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陳振聰翻身無望華懋派系曝光

2011-4-14  NM




為爭奪華懋千億遺產的陳振聰,依 然鍥而不捨。繼上訴庭上週三拒絕他的上訴申請後,又再打算上訴至終審法院,還希望迫使警方公開○六年遺囑的鑑證報告,藉此翻身。但華懋慈善基金一方早已驗 證該份遺囑,陳振聰難有翻身餘地。但踢走一個陳振聰,華懋這個千億王國仍然吸引着各路人馬,現時就有兩幫人馬在角力,透過形形色色的關係,試圖攀上華懋商 業王國的車邊。

上月初,陳振聰向立法會議員申寃,指警方早就完成○六年遺囑的科學鑑證,卻一直不肯向他披露結果。眼見終審庭的上訴期限只剩廿多日迫在眉睫,陳振聰處於捱 打狀態心急如焚。陳振聰一再聲稱他所持的○六年遺囑是真遺囑,是龔如心在他不知情下,自行找律師王永祥和老臣子吳崇武做見證下所訂立。可是,王永祥和吳崇 武卻在法庭供稱,從未見過該份遺囑,只曾見證龔如心立另一張贈一千萬元給陳振聰的partial will(不完整遺囑)。陳在輸了官司後被警方以涉嫌偽造遺囑拘捕,他突然出示一張從未曝光的指紋掃描結果,更反客為主報警,指控王和吳作假證供妨礙司法 公正。掃描結果顯示,遺囑上有多個指紋,陳暗指指紋屬於王和吳,由此推論兩人根本曾接觸遺囑,在庭上說「未見過」遺囑是講大話。若證明兩人講大話,整件案 便存有疑點。「律政司一日未落案告佢,都無責任向佢透露調查進展。就算之後告佢,都唔會咁快俾到文件佢,到佢收到文件時,已經係好多個月之後嘅事,到時無 論個化驗結果係對佢有利定不利,已經影響唔到單爭產案。」一名大律師指出。據知陳振聰無從染指遺產已成定局,他目前最擔心刑事檢控亦入罪,故一再催促警方 公開鑑證結果,狀甚胸有成竹。但他棋差一着,一直無法取得王和吳的指紋以證明自己「清白」,因他跟王和吳並不認識,並無兩人的指紋樣本作核對。

沒有任何指紋

原來慈善基金一方,一早已證實遺囑上根本沒兩人的指紋。陳振聰更預料不到,就算有指紋,指紋原來在一般情況下會隨時間而自動流失,華懋是在○九年事隔兩年 多才取得遺囑往化驗,警方今次的化驗結果,自然不會「無中生有」,發現指紋。「就算佢真係證實到遺囑上面有嗰兩個證人嘅指紋,的確係可以營造事有蹊蹺嘅疑 點,但主審法官林文瀚仲有考慮其他證據,最後嘅結論可能同樣係佢偽造遺囑。」大律師說。林官同時接納華懋的筆跡專家指遺囑上龔如心和王永祥的是偽冒,最諷 刺的是,陳原先聘請的筆跡專家竟掉轉槍頭,亦認為龔和王的簽名屬高度的偽冒。林官亦認為以當時龔如心病重的身體狀況,根本無能力自行撰寫和用打字機打好遺 囑。如以現時陳振聰的情況來看,他連最後一招反擊都沒有了,勝算變得更低。「雖然話民事同刑事分開處理,但個官嘅評論其實都好關鍵,好似龔如心嗰時同老爺 爭身家都係俾法官話佢份遺囑係假,然後咪俾差人告囉,直至終審法院推翻原判,龔如心先甩身之嘛,更何況今次林文瀚法官都係根據多方面證據下結論。」法律界 人士均指,陳振聰今次想甩身,肯定難過登天。

搭順風車搵食

在龔如心身上取得數十億元計財富的陳振聰,難有翻身籌碼,但這份千億遺產,已成為各路人馬覬覦的目標,現時已有最少兩幫人等展開角力。據知一班自稱能「直 達天庭」的人一直在龔仁心身邊周旋。雖然表面上龔仁心是華懋慈善基金的掌權人,但實際上要穩固地控制這個王國,他一直希望得到中央的「祝福」。就在與陳振 聰打官司期間,龔仁心曾一度因慈善基金的財政問題搞得十分頭痕,此時龔仁心身邊就出現了一幫人,聲稱可以安排他與習近平及李克強等中央核心人物見面。○九 年,龔仁心曾高調地在傳媒面前,表示即將上京,向外間暗示其有機會「面聖」,其後又傳出慈善基金得到一些富商捐錢協助打官司,加強了其在爭產戰的籌碼,亦 造就了這班人在華懋的聲勢。當時出現在龔仁心身邊的,就是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及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基金會的創辦人林正茂、副會長彭振聲及秘書長胡國亨。這兩個 基金會都有前國家級領導人的親戚助陣。去年十二月,由基金會主辦及中聯辦的協辦下,在華懋荃灣如心廣場舉辦了一場名為「慈善中國和諧社會」的慈善騷,多位 政商猛人「俾面」出席,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等。

安排內地慈善探訪

今年二月,林正茂、彭振聲及胡國亨三人亦安排龔仁心隨他們及其法律顧問陳莊勤、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執行會長劉永碧等人,到寧夏了解當地貧民地區情況。這個 基金會與中聯辦、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紅十字會等關係密切,不時搞研討會。四川地震後,龔仁心亦是透過這些機構,曾答應以華懋慈善基金名義捐出一億七千多萬 元賑災,林正茂控制的基金會有份穿針引線。為凸顯與中央人脈廣闊,林正茂於○九年出版一本大型紀念畫冊《偉大的復興歷史的印證——新中國六十年》,更請來 董建華、彭清華等人題詞,林正茂見人就派書。基金位於華潤大廈辦公室內的會議室亦擺放了毛澤東的雕像。而秘書長胡國亨認識不少城中富商名人,如吳光正、范 鴻齡等人,接觸過胡國亨的人士透露:「佢同人講林正茂個基金會屬總參二部(即軍隊的情報部門),自己是正會長,可信程度立刻大增。」胡國亨更替林正茂造 勢,兩人一唱一和,如於中共建國六十周年時,他向外說只要肯付八百萬元贊助費,林正茂就可安排贊助者直接與胡錦濤會面,甚至並列檢閱軍隊。

引華懋入股

林正茂替龔仁心搭建一個看上去有阿爺祝福的舞台,覬覦的是日後與華懋的商機。林正茂有一個年僅二十三歲的女兒林佳琪,於○九年成立了一間名為中國礦業資源 開發公司,公司持有東北一個鐵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林氏希望搭上華懋後,日後官司完結,華懋便會入股礦業資源,再借殼上市,拍住上搵食。知情人士透露, 林正茂、彭振聲及胡國亨這幫人,只屬過氣左派邊緣人士,而非核心人物。其實林正茂只有小學程度,並有多個名字行走江湖,包括林立三、林一山、林權亮。就其 出版的紀念畫冊,記者找到有份做顧問的樹仁大學校監胡鴻烈,他說:「我不知道自己成為此書的顧問,我不認識林正茂,你可否寄一本給我看看。」而恒隆主席陳 啟宗答覆亦一樣,更肯定表示跟他沒半點關係。記者亦先後多次前往其位於華潤大廈的辦公室,不論早上或下午,都是空空如也。一名姓陳職員指最近不見林佳琪及 林正茂回公司,基金會另一個地址是黃竹坑利基中心,大廈看更更詫異說:「六樓長期無人喎。」而曾與林正茂扯上關係的富豪還包括四叔李兆基,據知林曾在中華 煤氣任顧問,不過最終亦反面收場。○九年,恒基旗下北京恒兆置業入稟高院,控告林正茂控制的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基金會及天利(香港)貿易違反合約,追討一千 六百多萬元。最近林正茂曾向龔仁心拍心口保證可到北京拜訪公安部部長孟建柱,但最後只能碰見自稱是孟建柱秘書的下屬,這幫人可謂露底。

勞建青野心大

而在華懋擔任遺產管理人的德勤會計師,責任之一就是要防止華懋亂花錢。現年五十四歲的勞建青,自○七年被法庭委任為華懋遺產管理人後,龔仁心一直對他存有 戒心,事關勞建青與城中潮州富豪關係密切,而這名富豪以往曾打算資助龔仁心打官司,但要求加入華懋董事局,最後被龔仁心拒絕。勞建青與龔仁心早生嫌隙,事 關早前由林正茂策劃,並由華懋捐出一億七千萬來賑災的建議,遭到勞建青拒絕;勞建青更揚言有權免除龔仁心在華懋董事局內的職務。勞建青為了全方位控制華懋 以防資產流失,已派出二十人進駐華懋集團處理日常業務,每年開支達四千萬元,亦先後委任許業榮及李家松任華懋管治委員會,直接向勞建青匯報。許業榮曾替聯 合集團前主席李明治打工,並出任聯合集團旗下新鴻基公司副主席兼行政總裁,在華懋員工眼中勞建青及許業榮屬同派系人士。

追尋海外資產

亦因着勞建青在華懋的角色,那幫左派邊緣人士對勞建青身邊的人亦有聯想,市場有傳聞指勞建青有一個兄長勞明智(Charles Lo)同樣是會計師出身,任時富金融獨立非執董,並擔任多間「殼」公司的主席及董事等,如其任執董的崇高國際(0209),○九年獲北京御生堂主席孫粗洪 入主,以近四億元收購大亨果茶集團八成股權,去年改名中國大亨飲品,勞明智繼續擔任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有傳言勞明智有意與華懋合作,本刊記者致電找他, 其秘書回應:「勞明智同勞建青無關係,都唔係好熟。」另一方面,勞建青正努力拉攏梁榮江。江湖傳聞,龔如心與老爺打官司連輸兩着後,在海外存放有一筆十分 可觀的資產,只有梁榮江一人知道該筆資產的下落。梁榮江跟隨龔如心多年,是華懋老臣子,亦是華懋集團上市旗艦安寧控股的主席。去年梁榮江與勞建青在安寧重 選董事一事上產生磨擦,梁有感勞建青過度干預,感到無癮,梁甚至要求退任。欲向公司要求數千萬元「分手費」,但最終勞建青找來一名潮州富豪任中間人當說 客,希望梁榮江留任。華懋千億遺產案,即使陳振聰敗訴,戰爭亦未平息。龔仁心現正部署入稟法院,撤換遺產管理人,剷除勞建青,各方的角力戰才剛剛開始。

華懋兩大派系

表面上,陳振聰上訴失敗,龔仁心可掌權華懋慈善基金,其實龔身邊還有兩幫人一直在華懋中角力。

勞建青

德勤會計師行中國區主席,○七由被法庭委任處理華懋遺產,成為千億遺產管理人。八十年代加入德勤,與城中富豪、商人關係良好,曾擔任梅艷芳遺產管理人、又為海域集團、新銀集團、長城數碼等臨時清盤人。

許業榮

由德勤委任,現為華懋集團總經理及管治委員會委員。八十年代已出任AGC澳洲信用財務董事總經理,曾替聯合集團前主席李明治打工,及在聯合集團旗下的新鴻基公司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

潮州富豪

潮州富豪擬借錢予龔仁心打官司,但卻要求加入華懋董事局,故被龔仁心拒絕。

林正茂

自稱是兩岸海峽和平統一基金有限公司名譽會長,聲稱與中國領導人稔熟。去年出版《新中國六十年》紀念畫冊,找來董建華、曾蔭權、中聯辦主任彭清華等人題詞。

彭振聲

前中聚雷天(729)非執董,陳黎彭會計師事務所創辦人。早年曾與北海集團已故主席徐展堂合作做生意。透過前光大集團董事長朱小華的代理人劉希泳而認識龔仁心。他曾為龔仁心安排律師打官司,迎戰陳振聰 。

胡國亨

香港經濟學社主席,曾出版《到富強之路》、《獨共南山守中國》等書籍。曾有意洽購星島股份,但最終落敗。○○年,以三千萬買起《天天日報》,改名《公正報》,只維持了五個月便告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47

像斧頭幫一樣去創業:找副幫主,招小弟,尋長老,交派系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256.html

導讀:經常有朋友跟我們說,參加無界沙龍後,現場的創業和學習氣氛感染了他,讓他現在的生活感覺有激情了不少。也有很多朋友在B座12樓的後台向我們表達一種困惑:我有一個很棒的想法,但不知道怎麼去找合適的合夥人,怎麼辦?

