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二三線城市的創投圈是個啥子情況?看看這位孵化器的創始人如何說。

國家提出“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的雙創政策以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湧現了規模浩大的創業潮。先不說這些創業大軍誰生誰死,只談一下中關村周邊那種遍地都是投資人和創業者的情況,都讓人不得不熱血沸騰。再看這些風投基金、天使投資人、眾創空間、創業媒體等創投服務機構,基本也都是分布在北上深這樣的一線城市。

整個中國創新創業的氛圍已然上升到一個臺階,投資的氛圍也很高,那些曾經錯過PC時代的城市主管們誰都不願再錯過移動時代,生怕被落下,他們以北京、上海為學習榜樣,席卷大量資金和精力一頭紮入這股大潮中,以杭州作為對標希望能盡快培養出一個本地阿里巴巴。而大多數時候事實卻是你懂的……

二線城市的窘境

我們第一支天使基金募在江蘇一座經濟發達的二線城市,使我們對二線城市的創業生態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目前的現狀就是各類一線城市資源嫁接並不是很順利,依然停留在淺層次的交流開個論壇、搞個比賽、做幾場路演僅此而已。各級地方政府對創業這個事抱著極大的熱情,看一眼中關村創業大街,每天全國各地政府考察團也儼然成了一景。

政府的投入不可謂不大,制定了大量的人才扶持政策引進了一批千人計劃、雙創人才、院士、教授、海龜博士,但最後落地的項目數量和成長效果不得而知。

幾乎每座城市的政府都配套了引導基金,只要在當地設立創投公司的大多都能或多或少拿到一部分的錢,但最後往往只是引來了PE。各開發區或園區新建了大量的眾創空間和創業咖啡,卻缺乏專業的人才運營,同時行政的味道又過濃,很多業務上的事不願用市場化的手段解決。

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資源重複配置及浪費,天使機構進不來,引進的運營團隊水土不服,大量在TMT領域的初創團隊並沒有被各類政策覆蓋到,也未必是這輪浪潮的受益者,從根本上並沒有改善本地的創業環境。

就拿我們機構在某個沿海發達地區的創客空間來舉例吧,運營團隊在進入前一直比較樂觀,通過調查發現無論從購買力還是消費水平都很強,GDP也在全國排名二十多。可是來了之後才發現運營難度和壓力要超過預期,主要差距還是表現在觀念及軟環境上,當地是中國著名的教育之鄉、現代工業發源地,不乏國內一流高校的畢業生,甚至是國際名校。但不管是招商會還是同鄉會都很難說服那群年青人回鄉創業,因為他們並不認為家鄉有這樣的土壤,創業要解決兩個關鍵點“人+錢”的問題,二線城市很難招聘到高水平的員工,天使投資機構也很少,更多的是小額貸款、P2P,很多初創團隊在前期融資會特別困難。

2000平米的眾創空間,只占了一半,一年也還是那3個人

2000㎡的物理空間400多個坐席,在上海可能十幾個團隊很快就能裝滿,而在這里近三十個團隊,也只不過占用了一半空間。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一個2、3個人的小團隊,有一個idea,一份BP,就有機會拿到一兩百萬的種子輪投資,然後在小半年之內迅速擴張到十幾人,接著拿天使投資、A輪,成長的特別快。

而在這邊,很多初創團隊剛開始是2—3個人,過了一年還是那幾個,可能就錯過了發展的時間窗口。我們也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現在這個階段依然有大量的創業者拿著湊來的50萬、100萬殺進O2O領域,其中校園市場和水果配送是重災區,我看著都為他們揪心。因為沒有真正優秀的機構來開闊他們的眼界、引導他們、告訴他們什麽是正確的創業方法論。為什麽無法誕生牛逼的互聯網公司?我想這也是眾多二線城市的共性問題吧。

如何破冰前行?創業者需要的不僅僅是代辦一個工商稅務

首先政府要做的是建大平臺,也就是建生態圈,畢竟一家天使投資機構一個眾創空間所能提供的支持是有限的。政府要做的事是把圍繞早期創業這個服務鏈條上的各類機構引入進來,讓更多類市場化的機構進入這個平臺,同時通過各種各樣的創業輔導、培訓、資金吸引一線城市優秀的人才回來創業,另一方面能夠讓本地的創業者得到更好的服務。

創業團隊在發展過程中確實需要源源不斷的支撐和扶持,但不應該僅僅是代辦一個工商稅務、免一點稅收、免一點租金、提供一點小額貸款這樣簡單,創業者的核心需求依然是之前提到過的人和錢,通過引進更多天使投資,一家一年投10個項目,10家機構也就可以投出100個,其中一旦10%的項目發展起來,紅杉、IDG、經緯等資本自然會源源不斷的介入。

政府如果簡單的把一線城市做熟的模式生搬生搬硬套過來的話一定會水土不服,應該結合本地的創業者的特殊情況以及特質和環境來做一些特殊處理,結合本地的產業去做更好的配套和延伸。

最後,建議大家能抱著前人摘樹後人乘涼的心態,沈下心來,不要寄希望於短期內出業績,不要把稅收和規模作為考核指標,而是看軟環境的改善,看有沒有湧現出細分領域的行業第一,有沒有湧現出一批資本市場估值一千萬美金、一億美金的未來之星。在一塊領域深耕並放大再裂變,打造屬於自身特色的城市創業名片,形成區域創新中心。

標簽 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