煩。下面詳細給您解釋這其中的優勢和風險。

一般行業,都是先成本後收入。比如蘋果公司賣手機,是先花錢造手機、再賣手機收錢,成本在先、收入在後。而且,蘋果公司這種產品極其暢銷而沒有應收款的公司只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普通公司都是先銷售後過一段時間才收款,這中間都會產生應收賬款而占用公司資金。

但保險業就不同了。保險公司如果正常開業後,只要保單產品準備好了,那麽,每銷售一份保單,都是先收保費,後面有理賠它才把錢賠出來。

先收保費後付賠款,看上去是不是很誘人?

只可惜,“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天底下哪有那麽便宜的事?我就只問你一個問題:未來要賠給客戶多少錢?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老天才知道!不騙你。說真的,只有“老天才”知道。

這個“老天才”,就是資深精算師。一開始就收了一大筆錢在賬上,並不一定是什麽好事。玩得好就是資本魔方、現金奶牛,玩得差就是燙手山芋、虧損黑洞。所以,保險業需要精算師來盡可能地精確預測每張保單收你多少錢合適(因為有很多成天和它競爭的其它保險公司)、賬上要準備多少錢(因為每天都有人來找它理賠)、將來可能賠出去多少錢。保險公司和任何行業一樣,只有收入大於支出,才是賺的。

這種預測的難度,讓保險公司的主營業務每天都如履薄冰。只要理賠金額比精算師預測的多,那麽就很可能出現虧損。更嚴重的情況,突然一個巨災,可能導致集中的成千上萬筆理賠,保險公司因此全年虧損甚至連續幾年虧損都很正常。保險公司怕巨災抽幹自己的現金流,就像銀行怕集中爆發壞賬和擠兌抽幹自己現金流,是一個道理。再加上保險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戰、渠道戰競爭往往異常激烈,壽險、產險往往常年微利甚至虧損,只能靠投資端彌補業務端。

這里不得不插一句的是,行業外有很多非專業人士,說保險公司賬上有一大堆“浮存金”可以任意使用,言語之中充滿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嫉妒感,好像保險公司就能任性花錢。這種說法真是極其荒謬又誤導人。

第一,保險業內從來就沒有“浮存金”這一說——保單上、賬本上、報表上都沒有。這個中文說法的來源,是國內一些媒體,把巴菲特、芒格在通俗化解釋保險業時,將保險公司賬上的現金打的一個非常籠統的比喻“cash float(浮動的現金)”,誤讀成了保險公司的專有名詞。殊不知這些“浮動的現金”包括各種風險準備金、應付款項等,根本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整體概念。

第二,通過上面的通俗介紹,各位也應該明白了,保險公司這些高負債所得到的資金,每天都會有理賠、保戶分紅、退保、傭金、經營費用等各種支出接踵而至。保險公司戰戰兢兢都來不及,怎麽可能任性使用?

所以,幾百年來,保險公司的經營原則必然是謹慎謹慎再謹慎,小心小心再小心。看看今年1到5月的國內保險業資金運用情況,超過一半的資金運用在了風險較低的債券和銀行存款。

數據來源:保監會網站http://www.circ.gov.cn/web/site0/tab5257/info4033317.htm

再看看發達國家的情況:基本上都是債券占了大多數,這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低風險債券。

美國人壽保險企業資產配置情況

那麽,保險公司用萬能險投資的做法是如何開始的?為什麽是合法合理的呢?這得從保險業本身的資金累積開始講起。

一開始,保險業是只有傳統保險的,也就是前面講到的:你交錢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承諾你在何種情況下賠多少錢給你。以人壽保險為例,比如疾病賠多少、殘疾及死亡賠多等。簡單說:

前面講到,保險公司收取了保費,不敢也不能亂花。這個階段,一般都用來存銀行、投資債券等低風險行為。

時間到了美國的1970年代。那是個神奇喧囂又亂糟糟的年代。

1. 拖垮了整個經濟的越戰已經進入尾聲和收拾爛攤子的階段。

2. 美元與黃金完全脫鉤(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塌)。

3. 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暴漲。

4. 失業率高企。

5. 經濟第一次出現滯脹,即經濟停滯與物價飆漲同時發生——這在當時的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上根本就不可能發生——導致傳統凱恩斯主義完全失靈。

當時銀行利率高到什麽程度呢?3個月存款利率多少?將近20%!如果是你,你會買保險嗎?除了保險意識強的人會去買個死亡保險,絕大多數人至少要去存銀行吧?