這兩個問題看似不相干,但其實是一個問題:和誰在一起。都說創業者是孤獨的,但孤獨不應該等同於孤立。李白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但我看今時今日,且不說有無聖賢,即便有,也必是左依右傍,以一人之力成大事者,恐怕只能出現在玄幻小說之中了。

今天是週六,我參加完一個聚會剛剛到家,洗了把臉,便開始寫這篇文章。週末對我而言,與工作日也沒什麼區別,像我們搞投資,本身又何嘗不是一個創業的過程。被稱為投資人,我常覺得有壓力,因為真正的投資人身上背負的責任不應該只是賺錢這麼膚淺,而是還包括了扶持社會進步這樣的潛在使命。被稱為創業者,我卻往往有種興奮,因為從這三個字上你能感受到一種衝動,彷彿手握盤古巨斧,隨時準備開天闢地。

不同的是,混沌初開時,盤古兄是一人揮斧,而21世紀,卻需要斧頭幫集體作戰。怎麼找到合適的副幫主,應該招募什麼樣的小弟,聘請什麼樣的長老,怎麼結交其他幫派,就是我們今天要閒扯的話題。

1.怎麼找到合適的副幫主?——找合夥人的問題

沒有副幫主的幫派不叫幫派,叫黑社會團體;沒有合夥人的創業者不能被稱為創業者,應該被稱為個體戶。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創業初期你就要找到你的合夥人。

在你的前同事之中尋找合夥人是一條相對靠譜的路子,這有幾個原因,一是大家同事一場,你很清楚地知道他在工作當中的表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展現出來的東西有時會有很大的差異,在家裡被老婆訓得抬不起頭來的懦丈夫在公司裡可能雷厲風行,而在農貿市場跟攤主為了幾毛錢吵架的悍婦在工作時也可能畏首畏尾,很多好朋友一起創業,結果發現原來所認識的朋友在工作中完全不一樣,那時就有點被動了;

二是你之前在工作中已經與他形成了一定的相對關係及相處模式,這使得在創業過程中的磨合成本相對較低,決策比較容易,在一個高效的公司裡,權力和威信都是呈梯隊的。在之前的相對關係中,你應該處於相對強勢地位,這有利於創始團隊的穩固,如果你要找前領導作合夥人,那搞不好以後會是一場悲劇了。

三是很多人創業,其實選擇的都是與自己之前工作相關的領域,而老同事同樣在這個領域中有著豐富的經驗。領域相似,技能互補,這樣的組合非常有殺傷力。而你對同事的瞭解能夠幫助你準確地找到技能互補的合夥人。

在老同學之中尋找合夥人也是一條相對靠譜的路子,與生活不同,人們在學習和工作中的表現有相當大的相似度,就如刻苦學習的人更容易成為技術專家一樣。生活中你是下意識的本我表現,而學習和工作中則更突顯了人的社會屬性。老同學的相處時間較長,而且幾乎天天接觸,也有助於你全面地瞭解對方,甚至包括對方的各種毛病。在無利益關係的同學生涯中積累的深厚情感對於創業過程中的彼此互信也非常有幫助。

如果你的合夥人既是你的老同學,又是你的老同事,那就更好了。

找合夥人和找對象一樣,關鍵還是要合適。你們要互相認可,只有認可才能相守創業;其次是大家價值觀一致,對商業模式、發展願景的理解相近,這樣才能保證心往一處使;最後是合夥人的能力相補,合夥就是大家一起幹,當然產品、運營、市場、銷售最好各有所長,這才是團隊作戰。

關於股份結構的問題,可以參考我們之前寫的文章:《公司創立時,你應該注意什麼》。

如果你花了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夥人,我建議你放棄創業。這種情況一般有兩種可能,一是你自身的問題,讓別人無法接受與你一起創業;二是你所正在努力的創業無法獲得別人的認同。

2.應該招募什麼樣的小弟?——招員工的問題。

斧頭幫可能因為幾個能砍的兄弟而聲名鵲起,創業者也需要優秀的員工才能攻城略地。

員工之於公司,如同血液之於身體。吸收好的血液,排除淤血,身體才能強健,在對待員工的問題上也是同理。只是創業之初,囊中羞澀,所以每每有面黃肌瘦之象。優秀的員工一般都要貴一些,這是社會公平,比如你從阿里巴巴挖一個產品經理,不割點肉怎麼行?

所以在事實面前,我的建議是進行適當的配比。吸引一些優秀的人才,招一些普通的人才,儲備一些還看不清的人才。優秀的人才在前方負責攻城略地,普通的人才在後方負責保障後勤,看不清的人才機動調用。當然起事之初,糧草匱乏,如何激勵很重要,尤其是對優秀的人才,用期權激勵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什麼是看不清的人才?我指的是應屆生和實習生,他們的可塑性很強。

關於排除淤血的問題,經常有創業公司跟我們表示困惑。有的人做事不錯,但不合群,團隊合作很成問題;有的人是老好人,與上上下下相處非常愉快,但做事不行。怎麼辦?我的建議是要捨得。對任何一家公司,當然希望「優秀」,能夠接納「普通」,但絕不會容忍「差」。對大公司而言,也許可以通過調整崗位來規避問題,但創業公司不應該花過多的精力去糾結。

3.聘請什麼樣的長老?——創業導師的問題

長老在一個幫派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對幫主的輔佐,也保證幫派的傳承。用長老來比喻創業導師不一定貼切,但兩者都有輔助性的作用。

關於創業導師,可以讀一下我們的文章《說說「創業導師」這事兒》。如果說創業導師指的是「朋友」和「參謀」的意思,那麼,其實每一個創業者都需要這樣的「導師」。我們做投資的還得努力成為這樣的「導師」。在創業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這些人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4.怎麼結交其他幫派?——交際面的問題

《笑傲江湖》中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五嶽劍派,同氣連枝」,在刀尖上過日子的人,總需要彼此互相依靠,有個照應。如果創業能算是一個行業,那它一定是一個最高危的行業,人面臨危險,反而更加願意抱團作戰。所以創業者非但不會寂寞,而且不能寂寞。

如果你正在創業,或者即將創業,我建議你適當參加一些沙龍或聚會,多與優秀的朋友接觸、接受新思想。首先是感受創業氣氛,看看大家的創業現狀。多交流交流心得體會,這有助於你自我調節創業狀態;其次是認識更多的朋友,學習到新的知識、對整個行業趨勢會有更好的把握;最後,是找到你要的人,這個人可能會成為你的戰友和援軍,或者是你的貴人。

當然,不要怕與投資人接觸,他們並不貪婪。或者說他們愛財,但取之有道。他們見過太多項目的生死,一針見血的本事還是有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77

前員工爆料:Google內部宛如《權力的遊戲》,派系鬥爭、愛恨糾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1153.html

這位前員工稱,Google表面上和平友愛,是一家工程師文化的創新公司,但是位於加州的總部大樓裡,卻充斥著權謀與情色。曾經的Google,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鼓勵激烈的內部競爭,但目由於內部鬥爭分化嚴重,不得不全面禁止——Google今年2月在納帕瓦利舉行會議期間,佩奇明確告訴公司高層,爭鬥必須停止,公司將對爭鬥「零容忍」。

Google派系鬥爭嚴重,今年年初,「安卓之父」Andy Rubin不再負責安卓部門,是因為兩大業務之間的衝突和鴻溝。而更早前,坊間流傳著前谷歌搜索及產品項目經理瑪麗薩·邁耶和YouTube首席執行官薩拉爾·卡曼加之間的爭鬥,隨後瑪麗薩·邁耶出走擔任雅虎CEO。

而讓Google蒙受損失的不單是派系鬥爭,還有複雜的愛恨糾葛。

該公司近來最著名的「醜聞」莫過於已婚的謝爾蓋·布林與谷歌眼鏡營銷主管阿蔓達·羅森堡之間的緋聞。

被小米挖角的Hugo Barra據說是因為情傷而離開——他的前女友戀上了謝爾蓋·布林。據說Google內部充斥著愛情荷爾蒙,在道格拉斯·愛德華茲寫的有關谷歌歷史的《手氣不錯:谷歌第59名員工的自白》一書中,作者稱,谷歌的辦公室戀情十分普遍。愛德華茲援引谷歌人力資源部門員工希瑟·凱恩斯的話說,「空氣裡瀰漫著荷爾蒙,並不是人人都記得把門鎖好」。

但一名Google員工說:「在谷歌這樣一個充滿技術天才和商業天才的地方,人們互相吸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但是,感性的愛情往往會製造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可能會影響Google這個以理性立身的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84

互聯網如何改造電影業:三大派系PK戰,阿里勝算多少?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3365
於東的話雖然代表的是一個趨勢,但還沒完全說到點子上。目前來看,準備對電影產業進行上下游改造的,BAT只是一個泛指。

  
真正對電影產業染指並準備動刀的有三個流派:一是樂視這樣真刀真槍進來的,從製作、策劃、發行、播出等各個環節佈局較完善,已經有成熟的操作套路和案例了;二是阿里通過收購文化中國、優酷土豆、華數等部分股權,搭了一個雛形,但體繫上還不夠成熟;三就是諸如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試水的,涉及到影視業部分環節,還不能自成體系。三個流派間的內部角力還不明顯,聯合重構影視產業的跡象倒是很明顯。

互聯網搞顛覆憑什麼?
  
