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法」】價廉物美的全牛火鍋
1 :
GS(14)@2018-03-06 03:47:27這樣的好天氣,吃火鍋就最好不過。香港不乏火鍋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火鍋私竇,最近這幾星期,我每星期至少吃了2-3次火鍋,除了去我的私竇之外,我還試了一間新的火鍋店,而我認為這真心值得推介。它並非如「美味廚」般,可以玩到有「意式泡沫咖啡湯底」、「龍蝦松露湯底」,反而只有極度平實的湯底。醬汁,是自助形式的,而且點配料就在平板電腦上落單,沒有甚麼服務可言,但價錢絕對相宜。這家店全是牛肉,即使是湯底,也是以牛骨熬成的牛骨湯。這裏只有一款以牛做主打的湯底,牛骨清湯以十多斤牛脊骨熬製湯頭,加入洋葱、粟米、蔬菜及小量藥材,起碼煲6至7個小時,味道比較清甜香淡。這裏大約有15種牛肉部位可供選擇,48元有普通牛部位,68元則有更多特別牛部位。每道配料的份量相對較小,每碟約有8件,所以可以多點幾個不同部位試試。有很多我從來沒聽說過的牛部位,但不用擔心,他們在牆上畫了一幅圖,餐牌也顯示了整隻牛的各個部位及比例。以平板電腦落單,可見到每個牛部位都有詳細描述。那天晚上,我們已經在蘇豪區一家不開名的意大利私房菜吃過晚飯,但所有人飯後仍然很餓,所以決定來這裏吃火鍋,也因此我們沒有瘋狂地點菜,只點了幾個部位:牛朴肉,即牛頸運動最頻繁的一塊肉,特點是肥嫩而微有嚼勁,脂肪雪花多而均勻;牛駝峯,牛朴肉後端頸背間的肉,間中帶有幼筋,油香肉味比例平均;挽手腩,接近牛胸,連接爽腩及坑腩的部份,每隻牛只有兩、三斤,很罕有。當侍應送來每碟肉時,會告訴你需要煮多久。上桌的速度非常快,而且每碟肉看起來很相似,所以需要花記憶力去記着每種肉的烹煮時間。當晚最令我感到特別的是胸口膀,因為它是白色的,我就覺得它是一塊脂肪,想不到質地卻非常獨特,只需在湯底中短暫煮一煮後,口感有點爽口及有嚼勁,不過我更喜歡傳統的牛部位。他們有幾家分店,但要有心理準備要排長龍,而且一些受歡迎的牛部位會很快售罄。總而言之,這是一家價廉物美的牛肉火鍋店,難怪會那麼受歡迎。
牛骨髓
牛駝峯
手打牛滑
食物:7.5/10服務:3.5/5環境:3/5總計:14/20
616十二味銅鑼灣謝斐道391-407號新時代中心地下C號舖消費:晚餐每人約$100
Profile:何偉文
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多倫多約克大學修讀政治學,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深造法律,現在香港執業。熱愛旅遊,閒時喜愛到處發掘美食,至今已嚐超過二百粒米芝蓮星。Facebook:Facebook.com/RHColumn
撰文:何偉文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5/2032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