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街市偉21歲仔未畢業助父打江山 李華華


2009-08-11 AD





 

正 所謂「虎父無犬子」,如果父母喺行業入面有豐富經驗同有咁上下成就,做仔女嘅應該點都唔會差得去邊嘅!人稱「街市偉」嘅澳瑪娛樂(959)大股東吳文新, 可能都想培養自己個仔繼承衣鉢,所以上星期五由公司正式委任佢嘅乖仔Victor做澳瑪娛樂執行董事。華華噚日睇到澳瑪嘅通告,話現年21歲嘅 Victor,家陣仲喺美國普渡(Purdue)大學主修機械工程學。今次嘅執董委任期為三年,董事酬金每年12萬,除開即係每個月都有成1萬蚊人工,對 於唔少仲係讀緊書、又或者啱啱畢業嘅大學生嚟講,都算唔錯o架喇!

仍在美讀書 年薪12萬

雖然Victor年紀小小就做執 董,而且仲係博彩行業嘅新人,但佢爸爸喺公司通告入面講明,對囝囝做執董鼎力支持。吳文新家陣唔只身兼希臘神話控股股東,仲係澳門博彩專業協會嘅創會會長 兼會務總監,又喺澳門博彩業、娛樂、運輸同酒店等行業有超過40年經驗,相信有佢喺後面撐腰同指導,Victor唔會令小股東失望啩!不過,華華睇晒成份 通告,都冇Victor嘅中文名,唔知佢係低調,唔想畀人知自己做執董,定喺佢只得英文名呢?李華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7

将梦想写在毕业季 姜山

http://shuli.sysu.edu.cn/2010-06-28/100156189.html




  又到了毕业离校的季节,前些天看到学弟学妹们在学校里照合影,神情自信勇敢,对未来充满期待。

  赖在校园里没有离开的我,在这个充满啤酒、眼泪、欢笑和悲伤的毕业季,谈不上有什么资格给他们建议。但是我见到了很多的人和很多的事,发现了太 多的迷茫和忧虑。所以我觉得有一条建议很有必要,那就是:找到梦想,并坚持下去。

  有人说,中国人的哲学是生存哲学。这意味着我们其实没有“好”的哲学,只会生存。崔永元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我们混了五千年,不管怎样,都很 不容易。但是到了今天,基本还是个混的状态,这就有问题了。我觉得问题的原因有千万条,有一条和年轻人有关,那就是我们很少有梦想,我们拥有更多的是虚荣 心,是面子,是生存压力和为压力而奔波。我们只懂得混,不懂得生活。

  我有幸在大一读到了一些很好的文字作品,帮助我思考。怀特海说,在高中,我们要埋首学习,但是到了大学,我们要抬起头来,举目四望!林语堂七十 年前的话依然鼓舞人心: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从那时起,我开始明确自己的理想,开始脚踏实地地为了一些 宏大的主题而奋斗,开始不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为找工作而忧虑的大学生,而是一个和这个社会休戚相关的人,一个拥有良知和常识的公民。直到今天,我仍然在自己 设定的道路上前进。在一次聊天中,我对我的老师说,我没有迷失自己,对于未来,我始终执着而坚定。

  即将走出校园的同学们,如果你们想创业,请将那些传承百年的大公司作为自己的榜样,义无反顾地向前,不要惧怕任何困难;如果你们想服务基层百 姓,请不要惧怕工作的单调乏味和交流的障碍,脚踏实地地做一名好公务员;如果你们立志于环保,请用勇敢的行动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如果你们想打破官方形态的 限制,写出震撼心灵的文字,请用心感受,用良知写作。请不要满足于做一个小白领,不要被楼市、股市剥削得干干净净还心甘情愿地承受。物质是生活的基础,但 也是心灵的束缚。对于我们来说,物质和职业并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此生是否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

  同学们,祝福你们!祝你们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满怀希望,坚持梦想!

畢業就買樓 左丁山



2010-11-21  AD


 

到陸羽飲茶,醫 生C突然出現,好久冇見咯喎,點解呢日咁得閒呢?唔通醫務所少咗病人排隊?還是古董價錢好,佢賣咗兩三件已經唔駛do呀?醫生C話:「古董市道係好好,真 係百年難得一遇,我間中都會賣一兩件,但主要嘅係我係一個古董會嘅主席,現在滿任,空閒時間確係多咗。」醫生C收集古董字畫二十幾年,以前純粹為興趣,發 夢都估唔到中國有今日之「盛世」,大把富豪願意以天價在拍賣場上搶貨,令佢地一班古董收藏家目瞪口呆,故此佢話一百年來未見過如此古董市場「盛世」,不必 理會錢從何來,總之有錢,水浸市場啦。呢個局面會否維持一段長時間?醫生C話:「好難講嘅,學你話事偈,音樂不知何日停,繼續跳舞可也!」

繼 續跳舞嘅還有樓市,熱錢多,利率低,通脹高,炒樓乃炒家常情,故此引誘到大學生講:「女朋友話冇樓唔嫁我。」又有報道話近九千名大學生趁人工未夠高之前, 以單身身份申請公屋,排住隊先,似乎買樓就係幾多大學生嘅人生夢想,置業係畢業後第一優先。

在記者招待會上,碰到曹仁超,講起投資之道,佢 向左丁山透露中國大富豪,騰訊創辦人兼主席馬化騰對佢講過:「我畢業後,好彩冇買到樓。」何出此言?曹仁超解釋,一畢業就顧住買樓,邊有膽量創業、做生意 吖,馬化騰以佢儲蓄得到嘅資金,創辦騰訊,至有今日啫,今日嘅馬化騰就要買甚麼山頂豪宅、倫敦市中心豪宅都買得到,但如果佢當年買樓唔創業,至今可能仍然 住在深圳細單位。

 

中貿林今天有幾多間樓,問佢至知,但畢業後住在大埔墟舊樓,慢慢捱咗好多年。佢有一位朋友遲一年畢業,搵 到工後立即動用阿媽嘅積蓄做首期,在灣仔買咗一層極細單位,兩年後升咗值,結埋婚,立即賣樓搬上半山新樓,嚇親成班同學,大家上去睇吓,原來除咗原來裝修 之外,就全部都係細樓嘅破舊傢俬,兩公婆日日食麪包、即食麪,一切為了供樓,行路返工放工,同學覺得唔好意思,唔敢再去。三年後,聽講佢地離咗婚咯,太太 去咗英國,以後無音訊。嗰層樓,o依家好值錢,好貴,但呢位朋友仍是獨居,又聽聞佢擁有幾層樓收租,但是孤家寡人午夜夢迴,唔知覺得值唔值呢?



明星理專給畢業生的理財建議 破除四大迷思 拒當「薪光幫」

2011-6-27  TWM




初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別以為每個月薪水只有兩三萬元就無法理財!在有限的收入中,必須先弄清楚收支明細,訂定出儲蓄金額,再做好保險的保障,加以投資的輔助,聰明累積財富。

撰文‧何珮郁

時序進入畢業季,許多畢業生將從校園邁入職場,根據人力銀行統計,二○一○年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約為二萬七千元,碩士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則約為三萬一千元。「薪光幫」當道,很多人以為薪水才兩三萬元,就無法理財,每個月薪水就在不知不覺中見底。

七年級前段班的育棻,研究所畢業後踏入職場近一年,是名月薪二萬八千元的上班族,從南部上來台北打拚的她坦言,每個月扣除房租水電、生活、娛樂開銷後, 「能剩五千元就不錯了!」自認對數字沒有概念,又不懂琳琅滿目的理財商品,始終讓育棻無法跨出投資理財的第一步。「不過,最近我考慮買黃金存摺。」她興奮 地補充著。再細問到對黃金走勢的了解程度,「我也是聽人家說黃金最近漲很多,又可以保值,不過風險好像很高,我要再考慮一下。」她的語氣突然收斂許多。

「為何總是存不到錢?」相信是很多社會新鮮人心中共同的疑問。究竟這些理財行為中,有哪些需要破除的迷思,我們要請三位資歷豐富的明星理財專員一一檢視。

迷思一

收支流向不清 莽撞投資「理財不等於投資!」國泰世華銀行理財業務副理游千慧首先提醒社會新鮮人,別急於將手上的資金全數投入股票或基金,甚至是高槓桿的投資工具,期望 自己能像許多大戶投資致富,否則眼高手低的結果,往往讓辛苦賺來的血汗錢一夕蒸發,生活也陷入困難。她建議,在每月的所得中,以記帳的方式,先弄清楚每個 月必要的生活開銷支出,如水電、房租、三餐費用等,再訂定出可作為儲蓄的目標金額,最後才思考還有多少錢可以花在非必要的娛樂支出上。也就是嚴守「收入- 儲蓄=支出」的原則。

曾經有個朋友的小孩,抱著全部家當數萬元來找游千慧,請她幫忙投資,卻被她一口回絕,「你還是先繼續累積儲蓄!」她認為,投資前至少應留有三至六個月的生活預備金,萬一投資表現不如預期,又遇到急需用錢的狀況,才不致造成兩頭燒的局面。

許多社會新鮮人,一畢業就面臨就學貸款的負債,上海銀行財管業務副理李弘康認為,新鮮人應該以「先理債再理財」為原則,訂定每年的還款目標,將每月所餘優先償還就學貸款,及早還清,日後投資理財較無後顧之憂。

迷思二

只買儲蓄險 忽略人身保險雖然儲蓄的習慣很好,但是社會新鮮人往往在第一次接觸保險時,將大部分資金放在儲蓄險保單上,而忽略了壽險、醫療險及意外險等基本保障。擁有 國際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證照的游千慧表示,剛開始做保險規畫要以生病時能照顧自己,不造成家人負擔為原則,萬一身體發生狀況,工作收入中斷,醫藥費用、生活開銷 就可轉由保險來支付。

台新銀行私人財富管理部經理林妤華也鼓勵年輕人,可從年收入先提撥十分之一做基本的保險規畫,壽險和醫療險都是越年輕投保,保費相對越便宜。「特別是壽 險,趁年輕時用低保額『卡位』,日後再視人生階段、家庭責任等狀況來調整。」舉例來說,如果在二十五歲買入一百萬元的保額,到了三十歲成家時,想調整到五 百萬元,只要保單未停售,保險公司可追溯回二十五歲的費率來計算,保戶補繳差額即可,比三十歲重新買一張五百萬元的保單要便宜許多。

迷思三

自認積極 卻承受不了風險有了保障做後盾,開始投資後也要把握幾項原則。大家都知道投資有風險,卻不見得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游千慧以多年的經歷觀察,許多年輕人積極投資高風險標的,一心期待高報酬,但是往往跌了一○%就寢食難安,急於抽身。

她認為,投資前應該先設定好目標,短期目標如旅遊計畫,中長期目標如購屋頭期款、退休規畫等,再針對最重要的目標做投資配置。如果目標是一年後就會用到的 資金,則要挑選穩健的標的,如定期定額申購平衡型基金。若是中期的目標,就可以挑選較活潑的標的,設定的停利點也可以高一些。

「年輕人常聽信他人的投資經驗,誤信明牌卻不懂基本面,也許一開始嘗到了甜頭,卻不知道哪裡是下車的時點,或是跌了也不懂停損!」林妤華直指許多理財新手 的迷思,「也別以為定期定額長期扣款就一定穩賺不賠!」每一個景氣循環約五年,投資前還是要先了解標的內容,定期檢視市場變化,嚴格執行停利、停損。

迷思四

聽信明牌 只看短期報酬率她還分享了自己的「雙十定律」,只要每筆定期定額扣款達到十萬元以上,且獲利達一○%,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時,不管市場如何,一定停利贖回,嚴格遵守投資紀律!