談到顛覆和改造,首先要看看過去的影視業的現狀,有三。一直以來,投資電影或影視劇是一個「賭博」成分更大的生意,只有大的影視製作、發行公司,才有話語權,能「綁架」發行和院線,獲得高的票房。所以經常會出現,一部爛片,全國各大院線齊刷刷地上映,結果遭到公眾一片吐槽。而一部好的電影,如果沒發行和院線的支持,很難獲得對等的收益。這導致市場處於一個畸形狀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並不少見。
  
二是影視劇、電影的鏈條相對並不長,從最原始的劇本、製作、策劃、發行、播出,各個鏈條獨立運作,每個鏈條上都依附著大大小小一票企業,但有實力在規模、收入上做大的寥寥無幾。原因何在?所有鏈條最終分食的都是票房收入,在中國230億元的市場容量裡,得養活一大鏈條的企業和從業者,僧多粥少,帶來的是一個混亂、分散的業態,上游還被下游卡了脖子。
  
三是直到現在,影視產業的鏈條依然是典型的產品驅動模式,甚至各個環節都封閉式運作,彼此不協作和交流,只在最終成品後交到下一個環節。但在過去電影數量、影視娛樂節目「賣方市場」時,尚可有利潤可言,但到了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比如互聯網自制劇、微電影、各大衛視真人秀輪番開播、UGC等冒出來後,「閉門造車」的結果就是血本無歸。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知名導演陸川的《王的盛宴》票房收入不到8000萬元,投資卻是9000萬元,最能說明問題的失敗案例。
  
分析了影視娛樂業的狀態,看下互聯網闖進來後怎麼改造和升級這個產業。過去這個鏈條是串聯的,一環扣一環,互聯網能借助大數據和前期用戶需求挖掘,更準確地捕捉到觀眾的偏好和興趣,來定製和優化影片製作,拍電影就不再像押寶一樣,能做到有的放矢;有了互聯網多屏、多終端、多收入模式的支撐,影視業不再高度依賴票房,保守估計也從230億元基礎上增長一倍。比如一部好電影,傳統模式收入是10億,放在互聯網的體系裡通盤操作,可能就能做到15億元。
  
三個流派間的PK
  
這就解答了上述的疑問。互聯網在影視圈玩生態、搞聯盟,目的是把零散、碎片資源和能力拚接起來。過去從策劃、製作、播出、衍生品等是分散的獨立王國,但互聯網時代要求這些環節協同起來,能找到一條「生產和變現影視內容」最優的流水線模式,各個環節彼此協同發力,實現利益最大化。目前,互聯網玩娛樂影視牌的有幾家,樂視、阿里、愛奇藝、騰訊,雖然套路和階段不同,但大都干的是這個事。
  
既然說到了打法和套路,就對這個場子裡的選手做個實力PK,總體看已經形成了「阿里+華數+優土+華誼+文化中國」VS「樂視網+樂視影業+花兒影視+超級電視+樂視商城」VS「騰訊或愛奇藝或某某的組合」三個派別。

阿里:如果退回到今年年初,說阿里要進軍影視娛樂界,肯定會被認為是謠言,風馬牛不相及啊!但上半年馬云一連串的動作——3月初以總值約為62.4億港元收購文化中國60%的股份,3月底發佈娛樂寶,讓用戶來出錢並決定影片拍攝、情節等,4月初入股華數傳媒20%股權,4月底與云峰基金出資12.2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18.5%的股份。有了這些資產,阿里的影視娛樂版塊浮現了,只不過還只是搭架子,離真正「串起來」還很遠。非控股、非全資,華數還是馬云的個人投資行為,怎麼形成用戶主導,各個環節全貫通,很難實施。
  
樂視:不得不提下樂視的CEO賈躍亭這個掌舵者。最早,樂視囤積視頻版權,到快速地切入到超級電視、盒子和商城,佈局樂視影業,收購花兒影視,再到馬上會推出的手機、路由器等,當初樂視內部很多人甚至高層也不理解,也提出反對意見,現在看,賈躍亭是眼光毒辣的人,看到了互聯網改造影視娛樂產業的趨勢和機會。
  
現在,樂視「內容+應用+終端+平台」的生態形成了,按互聯網玩法炮製影視生意,已經駕輕就熟了。從《小時代》的10億票房,《歸來》10天2億票房,到正與新麗傳媒、陳凱歌打造的年底力作《道士下山》,會在樂視網、超級電視、手機APP、院線等五屏播出。
  
可見,數字不騙人!回過頭來講,要說樂視影業拍的電影多優質、高出同行一截,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剛入行不久,但為什麼還能獲得最大的收益,讓「專業」影業企業都相形見絀,原因就是樂視的「生態」,是一套可複製的影視娛樂「孵化器」,只要接進來,雞犬也能升天,這就是互聯網嫁接娛樂所產生的協同價值和魅力。
  
騰訊、愛奇藝、搜狐視頻等打醬油的一派,基本未形成完善生態,比如騰訊視頻提出了「為虎添翼」計劃,吆喝著要投6部影片,但怎麼做顯然還沒想好;百度一邊靠愛奇藝與影視業跨界合作,還拿理財產品搞電影眾籌,搜狐視頻一邊搞自制劇《匆匆那年》,拿獨播權,還跟小米的電視、手機、盒子等勾勾搭搭等等,不一而足,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合作鬆散,業務集中在製作、發行、播出等單個鏈條環節上,很難有發酵效應。
  
影視娛樂的結局如何?
  
不管有多少流派,大都做的是一回事。
  
說得更簡單一些,傳統的影視業的玩法效率低、效益低,還有很多跑冒滴漏的現象,互聯網融合進來後,會變成一個更高效鏈條,各個環節協同發力,是一個正向疊加、增益的體系。這也是樂視、阿里、騰訊等一干大佬們要干影視娛樂的目標,傳統的討論很單一、很無趣,互聯網能讓影視業在商業模式、業務收入和營銷、發行、播出、衍生品等各個環節發生「化學反應」,開啟一個更具想像力的窗口。
  
這也是不看好鬆散合作模式的原因,阿里完全靠不控股、不全資的大聯盟形態,短期看難以擰成一股繩,強勢整合又沒有理由和話語權。但如果各個鏈條節點不能並聯、協作在一起的話,互聯網改造影視娛樂界的威力就會大大減弱,退化成了一個渠道角色,這樣玩,也就失去了放大的效應和價值。相信馬云也看到了這一點,只不過當前精力在IPO上,顧不過來。
  
那麼,最後影視娛樂產業的結局會是什麼格局呢?會不會被樂視、阿里、小米、百度、騰訊等互聯網「造反派」們給顛覆了。我看也未必!但絕對是一股主導型力量,BAT+樂視+小米等懂得玩拼圖、平台和生態的遊戲,只要有錢和渠道,大牌的影視製作、金牌導演及演員、各大電視資源等聚攏過來是分分鐘的事。
  
當然,也給傳統的影視娛樂界的大佬們提個建議,坐以待斃不可取,但華誼兄弟6.72億元收購廣州銀漢50.88%股份、光線傳媒收購仙海科技等打出的「遊戲+影視」牌,也不提倡,畢竟這個「跨界」有點不務正業了。一個可參考的「轉型」方式是與阿里、樂視、騰訊等緊密綁定,利用好這個渠道,同時讓自身的業務鏈向互聯網方向優化,抓住機會也可能翻盤。
  
話說回來,不管誰最終能一統江湖,娛樂影視板塊與互聯網融合,必將誕生新的巨頭型企業,真正有機會改變中國電影散、亂、小的局面,形成新的業務和商業模式。想起盛大的陳天橋當年「網上迪斯尼」的戰略構想,歔欷之中感慨這個時代終於到來了。

文章來源:比特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556

盤點:中國互聯網11個創業派系456創始人名單大全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7/144752.html

中國的互聯網大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人才培養、業務鍛鍊、資源聚集等方面,成為創業者的 搖籃或練功房。無論是高管出來、還是普通員工出來,氣質上或骨子裡都帶著一些無法解釋又隱約可見的因子。

創業者是創業公司的靈魂,我們可以看到:創業公司的成員構成、人員流動、創業及工作經歷、培養創業者較多的學校、培養創業者較多的公司……等等。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無圈子 不江湖」。

中國的互聯網大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人才培養、業務鍛鍊、資源聚集等方面,成為創業者的 「搖籃」或「練功房」。無論是高管出來、還是普通員工出來,氣質上或骨子裡都帶著一些無法解釋又隱約可見的因子。他們正在成為國內互聯網創業江湖的中堅力量,有些發展快速、拿到千萬級的投資;有的才剛剛起步、可能你從未聽說;有的與老東家親密合作、擴大XX系生態鏈;有的則在激烈競爭、與原公司不相往來。


一、阿里巴巴系:75家公司,其中2013年成立的有18家公司

 

IT橘子數據庫中,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阿里巴巴的創業公司共計75家,其中在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8家,和去年相比涉及的方向更為多樣化,涵蓋電子商務、旅遊、移動應用、智能硬件、金融理財等領域。其中移動互聯網佔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線旅遊OTA領域也有多位創業者。

 

 

2013年新出現的阿里巴巴系創業公司代表:

 

蔣韜,杭州同盾科技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阿里集團安全部技術總監,長期致力於建立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互聯網風控及反欺詐平台;2013年10月創辦同盾科技,11月獲得IDG資本、華創資本1000萬元A輪投資。

 

顧大宇,bong健康手環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原阿里巴巴國際站用戶體驗團隊、「來往」、阿里云OS垂直業務線負責人。

 

葉進武, 盈盈理財創始人,杭州龍盈投資CEO。此前曾在支付寶工作多年。

 

楊洋(蚱蜢),愛拼車聯合創始人,2013年11月發佈愛拼車iPhone版本,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6-7年,團隊兩外兩位合夥人也都來自阿里巴巴。

 

鄒臣亭,寶貝有約聯合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阿里巴巴運營總監等。

 

趙京雷,上街吧聯合創始人及CEO,2010年7月入職阿里巴巴,2013年離職創業。

 

文君,有家小店聯合創始人,此前曾擔任淘寶網產品經理。

 

王朝輝,應用廚房工作室聯合創始人,產品有聽說、快讀、雨天、NewMe日記等,此前曾在淘寶擔任產品經理。

 

李三科,云臉應用鎖創始人,曾擔任阿里巴巴B2B部門客戶經理。

 

孫建榮,訂房寶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蘆宇峰,杭州烏龍島網絡CEO,旗下產品有旅途求助,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孫彤宇,盒子世界聯合創始人,曾擔任淘寶網總裁。

 

程維,嘀嘀打車創始人,曾擔任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嘀嘀打車的聯合創始人張航也來自阿里巴巴。

 

陳琪,蘑菇街/卷豆網 創始人,曾擔任淘寶產品經理;蘑菇街的核心成員岳旭強、李研珠也都來自淘寶。

 