利率高漲的美國,還倒逼了貨幣基金——也就是余額寶的前世——的誕生。人們紛紛把錢用於投資,而只購買非常有限的定期(即死亡)保險。

精算師們多聰明呀,一看就覺得勢頭不對:老百姓錢都去投資了,這樣下去沒人買保險了。得開發點新產品,把投資和保險結合起來。於是,萬能險誕生了!它收了你的錢以後,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留著將來準備對付死亡賠償,剩下的用來投資,並且有保底收益。保底的這部分近似於有承諾收益的封閉式基金——盡管計息基礎要扣除管理費以及提前支取有手續費。

所以,萬能險誕生後,它和與其非常相似的投連險一起,創造了“保障+投資”的保單功能。LIMRA(美國壽險協會)統計顯示:萬能險在1979年誕生後,大受歡迎,到 1985年即獲得38%的壽險市場份額,此後常年保持在25%左右。到2015年一季度,萬能險約占美國壽險市場的37%。(來源:http://www.limra.com/Posts/PR/News_Releases/LIMRA_Reports_Individual_Life_Insurance_Sales_Increase_8_Percent_in_First_Quarter_2015.aspx?LangType=1033

今天,萬能險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印尼、越南都有萬能險的主要市場。在長達近40年的歷史中,萬能險始終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那麽,萬能險項下的資金用來收購上市公司長期股權,為什麽會被質疑呢?原因是,本來萬能險的出發點是保護投保人所投資金的長期利益,但國內近年來中小型新興保險公司為了搶占市場、沖保費規模,大幹快上,積極發展了很多中、短期萬能險,發行了較多的低退保費用甚至是零退保費用(退保費用就是你退保時要扣掉的錢)、高現金價值(現金價值就是退保時你能拿到的錢)的萬能險保單,甚至是名為長期、實為短期的保單,比如前一、兩年的現金價值就比保費高,導致大量客戶可以在短期內就帶著正收益退保,從而使保險公司面臨流動性風險。

這就引起一個問題:期限錯配。典型的錯配有兩種,一種是融資端資金周期短於投資端,投資還沒結束,就面臨要‘還錢’的任務;還有一種是融資端資金周期長於投資端,投資結束早,面臨再投資風險,即再投資時市場整體收益水平可能下降,從而無法覆蓋融資成本。

很多人一聽期限錯配,就開始大加鞭撻。一個‘錯’字,誤導了多少人。其實這個“錯”字,不是“錯誤”的錯,而是“錯開”的錯,也就是資產和負債期限錯開。某種程度上來說,期限錯配是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管理的永恒主題,關鍵是把握“適度”兩個字,也就是錯配後的風險是不是可以承擔。如果保險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金作為風險緩沖墊,即便它承擔了較大的期限錯配風險(比如銷售了大量的中、短期萬能險保單而投資了較多的長期資產),只要這個緩沖墊能保障保戶的利益不受損害,那麽就一般認為是可接受。

所以嚴格來說,錯配是必然的,錯配也是銀行、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一部分。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存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對於銀行來說是周期最短的融資——隨時可能被我們從銀行取出,但銀行卻需要把錢貸給個人和企業,而這些貸款動輒一年、數年甚至數十年。

那麽,既然說錯配是必然,我們再刨根問底:為什麽是必然的?

因為保險公司的負債是有成本的,包括給保戶的收益(分紅險的分紅水平、萬能險的結算利率等)和可能發生的賠款等,同時還面臨一系列經營費用。如果我沒辦法獲取比這些總成本更高的收益,那麽就面臨虧損。簡單來說,保險公司的投資選項也只有這麽一些:

1.把資金借給

a.低風險、短周期的借款人(一部分投到這里,比如存銀行)。

b.低風險、長周期的借款人(一部分投到這里,比如買債券)。

c.高風險、短周期的借款人(非常小部分投到這里)。

d.高風險、長周期的借款人(幾乎不參與)。

2.投資基金、股票

a.投資基金、股票,短期持有、為賺取差價。

b.投資基金、股票,長期持有,獲取權益性收益。

3.房地產、私募股權基金等風險高、周期長但期望回報更高的投資。

4.其他

所以,這樣就很好理解了:面對幾乎每年都有給付責任的壽險保單,保險公司也不可能只找短期債券等高流動性、低風險的資產進行匹配,因為高流動性、低風險的投資,通常都是低收益的。收益無法覆蓋融資成本,更別說經營費用了。活期存款就是最典型的這種資產:隨時能存取(高流動性)、又幾乎不會有損失(低風險),所以利息收益自然就低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以,保險公司必須進行必要的一定比例的中、長期資產進行投資,才能保證必要的資產收益來覆蓋融資成本。寶能通過前海人壽持續買入萬科股票,就是上述第2點b項,屬於典型的長期資產投資。