另外,李弘康也指出,有些人會用定期定額的方式短線操作基金。很多人每月扣款不過一萬元,不出三個月市場大漲了,就急於獲利了結,「這樣的作法並不具長期 累積財富的意義。」他建議:「將五成的資金配置在長期的目標上,利用債券型、全球股票型基金,或年金保險、儲蓄險等工具來規畫。」即使遇到空頭市場也不至 於賠光積蓄。

三位經驗豐富的理財專員,都不約而同強調「投資紀律」的重要性,來戒除隨市場追高殺低的習慣,接觸理財初期,可以先用小金額投資,來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穩紮穩打累積經驗,理財新鮮人也會成為經驗豐富的高手。



成功人士給畢業生的叮嚀 打贏職涯第一戰!

2011-6-27  TWM




走出校園,社會新鮮人蓄勢待發,但是職場與學校大不同,多數人往往要經過一番波折,才能摸索出自己的路。百度總裁李彥宏、職場﹁自慢﹂達人何飛鵬、統一超商營運長謝健南、多元職涯達人李偉文、思科總裁錢伯斯以自身經驗提出建議,希望為年輕人省一趟冤枉路。

百度總裁李彥宏:

選定方向就去做 不跟風、不動搖百度總裁李彥宏認為,年輕人應該盡可能地增廣見聞,多聽各種不同聲音,從中訓練獨立思考能力,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

撰文‧楊卓翰

畢業季到來,準備走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心中多少彷徨。二○一一年《富比世》雜誌評選的中國內地首富──李彥宏,恰在此時由高寶出版了《人生可以走直線:百 度總裁李彥宏給年輕人的二十九則提醒》一書,淬鍊了他從初踏入業界以來的職場智慧。《今周刊》特別專訪李彥宏,讓他以當初新鮮人的心情,和台灣新鮮人分享 心得,透露青年創業的成功關鍵。以下為訪談內容:《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請問總裁,你在完成學業、踏入職場時,是否有過掙扎?你認為最重要的選擇是 什麼?

李彥宏答(以下簡稱答):在美國,我讀的是電腦專業的碩士學位,因為跨了一個專業,所以那時讀了很多新的課程。但是讀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我發現相較於學術 界做的東西,我從心底裡還是希望我做的東西能夠讓世界上千百萬人、幾億人使用,那個時候我慢慢地意識到,我自己應該走什麼樣的路,於是做了一個選擇:放棄 博士學位,盡早進入工業界。這是我人生路上第一次靠自己的獨立思考做的大選擇。

選擇公司 不能只看表面條件但應該進一個什麼樣的公司,在當時也是我比較猶豫、或者是說花時間去思考的一個問題。學電腦的人進的公司,基本上都跟IT有關,於是我申 請了一些公司,有矽谷的,也有華爾街的。矽谷和華爾街的公司,文化差異其實很大,看重的東西也有很多不一樣。

當時我對矽谷的認識還不夠。我到矽谷的時候是三月,到處鳥語花香,但是我看到一些跟我一樣的技術人員每天工作非常辛苦,開的車還更破,要錄取我的公司也不是很大。

而華爾街對我來說有一種神祕感,我覺得這些人是玩錢的,到這些公司面試,大家很講排場。來接我的都是很豪華的車,到非常貴的餐館裡頭去吃飯,各方面都非常講究。然後我看他們每個人工作,也不是很辛苦。最後華爾街給出來的工資比矽谷給我的工資,要高出一萬多美元。

現在想起來,我當時的這個選擇是不對的,只是看了一些表面的東西,而沒有去分析我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其實我真正在乎的,是能依靠自己的技術改變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讓足夠多的人受益。在後來的選擇中,我一直以這個目標作為判斷的標準。

起步階段 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問:職場的第一個十年被稱為學習的黃金十年,將奠定一輩子的職場基礎。請談談你進入職場的第一個黃金十年,有過哪些職涯上的轉折?應該在這十年發展什麼樣的能力?

答:在我畢業後的頭十年,第一個轉折是從華爾街到矽谷。在矽谷每個人都有理想,或者說夢想,每個人的夢想都是要改變世界,我在矽谷工作時每天都很興奮,因為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有時候,也有人會問我,你大概每天工作多長時間?從幾點到幾點?你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的?其實我很難說清。因為對我來說,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在工作,什麼時候在放鬆。因為我的工作和愛好是一樣的,做的東西自己很感興趣,做了之後看到很多人在使用,自己就很高興。

另一個非常大的轉折,就是放棄綠卡回國創立百度。十幾年前,搜尋引擎在中國並不是一個炙手可熱的產業,當時很多人不理解,我為什麼要放棄近百萬的美國股票 期權和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我有自信能夠做出大家也能夠很喜歡的搜索工具。我真正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變成自己使用的東西,這才是我的人生理想,而不是掙 錢。

幸運的是這個產業最後變成一個巨大的產業;但是即使它不是這樣一個巨大的產業,我覺得我這一生會生活得非常幸福,非常開心。

我始終認為年輕人在剛剛起步階段,一定要做自己喜歡並且擅長的事。其實我們都需要聽從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並不是你認為社會期望你這樣做,父母期望你這 樣做,朋友期望你這樣做,你才會選擇這樣做。只有這樣,你才會越工作越開心,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會沮喪,不會被擊倒,而是全身心地去享受整個過 程。

問:兩岸經濟互動越來越頻繁,你認為台灣和內地的年輕人相較之下有什麼特色?該怎麼發揮?

答:兩岸同文同根,台灣在高科技領域也積澱很深,我在美國接觸過一些台灣高科技人才,素質非常高。這一代的台灣年輕人獨立性和自主意識很強,對大陸文化也已經不陌生,兩岸的高科技人才很有互補性,如果攜起手來,一定會有很大的作為。

大陸經濟持續高速增長,職場人才競爭也會日趨激烈。在充滿機會的市場下,年輕人有志向,就應該珍惜當下,勇於創新,把握好自己的發展方向。

領導特質 最重獨立思考能力問:你認為領導人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年輕人如何從工作中學習及自我磨練,來具備這些特質?

答: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首先一定要有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判斷,因為一個經過獨立思考而堅持錯誤觀點的人,比一個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確觀點的人,更值得肯定。

這樣的能力需要大家在職場起步期間,甚至在大學以及更早的時期去培養。比如在大學的時候,除了學好專業的課程,建議大家去多見一見世面,多聽一聽各方面的 講座,開拓眼界,和不同的群體交流。不同的聲音聽得多了,慢慢的就不會輕信任何一個聲音,而是加入自己的獨立判斷;有了判斷的能力,你以後的路就會走得非 常順。

問:如果要給新鮮人最重要的一句話,你會怎麼說?

答:對於現在的年輕人,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代。我願意和大家分享一句一直陪伴著我的話: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一旦你選定了方向,你認準 了這個是代表未來的,而且別人還沒有看到你看到的這些東西,那你一定要專注,去把它做到極致,做到最好,這樣才能夠成功。

與此同時的話,正因為你看上的是很多人沒有看上的,你要耐得住寂寞,而不是什麼東西熱鬧,你就去做什麼,而是說你真的相信自己的想法,並且一直堅持把它做下去,唯有如此,我覺得才有成功的機會。

李彥宏

出生:1968年

現職:百度董事長兼總裁

經歷:Infoseek資深工程師、《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即時金融資訊系統設計師、道瓊斯金融公司高級顧問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腦工程碩士,北京大學資訊管理學士



揭秘80後董秘:畢業就上位 年薪7千?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52418.html

2009年7月,時代科技董秘董宋萍的出現,曾讓一眾媒體興奮不已。那年,董宋萍24歲,剛從浙江的嘉興學院畢業。

兩年過去,80後董秘已經密集出現,僅在浙江,就已有3位80後董秘,且都為女性,而這三家公司都系家族控股型民營企業。

2009年10月創業板開通後,80後董秘更是成批出現,目前已有近10位之多。

這些80後何以這麼年輕就出任董秘,他們有什麼特殊來歷?

時代科技董宋萍:畢業當年成董秘

「之所以被關注,說白了是年齡問題。」這是董宋萍對自己成為「明星董秘」的理解。

2009年7月28日,時代科技公告,董宋萍出任公司新一屆董秘。董宋萍,1985年12月出生,2009年畢業於嘉興學院金融專業。2009年6月20日,董宋萍取得董秘資格證書一個多月後,即出任時代科技董秘。即使到現在,董宋萍仍是A股最年輕的董秘。

「雖然今年剛剛畢業,但是在時代科技的工作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了,一年的時間裡包括在時代科技工作和參加董秘資格培訓班。」斯時,董宋萍這樣回應媒體質疑,稱自己可以勝任董秘工作。

時代科技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董宋萍成為時代科技董秘,與紹興老闆濮黎明成為時代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有關。

2009年5月18日,濮黎明控股的浙江眾禾投資有限公司受讓時代科技大股東時代集團持有的時代科技1100萬股。加上2008年12月受讓的3900萬股,浙江眾禾投資以15.54%的持股,成為時代科技第一大股東,濮黎明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濮黎明系紹興安昌鎮人,1966年出生,在濮家三兄弟中排行第二。濮氏三兄弟號稱安昌第一家族,濮黎明入主時代科技後,時代科技的高管幾乎都變成了紹興人,辦公地點也由呼和浩特遷到了紹興安昌。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董宋萍成為時代科技董秘。

但很少有人相信董宋萍無緣無故會成為時代科技董秘,有人甚至懷疑濮黎明是董宋萍的舅舅。甚至有記者找到了董宋萍的老家浙江省上虞市湯浦鎮,向董宋萍的家人和鄰居求證。查證的結果,董宋萍和濮黎明沒有任何親屬關係,也看不出兩人此前有何交集。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董宋萍何以成為時代科技的董秘,還是個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貴為董秘,但董宋萍的待遇極低,2010年年薪僅1.72萬元。這或許與時代科技高管集體低薪有關,32歲的財務總監羅守偉,年薪亦只有1.5萬元。

「來自農村的我從小就學會自立,勤奮努力,認真對待學習,在大量實踐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技藝和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是董宋萍在一份求職簡歷中對自己的介紹。或許,從這裡能找到她成為董秘的一些原因。