朱寧(白鴉),連續創業者,2013年開始做新項目「口袋通」。此前主要做社交電商網站「逛」。是貝塔.朋友聯合創始人、五季諮詢合夥人。此前曾擔任支付寶首席產品設計師。

 

吳志祥,同程網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王皓,蝦米網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馮大輝,丁香園CTO,曾擔任支付寶首席DBA、數據架構師等。

 

張斗,音悅台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蔣海炳,500mi五百米/馬伯樂招聘網 創始人,曾在支付寶工作。

 

陳棟,杭州沃趣科技聯合創始人,曾擔任阿里巴巴DBA團隊負責人;沃趣科技的核心成員李建輝、羅春、熊中哲、李春也都來自阿里巴巴。

 

秦俐,淘課網創始人,曾是阿里巴巴早期業務發展部經理。

 

郝亞偉,微格互動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云計算工作。

 

王建時,卡塔科技/無線淘皮 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唐樨瑾,杭州麥苗網絡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吳國權,杭州彩鉑網絡創始人,曾在淘寶工作。

 

何俊,銅板街創始人,曾在支付寶工作。

 

樊華,米茶屋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華數淘寶擔任產品經理。

 

張良倫,米折網/米券網 創始人,原阿里巴巴旺鋪負責人;團隊核心成員郁佳傑、柯尊堯也都來自阿里巴巴。

 

潘國棟,吉屋網創始人,曾任口碑網產品總監、支付寶用戶事業部產品總監。

 

宋楊,淘花運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丁琛,樂豚Yippee Arts聯合創始人,曾在支付寶做前端開發。

 

王春生,禪道(易軟天創科技)創始人,曾在淘寶、阿里媽媽工作。

 

左煒,想去網聯合創始人,曾在淘寶工作;想去的聯合創始人劉祚宏也來自淘寶。

 

趙思銘,聽聽(聽者科技) 創始人,曾擔任淘寶網高級產品經理。

 

金忠堃,美食行/說淘 創始人,曾在淘寶工作;其他核心成員丁紹順、劉志濤也都來自阿里巴巴。

 

愛美丫老吳,愛美丫聯合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核心成員也都來自阿里。

 

葉一火,比特寶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B2B工作。

 

歐德張,布道教育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二、騰訊系:48家公司, 2013年創辦的16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騰訊系的創業公司共計48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6家,涵蓋電子商務、遊戲、移動應用、旅遊、社會化營銷、家居、創業服務等領域。其中有已經創業多年後推出新項目新產品的創業者,有高管負責人離職創業,有的已經拿了數千萬投資,有的產品還在開發中。

 

 

2013年新出現的騰訊系創業公司代表:

歐陽云,云智聯網絡聯合創始人。前高朋網首席執行官,前騰訊戰略部負責人。

 

吳國鴻,口袋視頻創始人, 此前曾擔任騰訊無線搜索產品總監

 

郭新濤,銀客網CEO,此前曾在騰訊搜索部門工作 。

 

范新紅,嘀嗒行/天天特價游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門戶事業部門工作

 

王信文,莉莉絲科技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擔任遊戲運營與策劃。

 

李明強,圖圖搜衣創始人及CEO。曾供職於微信團隊,是微信早期主要成員之一。

 

吳帥,德加互動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龍尚互動等做市場營銷和銷售。

 

翟紅亮,愛秀吧創始人,此前曾擔任騰訊互動產品產品經理 。

 

游敏麗,住趣家居網創始人,曾在騰訊無線3G產品中心負責手機QQ等策劃和運營。

 

謝國雄,搭伴玩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騰訊工作,主要負責QQ的UI設計 。

 

蔡月芳,手機遊戲公司掌靈無線科技創始人,此前曾在騰訊工作。

 

曾永林,成都艾塔科技創始人及CEO,曾經在騰訊互娛擔任過多款遊戲的主程。

 

曾杗,智品移動聯合創始人。曾任職於騰訊,任安全中心產品經理

 

曾瑜輝,信融財富 CEO。原騰訊財付通高級產品經理、大項目經理。

 

陳元強,深圳木浪科技創始人,多備份創始人。曾擔任騰訊家庭產品技術總監等。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汪海兵,淘米創始人,曾擔任騰訊產品經理;聯合創始人魏震、程云鵬也都來自騰訊。

 

封林毅(夜貓),iTools(深圳創想天空)聯合創始人,是騰訊第6號員工。

 

莫顯峰,Ucloud(優刻得)聯合創始人及CTO,曾擔任騰訊技術總監;Ucloud的COO華琨也來自騰訊,曾擔任騰訊運營總監。

 

荊濤,喜叮噹創始人,曾擔任騰訊北京公司副總經理。

 

李建成,房多多聯合創始人\CTO,此前曾擔任騰訊深圳研發中心總經理。

 

黃何,磊友創始人,曾在騰訊擔任產品經理。

 

張博,美膚匯創始人,曾擔任QQ旅遊前產品總監。

 

徐琳,看處方聯合創始人,曾擔任騰訊QQ空間產品總監。

 

楊世挺,愛服客創始人,曾在騰訊擔任研發工程師。

 

田宗仁,24派科技(24拍、硒品彙商城)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李朋濤,微印創始人,曾在騰訊擔任產品經理。

 

陳林,GlobalApp(漂流瓶)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研究院工作。

 

郭志偉,多米商城創始人,曾在騰訊拍拍擔任產品經理。

 

周蕾,蜜友衣櫥(miyoo)創始人,曾任手機QQ遊戲團隊主管、手機QQ空間產品主管。

 

付恆,Mapiz(聚智互動) 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SOSO工作。

 

秦保安,樂刷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財付通工作。

 

鄭煥德,鄰伴(鄰天下)創始人,曾在騰訊QQ音樂工作。

 

劉永安、張利,深圳吉屋網絡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財付通工作。

 

郭欣,美麗家創始人,曾在騰訊網站部工作。

 

高萌,我要好貨網(廣州潤青)創始人,曾在騰訊互聯網市場部工作。

 

張吉峰,智慕時代科技創始人,旗下有蝸牛電視、路口、35Groups等產品。2005年進入騰訊工作。

 

王卿羽,深圳淘樂科技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劉鄴,百貨網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周華林,蓋亞桌面(Gaya3D)聯合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楊威,貝瓦網創始人,曾是騰訊市場運營部門的負責人。

 

陳應魁、王星,賣座網創始人,曾在騰訊工作。

 

張珍,深圳市網居無限科技創始人,曾擔任騰訊手機qq遊戲大廳高級產品經理。

 

唐欣,幼獸網(悠都網)創始人,曾擔任騰訊無線業務副總裁。

 

章呈,深圳移動夢想網絡的執行總裁,此前曾在騰訊互動娛樂部工作。

 

三、百度系:32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8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 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百度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2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8家,涵蓋在線教育、生活服務O2O、移動應用、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領域。其中本地生活服務和互聯網金融是創業者最集中的領域。創業者中有多位連續創業者,有過多個創業和項目經歷,以產品經理和開發工程師為主。

 

 

2013年新出現的百度系創業公司代表:

焦可,貸小秘創始人兼CEO。 此前曾在百度先後負責或參與MP3、視頻搜索、地圖搜索、娛樂頻道等產品 。

 

林應明,快樂學科技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百度架構師。

 

程剛,人人說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百度工作。

 

田維贏,銀訊網創始人,百度前高級工程師。

 

張威,汽車管家創始人,前百度愛樂無線產品部總經理。

 

謝文斌,海淘網/背簍科技創始人、CEO,此前曾在百度無線部門工作。

 

薛皎,北京小跑科技創始人 。此前曾在百度工作。

 

黃瑋惟, 微代駕/微打車聯合創始人、副總經理,此前曾在百度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劉建國、周利民,愛幫聯合創始人,劉建國曾擔任百度CTO、周利民曾擔任首席架構師。

 

程浩,迅雷聯合創始人,曾擔任百度企業軟件事業部門高級技術經理。

 

梁冬,太美創始人,曾擔任百度副總裁。

 

畢勝,樂淘網創始人,前百度市場總監。

 

周品,趣品網創始人,曾擔任百度聯盟總監。

 

齊玉傑,多盟CEO,曾擔任百度高級技術總監;技術VP王鵬云也曾在多盟工作。

 

周立民,豌豆莢CEO,曾在百度擔任系統架構師、首席系統架構師、產品委員會委員、技術委員會主席。

 

諶振宇,抓蝦聯合創始人,曾擔任百度大搜索部門高級技術經理。

 

雷鳴,酷我創始人,曾擔任百度首席架構師。

 

吳世春,酷訊、食神搖搖 聯合創始人,曾是百度企業軟件事業部門高級工程師。

 

段暉,一見網創始人,曾是百度公司技術委員會五人組之一。

 

趙楠,美膚志創始人,曾擔任百度高級技術經理。

 

郭宇,加意網創始人,前百度首席設計師。

 

唐樨瑾,杭州麥苗網絡創始人,曾在百度擔任高級工程師。

 

王均、張斌,北京天梯網絡(FreshIdeas)聯合創始人,曾在百度工作。

 

閻斌,茄子茄子(網圖創新)創始人,曾在百度地圖部門工作。

 

張劍,Anyview閱讀器創始人,曾負責掌上百度和參與百度瀏覽器開發。

 

付寧,廈門游動網絡創始人,曾在百度工作。

 

劉曹峰,融360創始團隊成員,曾在百度工作。

 

李慰,北京無限點樂科技創始人,曾在百度工作。

 

張磊,點心創始人,曾在百度無線工作。

 

丁春妹,新際互動創始人,曾在百度工作。

 

齊魯,好豆網聯合創始人,曾在百度工作。

 

門旭光,第一步創始人,曾擔任百度商業產品部高級經理。

 

曹大鵬,北京博然樂享聯合創始人,曾在百度工作

 

四、盛大系:57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14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盛大系的創業公司共計57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4家,涵蓋電子商務、遊戲、移動應用、工具軟件、招聘、語音等領域。延續盛大的遊戲基因,眾多創業者投身於遊戲領域,如前盛大遊戲CEO譚群釗創辦HTML5遊戲平台柚子玩、九天創世的CEO劉曉苗、樂加網絡的創始人費元華等。

 

 

2013年新出現的盛大系創業公司代表:

譚群釗,上海金蠶網絡創始人及CEO,柚子玩UZwan創始人。盛大創始人之一,曾擔任盛大遊戲董事兼首席執行官、盛大網絡集團的非執行董事。

 

黃偉,云知聲CEO,此前曾擔任盛大創新院語音院院長

 

劉曉苗,北京九天創世科技CEO兼首席製作人,曾是盛大系列傳奇自主研發和運營的核心成員之一。

 

余建煊,說說英語聯合創始人。曾擔任盛大輕遊戲事業部總經理。

 

何勝強,易點菜單創始人,此前曾在盛大網絡工作。

 