因為寶能投資萬科股票,只要根據會計準則相關內容綜合判斷,計入“長期股權投資”科目,那麽持股超過20%但不超過50%時,就可以用“權益法”核算收益。通俗的說,就是投資方和被投資方被視為了一家人。投資方不再被當做只是來炒股票、賺差價的投機者,而是成為“你好我也好”的命運共同體。由此,萬科的凈利潤將按比例進入前海人壽的投資收益,從而達到優化前海人壽資產負債表、改善前海人壽償付能力的目的。

但如果投資過多的長期資產,就會產生一個前面講到的“適度”的問題。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最極端的情況:如果保險公司全部資金都投在了長期股權、房地產等長期資產上,那保險公司就拿不出一分錢進行每天必要的給付了,很可能馬上破產。當然,這種極端的錯配情況幾乎不可能發生,但有助於理解這個“度”的問題。除了文章一開始講到的我國保險法規對於股票投資的集中度上限、比例上限等約束外,保險公司還需要做每季度的流動性壓力測試,都是對這方面風險的控制手段。

那麽,保險資金進行股票投資風險問題,除了投資集中度、投資品種比例等具體約束,整體是如何監管的呢?

這方面,我國的償二代,美國的風險資本RBC制度,歐洲的Solvency II,都有類似的監管思路。大體上來說,這些制度通過承保風險(保險公司承保的是賺錢的好業務還是賠錢的爛業務)、資產風險(投資的是相對穩定的債券還是上躥下跳的股票)、利率風險(保單對利率變化是否敏感)、信用風險等多個維度對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金提出要求。

比如,針對資產風險項下的股票類資產,償二代與RBC制度所對應的風險因子通常均約為30%,也就是每100元的股票投資必須要求有約30元的風險資本。其他各類資產比如債券等,也有相應的風險因子。同時,承保風險、利率風險等也會有相應的風險因子和計量基準,用來計算整體風險資本要求。把所有這些風險對應的資本要求加總後,就得出對該保險公司所要求的風險資本總額,再看看保險公司賬上有沒有足夠的資本,即可計算出風險資本充足率。

例如, RBC制度把承保、資產、利率、信用等風險都計算完畢後,得出該保險公司總體最低要求的資本金Company Action Level RBC是20億美元。該保險公司資本盈余、風險準備金等一系列可用於償付的資本加總是50億美元。二者相除,即得到風險資本RBC比率2.5。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目前賬上有2.5倍於RBC制度監管要求的資本金。

這僅僅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而且, 不論是償二代還是RBC,或者Solvency II,所要求的資本並不是管理保險公司風險的唯一底線。保險公司往往綜合考慮自身實際風險、其他監管要求等而提取比監管制度所要求的更多資本,就像上面例子中的2.5倍資本,甚至3倍更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風險資本監管制度也不是保險業的原創。在國際銀行業的巴塞爾協議中也是類似的針對銀行提出資本金要求。

說回中國。具體到萬能險,這些年,保監會既看到了萬能險對於壽險市場的重要意義,也看到了中短期高現金價值萬能險的風險,由此從整體監管的角度出發,出臺了一系列的風險資本管理措施。其中既有靈活的一面,也有嚴格的一面:

1靈活

“放開前端”:2015年,萬能險利率改革:萬能型人身保險的最低保證利率由保險公司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萬能型人身保險的評估利率上限從2.5%上升到複利3.5%。通俗地說,保戶可獲得的保證收益更高了。

2嚴格

“管住後端”:高現金價值的短期萬能險在新的監管體系《償二代》下有更高的資本占用,從而為保戶提供更高的安全墊。

3更嚴格

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險公司高現金價值產品年度保費收入應該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的2倍以內;其中預期產品60%以上的保單存續時間在1年及1年以下的高現金價值產品的年度保費收入應控制在公司投入資本的1倍以內。

所以,在我們國家,萬能險並不是失控的洪水,而是籠中的動物。你怎麽餵養它,決定了它的成長。成天餵“激素”任其瘋長,不僅讓它長得又壯又不健康,你還得保證籠子夠結實。如果你想讓它健康正常的成長、將來不用成天加固籠子,就必須老老實實地餵正常的飼料、做結實的籠子。至於這動物會不會跑出籠子,重擔就落在了保監會身上。各位也應該看到,這些年保監會還是做了不少“科學餵養、加固籠子”的事。只是,資本天然就是“動物兇猛”。