浙江廣廈:兩任女董秘不到30歲

今年2月21日,浙江廣廈召開六屆二十次董事會,審議同意聘任包宇芬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秘書。

包宇芬,女,1984年出生,浙江杭州人,大學本科學歷,預備黨員,助理經濟師。2007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任職於浙江廣廈母公司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辦公室;2008年10月至今任職於浙江廣廈董事會辦公室。

因出任董秘未到一年,浙江廣廈未披露包宇芬的薪酬情況,包本人亦不願透露。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在擔任董秘之前,包擔任的是董秘助理一職。而不少上市公司,並沒有這樣一個職務。

包宇芬自稱擔任助理幾年間,已經對董秘的工作有了較多瞭解。談及27歲即出任董秘要職,包宇芬稱:「目前還在學習階段,肯定會有壓力,但應該可以把工作做好。」

事實上,包宇芬並不是浙江廣廈第一個年輕董秘。公司前董秘張霞擔任這一職務時,比包宇芬還年輕2歲。1979年出生的張霞,2004年5月擔任浙江廣廈董事、董秘時,只有25歲。次年12月,張霞還升任浙江廣廈副董事長。

張霞曾在廣廈控股的金華廣福醫院、廣廈建設集團董事局秘書辦、戰略發展部工作。出任董秘前的2002年11月,23歲的張霞即已出任浙江廣廈職工監事。

2010年8月27日,「因工作變動原因」,張霞辭去浙江廣廈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職務,由公司董事長彭濤代為履行董事會秘書職責,直到今年2月包宇芬接任。

伴隨董秘換人,浙江廣廈母公司亦出現變動。6月22日,浙江廣廈公告,經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第一大股東「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更 名為「廣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樓忠福」變更為「樓明」。這似乎說明,樓忠福已經放手將龐大的廣廈集團,交由大兒子樓明掌舵。

亞太股份:27歲董秘年薪7000元?

同樣在浙江,2009年8月上市的亞太股份,亦出現80後董秘。

亞太股份位於杭州蕭山,上市時董秘為朱自平。朱長期在亞太股份工作,除擔任董秘外,還擔任公司辦公室主任。2010年9月10日,朱自平突然「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並離開公司。

亞太股份的公告稱,公司將盡快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在聘任新的董秘之前,公司董事會指定董事長黃偉潮代行董秘職責。

而此前的2010年6月2日,亞太股份剛剛續聘朱自平為公司副總經理、董秘,並聘任邱蓉為證券事務代表。

邱蓉,女,1983年生,大學學歷,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泛信企業工作,擔任業務主管;2009年11月後在亞太股份證券辦工作,並在2009年12月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辦的董事會秘書資格考試。

2010年12月2日,就在朱自平辭職3個月後,邱蓉出任亞太股份董事、董秘。直到2010年年報提及這一內容,邱蓉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媒體關注。

如果說27歲出任董秘不是特例,那亞太股份年報披露的邱蓉「7000元」超低年薪,一定刷新了董秘的薪酬新低。有媒體統計,國內A股董秘的平均年薪為34.03 萬元,廣發證券董秘羅斌華的年薪甚至高達514萬,邱蓉的待遇何以如此之低呢?

7月19日,邱蓉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是她不瞭解董秘年薪的含義給弄錯了。7000元是她擔任董秘到年底這一個月的薪酬,而她將之誤認為2010年的年薪。按此計算,其年薪當在8萬元以上。

「你最好不要報導,我不希望被太多關注。」邱蓉一再向記者表示。除了告訴記者自己為江西人,與亞太股份實際控制人黃來興、黃偉潮、黃偉中父子沒有任何關係,她甚至不願透露自己畢業的學校等信息。

華神曾云莎:31歲董秘熱衷微博

相對於前述三位浙江上市公司的80後董秘,華神集團的董秘曾云莎要有趣許多。

2010年5月13日,上海華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受讓上海同功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佑昌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華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四川華神持有華神集團25.42%的股份,系華神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隨著上海華敏的入主,華神集團董事會進行了改組。今年4月1日,華神集團公告,37歲的四川華神董事長周蘊瑾當選公司董事長,31歲的曾云莎出任公司董事、董秘。

公開資料顯示,曾云莎,1980年11月出生,碩士,曾任職於上海萬盛龍邦實業有限公司、元祖(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長揚投資有限公司。2011年3月10日剛剛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組織的2011年董事會秘書資格考試。

曾云莎曾任上海長揚投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該公司註冊資金500萬元,成立於2007年6月。2010年3月,上海長揚將其持有的四川華神24%股份轉予上海同功,其後再轉給李曉敏控制的上海華敏,顯示曾云莎與華神集團董事長李小敏或有某種關係。

這位27歲就曾擔任投資公司法人代表的80後董秘,會是怎樣一個人呢?曾云莎兩個月前開通的微博,透露了一些秘密。

5月9日,曾云莎在開通微博並加V,其身份認證為「華神集團董秘」,簡介為「我以為我會是一名文藝青年,可人生不是想出來的」。

「文藝青年」曾云莎很討厭開會,其發佈的第一條微博內容即為:頭痛。還要開個頭痛的會,討論個頭痛的問題,結果必將是,更加頭痛。某天開完一整天會後,曾又發感慨:如果我成了殭屍,一定是坐著的姿態!

到7月17日,曾云莎已經發佈了30多條微博,粉絲超過6300位。在其發佈的微博中,既有自己的大頭照,也有做瑜伽和旅遊時的照片,即使在會議中,也曾發個小照片。

在這位80後董秘的微博中,不乏充滿童趣的內容,如6月1日兒童節的微博:臆想,又是臆想,哪門子熱你們臆想哪門,我不跟你們玩,我跟小盆友過節去!

一個討厭會議、充滿童趣的女生,何以成為要跟交易所、投資者頻繁打交道的董秘,或許只有曾云莎本人才瞭解背後的秘密。

天龍女董秘:曾為電視台記者

與董宋萍、包宇芬、邱蓉、曾云莎四位董秘半路出家出任上市公司董秘不同,有兩位80後董秘,早在公司上市前,即已出任董秘職務。

2010年3月,位於廣東肇慶的天龍集團在創業板上市,25歲的萬可此時已經在公司擔任董秘多年。

萬可,女,1985年出生,畢業於暨南大學,2006年曾任湖南衛視新聞中心記者。2007年後,22歲的萬可出任天龍集團董事會秘書及行政總監。目前,萬可與時代科技的董宋萍並列國內上市公司最年輕董秘。

據知情人士介紹,萬可與天龍集團實際控制人馮毅為湖南衡陽老鄉,經人介紹到天龍集團工作,但更多情況不詳。目前,萬可的年薪為12.4萬元,為董宋萍的7倍多。

與天龍集團的萬可一樣,新寧物流的董秘張瑜雖然年輕,卻已是公司的超級元老。

張瑜,女,1982年出生,是董秘中少有的大專學歷。2005年起,張瑜任職於蘇州新寧公共保稅倉儲有限公司財務部、上市辦,直到2009年10月新寧物流上市。目前張瑜年薪12萬元。

2000年6月即已上市的浪潮信息,也湧現了80後董秘的身影。2009年12月29日,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同意李凱聲由於工作 變動原因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經董事長提名,聘任李豐為董事會秘書。此時,1981年出生的李豐,剛28歲。李豐此番出任董秘,已有兩層鋪墊。 2007年5月,李豐任浪潮信息證券事務代表,2008年5月,李又出任公司財務部副經理兼證券事務代表。李豐的年薪與萬可、張瑜不相上下,為12.3萬 元。

創業板80後董秘云集

包括天龍集團董秘萬可在內,在高管團隊普遍比較年輕的創業板公司中,80後董秘所佔比例明顯比非創業板公司要高。

青島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銳德董秘劉甲坤,是80後董秘中待遇較高的一位,其年薪為24.6萬元。

1980年9月出生的劉甲坤,2002年7月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在加盟特銳德前,劉在青島海爾工作多年,曾任海爾金融集團境外資本運作中心科員、 項目經理,青島海爾證券事務代表,曾參與海爾集團多項重大資本運作項目,「於資本運作、企業重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擁有較豐富經驗」。

2010年初,劉甲坤加入特銳德,隨後接替原董秘杜波(兼公司副總、財務總監),出任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主任。而此前的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剛剛作為創業板的NO.1成功上市。

「很多人一提到80後首先想到的是朝氣和青澀,其實我也30歲了。」在接受青島媒體採訪時,劉甲坤對媒體聚焦80後頗有些不滿,表示自己願意把朝氣的一面帶進董事會工作。

另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寶通帶業的董秘陳希,情況與劉甲坤有些相似。

1981年10月出生的陳希,畢業於蘇州大學廣告系,曾在無錫太湖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一年多。2006年1月,陳希加盟位於無錫的寶通帶業,2008年7月任寶通帶業董事會秘書兼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全程參與了公司的上市工作。

而像劉甲坤、陳希這樣的80後創業板董秘,還有不少,如萬順股份[的韓嘯、數字政通的陳睿、盛運股份的劉玉斌、騰邦國際的周小鳳(女)四位董秘,都出生於1982年。其中一位為海歸,兩位具有研究生學歷。

是青澀青年,也是上市公司高管。這些80後董秘帶給投資者的, 或許一半是質疑,一半是希望。


畢業生挑工作是懶惰嗎?

2011-8-15  TCW




Q:我實在搞不懂現在的大學生,我親戚的小孩剛大學畢業,我幫他介紹了一個工作機會,他卻寧可選擇在家裡蹲,說想找更好的,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太好吃懶做了?

A:如果一個女生想結婚,只要一有男生追她,她會立刻嫁給他嗎?如果某人想買房子,只要一見到空房,他會馬上把房子買下嗎?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否」,那你為何認為,一個大學生正在找工作,只要有工作機會,不管這個工作機會是什麼,他都應該要立刻上工呢?

未來是不可預知的,我們永遠都面臨著取捨:我選擇了當下的機會,未來找到更好機會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因此,女性不會一碰到想追她的男生就以身相許,因為她總想著未來可能會碰上更適合她的男人,消費者買房、大學畢業生找工作,心裡想的也都是同一件事。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人何不「騎驢找馬」?女生何不先交個男朋友,碰上更適合的男人再另結新歡就好。消費者可以先買間房子,等找到更適合房子時,再把舊房賣掉就好,大學畢業生也可先找家公司待著,等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再跳槽就好。

但 是這種想法忽略了,每個人做出調整是要付代價的:女生換男友無法輕易想換就換,消費者也不能馬上把舊房子賣掉,大學畢業生也不能想跳槽就跳槽,因為轉換工 作同樣要付代價。而且,當大學生有了工作,他花在搜尋更適合工作的時間也就減少了,這也降低他未來找到更好工作的可能性。

此外,若大學生換工作太快、太頻繁,也會讓下任雇主懷疑其穩定性,這種行為釋放的「訊號」,也會降低大學生日後找到更理想工作的機會。

就是這些代價,讓大學生會考慮:如果這些轉換工作時要付的代價,比他立刻上工所獲得的好處還大,那他就不願意付這個代價。換句話說,大學生寧可現在「無業一身輕」,以便有更適合的工作時,能立刻上工。

這就是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所說,「某些」失業或公司職缺的存在,並不是資源的浪費,這些現象都是在未來不可預知下,符合經濟效率的行為。

試想,如果一個人「失不起業」,只要一沒工作,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找個新工作來做;或一家公司「缺不起人」,只要一缺人,不管應徵者條件,馬上就找個新人來補,這樣造成的浪費豈不更大?