李程,內推網聯合創始人,此前曾在盛大創新院工作。其合夥人黃小亮此前曾在盛大云擔任產品經理。

 

姜宏新,深圳智夢星科技CEO,此前曾在盛大遊戲工作,擔任禹碩遊戲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

 

費元華,上海樂加網絡CEO。此前曾在盛大遊戲工作。

 

齊小石,Touchic特奇時尚創始人。此前曾擔任盛大文學副總裁。

 

吳義堅,靈聲科技創始人及CEO,盛大語音創新院院長。

 

白寧,上海寧樂科技CEO,遊戲優化大師創始人。此前曾在盛大創新院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凌海,蝴蝶互動(抬槓)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遊戲總裁。

 

李瑜,優談網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遊戲CEO。

 

朱威廉,暴雨娛樂創始人,曾擔任盛大副總裁。

 

米丹寧,i8小時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集團首席信息官。

 

季昕華,Ucloud(優刻得) CEO,曾擔任盛大在線副總裁、首席安全官。

 

梁建武,米格365(多米網絡)創始人,曾擔任華友世紀CTO、盛大在線CTO。

 

王欣,快播科技創始人,曾參與盛大盒子。

 

許朝軍,點點/啪啪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邊鋒總裁。

 

岳弢,店店通創始人,曾是盛大早期員工。

 

許式偉,上海七牛信息CEO,曾在盛大創新院工作。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徐立、呂桂華也都來自盛大。

 

李文華,工程師爸爸創始人,曾擔任盛大文學技術總監;聯合創始人耿人傑也來自盛大文學。

 

陳富明,上海麥石信息技術創始人,曾是盛大首款3D遊戲《神蹟》的主創。

 

茅建忠,你畫我猜(優哉游哉)創始人,曾擔任盛大浩方的CEO。

 

徐鵬,上海尚楚網絡科技聯合創始人,曾擔任盛大藝術中心副總監。

 

謝雷,快用蘋果助手創始人,曾在盛大工作。

 

張偉明,上海小蔥網絡創始人,曾在盛大家庭娛樂部門工作。

 

唐榮興,亮風台(上海)信息(HiScene海訊)聯合創始人,曾在盛大工作。

 

陳偉,在路上(上海雀沃信息) CEO,曾擔任盛大運營中心總監。

 

吳佳亮,免費達人(白吃麥當勞)創始人,曾負責盛大格子客。

 

吳裔敏,大蛙數字科技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遊戲系統總經理。

 

白冠翔,掌中購聯合創始人,曾在盛大推他工作。

 

王皓,上海皓令信息聯合創始人,曾在盛大工作。

 

鄧方偉,Yateland Games創始人,曾在盛大工作。

 

楊存富,成都卡爾維科技創始人,曾在盛大工作。

 

姚建疆,芭樂傳媒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酷6副總裁。

 

陳安郡,愛尚TV創始人,曾擔任酷6高級副總裁。

 

趙亮,愛攝匯創始人,曾擔任酷6網CTO。

 

韓坤,一下創始人,曾擔任酷6副總裁。

 

王濤,上海傲天活力創始人,曾在盛大擔任BD。

 

趙思銘,西安多聽網絡創始人,曾在盛大擔任產品經理。

 

姜祖望,極游網CEO,曾在盛大麻球遊戲擔任運營總監。

 

郝培強,iApp4me創始人,曾在盛大創新院工作。

 

陳玉林,上海盛久網絡創始人,曾擔任盛大遊戲市場營銷總經理。

 

五、網易系:35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10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網易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5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0家,涵蓋在線教育、房產、移動應用、遊戲、互聯網金融等領域。有成熟公司推出的全新產品,如網易前門戶業務負責人李甬關閉粉筆網、主打新產品運猿題庫產品,也有連續創業者,如在創辦聚淘網、財貓瀏覽器後推出好貸網的李明順。

 

 

2013年新出現的網易系創業公司代表:

李明順,好貸網聯合創始人及總裁。曾擔任網易新聞中心主任。

 

陳萌滄,飯本聯合創始人及CEO,此前曾擔任網易門戶副總編輯。其合夥人曾理、陳子宇也都來自網易。

 

程李,車云網創始人。曾擔任網易汽車中心總監、銷售二部總經理等。

 

萬春,公平價創始人,大學畢業後就加入網易而後開始創業。

 

潘偉,買房吧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網易天津房產 工作。

 

李好宇,多知網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網易科技頻道工作。

 

謝廷寶, 成都餘香 創始人、CEO、遊戲製作人。此前曾擔任網易主程兼運營負責人 。

 

周健睿,北京戰歌世紀 CEO, 戰歌online出品人 。此前曾在網易上海工作。

 

勾新雨,私人醫生網的創始人,曾在網易財經頻道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李學凌,多玩遊戲網 (YY)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總編輯。

 

詹鐘暉(叮噹),廣州簡悅(Ejoy)創始人,曾擔任網易COO;簡悅的聯合創始人吳云洋(云風)也來自網易。

 

關國光,快錢創始人,曾擔任網易高級副總裁。

 

周娟,56(我樂網)創始人,網易早期核心員工,曾負責產品、技術部門。

 

李甬,猿題庫/ 粉筆網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總編輯;該公司核心高管李鑫、郭常圳、帥科都來自網易。

 

喻華峰,本來生活網聯合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裁。

 

楊斌,Facishare紛享科技總裁,曾擔任網易副總裁。

 

方三文,雪球財經(i美股)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編輯;雪球的聯合創始人梁劍也來自網易。

 

唐岩,陌陌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編;陌陌的聯合創始人雷小亮、李志威都來自網易。

 

張銳,春雨掌上醫生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編;春雨聯合創始人曾柏毅也來自網易。

 

徐宥箴,多益網絡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夢幻西遊》主策劃。

 

魏劍鴻,擎天柱科技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在線遊戲事業部副總經理。

 

黃鏵,廣州狼騎網絡創始人,曾擔任《大話西遊1&2》主策劃。

 

胡琛,團800創始人,曾擔任網易有道市場總監。

 

丁秀洪,云辰科技(大可樂手機)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編輯。

 

馬云,媽媽說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無線事業部負責人。

 

郭子威(純銀),蟬遊記、旅行推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相冊產品總監。

 

張立波,八界網、基金網創始人,曾擔任網易房產頻道主編。

 

林建邦,Playlithium創始人,曾擔任網易企業發展部總監。

 

羅尉源,掌控網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無線遊戲部門工作。

 

葉睿智,幾分鐘網創始人,曾在網易杭州研究院工作。

 

陳聞,寶貝全計劃創始人,曾在網易銷售部門工作。

 

白冠翔,掌中購聯合創始人,曾在網易《魔獸世界》項目組。

 

劉陽,親貝網、童樂奇創始人,曾在網易科技頻道工作。

 

劉偉,PingWest聯合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科技頻道主編。

 

徐虎,騎擺客(700Bike)創始人,曾在網易UGC中心工作。

 

六、新浪系:31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13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新浪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1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3家,涉及招聘、電商、社交、移動應用、金融理財等領域。其中有新浪內部孵化的創業項目,如張少卓的印象博觀;有新浪投資收購的創業項目,如微米;還有新浪前CEO王志東重新創業做校內外,相比去年不再有成堆的致力於微博社會化營銷的創業公司。

 

 

2013年新出現的新浪系創業公司代表:

王志東,校內外創業人,點擊科技創始人,曾擔任新浪CEO。

 

謝國民,海洋音樂Omusic創始人,此前曾擔任新浪音樂總經理、新浪副總裁。

 

安然,北京互動陽光科技有限公司CEO,微信大屏幕創始人。此前曾在新浪工作。

 

陳理捷,快簡歷創始人,此前曾擔任新浪云平台產品主管。曾負責過的產品包括手機新浪網發佈系統、SinaAppEngine、新浪移動云、新浪云商店、微盤等。

 

胡憲東,喝啥網聯合創始人及CEO。曾任職新浪網 。

 

胡濱,腕錶時代創始人, 曾在新浪 擔任產品經理。

 

程輝,UnitedStack創始人及CEO ,此前曾擔任新浪SAE技術經理。

 

馬思奇,理財寶寶網聯合創始人, 此前曾在新浪工作。

 

朱瑞華,微相本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新浪微博 工作。

 

靳繼磊,獵云網創始人及CEO。 此前曾在新浪科技頻道工作。

 

伍星,優才網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新浪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王濱,友寶在線(Ubox)聯合創始人,曾擔任新浪高級副總裁兼無線事業部總經理。

 

楊震,大承網絡創始人,曾擔任新浪網副總裁。

 

程炳皓,開心網創始人,曾擔任新浪無線技術副總經理、愛問負責人等。

 

金寶啟,純粹高爾夫網創始人,曾擔任新浪執行副總裁。

 

羅軍,途家網創始人,曾擔任新浪樂居總經理。

 

梁公軍,鮮果網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祝志軍/顧曉斌,TechWeb、蠶豆網創始人,曾在新浪科技頻道工作。

 

江錫卓,我聯繫創始人,曾擔任新浪郵件產品總監;該公司核心成員王春生、楊樺也都來自新浪。

 

方玉書,大家保創始人,前新浪財經主編.

 

程小蘭,ADUU優友移動廣告的創始人及CEO,曾在新浪無線 工作。

 

丁春妹,新際互動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汪佐懷,微商寶創始人,曾在新浪無線客戶端做開發。

 

張曉凌,美食美刻創始人,曾擔任新浪網博客頻道主編。

 

趙廣喜,惠買車創始人,曾擔任新浪汽車頻道副主編。

 

鄧瑋,微博風雲(博瑞創科)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趙充,微易互通(微夢廣告)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許澤瑋,先智創科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李云,高街網創始人,曾擔任新浪女性頻道主編。

 

王寧,試玩網創始人,曾擔任新浪遊戲頻道主編。

 

司文敏,永恆酷動科技聯合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王明功,活力樹創始人,曾在新浪微博工作。

 

李鵬,十分科技(酷云)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曹大鵬,北京博然樂享聯合創始人,曾在新浪工作。

 

譚穎華,廣州圖睿科技(口袋生活、速推)創始人,曾擔任新浪微博產品經理。

 

七、搜狐系:33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9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搜狐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3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9家,涉及旅遊、遊戲、移動應用、社交等領域。這波搜狐系創業者離職前多屬於搜狐中層,有數年從業經歷,大部分集中在社交領域,如語音聊天交友app覓覓創始人林凡;手機社交廣播藍莓創始人王子恢;熟人交友應用愛訊創始人高凌翔;時尚社交應用美秘創始人吳思等。

 

 

2013年新出現的搜狐系創業公司代表:

王子恢,藍莓創始人、CEO。曾先後搜狐財經頻道主編、搜狐網副總編、搜狐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負責過搜狐微博運營等.