(本文作者王海晶,系英國精算師;周瑤,系金融業資深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648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5/162948.shtml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界面界面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按照華潤設想,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20%的股份之後,深圳地鐵再將其中10%股份以市場價格轉給華潤。

來源 | 界面(ID:wowjiemian)

文 |  羅強

王石未來肯定是要針對“萬寶之爭”寫回憶錄的,但萬科獨立董事華生已經替他寫了一部分。

華生在其新書《萬科模式-控制權之爭與公司治理》中,除了透露了其“拍案而起”的緣由是因華潤而起的“不平”之外,還在“萬科之爭大事記”章節中,首次披露了諸多未為外界所知的各方博弈細節。

u=4049314166,2616174860&fm=23&gp=0

2015年12月17日晚間,王石在萬科內部的講話開始流傳,彼時他稱不歡迎“寶能系”成為第一大股東,因為“信用不夠”;次日,萬科A+H股票雙雙停牌,萬科股權事件自此全面進入公眾視野。

在王石內部講話時點,寶能系增持萬科股份已達22.45%,公眾普遍認為王石當時講話,以及停牌反應已稍顯遲鈍。實際上,除了王石內部講話中提到與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夜談4小時之外,萬科管理層在之前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timg (6)

寶能系在當年7月上旬開始增持萬科股份達5%,下旬繼續增持至10%後,萬科總裁郁亮就赴香港,向當時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匯報,判斷寶能系“劍指”第一大股東,請求華潤增持或助其引入戰略投資者。

7月29日,王石在北京繼續向傅育寧匯報。彼時傅表示支持萬科,但華潤當時一是缺乏增持資金;二是正在整合旗下業務板塊,地產不是方向,即使有資金也只能酌情增持;三是不反對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

8月下旬,萬科管理層提出定向增發20%H股的想法,但華潤方面因擔憂增發會攤薄自身權益、萬科對華潤的業績貢獻度下降而反對,該想法最終擱置提交董事會審議。華潤建議萬科先回購A股,然後再發行相同數量H股。

接下來,寶能系繼續增持萬科至15.04%並超越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萬科方面也少量回購A股,期間華潤也少量增持萬科奪回第一大股東地位。事態繼續發展,寶能系增持勢頭不減,到2015年年底,寶能系持股已達20%,安邦也增持萬科達5%,萬科似乎已易主。

此時萬科與華潤還在磋商方案,其中包括華潤在二級市場增持、華潤置地住宅業務與萬科整合、華潤集團將華潤置地的股份給萬科、萬科向華潤集團發行股份等。但始終沒有實質進展,萬科開始與多家央企和深圳國企進行接觸探討重組可能性,與境外兩家機構也開始開展談判。

王石內部講話之後,各方全面“開戰”,期間還爆出華潤與寶能系“一致行動人”、王石對寶能“道德綁架”、萬科重組對象等諸多插曲。

u=3263073027,712510165&fm=23&gp=0

12月27日,王石、郁亮在深圳向傅育寧匯報工作,傅表示無論重組或增發均有為難之處,但雙方共識是不管誰參與重組,都將保持國資第一大股東地位。華潤還進一步強調稱,暫不考慮華潤置地與萬科的整合問題,不反對萬科與其他國資的重組方案。

各方在焦慮中度過春節,正式迎來關鍵的2016年。在這一年里,兩個關鍵時點是,3月17日萬科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繼續停牌、推進重組的議案,以及6月17日華潤在審議重組方案的董事會中投下反對票。

臨時股東大會的插曲是,華潤會後向媒體“抱怨”萬科與深圳地鐵簽約沒有經過董事會討論通過,存在程序問題,這也標誌著華潤對萬科管理層的不滿徹底暴露在公眾視野。

由於華生為萬科獨立董事,他全面參與了董事會,對整個過程較為了解。在他新書的“爆料”中,早在2016年2月3日,萬科團隊就在香港向華潤匯報了與深圳地鐵的重組意向,且股票發行量可能要超過“寶能系”,華潤方面對此沒有表示不同意見。

2月24日,王石發短信請求向傅育寧當面匯報重組事宜;次日,華潤方面表示準備收購證金、匯金持有萬科的股票;再3天後,王石向深圳市領導匯報重組事宜。

3月11日上午,王石、郁亮通過傅育寧的秘書向傅育寧發短信,請求在臨時股東大會之前在北京當面匯報重組事宜。失誤出現在下午董事會會議中,萬科方面以與深圳地鐵重組只是合作意向,尚未形成預案到董事會審議階段為由,未將重組事項在正式議程中列入討論。