因 此,重點不是「有沒有工作」,而是「有沒有讓人們做他最有價值的工作」,部隊裡的阿兵哥每天都有活兒可幹,但叫學會計的去除草、學物理的刷油漆,這豈是人 們想要的工作?為了不付出更大代價,以便未來更順利找到適合工作,或許你親戚的小孩在家裡蹲,反而是更有效率的做法。經濟達人歡迎讀者提 問:http://www.bwnet.com.tw/Dr.A/E-mail:[email protected]



準會計畢業生要如何裝備自己 Bittermelon 苦中作樂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com/2012/05/blog-post_21.html
有網友給我電郵,說他正就在修讀大學的會計課程,來年將會畢業,但覺得自己好像沒有甚麼競爭力,所以希望在暑假和最後一年取得一些資格,問是否應該現在就去報考QP,並且詢問有沒有其他進修的選擇。

在我讀書的年代,那時還是考Joint Scheme(即香港會計師公會和ACCA合辦的會計師專業考試),的確有很多人在大學未畢業前,已經成功完成專業考試的所有試卷,只待拿到工作經驗就能 申請成為會計師。可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一般來說,未畢業的不能考取QP,就算循其他途徑去報考,因考QP需要不少精力和時間,對校內成績或多或少都會有 影響。所以,個人認為還是專注於學業,待畢業後才去考。

另外,要在會計這一行發展,除了會計上的知識以外,軟性技巧(Soft skills)也很重要,例如溝通技巧、人際關係、演講技巧、談判技巧、領導才等等。對畢業生而言,當中溝通技巧特別重要,因為在這方面出色的話,找到好工作的機會就會大增。

以香港現時的情況,能說流利的英語和普通話相當重要,能讀寫簡體字和書寫良好的英文更是莫大的優勢,若果在這方面自覺不足的話,最好在未畢業前加緊裝備自己。

最後,除了上述的軟性技巧,通識(common sense)也是很重要。其實通識只可以鍛鍊而不可以「讀」出來,鍛鍊方法因人而異,我曾於這篇舊文內分享過自己的方法,有興趣不妨看看。

畢勝:我是失敗的,但我畢業了 牛牛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456da0102e93h.html

「錯了,所有的人都錯了。電商真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
作者 虎嗅 評論(111)2012-8-3 15:53


2011年11月21日,是個週一。樂淘網CEO@畢勝 一早打開微博,發現居然有14萬人@自己,粉絲也劇增好幾萬。他一瞬間愣了。接著明白怎麼回事,是媒體將他上週在中歐商學院一個活動上的演講發到了網上。
那篇核心主題為「電子商務就是個騙局」的演講,由這個垂直類電商CEO口中說出,在圈子裡一時引起不小反響。
畢勝說,他當天的演講並非處心積慮、有所謀劃,只是「念頭一晃,就把最近想明白的事講出去了。」
結果,據他說,樂淘網副總裁陳虎看到那演講當時就怒了,罵他「他媽的你不告訴我,就在外面惹出這麼大的事來!對員工我怎麼說啊?!」
他的「騙局論」不但打擊了自己員工的士氣,也成為電商圈中的「公敵」,「無意識地得罪了好多人」。畢勝告訴虎嗅,一個電商老闆喝了酒,在微博上私信他,在私信中對畢勝破口大罵,說他毀了整個電商行業、也毀了他們公司,有的員工看了這演講,立馬辭職不干了。

大半年後,畢勝仍然堅持那個觀點:「錯了,所有人都錯了。電商真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
與此同時,樂淘宣佈轉型鞋類品牌商,截止2012年6月,它一連推出了5個鞋類自主品牌。
這時,樂淘距創業已近四週年(2008年6月樂淘上線,賣玩具;2009年8月,轉型賣鞋)。

虎嗅問畢勝:做了4年,才發現垂直電商做不下去,不過你又慶幸比別人醒悟得早,那麼你過去4年算成功還是失敗?怎麼個定性?
遲疑了兩秒鐘,畢勝說:
從行業角度看,我算是提前畢業了,對嗎?因為只有我交了答卷,所有的人都還沒有。我覺得我畢業了。但這又怎麼樣呢?你看有多少大學畢業生畢業了還不如農民工掙得多。
我覺得我不算成功,是失敗的。那天我還在跟我的老婆聊天說,這四年過來,因為我自己也是投資者,從錢的角度,我算虧了幾個億。
此時的「畢勝」,不是「完勝」的意思,成了「畢業生」的簡稱。

以下,就是「電商畢業生」畢勝的「畢業感言」:

算個賬,兩眼一漆黑

錯了,所有的人都錯了。做生意就是要賺錢,而電商是賺不了錢的一個行業。淘寶,是網絡交易平台,有「電」無「商」,所以不叫「電商」,除此之外,就「品牌」還有機會,是唯一的一條生路。
很多人在聽了我的「電商騙局論」後,都嗤之以鼻,很多人罵我害他們融不到錢。其實我的演講還沒有那麼大的威力。真正你能不能融到資,還是你的財務報表說了 算,對吧?如果你的虧損面在隨著你的業務量發展在減小,那證明有一天你會掙錢。但是你的虧損面隨著你的業務增長,保持在一個恆定值,不再增加和減少了,但 永遠還在虧損,也就是永遠都是負數——你怎麼融資?投資人,他不是傻子。你的財務報表證明了一切,如果你是掙錢的公司,那就沒有所謂的資本的冬天。如果你 不是一個掙錢的公司,你什麼時候都需要融資,什麼時候都會遇上資本的冬天。

當時為什麼會做電商,是因為「不懂」。一股熱潮嘛,就進來了。沒從生意的角度考慮,只覺得它是個事。這麼說吧,把中國電子商務創業公司的CEO都叫來,他們中把這當成一個生意去算、列全下面我要說的這些東西的人,沒有幾個。

真正算賬,電子商務的成本大幅高於線下,高出20%—30%的成本。
首先,電子商務要比傳統企業多物流成本。傳統企業是在店面提貨的,電商需要配送,而物流成本佔到多高呢?佔10%左右。
倉儲成本,10%。傳統企業的倉儲叫做流轉倉,用來把貨物分配到店面。電子商務的叫做銷售倉,也就說我拿來是等著賣貨的,不是走過場,所以傳統企業的倉儲即店面、店面即倉儲。
還有一個叫「反向物流成本」,3%。反向物流是什麼?比如,你到東方廣場去買一件商品不合適,需要退貨,你就來東方廣場退,電子商務的話,是商家要寄回去,這費用大部分是企業承擔的。再一個,如果你給的是第三方物流來做的,中間就有損耗,我們叫做「貨損」。
還有,傳統的線下零售,不存在「呼叫中心」的概念,因為他們任何員工就是一個銷售員。而在任何電商公司裡,就有一個叫「Call Center」,每個電話訂單成本是多少呢?大概是1%。
還有,你電商企業必須有大型服務器及機房吧?這我們叫做「Technology cost」,技術成本大概佔到4%。
再有,任何一個公司,其人員管理,10%是個正常合理的數字。
你還得花錢買流量。連淘寶現在是不是都在買?這叫「流量獲取成本」,任何一個電商在這個成本能控制在10%已經非常不錯了。
電商還有一個叫「跌價損耗」。傳統零售跟商場有協議,你東西沒賣完,後者是不收你錢的,支個攤兒可以在商場邊兒上減價傾銷了,但你在線上賣東西,你照樣還要花錢去買流量促銷。
還有,貨到付款的代收款手續費,比如說,你在我這買了一雙200元的鞋子,你選擇的是貨到付款,我要給宅急送商品價格2%的費用
電商與傳統相比,還有一個叫做「包裝成本」,比如賣雙鞋,傳統企業不會在鞋盒上加一個物流包裝成本就鞋盒包裝就有1%。
以上全加上,有差不多50%。

假設你賣別人的東西,毛利有30%,那你減去以上50%,就是負的20%。這還只是「假設毛利值」。為什麼是「假設」呢,因為網民用戶習慣於比價,在這個 比價的過程中,品牌商的毛利必須下降,就是所謂的「價格戰」,毛利能到10%就已經很不錯了,那麼你的淨利就成了-40%。

我忍著虧本,殺出一條血路來行不行?也不行。因為上面我說的是正常成本、剛性成本,就算你當了老大,就算你流量成本降下來了,你還是虧。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說「電子商務是騙局」。
當我想清楚這一點,我兩眼一漆黑——其實到現在也是兩眼一漆黑。

糾結
但包括我在內,大家一直都是被行業大勢、被資本「脅迫」著走。到現在為止,一大幫人還是在看「那個是排名是多少?那個日訂單是多少?」我的回答「那有蛋 用?!」一單虧近20%,流量越大虧的越大,你現在流量越小,訂單越小,才是生存之道。你賬上還有多少錢,除以你的虧損,馬上可以算出你活的天數了。

我去年年初就開始想轉型。
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做電子,要麼做商務。做平台的,你能記住幾個域名?你最多記得淘寶和京東,別的基本你都不記了,對吧?你不可能再幹出一個淘寶、一個京東來。所以就只能做品牌,做互聯網銷售的品牌,這是唯一的路,沒有第二條了。
我想明白這條路,用了七八個月。
用時這麼長,是因為有糾結、有困難。困難在於,你做一個新品牌,你的推廣、營銷費用可能比40%還高。隨著你的品牌成長,這部分成本會下降,但這要很長的時間,是一個曲線成長的過程。這需要多少年呢?也許是五年。那麼,手上的錢除以五年,夠嗎?