 

王耀緒,北京柒悅鼎圖科技CEO。此前曾在搜狐暢遊工作。

 

吳思,美秘創始人,北京掌握未來網絡 CEO。曾擔任搜狐焦點二手房網的總裁。

 

崔金峰, 達人工創始人,曾在搜狐在線、搜狐遊戲工作。

 

高凌翔,愛訊創始人,曾在搜狐無線部門工作。

 

王岩,夢之谷遊戲創始人、CEO,此前曾在搜狐暢遊擔任遊戲策劃。

 

許澤瑋,91金融超市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古永鏘,優酷創始人,曾擔任搜狐的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李善友,酷6創始人,曾擔任搜狐高級副總裁兼總編輯。

 

龔宇,愛奇藝創始人,曾擔任搜狐高級副總裁、首席運營官。

 

王建軍,56網創始人,曾擔任搜狐副總裁。

 

葉忻,架勢無線創始人,曾在搜狐擔任技術副總裁。

 

蘇昌茂,歡樂矩陣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徐屾屾,北京旭寧科技(童樂匯、品讀)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林輝,淘伴網創始人,曾在搜狐無線業務工作。

 

俞清木, 車語傳媒創始人及CEO。曾擔任搜狐網汽車頻道主編

 

趙青松,北京甜瓜在線科技聯合創始人,曾擔任搜狐暢遊WebGame項目主程 。

 

付攀,江蘇齊游網絡聯合創始人,曾在搜狐暢遊工作。

 

鄭正,Eggerr Studio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王晟,酷米網總經理,曾在搜狐工作。

 

董方,北京方研矩行科技(日誌寶)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屈偉,紅麥軟件(Unotice)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林凡,淘友網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李暘,學慧樂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姜洋/杜斌,北京友錄在線(友聯繫、友名片)聯合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韓道亮,悠族、美擇網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劉揚,千團網聯合創始人,曾在搜狐工作。

 

朱燕晨,快牙(鄰動網絡)聯合創始人,曾擔任搜狐暢遊全國渠道推廣總監。

 

八、金山系:36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7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金山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6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7家,涉及在線教育、移動應用、社交、遊戲等領域。和去年相比遊戲比重相對減少,集中在移動、教育等領域。比如劍橋wowo創始人賈琳、老年桌面創始人楊金玨等。

 

 

2013年新出現的金山系創業公司代表:

賈琳,劍橋WOWO創始人及CEO,前金山詞霸CEO。

 

楊金鈺,老年桌面開發者,北京極簡時代創始人及CEO。曾擔任 金山公司總裁助理。

 

夏雷磊,AA派對創始人及CEO 。此前曾擔任金山網絡海外部公關經理 。

 

周華彪,《小夥伴天天猜》聯合創始人及設計師。此前曾在金山 工作 。

 

陳碩,為TA鬧鐘創始人,此前曾就職金山毒霸。

 

張濤,成都掌沃無限創始人及CEO, 此前曾在金山遊戲工作。

 

張斌,北京魔方無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金山遊戲工作。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雷軍,小米科技創始人,曾擔任金山CEO、總裁。

 

吳裔敏,大蛙數字科技創始人,曾擔任金山遊戲總裁。

 

王峰,藍港在線創始人,曾擔任金山高級副總裁;聯合創始人廖明香也來自金山。

 

尚進,麒麟網創始人,曾擔任金山總裁技術助理。

 

馮鑫,暴風影音創始人,曾擔任金山毒霸事業部副總經理。

 

劉陽,51玩創始人,曾擔任金山市場總監。

 

張福茂,遊戲谷創始人,曾在金山市場部和渠道部工作。

 

裘新,夢工廠創始人,金山「西山居三劍客」之一。

 

蔣濤,CSDN創始人,曾擔任金山北京公司副總經理。

 

任健,博沃手機(BOVO)創始人,曾擔任金山COO。

 

湛振陽,心游科技創始人,曾擔任金山遊戲副總裁。

 

王海明/童合心,傳課網創始人,曾分別擔任金山詞霸CTO、COO。

 

邢山虎,樂動卓越(Locojoy)創始人,曾擔任金山WPS項目經理。

 

許曉輝,初刻Crucco創始人,曾擔任金山市場總監。

 

孔毅,幻劍書盟創始人,曾擔任金山詞霸產品經理。

 

朱勇,北京甜瓜在線科技CEO,曾擔任金山遊戲副總裁;合夥人趙青松也來自金山遊戲。

 

洪韜,深圳淘樂科技聯合創始人,曾在金山工作。

 

段雨洛,珠海小源科技創始人,曾在金山軟件工作。

 

梁書斌,牆蛙創始人,曾在金山工作。

 

范建軍,嘀嘀嗚創始人,曾在金山軟件工作。

 

周蕾,蜜友衣櫥(蜜柚時尚),曾在金山軟件工作。

 

胡剛,杭州引力網絡(Airmenu、iMenu)創始人,曾在金山遊戲部門工作。

 

朱燕晨,快牙(鄰動網絡)聯合創始人,曾擔任金山公司華北區域經理。

 

劉芃,喜訊無限創始人,曾擔任金山副總裁、烈火工作室總經理。

 

張俊斌,珠海冰峰科技(購物兔)創始人,曾在金山軟件工作。

 

許式偉,上海七牛信息創始人,曾擔任金山軟件事業部技術總監。

 

鄭可,神雕網絡CEO,曾擔任金山網遊市場總監。

 

朱傳靖,九眾互動創始人,曾擔任金山在線總裁。

 

王穎奇,正點科技(正點鬧鐘)創始人,曾擔任金山無線負責人。

 

林偉,維棉創始人,曾擔任金山軟件渠道經理。

 

劉曉超,北京熱頻科技(起床資訊鬧鐘旨)創始人,曾在金山軟件工作

 

九、華為系:33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12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華為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3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2家,涉及協同辦公、移動應用、工具軟件、生活服務O2O、電子商務、在線教育、智能硬件等領域。和之前集中於IT技術、通訊電子領域不同,2013年華為創業大軍分佈非常多元,如以O2O模式切入印刷行業的張軍;專注於移動安全領域提供智能硬件產品的胡俊峰;生鮮垂直電商鮮達網創始人李文憲;在線教育平台PPV課創始人江海濤等,都屬於2013年的熱門創業領域。

 

 

2013年新出現的華為系創業公司代表:

張軍,云印技術CEO。原華為終端貴陽辦代表、東南亞地區部部長、印度地區部部長、全球促銷管理部部長、全球市場總監。

 

路意Louis,Aura Marker Studio聯合創始人及CEO,2004年-2012年在華為工作,擔任消費者UCD中心負責人 。

 

梁廣寧,魔比寶聯合創始人及總經理。此前曾在華為工作。

 

梁大盛,宅家寶創始人,錐芒網創始人,此前曾在華為工作。

 

江海濤,ppv課創始人 。此前曾擔任華為業務規劃經理。

 

熊昺輝,北京新游無限科技CEO,明星臉CEO。此前擔任華為工程師。

 

譚志超,開口學創始人。 曾在華為先後從事信息設計、架構師、產品管理等工作。

 

李文憲,鮮達網 創始人, 此前曾在華為工作。

 

蔣利兵,三芒世紀科技 聯合創始人,曾就職於華為,在華為帶領團隊完成了華為軟件視頻會議產品的首個版本商用發佈。其合夥人劉列濤也來自華為 。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李一男,港灣創始人,曾擔任華為副總裁。

 

張磊,點心創業人,曾在華為工作。

 

卓日克,老虎地圖創始人,曾在華為從事7年的產品和市場營銷管理工作。

 

蔡明洲,文件全能王(優米技術)創始人,曾擔任華為軟件工程師;團隊其他聯合創始人吳海忠、胡國良也都來自華為。

 

石正川,連續創業者,千米網創始人及CEO,歐飛網&獵寶網 創始人CEO。此前曾在華為工作,歷任國內辦事處主任、亞太及中東北非市場的產品總監職務(駐外)。

 

張輝軍,品尚紅酒網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10年,從事互聯網、IT技術開發開發等。

 

孫洪軍,上海艾為電子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薛帥,任務淘聯合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劉建鋒,福建中青網絡(蛋糕樹CakeTree)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王劍峰,恬家(上海)信息科技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黃蔚,上海游果網絡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張繼立,淘課集團總經理,曾擔任華為移動寬帶解決方案總裁。

 

楊維全,葡萄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何浩,武漢派生科技(開車精靈)創始人,曾在華為上海研究所工作。

 

張冬青,奇樂客聯合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周亮,無錫慧盾安全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王寶明,企明創想科技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楊雯婷,深圳昂途科技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白龍橋,喜試網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王斌,上海浩云信息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葉燦斌,深圳騰澤科技(搜物網)聯合創始人,曾擔任華為全球供應鏈經理。

 

唐欣,幼獸網(悠都網)創始人,曾在華為工作。

 

胡俊峰,同渺信息/I2LInk創始人 , SmartWallit貝寶士創始人,曾就職於華為。

 

十、Google(谷歌)系:32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9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Google(谷歌)系的創業公司共計32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9家,涉及智能硬件、移動應用、語音搜索、教育、車聯網等領域。谷歌系的創業者依然延續了以技術為驅動的創業方向,如格靈深瞳的創始人趙勇曾是Google Glasses開發者之一;智能語音搜索服務商Mobvoi的創始人李志飛,曾是谷歌手機離線翻譯系統和開源軟件Joshua主要作者;致力於人車交互的智歌科技聯合創始人邸爍等。

 

 

2013年新出現的Google系創業公司代表:

趙勇,格靈深瞳的創始人,前Google Research研究員,是谷歌眼鏡七位設計者之一。

 

劉超,樂動力創始人,此前曾在Google美國任產品經理。

 

李志飛,Mobvoi創始人及CEO,前Google機器翻譯研究員,谷歌手機離線翻譯系統和開源軟件Joshua主要作者。

 

王翌,英語流利說聯合創始人。Google Analytics前產品經理 。

 

錢昊,悅無線CEO,2013年離職創業。此前曾在Google工作。

 

邸爍,千夜旅遊聯合創始人及CEO,智歌科技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曾在美國Google任技術總監,負責搜索後端、社區產品、運維等,2007年初將Android引入中國。

 

胡海濤,皆學問網站創始人及CEO,曾在 Google 工作。

 

姚娜,大魚旅行創始人。Google 中國第一批僱員,負責Adwords推廣

 

2013年以前部分創業者代表:

李開復,創新工場創始人,曾擔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周韶寧,百世物流創始人,曾擔任谷歌中國聯合總裁。

 

王懷南,寶寶樹創始人,曾擔任谷歌亞太區市場總監

 

郭去疾,蘭亭集勢創始人,曾擔任谷歌中國首席戰略官。

 

周傑,浪淘金創始人,曾擔任谷歌中國 產品總監。

 

林斌,小米科技總裁,曾擔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工程總監。

 

劉駿,云云網創始人,曾擔任任谷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工程總監。

 