華生對此評論稱“這顯示萬科團隊在華潤態度曖昧的情況下,決意繞開華潤,自行盡可能向前推進與深圳地鐵的合作”。

timg (7)

3月12日,深圳地鐵與萬科在地鐵大廈進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下午現場照片外傳,華潤立即詢問,郁亮等以合作“無法律約束力”回複,但華潤方面要求:不要就此事公告;如果公告,不要談股權層面的問題。

次日,萬科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作出公開說明,萬科不得不準備進行披露,並通知華潤。3月14日,萬科公告與深圳地鐵的合作備忘錄,同時取消了雙方聯合媒體見面會,郁亮等到華潤總部匯報,承認溝通不足,希望建立機制,聽取華潤方面意見和批評。

華潤除了會見媒體公開了與萬科管理層的矛盾之外,還在4月份與深圳地鐵會談,表達了重回第一大股東地位的意願,希望深圳地鐵退出萬科重組,但遭到後者拒絕。

事件發展到第二個節點,在6月17日召開審議重組預案的董事會前半個月,深圳國資委組織華潤、深圳地鐵進行協商,華潤方面要求保留第一大股東地位,如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後,後者持股不能超越10%,且要將投票權委托給華潤,以便華潤獲得25%的投票權,否則華潤將對重組預案投反對票。

10天後,深圳市主要領導就重組事項與傅育寧會談。深圳市希望華潤支持萬科的資產重組,傅則表示,同意的前提是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增20%之後,後者要將其中10%以市場價格轉給華潤,且前提方案協議與定增協議同時在法律上生效。深圳市政府要求國資委進行協調,但所有操作必須合法合規,符合上市公司監管要求。

6月15日,各方再次坐上談判桌,認為上述方案不具可操作性。華潤口頭動議與深圳地鐵一起參與定增,各認購10%的股份;深圳地鐵提出,請華潤支持協助現有方案在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繼續保持萬科核心團隊的穩定,待本次交易完成後再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6月16日,深圳國資委、深圳地鐵集團以及萬科向深圳市領導匯報重組事宜。深圳市主要領導表示,希望華潤支持萬科,深圳國資委協調深圳地鐵入股萬科後,在依法依規前提下,支持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隨後,深圳市政府向國務院國資委報告了上述情況。

6月17日中午,華潤向萬科提議當天下午的萬科董事會探討新的方案,如繼續審議原方案,華潤將投反對票。華潤新方案為:萬科以現金購買深圳地鐵的土地資產;第一步交易完成後,在適當時機向華潤、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各10%的股份,現金認繳,華潤將方案抄送國務院國資委和深圳市政府。

最終在下午的董事會中,原方案以7票贊成、3票反對、1票因關聯交易回避表決的結果通過,引發了對於這1票回避表決是否計入表決總票數的討論,萬科與華潤的矛盾也進一步加劇。隨後,寶能、華潤先後發表聲明指責萬科“內部人控制”問題。

10天後,寶能系更是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萬科所有董監事。同日,王石在微信朋友圈指責華潤“毫無遮掩地公開和你狙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次日,華潤與寶能在萬科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中,聯手否定了萬科董事會、監事會報告。

華潤與寶能的一系列行為引發國務院國資委、監管機構的關註,深交所要求寶能自查是否與華潤是一致行動人關系;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則首次針對萬科股權事件表態“央企不與地方爭利,只要有利於深圳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我們就支持”。

壓力之下,華潤被要求不得與寶能一致行動、不得再就萬科事件隨意表態、任何行動要預先征得國務院國資委同意。同時,華潤也聲明對罷免萬科董事、監事的提議有異議,但表示“華潤會從有利於公司發展的角度,考慮未來董事會、監事會的改組”。

2016年7月3日,萬科董事會會議,全票否決了寶能系提請的罷免議案。華潤通知萬科準備部分改組董事會,讓王石出局的提議因上面不同意在會上並未提出,從而避免了一場攤牌。

再後來,萬科管理層高調反擊,向監管部門舉報寶能系;華潤方面就退出萬科與各方談判,協商價格;恒大入局搶籌,就借殼深深房與深圳市政府談判。到2017年1月13日,華潤將所持萬科的全部股份轉讓給深圳地鐵,後續恒大將所持股份表決權讓渡給深圳地鐵,再然後寶能系被處罰,形勢日趨明朗。