再則,轉型是好,說起來很容易。但真正的轉型是思維模式的轉,就像當年慈禧太后雖然修鐵路,但她到死都沒有轉變火車比馬車要快的思維。我說服自己很快,一 個月就算清楚賬了,但就算說服自己之後,你還要說服團隊,要讓他們認同你的(轉型)路線。但當時,全中國都在玩那一套,你能另闢蹊徑,標新立異說「他們都 是傻子,你要玩這套」?所有的團隊、中國電子商務出來的,都是玩(以前)那套——我不掙錢,我先沖訂單的邏輯,要說服他們是很難的。你把訂單調下來,有些人接受不了,業績怎麼看、工資怎麼算?
我從去年年會就開始在內部講轉型,到今年年中會我都在不厭其煩的跟他們解釋,但仍然還是有人不理解。
他們有的人總「假設」,「假設」規模做到很大很大了,物流成本可以平攤到6%、倉儲成本可以平攤到4%,市場成本可以平攤到5%,種種加起來,還有兩個點 的淨利,他們說零售有兩個點的淨利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我認為,比價行為永遠還會存在,所以你永遠還是只能得個負值。你可以假設你大到把對手全耗死,但那 要花多少錢?你賬上有多少錢可以去做?按樂淘之前的打法,理論上我們可以做10年做到老大,但你最少還要燒10億美金,我沒那麼多錢。亞馬遜融26億美金 的年代是天時地利的年代。京東也是,它賬上有15億美元,誰想再造一個京東,太難了。
我不可能做第二個京東!沒戲!我還是有忽悠能力的,但我不願意去忽悠投資人的錢。

投資玩法跟經營玩法不一樣
我去年年中跟投資人就坦白了,我就說這東西這樣做賺不了錢啊,永遠都賺不了。投資人說「啊,賺不了錢啊?」
我去年那個演講,被翻譯成好幾個國家的語言,老虎基金的大老闆注意到了,讓手下把老虎投的全世界電商的報表那給他看,結果都是不掙錢的。其中,印度的電商市場成本是70%。我估計他們看著都哭了。
但其實投資人不是傻子。我自己也是投資人,我投10個死9個是很正常的。投資邏輯不是經營邏輯。他們是投了好多個,讓企業們加油去打吧!能成一個他們就成 了,翻多少倍的收入,死了九個無所謂。現在投資人為什麼都(從電商裡)撤了?因為對他們而言,這遊戲已經結束了,他們要奔到下一波去了。

融資與找新團隊
去年年中開始,我內心裡想的一直是做品牌,所以之後就有意嘗試做了下「憤怒的小鳥」帆布鞋,結果很成功。
去年年中時,見李彥宏,他對資本與市場很敏感,跟我說,趕緊融資、找錢!我沒做。我其實很糾結,一方面不能不要錢,但要了錢,我又該怎麼向投資方交代呢? 接近年底,老李都有點生氣,覺得我不聽他的。眼看資本冬天要來了,我得準備過冬糧。11月份講完「騙局論」,12月份就做了新一輪融資(第四 輪),3000萬美元。
我跟投資人說,「你們先拿錢來讓我的公司先活著,以後才有機會幹。」其實我拿到那筆錢的時候,我還沒想清楚我要怎麼幹呢。但我們投資人,以雷(軍)老大為首說,「畢勝,我們相信你!不管你幹什麼,拿錢去放心幹!」

我從想做品牌這事開始,花了4個月的時間去找能做產品與品牌的那批人(在廣州建了一個設計團隊)。我不懂做品牌,我必須找懂的人來做。我把我個人的股份出讓一些給五位品牌總經理,告訴他們樂淘要開始第三次創業。設計、代工,全由他們來定。
2012年的春節,我是最安心的,錢也到賬了,做品牌這條路也定下來了。

畢勝的講述到此為止,以下是虎嗅報導
從2012年4月份開始,樂淘在兩個月內陸續推出了恰恰、樂薇、茉希、邁威、C+等五個男女鞋品牌,並登陸各個電商平台。
1、為什麼要一氣做5個?
畢勝的解釋是,除了最頂端的奢侈品定位不做,樂淘的想法是,用不同的品牌,去「填滿」與細分毛利較高產品的潛在購買人群;以投資與「放養」手段,看哪個品牌能夠跑得快、跑得長久,最後哪個賺錢留哪個,不賺錢的砍掉;另外五個品牌在一起可以做關聯銷售。
在外界看來,這有冒進的嫌疑,畢勝也承認這樣會精力分散,但在「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與「養豬策略」之間,從未做過品牌的樂淘,決定選擇後者——或可分散風險。
據他說,樂淘會對幾個品牌投以均衡的資源。

2、品牌營銷怎麼搞,成本怎麼算?
對營銷,畢勝與樂淘方面表現得保守。畢勝透露,上線一個月,品牌鞋的收入到五百多萬,而取得這個收入的背景是「營銷成本幾乎為零」。
目前,樂淘請徐靜蕾與楊冪來為其中兩個品牌代言。據畢勝說,由於他與徐靜蕾私交關係、及他是楊冪所在公司美亞娛樂的董事,兩人給樂淘的代言費都是友情級別。
畢勝表示,現在在營銷方面不做大的考慮與投入。據某電商平台內部人士稱,樂淘與它們談合作與推廣,主要以資源來做交換,而不是投現金廣告。
畢勝稱,現在樂淘做品牌最關注的還是產品與供應鏈磨合。「我理解的品牌就是,只要你把品質、價格、款式、定位做好了,做好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者接受認可的時候,自然就形成了品牌」。

3、試水狀態
關於樂淘做品牌,虎嗅採訪了兩位電商觀察者的意見。分列如下:
李成東:目前電商做自有品牌成功的,以服裝為主,以及少數箱包。做鞋的自有品牌在國內很少有,淘寶上唯一還算不錯的MRing(羊皮堂)已經面臨成長的瓶 頸。當然,鞋類自有品牌是有市場需求,但市場的主題需求還是重視品牌,而不是像服裝一樣重視款式。樂淘團隊有互聯網經驗,知道如何去營銷推廣,但可能對 「鞋」的瞭解還是不足的。做出產品來沒有太多問題,因為代工廠很多,關鍵是能否做好「品牌」,因為用戶認品牌,做不好品牌,就沒有溢價能力,就無法盈利。

魯振旺:賣鞋的渠道成本比較高,搞自有品牌可以獲取高毛利,至少在5成以上,這相比樂淘過去的10%左右的毛利率有了明顯提升,可運作空間更大一些。但另 一方面,同樣是高毛利率的凡客運作艱難,供應鏈管理失控,這說明自有品牌的B2C模式也不容易走,主要是品牌塑造和供應鏈管控方面有難度,所以樂淘不一定 會成功。不過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因為在大型電商也做鞋子、在百麗運作B2C之後,渠道類鞋子B2C已經沒有發展空間。

最後,虎嗅問畢勝
Q:你覺得你是做品牌的人嗎,可以慢慢的磨?
A:不是,我覺得我不像。我是做快生意的人。
Q:今後也不是?
A:人總會變化的嘛,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前樂淘成功的幾率是負數,現在好歹是個正數,其它B2C還是負數。
Q:你現在有一種翻過山的感覺啦?
A:沒有,還在翻山呢。什麼時候翻過山呢,還要看12個月以後,等到盈利的那一天。


畢勝演講:電子商務是個騙局

其實週末的時候,這邊同事問我說我的演講題目是什麼,我一直在想,我能有什麼跟大家一起做分享和溝通的,那想來想去講講我所身處的這個行業吧。我是做電子 商務的,樂淘是賣鞋的,號稱是國內最大的。我最近其實聽到電子商務這四個字就比較噁心,為什麼噁心呢?我太太問過我一句,我說噁心的原因是男怕入錯行,女 怕嫁錯郎,我覺得我入錯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做樂淘之前我是做搜索引擎的,剛才周鴻禕一直提百度,我以前是做百度的。當時百度的時候我記得非常清楚,說我們當時大概有170個人的時候,我記得非常清楚,170個人的時候,就基本上創造了一個接近100億美元市值的一個公司。

那會兒真的感覺是非常爽,原因是什麼呢?我們姑且先不去講社會理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原因是覺得170個人去分100億美元還是比較爽的一件事。從百 度退休之後我有兩年的時間去思考,說我下一步做什麼,突然有一天我碰到我生活中的導師,就是非常著名的雷軍。雷軍說兄弟你做電子商務吧,我說行,做電子商 務,我說賣什麼,他說賣玩具,我說反正我沒做過電子商務,那我就賣玩具吧。賣了六個月之後,我發現突然有一天我們的一個副總給我們發一個郵件說我們今天的 營業額過萬,一萬塊錢我都快哭了。我說六個月之後我終於成了萬元戶了,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意思的一件事情。

因為什麼呢?就是說我一直希望互聯網能夠做的事情是能夠用少數的人,通過一個廣闊的平台也好,新興的科技也好,是創造更大的利潤價值的東西。但是當我做了 六個月之後,我發現才賣了1萬塊錢,刨掉給供應商的貨款,我估計剩到手裡也就幾百塊錢,還不夠一頓中午飯,好不容易盈利了大家慶祝一下發現虧了。這個也不 是一個笑話,其實在我們同行一個公司做的很大的,

我不能提它的名字,上個月果然盈利了,稅前的,然後全公司上千號的人出去玩一下,回來之後花了十幾萬,一算虧了。

所以說我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很多人都說電子商務能賺錢,亞馬遜花了26億美金,然後做出了一個全世界電子商務的鼻祖。上個季度淨利潤我一看千分之三,還有 70%是來自云計算服務,賣貨沒有多少錢。所以我先跟大家提個醒,如果大家畢業了,或者已經是公司領導了,想做電商慎行,三思、四思、五思而後行,我今天 所講的主要是血的教訓。後來我覺得這個東西是不對的,

後來發現玩具這東西買單的人和需要的用戶不是一個人,買單的是父母,用戶需求是孩子,所以兩個不在一個服務界面上沒有辦法做。
後來我就說到底做什麼,全公司開始決定轉型,要不轉型成功,要不就早死了脫生。當時做了這麼兩個決定,後來大家就開始分析,說從頭到腳去分析,發現衣服被 凡客做了,凡客又是兄弟公司,我們兩家投資公司一樣,我跟陳年又住一個院,不能兄弟競爭。往下看說鞋還沒人做,於是乎我就做了鞋,怎麼做鞋我也不知道,反 正覺得這個做了。做了之後感覺就對了,我從一天一萬塊錢變成一天十萬塊錢,用了三個月,從一天十萬塊錢到一天一百萬,用了一年。現在我每天營業額是100 多萬,但是只是營業額。

我就給大家拆一下成本,大家聽完這個之後發現電子商務都快哭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從事過網購,從網上買過東西,都買過,都是我的用戶,我的網址是樂 淘.COM,歡迎大家去買鞋。你們覺得網上的東西便宜嗎?很便宜,是不是覺得不打折還不過癮?其實所有電子商務公司都在割肉,手底下在割肉,臉上在微笑的 歡迎大家。我給大家算一下,可以透露幾組樂淘的經營數據,樂淘的毛利是30%,大家學MBA可能知道經營性毛利30%是非常非常高了,樂淘的毛利在整個電子商務行業裡不低,應該是偏高的。

第二樂淘的營業額有多大呢?前兩天艾瑞 research出了一個報告,不算淘寶,樂淘在全中國排第九,在鞋裡面排第一,算上淘寶,樂淘在前十,把夢芭莎給擠下去了。我再給大家接著講,你們希不希望買鞋的時候免物流費,希望。好,我告訴你們,物流成本佔我成本的11%,毛利率剩19%了,營業成本佔到我毛利的8%再給大家講退貨成本,退貨成本佔到2%,為什麼叫退貨成本?就是說大家都是很喜歡網購的,我教給大家一些整死電商的辦法,就是你看上同樣一款東西兩個網站都有的時候,你選貨到付款兩個都訂,然後哪個先到要哪個,把那個退回去。