王俊煜,豌豆莢聯合創始人,曾在谷歌中國工作。

 

江宏,AVOS中國團隊負責人,曾在Google美國工作。

 

戴雨森,聚美優品聯合創始人,曾在谷歌工作。

 

宋中傑,嘀嗒團CEO,曾擔任谷歌中國區銷售總經理。

 

沈思,木瓜移動創始人,曾擔任谷歌移動產品經理。

 

黃征,上海歐酷網絡創始人,曾擔任谷歌資深廣告系統工程師。

 

唐唯龍,達聞營銷創始人,曾在谷歌工作。

 

蔣磊,友盟創始人,曾在谷歌中國工作。

 

王曄,塗鴉移動(Doodle Mobile)聯合創始人,曾擔任谷歌總裁助理。

 

湯新滿,酒店哥哥HotelGG創始人,曾在谷歌中國工作。

 

鐘子飛,上海互一網絡(淘動車)聯合創始人,曾在Google美國工作。

 

鄧遠輝,隨蹤科技聯合創始人,曾在谷歌中國工作。

 

趙啟文,wawh(哇哇網)聯合創始人,曾在Google美國工作;該公司核心成員也來自google。

 

崔崧,Vida(唯達)聯合創始人,曾在谷歌中國工作。

 

沈學華,品友互動聯合創始人,曾在Google美國工作。

 

韓雪豪,品味匯TasteV創始人,曾擔任谷歌大中華區戰略合作與投資總監。

 

顧牧琛,四海商舟(BizArk)CEO,曾在谷歌中國工作。

 

陽萌,湖南海翼電商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Google美國工作

 

十一、微軟系:44家公司,2013年創辦的12家

 

 

 

IT橘子的數據庫顯示,創始人或創始團隊成員來自微軟系的創業公司共計43家,2013年創辦或新推出產品的公司12家,涉及協同辦公、移動應用、工具軟件、移動互聯網等領域。不管是提供企業協同辦公平台的Worktile,還是提供網站跨平台解決方案的云適配;或者郵件工具九玉郵,我們都能看到微軟系創業者在軟件工具和解決方案的延續和創新。

 

 

2013年新出現的微軟系創業公司代表:

陳嘉榕,微貓、上海微麥電子商務創始人及CEO,曾擔任微軟MSN(中國)副總經理等。

 

王益進,九玉郵創始人及CEO。此前曾在微軟亞洲工程院工作。

 

王濤,Worktile創始人,知事創始人。.NET專家,架構師,微軟MVP。

 

趙以寶,起居注創始人及CEO,曾在微軟擔任產品經理、研究員等職位。

 

伏英娜,哈利波圖appMagics創始人,曾負責微軟新技術的推廣和傳播。

 

陸城,上海居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讀城志創始人,原微軟北美高級工程師。

 

程棣, MusicToAPP聯合創始人。曾任職微軟負責產品設計和開發體系。

 

陳本峰,云適配CEO,曾供職於微軟美國總部IE瀏覽器核心研發團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32

扒一扒“莆田系”發家史:2個標誌事件+3個發展階段+4大派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46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31 18:28 編輯

扒一扒“莆田系”發家史:2個標誌事件+3個發展階段+4大派系
作者:鞭牛士

摘要:多年來主要以百度的競價排名來招徠顧客的“莆田系”,近日聯合抵制百度事件成為焦點,但百度表示不會動搖“高門檻、嚴審核”的決心。先來看看敢和百度叫板的“莆田系”到底是什麽鬼。

“莆田系”到底是什麽鬼

“莆田系”一般指由福建莆田人開辦的民營醫院,多年來主要通過百度的競價排名來招徠顧客。

莆田 (中國) 健康產業總會於 2014 年 6 月 28 日在莆仙大劇院成立,號稱全球最大的健康產業聯盟組織,據悉,旗下擁有全國 8600 多家民營醫院會員,提供 100 多萬醫護人員就業,年營業額達到 2600 億人民幣。

耳熟能詳的仁愛醫院、美萊整形整容、曙光男科、和美婦兒、天倫不孕不育、遠大心胸等,絕大多數都是莆田人所開。

全國至多 80%以上的民營醫院由莆田東莊人興辦,一位業內人士甚至表示,以東莊鎮人所辦的民營醫院及相關企業發明的產值,超越了中國中西部一般省的國民消費總值。

莆田系醫院的發家史

一位有多年醫療從業經驗的人士曾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參訪時講述了莆田系的發展軌跡。

第一個階段是租賃階段

醫院房子和設備是租,醫生是暫時聘用,創辦成本很低。主要依靠大打廣告,造一些假信息,比方把主治醫師說成是北京什麽大醫院的教授、專家等。下一步操作,就要分兩種狀況,假如醫院品牌做響了,就擴展運營,假如辦砸了,換個牌子再搞。

這一時期公立醫院忙著甩掉一些“又臟又不賺錢”的科室,於是將這些科室外包。

公立醫院甩掉了包袱,遊醫們也找到了靠山,從此變成了正軌軍。

被承包的科室都是獨立運作的,每月向醫院交納一定管理費。此外,還會送一定比例的股份給醫院指導或主管部門,使其成為股東之一,自然而然就和醫院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第二個階段是托管階段

一些運營情況比較差的醫院會選擇托管,一些一級醫院或企業醫院,員工只要幾十人,病床也不多,但它承當著外地居民或企業職工最根底的醫療保證義務。依照要求,托管方必需堅持醫院根底科室的完好,但出於運營效益思索,以及對“大專科小綜合”形式的理解,托管方會投入資金購置先進設備,重點開展利潤比擬高的科室,這必定招致對眼科、內科等技術要求高、醫療風險大、利潤空間小的科室投入缺乏,久而久之,就無法滿足外地居民根本的醫療需求。

“這些醫院普通走的是低價戰略的路子,收費比公立醫院要低一點,甚至減免局部價差費用,還提供收費接送效勞,營銷上次要靠廣告,效勞的也是低支出人群。”

第三個階段是自建醫院階段

2000年前後,隨著政策的進一步開放,完成了原始積聚的莆田系老板開始自建醫院,一類是專科醫院,一類是綜合性醫院。

綜合性醫院以“大專科小綜合”類型為主,以臨床科室中的婦科為例,大專科就是包括醫治、臨床、手術和護理在內的大婦科,為了配合婦科醫治,醫院至多還會開設外科、內科、耳科、麻醉科和西醫科等科室,這些臨床科室再加上由放射科、檢驗科和影像科組成的醫技科室,稱為小綜合。

這其中另外還必須要提兩個標誌性的事件

一個是莆田診所們開始正式涉足整形行業。在公立醫院仍然在國企改制的浪潮中人人自危時,莆田人率先進入了這一領域。

1998年,來自烏克蘭的英捷爾法勒隆胸註射液經中國富華集團(隸屬香港富華集團)引進進入中國,立刻風靡全國。但在1年後終止了與中國富華方面的合作。

於是,1999年,富華集團推出了害人無數的奧美定。成本約1.6元,一次手術的費用在3萬元左右。

之後再2006年,中國藥監局表示因為發現使用奧美定有多項嚴重後遺癥,撤銷其上市銷售資格。

而從1998年到2006年這段時間,中國有超過30萬女性深受奧美定的坑害。

諷刺的是,如今奧美定取出,又成為了莆田系醫院的招牌項目之一。

而另一個標誌性事件,是中央正式發文,對遊醫進行打擊。

“莆田系”四大派系:詹系、林系、陳系、黃系

1、詹氏家族

詹氏醫療集團,下屬中嶼、中駿等醫療集團,家族主要成員詹 國團、詹玉鵬、詹國營、詹國連、詹開土、詹陽斌為首,由於這個家族的關系和事業都是千絲萬縷的,所以把他們合並起來。家族集團通過獨立創辦、參股合作等多 種形式,先後在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等全國各地開辦了上百家的醫療機構,現有員工6000余人。

詹國團

1964年出生。詹國團2001年重組成立了上海華衡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目前有三大機構:上海衡域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新鐘廣告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國際醫院有限公司(下有 浙江新安國際醫院)。

詹玉鵬

1957年出生。詹玉鵬嫡系機構有:坤如瑪麗醫院集團是全國性大型專業婦科、產科連鎖醫療集團。集團年營業額預計三億元。旗下醫院有: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青島婦嬰醫院等。

2、陳系

陳金秀

陳金秀家族的上海西紅柿投資有限公司已投資上海浦西醫院、蘇州美萊美容醫院、蘇州東吳醫院等10余家醫院,並擁有“美萊整形”和“華美整形”兩個品牌。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長江三角洲為重點區域的發展格局。麾下的企業有:上海市閔行區中醫院、蘇州東吳醫院、成都華美美萊整形醫院等。

陳建煌

1964年出生,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華夏時代投資集團地處政治經濟文化發達的北京市海澱區,集團註冊總資本2.8億元,現有總資產40多億元,全資和控股等六十多家子公司。擁有員工 10000余人,其中博士後20余名,博士120余名,碩士研究生600多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占員工總人數85%。華夏時代投資集團三級醫院兩家,二級醫院六家。

3、林氏家族

林氏家族的林誌忠、林誌程兄弟二人麾下的中國博愛企業集團創建於1989年,是一家以醫療投資、醫院管理和臨床醫療服務為主導產業,融廣告、影視、網絡及相關產業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集團企業。下轄八大集團擁有近百家大型醫療機構,集團員工總數逾萬人,是全球最大醫療企業集團之一。深圳博愛醫療集團旗下機構有醫網、中華整形網等。

4、黃氏家族

黃氏雖位列四大家族之一,但其醫療產業從規模和數量上看,遠不如陳氏、詹氏和林氏家族。

黃德鋒

代表人物是北京五洲男子醫院的董事長黃德鋒。北京五洲男子醫院從屬北京五洲投資集團,集團旗下還有呼和浩特五洲男子醫院、重慶五洲男子醫院、北京聖保羅女子醫院等。

黃開飛

黃氏在業界另一位比擬有名的人物是黃開飛,掌管上海邦泰醫院投資管理公司,旗下有上海九龍女子醫院、上海城市男子醫院、上海西郊骨科醫院等。

百度的奶酪真的要被偷走嗎?假如莆田系停止投放競價排名,是否真能沖擊百度的主要營收來源?

