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觀心戰:新一代粗口文化
1 :
GS(14)@2018-02-04 23:50:47年輕一代講粗口越來越普遍,是鐵一般的事實。去年初,理大石丹理教授發表了全港首個中學生粗口研究。研究隊伍用了6年時間追蹤近2,400名中學生,發現青少年講粗口的頻率,隨年齡增加。自稱完全不講粗口的只佔三成左右。過去一年講6次或以上粗口者,則由讀中一時佔約24%,增加至中六時約43%。有中學校長朋友說,他在校園內對學生講粗言穢語採取零容忍的政策。不過,有一天自己的女兒亦在家中爆粗,他只好無奈地向她說:「講還講,不要在屋企,或者父母面前講。」一位大學傳播學院的教授亦有相同的經驗,他只提醒女兒,講粗口有損她美少女的形象。有家長在大學內,與幾名手持法律教科書的學生一同乘電梯。幾位男女學生以粗口傾談,完全不忌諱有外人正在與他們共用細小的空間。小學的情況亦不例外,一間小學男校的uncle,主動向其他家長提出,為孩子們在升中之前,上一堂閉門課,讓他們了解每一個粗口字的含義及對別人的冒犯性,希望孩子有所分寸。與其斬腳趾避沙蟲,不如正面面對孩子的語言環境。原來這樣的小班訓育,已經不是第一次開班。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大學201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份鐘內能夠講出越多粗口字的人,也能夠在1分總之來講出更多的動物名稱。研究員從而得出講粗口者比不講的人有更豐富的詞彙之結論。家長固然不能單板起面拒絕年輕人講粗口,但年輕人亦要警覺平時太習慣講粗口,一旦在不適合的時間、處境,衝口而出可能會闖下大禍。何安達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四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1/2029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