有大批這樣的用戶,有多大一批呢,樂淘去年賣掉了100萬雙鞋子,有10萬人是干這個事的,已經2%不見了,11%減2%剩9%了。我再給大家繼續講,包裝成本佔1%,一個包裝盒要2塊錢,多少了?剩8%了,還不算稅。我再跟大家講,去年的時候營銷成本是多少呢?去年的時候我做了一輪融資,我的投資方是全世界鼎鼎大名的老虎環球,Tiger Fund,他在中國不投別的,投了京東、噹噹、卓越、凡客和我,他一共投了這5家,全是國內頂級的電子商務公司。他問我說畢勝你的營銷利潤佔比多少,我想了想我覺得太高了,佔30%。然後老虎基金合夥人樂了說太低了,別人都70%。

大家用8%減掉30%剩多少?負22%所 以大家看一下,雖然大家都網購,雖然大家覺得網上的東西很便宜,雖然大家覺得還對電子商務的服務有時候很不滿意,但是你發現電子商務今年樂淘的營銷成本是 50%以上。為什麼呢?因為廣告費高了。同樣一個位置我就跟大家講一下,百度上的位置,我那天跟我的董事說,全中國電子商務沒有比我拿的更便宜。因為什麼 呢?百度華北區的銷售副總以前是我的秘書。我能拿的貴嗎?去年的時候那個位置是35萬一個月,人民今年年初的時候漲到70萬一個月,大家覺得已經不可行了 這個事。然後我就把我以前的同
事叫來了,我說不能漲,太貴了,他說你必須得漲,別人都漲了,要不你就參與競價。我說我去參與競價,不給面子,我就參與競價。

參與競價的第二天下午我就回來了,我說我不參與競價,因為什麼呢?因為成交價是800萬一個月。同樣一個問題,所以大家看到百度的股票猛漲,我也在受益,但是這個生意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紅海了,沒有辦法做了。雖然最近兩天我提出來的一個東西,我說聽到電子商務開始噁心。於是乎大家還沒講到一個問題,說樂淘的毛利是30%,今年是多少呢?我告訴大家今年是17%,為什麼這麼少呢?是因為當樂淘做鞋了之後,後來出了七、八家做鞋的,兩年時間。然後大家就開始惡性比價有 的人真的是,打比方他是50塊錢進的鞋子,就賣30,賠本賺吆喝。現在中國賣鞋的有多少家呢?據不完全統計,我知道的是不低於10家,每個人都號稱自己是 最大的,每個人時不時逮著我打一頓。因為逮著我打就能出名,時不時僱人罵一頓,然後讓我怒從心頭起跟他打一架的時候出名了。

所以你還面臨巨大的紅海的競爭,這個競爭,我前不久跟21世紀的老闆周蕊吃了個飯,吃飯的時候他表示了很大的羨慕,說你做這麼快,漲這麼好,今年比去年漲 了500%。我很開心地跟他吃了飯,實際上內心在哭,大哥,你這頓買單好不好,其實那頓我想讓他買單。因為真的做電子商務的非常非常的窮,大家也許覺得我 說的有點危言聳聽,你們都是做EMBA,肯定關注財經,關注最近的經濟大勢。2008年的經濟危機我覺得是去槓桿化的調控,調控完了之後,今年經濟危機實 際上就是2008年的危機,2008年只不過是一個皮球拍在了水泥地上,快速彈起來了,今年是一個皮球拍在沼澤地上彈不起來了。

大家看一下,其實我們中國電子商務的鼻祖噹噹網,大家如果能上網可以打開看深個季度的財報,噹噹網我記得上市的時候,它做了十年了,一個季度還是一個月我 忘了,應該是一個季度,更慘應該是一年,淨利潤是100萬美元,然後上市之後呢虧了。第二個季度財報虧了,它從10個億美元的市值跌了應該是4點幾億美 元,為什麼虧了呢?說是因為促銷抵價。還有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叫麥考林,上週五的時候,我跟我們一個董事在一塊吃飯他說我腦子進水了,為什麼呢?麥考林上市 的時候最高價是18.5元,我說我作為中國電子商務從業人士,為什麼不支持中國電子商務第一股呢?於是乎我就花了一大筆錢,在18塊左右的時候買進了麥考 林,最近它的股價是1.76元。我開始在跌到6塊的時候我跟我的理財分析師說,我說全當價值投資吧。我說我看長遠再看半年,從6塊跌到1塊多,是非常非常大的一筆錢,我投入大概幾百萬去買這個股票,結果就跌成這個樣子。

大家來看我現在講完這些之後,大家還去做電子商務嗎?如果有創業機會的話,我相信大家都不去了。因為你仔細分析一下市場就是這樣,我把電子商務的投資人形 容成是墊磚的,為什麼墊磚的呢?就是說一起跳到水池裡,水到這開始往下沉,沉到這的時候,一個投資人來投點錢拿磚一墊,浮上來了,還可以喘點氣,還可以繼 續往下沉。第二輪投資墊到這,又往下沉,第三輪投資往下沉,什麼時候這一輪投資沒有了,就直接死掉了。

前兩天我們公司一個副總問我,說你最近怎麼不發問了,對公司的營業數據不發問了,我說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整體營業報表還是挺好看的,還在漲,然後營銷 成本在下滑。我是今年7月份的時候感覺到這個市場不對,不是一個生意了,所以說我砍掉了80%的廣告預算,但是在這個情況下樂淘的生意同比還是增長了5、 6倍,還在漲。第二個是還在虧,我不能去看,我說我在想一個事情,想的時候是突圍,我就在想這兩個字突圍。

其實我相信,我今天跟大家共同溝通的最重要的其實是這兩個字,就是突圍。任何一個商業模式,任何一個商業公司經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大家哪天聽說樂淘從賣玩具賣鞋轉型,太快了,鞋類做到市場老大又轉型了,大家不要驚訝,因為再不轉型我就餓死了。

講到突圍這一點其實我腦子裡一直在分析,我怎麼才能突圍,怎麼在這個紅海中掙扎出去,怎麼在泥潭中掙扎出去,這個我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的一個東西。如果大 家已經是公司的老闆,或者說已經準備成為公司的老闆創業的時候,在你企業碰到最困難的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堅持突圍,不要想別的,就是堅持突圍,因為沒有 其他的路可以走。

最近我一直在想兩個命題,這兩個命題還沒有答案,我是希望把這個問題放在這,我的微博叫畢勝,那個叫周鴻禕,可以關注我,我們可以在微博上互動一下。我在 公司內部提出了一個命題,叫做「電子商務是個騙局」,為什麼這麼說呢?從亞馬遜開始一直到國內所有的電子商務公司,沒有規模化盈利,對吧,沒有規模化盈 利。我們每個季度百度財報之前都會發給我們看,每次我看都想哭,40%幾的毛利、30%幾的淨利沒處說理,我覺得這才是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

第二個我又跟我的同事們提出另外一個話題叫電子商務是個生意,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電子商務是騙局,但是電子 和商務拆開就是一個生意,所以大家發現馬云賺錢了,因為他只做電子。然後大家看到在互聯網上賣貨的,在我這賣的奧康,在我這賣的耐克他賺錢了,因為他只做 商務。所以電子商務是個騙局,但是電子-商務是一個生意,兩盤的生意都很大。於是我們公司內部做SWOT分析,說我們是電子強還是商務強,發現我是電子 強,很悲摧。電子很強,但是前面有馬云,但是起碼找到了一條突圍的路。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突圍主要是講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怎麼能夠尋找自己,屬於自己的一條路,未來樂淘是向電子方向突圍還是向商務方向突圍呢?這個還沒有定 論,我還在思考。那再回到今天講的這個話題叫浮躁的電子商務,其實是從2008年開始,2007年我和凡客的陳年有一個對話,因為我們是特別好的兄弟,所 以他那會兒還沒有創辦凡客。當時做凡客的時候我覺得他能夠行,因為他在卓越做了很多年。

後來他做這事情一年之後,我看著上癮,我也做了一個,我發現我不行,我覺得我進這個行業真的是很力不從心的時候,我發現後面有一幫比我還不行的人,也跟了 進來。去年的10月份到今年的這個時候,差不多一年時間,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增加了2.5萬家,大家都看到團購說增加了5000家,覺得很恐怖的一個數 字,其實電子商務增加了2.5萬家。然後更恐怖的是大家什麼都想拿來在網上賣,稱之為電子商務。我曾經有朋友跟我說,他是做家具的,我說家具床頭櫃、床、 櫃子、燈,他說我也想做電子商務。

我說我問你一個問題,你還做不做我就不知道了,我說新疆的用戶在喀什,買了一張2萬塊錢的床,選擇了貨到付款,拿到家之後發現不合適,門搬不進去,說無條 件退換貨七天,我給你退回來,你很開心說終於退回來了。但是運到四川的時候摔了一下,摔壞了,那你2萬塊錢就沒有。所以這就體現一種浮躁,電子商務物流不 規則的不能做電子商務,因為物流很恐怖。有個人問我你看劉強東同學京東自己做物流,大家真的照顧一下京東的生意,他的毛利只有7%。

強東為什麼自己做物流,是因為他那個大冰箱如果不自己運,用EMS運一下只賠5%,摔碎了,EMS的賠款只賠5%,所以一個2萬塊錢的頂多是賠100塊 錢。這是我們在行業內叫做貨損,在我們財務報表不良的帳,叫貨損,這個還挺大的。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說,樂淘如果說按照正常收退的話,每年收到的磚頭可以 壘一座牆,為什麼這麼說呢?除了買了退的用戶之外還有第二類用戶,第二類用戶是怎麼樣的?他把鞋拿回去穿了一個月,在質保期內的時候,他說我穿著不合適, 我要給你退回來。你要享受三包於是乎退回來,退回來的時候,到庫房我們叫做返貨入庫質檢,返向物流。打開之後發現是半塊磚頭,為什麼不放一塊呢?因為一塊 磚頭比一雙鞋要沉,所以放半塊周圍還要包點報紙,所以我每年收到很多磚頭,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還有一個更恐怖的是什麼呢?有些用戶真的非常好,他會採用在線支付,也不給你做拒收,他會花1000多塊錢買一雙耐克、喬丹的鞋,1500塊錢, 穿一個月之後又到質保期,他拿回家把電吹風打到最熱的一檔開始烤,烤到大概半個小時之後鞋底開膠了,他給你退回來了,說質量不好,開膠了。這種鞋有多少 呢?大家可以去我庫房看看,大概有兩萬雙,兩萬雙是多少呢?價值大概一千塊錢一雙,兩千萬,一年就損失掉了。這個真的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曾經有賣內衣的, 內衣穿了不洗,直接退回來的也有。