華生認為,縱觀萬科各方股東局勢,無論最終有誰提名董事,從選票格局看,萬科管理層話語權已較此前大為增強。目前,萬科管理層面臨董事會改選局勢,仍然持股的寶能系,以及新晉股東深圳地鐵,處於微妙的董事會席位博弈階段。

大體來看,華生新書中的大事記,向公眾詳細展現了各方博弈的過程與一些細節,有助於理解這場商戰的最終邏輯。但仍有大量“未解之謎”,如寶能的真實意圖、恒大入局意圖、華潤最終為何退出萬科等等問題,這些也許真的要等到關鍵當事人王石寫回憶錄來解答。

王石萬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09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505/162948.shtml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界面界面

還原“萬寶之爭”缺失的劇情:有人不同意讓王石出局?

按照華潤設想,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20%的股份之後,深圳地鐵再將其中10%股份以市場價格轉給華潤。

來源 | 界面(ID:wowjiemian)

文 |  羅強

王石未來肯定是要針對“萬寶之爭”寫回憶錄的,但萬科獨立董事華生已經替他寫了一部分。

華生在其新書《萬科模式-控制權之爭與公司治理》中,除了透露了其“拍案而起”的緣由是因華潤而起的“不平”之外,還在“萬科之爭大事記”章節中,首次披露了諸多未為外界所知的各方博弈細節。

u=4049314166,2616174860&fm=23&gp=0

2015年12月17日晚間,王石在萬科內部的講話開始流傳,彼時他稱不歡迎“寶能系”成為第一大股東,因為“信用不夠”;次日,萬科A+H股票雙雙停牌,萬科股權事件自此全面進入公眾視野。

在王石內部講話時點,寶能系增持萬科股份已達22.45%,公眾普遍認為王石當時講話,以及停牌反應已稍顯遲鈍。實際上,除了王石內部講話中提到與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夜談4小時之外,萬科管理層在之前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timg (6)

寶能系在當年7月上旬開始增持萬科股份達5%,下旬繼續增持至10%後,萬科總裁郁亮就赴香港,向當時第一大股東華潤集團董事長傅育寧匯報,判斷寶能系“劍指”第一大股東,請求華潤增持或助其引入戰略投資者。

7月29日,王石在北京繼續向傅育寧匯報。彼時傅表示支持萬科,但華潤當時一是缺乏增持資金;二是正在整合旗下業務板塊,地產不是方向,即使有資金也只能酌情增持;三是不反對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

8月下旬,萬科管理層提出定向增發20%H股的想法,但華潤方面因擔憂增發會攤薄自身權益、萬科對華潤的業績貢獻度下降而反對,該想法最終擱置提交董事會審議。華潤建議萬科先回購A股,然後再發行相同數量H股。

接下來,寶能系繼續增持萬科至15.04%並超越華潤成為第一大股東,萬科方面也少量回購A股,期間華潤也少量增持萬科奪回第一大股東地位。事態繼續發展,寶能系增持勢頭不減,到2015年年底,寶能系持股已達20%,安邦也增持萬科達5%,萬科似乎已易主。

此時萬科與華潤還在磋商方案,其中包括華潤在二級市場增持、華潤置地住宅業務與萬科整合、華潤集團將華潤置地的股份給萬科、萬科向華潤集團發行股份等。但始終沒有實質進展,萬科開始與多家央企和深圳國企進行接觸探討重組可能性,與境外兩家機構也開始開展談判。

王石內部講話之後,各方全面“開戰”,期間還爆出華潤與寶能系“一致行動人”、王石對寶能“道德綁架”、萬科重組對象等諸多插曲。

u=3263073027,712510165&fm=23&gp=0

12月27日,王石、郁亮在深圳向傅育寧匯報工作,傅表示無論重組或增發均有為難之處,但雙方共識是不管誰參與重組,都將保持國資第一大股東地位。華潤還進一步強調稱,暫不考慮華潤置地與萬科的整合問題,不反對萬科與其他國資的重組方案。

各方在焦慮中度過春節,正式迎來關鍵的2016年。在這一年里,兩個關鍵時點是,3月17日萬科臨時股東大會通過繼續停牌、推進重組的議案,以及6月17日華潤在審議重組方案的董事會中投下反對票。

臨時股東大會的插曲是,華潤會後向媒體“抱怨”萬科與深圳地鐵簽約沒有經過董事會討論通過,存在程序問題,這也標誌著華潤對萬科管理層的不滿徹底暴露在公眾視野。

由於華生為萬科獨立董事,他全面參與了董事會,對整個過程較為了解。在他新書的“爆料”中,早在2016年2月3日,萬科團隊就在香港向華潤匯報了與深圳地鐵的重組意向,且股票發行量可能要超過“寶能系”,華潤方面對此沒有表示不同意見。

