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研放寬網貸 毋須收入證明
1 :
GS(14)@2018-03-11 23:46:42【本報訊】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昨指出,該局正研究有限度讓借款人士毋須提供收入及住址證明下向銀行申請網上貸款,不過銀行同時要推出其他「增補措施」填補風險缺口,例如更頻密監察客戶、提早撥備、收集社交平台數據等。陳景宏指,正研究銀行私人貸款組合某個百分比,試驗性地讓借款人毋須提供住址及入息證明,即可申請網上貸款。不過銀行須提交建議書說明透過甚麼「增補」方式,令到風險管理成效不受影響。
28機構參與快速支付系統
他舉例銀行或可以更頻密監察客戶、提早撥備。至於海外有例子以「行為模式」衍生的數據作為批核貸款標準,例如結交甚麼朋友、消費模式等,初步認為這類數據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一定成效,香港銀行可以逐步地推行。陳景宏指,措施有助提供更良好的客戶體驗,亦配合虛擬銀行推行。事實上,現時騰訊(700)牽頭成立的微眾銀行,正是以「行為模式」審核小額貸款,微信用戶推出隨時提取循環貸款「微粒貸」。截至2016年底微眾不良貸款率為0.32%。此外,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透露,9月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統(FPS)現時有20間銀行及8間儲值支付工具參與。據當局了解參與者不會為個人間即時轉賬收取費用,但其他例如個人支付予商戶則不能排除。李達志亦稱,FPS原則上並沒有提供轉賬上限,支援任何額度,不過由於風險管理緣故,釐定轉賬上限有三大考慮,即會否容易洗黑錢、銀行被轉走幾千萬及幾億會否增加風險、手提電話是否支援雙重認證等,故此要依據使用者的風險級別釐定轉賬上限。儲值支付工具發展上,李達志指去年第四季個人對個人支付金額總量升近157%,交易宗數則上升916%。李達志亦提到金管局「央行發行數碼貨幣」正在研究尾聲階段,料在企業層面使用空間較大。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307/2032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