我們現在面臨的商業環境就是這樣,但是面臨的浮躁又很多,除了家具之外我再給大家講,除了賣家具之外有人說我要賣酒,網上一片鼓掌的聲音說酒是個好的商業 模式。咱姑且不講法律允許不允許它在線上賣酒,仍然是物流這個環境不能做,因為你還沒運到喀什呢,估計剛到大興就碎了。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說我賣一個鑽石, 鑽石不是碎了,是這個物流員不會回來了,因為物流員一個月工資1000,一個鑽石幾萬,他隨便當做假牙往嘴裡一塞就不回來了。

但是即便是這種情況大家仍然前仆後繼地從去年的這個時候到今年,有2.5萬家新的從業者進來,把本來是一個能賺錢的行業,把本來是一個有生意本質的東西, 給打成了一個紅海,打成了一個讓我沒有辦法回答我投資人問題的一個紅海。因為我投資人問我一句話說,我曾經有看到同一款鞋你的競爭對手的比你的便宜。他來 問我的時候,我說賠錢是一種經營能力嗎?我問他的時候他也沒有辦法回答我。但是我的投資人就會這麼來問,甚至有周圍的用戶,我相信你們也會帶著同樣的問 題,說樂淘的鞋不便宜,但是對於我來說賠錢是個能力嗎?其實賠錢並不是我的經營能力。我今天把樂淘賣的鞋全改成一塊錢的價格,反而你不敢買了,你覺得是假 的。

第三個浮躁,帶來的是什麼呢?其實我也犯了浮躁的毛病,今年上半年我完全犯了浮躁的毛病,今年上半年我們在定公司經營戰略的時候定了一個規則,就是激進。 我們一個老美的投資人給我回一個郵件就是兩個字,「隨便」,然後連名都不寫,就給我寫兩個字,我說那就「隨便」吧。當我隨便的時候,就是不計成本的投入和 快速擴張,不計成本到什麼程度?就是所有的人都去瘋狂不計成本的要一個廣告位,去搶一個價格,所以才能從70萬漲到800萬。所有人都不計成本的把所有的 營銷模式打回到1999年,1999年我相信在座的年齡不大,那會兒中國互聯網剛剛起步的時候我們坐地鐵,那會兒人人都上中國人,然後汽車屁股後面背一個 億唐,那會兒有經驗的應該記得這件事情。人人都上中國人,對。今年大家又在公交車上看到互聯網的廣告,因為我是做媒體出身的,我做過一次統計戶外廣告已經 比以前效果大跌,為什麼呢?因為以前沒有移動互聯網,大家都抬頭東張西望,現在你看周圍坐地鐵的,坐公共汽車的是不是低著頭看手機,大家已經不再看廣告 了,還在被瘋狂地砸。一個公交車車身又被逼到了價格跟1999年一樣瘋狂,公交車買完了,買地鐵站,地鐵站買完了,包車箱,實在車箱包不行了,中央電視台 買黃金時段。

大家已經浮躁到這種程度,我曾經也浮躁過,我曾經跟徐靜蕾我們倆商量一下我投資你的電影,專門賣鞋的。後來想了想太不靠譜,徐靜蕾最近和黃立行一個電影要 上映了,類似於財經版的史密斯夫婦,後來我是那個電影最大的內植廣告商。後來跟老徐聊了幾次,老徐把劇本都給我寫好了,說你覺得怎麼樣,我說挺好,就是太 貴了,我自己想了想真是不敢投,因為這個成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收回來。我賣一雙鞋刨掉我的廣告成本,刨掉我的營運成本,刨掉我一系列成本的話,我其實不含 廣告成本賣一雙鞋,應該有幾塊錢的利潤。

當時花旗的那個,我們外號叫馮五塊,是因為他在中關村賣電腦的時候,加5塊錢就走,我後來想了想我連馮五塊都不如,頂多叫畢一塊,頂多賣一雙鞋,掙一塊 錢。那在這個行業,這麼浮躁的情況下,我希望大家在座的也好,還是我的同行們也好,能夠真正地冷靜下來,把所有的事情打回到生意的本質,生意的本質其實就 是要賺錢,不賺錢的生意其實就是故事,就是泡沫,不賺錢的生意在我的眼裡是早死早托生。

所以我今天給大家做一個演講,我不想傳遞很多假大空的東西,我想傳遞一些比較真實的東西,能夠用數據算出來的,是1—0.8—0點幾,等於正0.1,還是1—0.8,最後減5,永遠是負數。我相信對大家以後,如果真的經營企業和想涉足電子商務的時候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畢業!出國!工作!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03
 畢業前夕,22歲的武融又去了一趟東京,正式辦理入職手續。


  5月的時候他已經去了一次。在位於東京都中心區域日本皇宮附近的三菱商事總部,這家公司按照傳統,為所有即將入職的新員工舉辦了一場「懇親會」,算是 為他們今年9月開始正式工作做預熱。武融也是其中一員。三菱商事的前輩帶著他們參觀了三菱史料館和六義園等與公司和財團歷史有關的地方。對於武融來說,一 切充滿著新鮮感。


  他第一次去東京則是在半年前,當時三菱商事安排這位上海交通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到東京總部參觀。他是這家公司今年從中國的大學直接招聘到的兩 名畢業生之一,這也是三菱商事第一次直接從中國招聘畢業生。2011年11月,武融同時收到了三菱商事和去法國讀工業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研究生的Offer。那時,這個大二就決定畢業後出國留學的男生在「讀書還是工作」這個問題上很是糾結,拿不定主意。


  但那次東京之行讓他最終做出了決定。在這次參觀中武融認識了幾位同樣來自中國的員工,他們都是前幾年以留學生的身份加入這家公司的。從前輩們口中,武 融瞭解到這家公司在日本經濟社會的地位非常重要,是目前日本五大綜合商社中規模最大的。並且從在日本國內的就職意向調查來看,無論是針對應屆畢業生還是已 經就職的人,三菱商事也始終是前三的選項。


  這讓他對這份工作產生了憧憬。更何況,公司針對新員工會有一整套培訓體系,包括入職培訓、海外輪崗、導師帶教等,針對外籍員工則會另外提供日語的VIP班學習課程。


  近些年來,無論是總部在歐美、日本的跨國公司,還是在海外開展業務的中國公司,都開始為中國學生提供越來越多的海外工作崗位。這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可以像武融一樣,把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地點選在國外。


  上海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專業應屆畢業生嚴歡就為自己「積極爭取」到了一份去到拉美地區的工作。她入職的公司是中興通訊,未來五年,嚴歡將先後去拉美地區和西班牙擔任派駐地的商務經理,負責產品在當地的定價。


  如果是在兩年前,這位杭州姑娘大概會毫不猶豫地留在國內。通常而言,語言類專業的學生有更大的幾率去國外工作。考入上外後,嚴歡曾經從學長學姐那裡聽過不少有關海外生活的感受。但當時只要一提起「外派工作」,她就馬上聯想起拉美地區不如意的生活條件。


  轉折發生在她的大三暑假。嚴歡做了上海游泳世錦賽的志願者,負責跟來自西班牙和拉美國家的運動員聯絡。她發現,自己雖然已經能流利地用西班牙語交流, 但要真正認識西語國家,還是得去當地。「那些運動員朋友成天跟我說他們國家的食物、民俗,還有有意思的博物館和教堂,我要是在中國,就不可能親眼見到 了。」之後,嚴歡就放棄了原本已經在準備的考研計劃。


  大四開學後,中興通訊成為了第一家在10月校園招聘季裡來到上海外國語大學招聘外派員工的公司。這家公司的招聘節奏很快,宣講會當天就進行了筆試,隨後的兩天安排了三輪面試,第四天就發了Offer,要她去簽意向書。


  沒過多久,嚴歡所在的西語系班上50多個同學,除去讀研、出國的1/3,剩下的30多個中有一半以上已經與中石油、中石化、中鐵集團、中國路橋、華為、中興等中資公司簽下了去西語國家最密集的拉美地區的外派就業協議。


  嚴歡甚至在班裡宣佈:「我們以後的同學會都可以直接在拉美開了!」


  上海交通大學就業中心副主任張仁偉說,華為、中興通訊、中石油、中鐵集團等中資公司大量招聘應屆生去海外工作的舉動至少說明了一件事:這些公司在海外的業務發展產生大量人才需求,僅僅依靠有經驗的人員並不能彌補這個缺口。


  來自跨國公司的情況則會更複雜一些。日本亞洲人才計劃AHRP(Asia Human Resource Project)則把近年來日本企業積極來中國招聘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點:企業轉型和技術創新的需要、企業內部思維模式多元化的需要和開發中國市場潛力的需要。


  不同背景下的思維方式固然能夠為公司注入活力,但更重要的是文化和經驗上的積累—尤其在面對一個很不一樣的市場時。二三十年前,當那些來自歐美和日本 的跨國公司陸續大規模進入中國市場後,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國際經驗」和「本地人才」之間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第一批從總部被派來建設中國內地「代 表處」的人員帶回的總是讓人又激動又沮喪的消息—好消息是,這裡還沒有相關的業務、類似的產品,「巨大的市場!10億消費者」;壞消息是,「這裡的人也並 不知道怎麼開展我們這樣的生意。」


  一些公司不得不花費巨大精力去彌補這種鴻溝。例如一向推崇內部培養機制的寶潔花了16年培養出了第一位來自中國內地的總經理—據說那位華南理工大學化 學工程碩士畢業的女生在1992年加入寶潔市場部洗衣粉部門時,既不會看AC尼爾森的報告,面對外國上司也說不出一句英語,對生意則幾乎一無所知。當然, 寶潔後來在中國市場取得的巨大成功證明了這種人才培養的投入是值得的。


  但是把一個外行人從頭培養起來的風險太大了,有時候它們也根本等不起。在那個年代裡,既有能力貫徹國際總部策略又熟悉中國市場的人才在中國內地十分稀 缺—業務經驗不足,對跨國公司總部的管理原則和執行方式都不熟悉,況且語言也是個問題。於是,許多公司不得不把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華人文化圈背 景的中層管理者派來中國市場,配合總部的最高層開展業務。這後來也導致了許多早年加入外企的本地公司人最後遇到了「玻璃天花板」的情況—最高層的職位往往 是外國人,或者非中國內地的華人。如果是在給人留下保守印象的日本公司,這種情況在中層崗位上就會顯著地表現出來。


  但現在的中國年輕人與當年早已大不相同。語言能力過關、在陌生國度有獨立生活的經歷、願意嘗試新鮮事物……有了這些以後,他們甚至還表現出了野心和激情。而這在公司看來,恰恰可能是一種值得挖掘的潛力。


  今年10月,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的朱爽將前往一家總部位於東京的日資銀行總部,開始至少七年的海外工作生涯。大約八個月前,在通過了一輪筆試和兩輪面試後,她獨自在京滬高鐵上待了將近5個小時,去參加這家銀行設在上海的一場最終面試。