2月24日,王石發短信請求向傅育寧當面匯報重組事宜;次日,華潤方面表示準備收購證金、匯金持有萬科的股票;再3天後,王石向深圳市領導匯報重組事宜。

3月11日上午,王石、郁亮通過傅育寧的秘書向傅育寧發短信,請求在臨時股東大會之前在北京當面匯報重組事宜。失誤出現在下午董事會會議中,萬科方面以與深圳地鐵重組只是合作意向,尚未形成預案到董事會審議階段為由,未將重組事項在正式議程中列入討論。

華生對此評論稱“這顯示萬科團隊在華潤態度曖昧的情況下,決意繞開華潤,自行盡可能向前推進與深圳地鐵的合作”。

timg (7)

3月12日,深圳地鐵與萬科在地鐵大廈進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下午現場照片外傳,華潤立即詢問,郁亮等以合作“無法律約束力”回複,但華潤方面要求:不要就此事公告;如果公告,不要談股權層面的問題。

次日,萬科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要求作出公開說明,萬科不得不準備進行披露,並通知華潤。3月14日,萬科公告與深圳地鐵的合作備忘錄,同時取消了雙方聯合媒體見面會,郁亮等到華潤總部匯報,承認溝通不足,希望建立機制,聽取華潤方面意見和批評。

華潤除了會見媒體公開了與萬科管理層的矛盾之外,還在4月份與深圳地鐵會談,表達了重回第一大股東地位的意願,希望深圳地鐵退出萬科重組,但遭到後者拒絕。

事件發展到第二個節點,在6月17日召開審議重組預案的董事會前半個月,深圳國資委組織華潤、深圳地鐵進行協商,華潤方面要求保留第一大股東地位,如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後,後者持股不能超越10%,且要將投票權委托給華潤,以便華潤獲得25%的投票權,否則華潤將對重組預案投反對票。

10天後,深圳市主要領導就重組事項與傅育寧會談。深圳市希望華潤支持萬科的資產重組,傅則表示,同意的前提是萬科向深圳地鐵定增20%之後,後者要將其中10%以市場價格轉給華潤,且前提方案協議與定增協議同時在法律上生效。深圳市政府要求國資委進行協調,但所有操作必須合法合規,符合上市公司監管要求。

6月15日,各方再次坐上談判桌,認為上述方案不具可操作性。華潤口頭動議與深圳地鐵一起參與定增,各認購10%的股份;深圳地鐵提出,請華潤支持協助現有方案在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繼續保持萬科核心團隊的穩定,待本次交易完成後再簽署股份轉讓協議。

6月16日,深圳國資委、深圳地鐵集團以及萬科向深圳市領導匯報重組事宜。深圳市主要領導表示,希望華潤支持萬科,深圳國資委協調深圳地鐵入股萬科後,在依法依規前提下,支持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隨後,深圳市政府向國務院國資委報告了上述情況。

6月17日中午,華潤向萬科提議當天下午的萬科董事會探討新的方案,如繼續審議原方案,華潤將投反對票。華潤新方案為:萬科以現金購買深圳地鐵的土地資產;第一步交易完成後,在適當時機向華潤、深圳地鐵定向增發各10%的股份,現金認繳,華潤將方案抄送國務院國資委和深圳市政府。

最終在下午的董事會中,原方案以7票贊成、3票反對、1票因關聯交易回避表決的結果通過,引發了對於這1票回避表決是否計入表決總票數的討論,萬科與華潤的矛盾也進一步加劇。隨後,寶能、華潤先後發表聲明指責萬科“內部人控制”問題。

10天後,寶能系更是提請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萬科所有董監事。同日,王石在微信朋友圈指責華潤“毫無遮掩地公開和你狙擊的惡意收購者聯手”。次日,華潤與寶能在萬科2015年年度股東大會中,聯手否定了萬科董事會、監事會報告。

華潤與寶能的一系列行為引發國務院國資委、監管機構的關註,深交所要求寶能自查是否與華潤是一致行動人關系;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則首次針對萬科股權事件表態“央企不與地方爭利,只要有利於深圳的發展,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我們就支持”。

壓力之下,華潤被要求不得與寶能一致行動、不得再就萬科事件隨意表態、任何行動要預先征得國務院國資委同意。同時,華潤也聲明對罷免萬科董事、監事的提議有異議,但表示“華潤會從有利於公司發展的角度,考慮未來董事會、監事會的改組”。