  日本面試官禮貌但冷冰冰地向她拋出了一個問題:「您對公司今後的發展會有何貢獻?」她想起一年前在日本交流期間曾經去過這家銀行開辦個人賬戶,但是對 方以她在日本居留不足半年為由拒絕了她,而之後另一家銀行卻給她順利開戶。「我不是在抱怨,但是海外留學生是日本銀行業一個不小的市場,沒道理因為一些條 件的限制就丟失了這些客戶。」當朱爽告訴對方「希望將來能夠幫銀行開展起這項業務」時,原本低頭看簡歷的面試官抬起頭,頗為感興趣地打量著她。


  朱爽在大三時獲得日本政府提供的獎學金,前往早稻田大學留學一年。期間有一門課程是請日本各大企業管理人員來給留學生講課。其中有一個引起諸多討論的 觀點是,未來能給亞洲企業注入活力的是女性和外國人。這在教育模式和社會結構長期穩定的日本將表現得尤其顯著,比如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提升,她們不同於男 性的視角能夠給企業帶來不一樣的理念,而擁有不同思維的外國人的加入,更是那些面臨全球發展的大型企業不可或缺的新鮮血液。


  有一次,當一位恰巧也來自這家銀行的女擔當說到「在座的各位外國女同學,你們正式具備了這種優勢」時,朱爽彷彿覺得這句話就是在衝著自己說。


  2007年,AHRP組織了10家日本企業來中國招聘,主要集中在通信、互聯網服務和金融領域,而2012年參加這一項目的日本企業數量上升到了40 多家,涉及的領域包括綜合商社(零售、服務、貿易)、IT、金融、房地產、諮詢、教育以及包括汽車在內的傳統製造業等。與AHRP項目類似的,還有日本最 大的人力資源公司Recruit集團旗下的「啟程日本」(Work in Japan)等項目,2011年時有46家日本知名企業參與來中國招收畢業生。

 三菱商事就是通過「啟程日本」項目找到武融的,這是個平時喜歡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去陌生地方旅行的男生。大三去台灣交通大學做半年交換生期間,因為 簽注是一次性的原因,他甚至想辦法把GRE和托福的考場從上海改到了台灣,然後在那裡順利通過了這兩門考試。等到做畢業設計時,他也沒有安分地跟著自己學 院的老師,而是選擇了一個國際化項目,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畢業生一起做,通過視頻會議、郵件等方式交流。此外,他還先後在一家美國企業的供應鏈部 門、一家信託公司實習過。


  所有這些經歷加上清晰的自我認知,以及面試中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別人交流態度等基本素質,讓三菱商事發現了武融的可塑性。


  這些公司們也發現,擁有多元化背景的人才,確實可能會讓公司在佈局一些「未來的業務」時更從容一些。上海羅森董事總經理松浦學告訴《第一財經週刊》, 日本羅森株式會社從多年前開始有意識地吸納海外背景的人才,目前每年招募的新人中,有一半是日本籍以外的留學生。今年羅森日本接手原為合資性質的上海羅森 的全部經營權時,日本總部向中國派駐的8名管理層中,就有兩名中國籍的員工—成立於1975年的羅森目前已是日本第二大便利店集團,在日本擁有8000家 便利店,今年剛剛宣佈了在未來十年在海外新開1萬家門店的計劃。


  要出國工作,應屆畢業生擁有一個天然的優勢—不管是社會還是家庭的牽絆都比較少,相應地對投入工作也會更專注一些。當然,對他們來說,海外工作的特殊 性需要更強大的適應能力,因為他們需要同時面對文化和身份上的兩種轉變—從熟悉的文化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離開校園進入職場。很多時候,他們所要適應的環 境裡,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並不完全能分得很清。


  三年前,在北京一所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的張奇就是抱著這種「海外的工作更鍛鍊人,應該趁年輕去」的想法接受了中國海外工程公司的Offer,去海外工程項目中擔任財務人員。但他現在已經說不上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到底算不算明智。

 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一個位於南太平洋西部的群島國家—工作了兩年多後,張奇發現自己對這個國家的描繪甚至不會比Google搜索第一頁的內容更豐富一些。


  「我幾乎沒在營地外面單獨走過。」對張奇來說,會離開營地的情況只限於「要辦事,沒辦法不出去」的時候。「營地」是他和同事們的辦公和生活區。在一個 院落裡,維修車間、辦公室、廚房、宿舍以清一色的一層小平房挨個排列著。一圈鐵絲網構成了院落邊界,也傳遞著這樣的信息:諸如偷盜和搶劫等治安問題不太可 能出現在這裡。但鐵絲網本身也築起了一道文化的邊界。


  張奇每年一般回國一次,休一個月假,在國外時則每週跟家人通電話。不過關於當地的「負面信息」他從來沒和父母多提,「既然已經這麼遠,又何必讓他們擔 心。」目前與同齡人相比較高的薪酬對張奇來說算是個安慰,可他自己倒是有個最大的擔憂—不太清楚回國以後的去向。在待滿期限回國後,他並不想接受公司安排 的國內職務,因為覺得前途不大。而要是選擇離開,在另外的領域重新找工作,那麼這幾年裡積累起來的經驗只能最終被歸納為抽象的「適應能力」。


  即使沒辦法移植在海外積累的工作經驗,單單是「強大的生存能力」也未必沒有價值。


  目前在上海的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的孫楷是在2010年時從華為辭職回國的。那之前兩年,他一直都在孟加拉國外派,那也是他從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政治系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當時選擇華為外派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夠出門見見世面,另外薪酬比較有吸引力也是考慮之一。」孫楷說,「但經過兩年,我卻意識到了自 己的職業至少在五年內並不會有明確的發展路線,以後的發展方向也很迷茫。」


  回國後,孫楷「一切歸零」地從頭開始找工作。由於之前在孟加拉國的工作是政府關係,孫楷的工作內容就是和當地的大使或者國家部門裡部長級別的人打交 道,但國內並沒有同類的工作需要這樣的經驗。每次去面試,HR都會很驚訝於他簡歷上的這些內容,但真正在考察的時候,還是會更多考慮他之前的經驗是否適合 於那個職位。「有些HR甚至覺得他們會難以hold住我以前的經歷。」


  但海外工作的經驗在孫楷申請MBA時卻似乎很有用。面試的老師非常有興趣去瞭解他的這段經歷,畢竟很少有人到這樣的國家工作,對於管理類的學習也會有 幫助。目前,孫楷已經被覆旦大學管理學院的MBA錄取。現在想起來,孫楷覺得,「快速地成熟」才是自己那兩年裡最大的收穫。


  「外派是一個提高綜合能力的很好機會,每個人在國外的工作幾乎都要獨擋一面。」上外法語系輔導員郝佳也對去年夏天剛從非洲外派兩年回來的一個學生印象 深刻,「感覺比同時畢業的那些在國內工作的學生要成熟穩重很多,考慮事情也更加周到,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很老到了。」上外法語系每年就業的四五十人中,基本 有5至8人是外派非洲的。


  評判一份工作的價值有很多種維度,當前付出和收入的性價比是一種,職業發展角度的長遠考慮是另一種。任仕達中國市場總監孫海寧認為,畢業生如果是去海 外大公司總部工作,最大的益處是能在這些公司裡接觸到很新的模式,比如制度、流程、評估體系等等,所以畢業生在職業早期就能夠從管理上、流程上有針對性地 去學習和培養自己相應的能力。相反,如果在一家公司單純貢獻時間和智力,但不清楚自己的未來,這樣看它的價值並不很大。


  但對畢業生來說,第一份工作畢竟只是一個起點,即使去國外工作也不例外。起點之後的軌跡,還將存在著更多的變數—好在,這不是他們短期內所要面對的。


  2012年3月14日,樓天城收拾好行囊,踏上了每天從北京唯一直飛美國舊金山的CA985次航班。他將前往位於硅谷的斯坦福大學,為 Facebook舉辦的Hacker Cup(駭客杯)的比賽做著最後的準備。這樣熟悉的節奏讓他想起了過去多次出國參賽的場景。至於在美國的生活,他也並不陌生。2011年上半年,他曾在康 奈爾大學度過了為期四個月的交換學生生活,「我和美國室友拼房子一起住,交流起來沒遇到太多問題,思想也沒有那麼不同。」樓天城覺得這段交換生活對他幫助 很大。


  這一次,比參加比賽更重要的是去Facebook公司一趟。在上一年入圍駭客杯的最終25人中,有6個人得到了Facebook的面試邀請,這位在清 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主攻算法理論、社交網絡方向的應屆博士生樓天城就是其中之一。參加比賽的駭客中,一些人是其他公司的員工,這類人則不會得到面試的機 會。


  在更早一些的2009年,樓天城因為獲得Google全球編程大賽(Google Code Jam 2009)冠軍而得到過Google的面試邀請,但當時他已經做好在清華大學繼續攻讀博士的計劃。


  三年後,樓天城最終還是成了這些去海外工作的人中的一員。


  對於那次決定他第一份工作的面試,至今樓天城的回憶中只留下了Facebook公司對他著裝的要求:「Suit yourself, not wearing a suit」。之後,在Facebook當時面積還不算很大的、像「車間」一樣的辦公室裡,他見到了馬克·扎克伯格坐在整層樓最顯眼的中心,在一間由四面玻 璃牆組成的透明房間裡工作,「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這倒是讓他對那次旅途產生了一點兒「朝聖之旅」的感覺。


  在樓天城看來,自己是否加入某一家特定的公司—是Google還是Facebook或其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一個idea是否夠好,在未來怎 麼能夠實現它,這個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至於在哪裡實現,相對而言就擺在了次要的位置。他希望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在他眼裡,中國和美國都有機 會,「如果中國創業的機會更好我會回國的」。


  2011年年底,正式決定去東京的那家銀行入職時,家鄉在福州的獨生女朱爽用「北京飛福州和東京飛福州的路途都是三小時,感覺並沒有走多遠」來緩解父 母對自己將獨自在國外待上多年的擔憂。日本企業大多是終身聘用制,只要員工不犯大的錯誤或者企業沒有巨額虧損,員工是不會被解僱的。不過她並不想在日本一 直工作下去,現在那家銀行在福建還沒有任何業務,她希望能在東京總部工作幾年,如果將來有一天總部要在福州開設支行,她還能回到自己的家鄉。


  對三菱商事有強烈好感的武融則有在這家公司工作十年以上的打算。吸引他的還有公司海外輪值的制度安排—十年中大概一半的時間會在別的國家。他計劃十年之後根據父母的身體狀況等問題再做打算。


  這會兒,武融要辦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搬家。8月中旬他即將開始在日本的生活。原本他以為只能帶些必需品,畢竟路途遙遠需要各種精簡。出乎他意料的是,三菱商事非常貼心地為他請了搬家公司,就連一直陪伴他的心愛的山地自行車都可以帶到東京去了。


  (應被訪者要求,文中朱爽、張奇為化名)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