2016年7月3日,萬科董事會會議,全票否決了寶能系提請的罷免議案。華潤通知萬科準備部分改組董事會,讓王石出局的提議因上面不同意在會上並未提出,從而避免了一場攤牌。

再後來,萬科管理層高調反擊,向監管部門舉報寶能系;華潤方面就退出萬科與各方談判,協商價格;恒大入局搶籌,就借殼深深房與深圳市政府談判。到2017年1月13日,華潤將所持萬科的全部股份轉讓給深圳地鐵,後續恒大將所持股份表決權讓渡給深圳地鐵,再然後寶能系被處罰,形勢日趨明朗。

華生認為,縱觀萬科各方股東局勢,無論最終有誰提名董事,從選票格局看,萬科管理層話語權已較此前大為增強。目前,萬科管理層面臨董事會改選局勢,仍然持股的寶能系,以及新晉股東深圳地鐵,處於微妙的董事會席位博弈階段。

大體來看,華生新書中的大事記,向公眾詳細展現了各方博弈的過程與一些細節,有助於理解這場商戰的最終邏輯。但仍有大量“未解之謎”,如寶能的真實意圖、恒大入局意圖、華潤最終為何退出萬科等等問題,這些也許真的要等到關鍵當事人王石寫回憶錄來解答。

王石萬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10

萬寶盛華大中華(Manpower Group)專區

1 : GS(14)@2019-01-23 06:38:42

http://www.manpower.com.cn/
網址
2 : GS(14)@2019-01-23 06:39:06

http://www.manpower.com.cn/Company_Overview.html
万宝盛华大中华万宝盛华大中华依托旗下四大品牌 ManpowerGroup® Solutions、Experis®、Manpower®、Right Management® ,逾20座直营城市有1,300名专业服务人员提供人力资源服务。2015年,万宝盛华战略联盟中信产业基金,大中华总部落地上海,携领两岸三地服务覆盖百余城市逾万家企业。持续20年,我们始终秉承“以人为本、以识为器、创新为行”价值观,在科技变革、经济放缓、政策更迭等迅速变化的人智时代,凭借招聘、用工服务、人才管理及职业发展等企业及人才综合解决方案,屡获业界广泛赞誉,两届斩获“亚太人力资源领军企业”及“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机构客户满意度大奖”。可持续公益,责无旁贷万宝盛华深耕大中华20年,积极响应联合国全球号召,倡行社会、经济、环境三维可持续发展,携领行业致力打造企业、人才、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社群,屡荣“社会关爱企业卓越奖”、“公益品牌形象奖”、“跨国公司在华公益贡献奖”等社会各界表彰。
3 : GS(14)@2019-01-23 06:39:21

http://www.manpower.com.cn/Investment_In_China.html
大中华布局



提交  万宝盛华集团大中华

万宝盛华集团香港及澳门

万宝盛华集团台湾  提交 直达官网

提交 直达官网

提交 直达官网


提交  锐旗人力集团ReachHR  提交 直达官网


提交  西安外服XAFesco  提交 直达官网


提交  EVENT ELITE  提交 直达官网


提交  上海才赋  提交 直达官网
4 : GS(14)@2019-01-23 06:39:36

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3559&issue=20190123
【明報專訊】紐交所上市的「獵頭公司」Manpower Group,擬分拆萬寶盛華大中華來港主板上市。萬寶盛華主要於大中華區(即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從事人力資源解決方案供應業務,現時在大中華區逾100個城市,服務企業和政府客戶,截至去年9月底止,運營超過20個辦事處。華泰金融為集團上市獨家保薦人。

據萬寶盛華昨日上載的初步招股文件,集團2017年度錄得9456.2萬元(人民幣‧下同)盈利,按年增長逾兩成,而截至去年9月底止首9個月盈利約8945.1萬元,按年增長43%。目前集團主要收入來自為客戶提供臨時及合約員工業務,2017年度貢獻近17億元收入,佔整體收入比例達85%;而去年首9個月,佔比維持大致相同比例,錄得收入約14.5億元。

萬寶盛華表示,今次集資所得擬用於擴大業務規模及市場份額、投資研發及增強技術能力,發展數字人力資源平台;尋求策略併購;投資品牌建設及數字營銷;以及一般營運資金。
5 : GS(14)@2019-01-23 06:39:49

http://www.hkexnews.hk/app/SEHK/ ... ls-2019012102_c.htm
招股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9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