據悉,在2014年累計拒絕的違規醫療機構客戶超過一萬三千多家,其中六成以上是莆田系醫院。莆田系占百度推廣收入的50%不太可能。

媒體稱,百度近年來對醫療推廣客戶,有著明確的客戶準入標準,並將其作為重點違規巡查對象。2012年至今先後發布醫療相關物料策略50余次,新增物料規則約600條。2014年信息審核共拒絕醫療機構客戶26648次,涉及客戶數為13019個。與此同時,對於“藥品,醫療機構,保健品”等行業準入也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資質標準及物料限制,如對醫療客戶資質濫用的限制、對誇大宣傳效果的限制,以及違規產品、機構的限制和打擊等手段都在並行。

當然,之前百度模式不能形成閉環,交易,很多人拼命在鉆空子。今後也會有不少漏網之魚。

如今百度商業模式轉型,提倡連接人和服務,形成閉環,例如去年底和301醫院簽約合作,各種服務以及評價反饋都能體現出來,給不良醫院造成巨大壓力。短期屏蔽掉不良醫院廣告可能會對營收有些許影響,但連接和服務是大勢所趨。

PC流量紅利時代已經結束,在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在連接人與服務的時代,百度需要更多原料來制造奶酪。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830

A股捉鬼 隊冧江澤民派系

2015-09-24  NM

習近平上場後,其中一個目標,是令股市平穩上揚,邁向國際舞台。不過事與願違,A股大上大落,其後的「暴力救市」亦告失敗,笑聲震國際,猶如大力摑了習大大一巴。香港金融界開始流傳,A股跌市,是權力鬥爭的結果,根本就是人為。一輪「捉內鬼」行動,因而展開。繼上月中信証券(6030)多名高層被捕後,上週輪到中證監主席助理張育軍,被指嚴重違紀,面臨落馬。本刊抽絲剝繭,發現被查者與江澤民為首的派系,關係千絲萬縷,在香港亦有足跡。市場人士指,由於習大大在財金系統內欠缺人脈,讓江派能施以突襲;在下月舉行的五中全會前,將上演連場捉鬼好戲。

近日香港金融界流傳,A股的狂升與爆破,事有蹊蹺。一名前政府財經官員指:「今年四月,A股的孖展金額,已去到一萬億樓上,炒味太濃。正常來說,應採取措施去槓桿。但內地有財金官員,卻反其道而行,提出要放寬沽空,結果A股爆破,有人從中獲利。」翻查資料,今年四月中,中證監推出七招監控股市。最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招竟力谷沽空,甚至支持公募基金參與沽空。措施一出,內地借貨沽空金額大升,而孖展金額亦升至歷史高位、近一萬五千億,直至今年六月A股爆破。當時曾流傳中證監主席肖鋼會被免職,至上週,中證監主席助理張育軍,確認因涉嫌嚴重違紀而被調查,本週二被免職。

打通外國勢力

同一時間,中信証券的多名高層亦一網成擒;矛頭直指涉及惡意沽空。當中包括董事總經理徐剛等高層,雖名不見經傳,但背後代表的勢力卻具啟示性。中信的副董事長劉樂飛,是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之子;而中信董事長王東明,其兄弟、《財經》雜誌主編王博明,及記者王曉璐,亦已因涉內幕交易被查。查中信敏感之處,包括牽連了「外國勢力」。就在今年中A股爆破前,外資大行突然一窩蜂指A股估值「超貴」,瑞信及美銀美林等更齊齊估計內地股市泡沫隨時爆破,最終市況亦如他們所料。中央其後限制了三十多個「重大異常」交易行為的證券戶口,其中一間司度貿易,由國際對沖基金Citadel持有。原來該公司本由中信揸旗,去年底才把股份賣予Citadel。中信發聲明澄清沒有與外國基金Citadel聯手沽空,企圖撇清關係。

馬雲亦有關

這間Citadel,總部在美國,由著名的對沖基金經理Kenneth Griffin創立,管理資產超過二百五十億美元,財雄勢大。今年中,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亦加盟Citadel擔任顧問。本刊翻查工商局資料,司度於去年十一月登記變更前,本來就是由中信與Citadel共同持有,當時的董事之一方嘉榮,正是Citadel香港區的首席行政官。而中信賣股後,Citadel繼續由方嘉榮出任法定代表人。Citadel的香港辦公室,位於中環遮打大廈,記者本週一曾上門查詢,但未獲回覆。過去Citadel在港專投資中資股,○六年曾入股湖南有色逾百分之五。近年Citadel在市場清倉,沽售手頭中資股,如綠城(3900)及融創(1918)等,更裁減多名員工,身影淡出。最耐人尋味的是,Citadel香港區董事總經理Oliver Weisberg,於今年六月初,已過檔馬雲的家族辦公室打骰。七月中,馬雲旗下的恒生電子投資平台HOMS、位於杭州的辦公室被搜查。馬雲在微博回應指,自己無炒股。

矛頭直指江派

根據這千絲萬縷的脈絡,拼合出來的圖畫,就是「捉鬼」行動直指江澤民派系。有心人藉跌市沽空賺錢,甚至伺機令習近平因救市不力被拉下台。例如是馬雲,近年便被指與江派過從甚密,江澤民孫兒江志成的私募基金博裕資本,以及中信資本等,早年已一同成立公司投資阿里巴巴。而政治局常委、同時掌管中宣部的劉雲山,一向是江澤民的人,曾在十八大會議上,獲江推薦而成功擊敗汪洋成為常委。近月由劉雲山掌舵的中宣部,多次跟中央唱反調,例如在七月中,中央仍在全力救市時,新華社卻在網上及Twitter發放「救市無效」、「崩盤再現」等恐慌性字眼,惟恐股市不跌。內地甚至乎《財經》、《市場證券報》等媒體,一早已是江派喉舌。根據熟悉內地官場的人士分析,一心想靠股市救經濟的習近平,在財金系統中缺乏自己人。江在財金界扶植劉鶴,但劉鶴目前只是發改委副主任,主管國企改革等事宜,不包括股市日常運作。「而家整個財金界官員中,分了兩派,一是江澤民,二是朱鎔基。習總惟有焗用周小川、王岐山等、過去由朱鎔基提攜的人。 」

唱好唱淡從中獲利

自從今年初,前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傳出被查、女婿車峰被捕後,標誌習總的反貪污,伸向了財金系統,亦惹來了反擊。前全國政協、熟悉內地官場文化的劉夢熊,認為今次是習江之間權力鬥爭、所引伸出的貪腐問題。劉說:「而家習近平開始清洗傳媒,例如人民網、新華社都已經換咗話事人,財經雜誌主編又拉埋。過往劉雲山統領住中宣部,控制傳媒唱好唱淡股市,令某啲官員可透過股市獲利。」劉夢熊又認為今次股災,中證監要負上責任:「沽空又係你決定,去槓桿化又係你突然提出,根本同銀監會冇協調過。中證監主席肖鋼一定要負責任,分分鐘要被祭旗。」不過劉夢熊認為以現時形勢,習總難以在短時間全面掌控財經系統:「得一個人(劉鶴)邊搞得掂整個派別?你只能用朱鎔基嘅人,尚福林、郭樹清等人,全部都係朱鎔基時代嘅官員。你係咪指揮到全部人先?」他認為清洗行動肯定陸續有來。

國家隊蝕千億

自六月起A股步入熊市,中央宣布「暴力救市」,包括透過「國家隊」入市等,仍無助救市,埋單計數,國家隊蝕了過千億。內地基金經理劉瑞便估計,「國家隊」每日用八百億至一千億元托市,而七月七日至九日已用去一萬億元。按此推算,自七月十日至今,「國家隊」或已耗資一萬六千億至二萬億元掃貨。由六月期間上證指數暴跌三成一,深成指跌三成八,估計國家隊虧損逾千億元計。再者,因股市救經濟無效,中央允許人民幣貶值,幅度超過百分之二。今年八月,國家外匯儲備規模為三點五五萬億美元,較上個月跌百分之二點六,是跌幅最多的月份,若以全年計,則跌了百分之七點四。反映習總今次救市,已傷了「元氣」,就算內地政局可企穩,但A股已肯定藥石無靈。有「基金教父」之稱的施羅德基金管理副董事長雷賢達,認為投資者對A股已信心盡失,「政府干預的程序太廣泛了,外國投資者唔係咁適應,現時再推什麼措施,A股都唔係咁易升到。只能夠從企業的基本盈利着手,要個經濟真係好,銀行債務無想像中嚴重先有用。」他指現時很多資金已經撤離了新興市場,包括香港,「近五年好多中國企業來港上市,參與者變了,指數成分變了,都並不是以本地企業為主,走回去新興市場,投資風險同回報不成正比,所以錢都走晒去英國、日本同美國等地了。」

撰文:陳新政、梁佩均資料:黃詠茵插圖:朱桂葉[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356

旅美三十年,意外當選中研院長 廖俊智第一難題 擺平中研院派系

2016-06-13  TCW

在院長遴選爭議時連發兩封公開信、發布為院長後在美開記者會,尚未回台就連番主動出擊的廖俊智,作風積極。

蔡英文總統與他越洋視訊面談時,提到國內政治環境紛擾不會停止,接下新職要有心理準備。「我完全能夠理解,」新科中研院長廖俊智如此回應。

中研院近來因前院長翁啟惠涉入浩鼎股票風暴,加上新院長又與前任李遠哲、翁啟惠同屬化學領域,引起少數院士反彈,院內氣氛低迷,外界也好奇,旅美三十多年、台灣社會不熟悉的廖俊智,能否重振中研院聲望,或變成誤入政治叢林的學界小白兔。

五十八歲的廖俊智,學術成就勝出大多數中研院同世代學者,包括美國總統綠色化學獎、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中研院院士,以及美國學界最高地位的國家科學院院士等。

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透過生物合成技術,以細菌替代石油來製造化學品,在生質能源領域有突破。「他很務實、想解決(能源)問題,所以想出把工程觀念放到生物裡的方法,」廖俊智在台大化工系的同班同學、現任該系教授陳立仁說。

美華裔首富與他一起創業

綠色能源的趨勢讓他備受重視,美國政府為他的實驗室注資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二千萬元);美國華裔首富、《富比世》估計身價約合新台幣四千億元的黃馨祥,也投資他的技術,兩人共同創辦了EASEL公司。

在美國如魚得水,是否有能耐應付台灣複雜的政治、學術派系環境?先前就有院長遴選委員懷疑他不熟悉台灣,如何領導中研院?其實,祖籍台南、高雄長大的廖俊智,曾在二○○七到一○年間獲工研院聘為顧問,經常往返台美兩地,旅美期間也很關注台灣時事。

曾參與廖俊智實驗室研究的台大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阮雪芬透露,廖俊智居家還會穿著一件印有台灣地形的T恤,兩年前頂新食用油風暴時正逢台北市長選舉,他還提出建立食安機制的建言給柯文哲。

包括遴選委員、總統幕僚和學界老友,都對他說話時條理分明印象深刻。高中聯考全國前三十名、大學畢業成績系上第二名的廖俊智,並非書呆子型。翁啟惠曾在立法院辯:「我們科學家本來就不正常。」「廖俊智絕對是正常人,」廖的幾位同學異口同聲說。

廖俊智

出生:1958年

學歷:台大化工系、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化工博士經歷:美國柯達公司科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化工系教授、系主任現職:將於7月接任中研院長

撰文者田習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804

民生银行派系战:四大豪门股东 20年权力游戏与投资账

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609/t20160922_776767.htm

  原载于《新财富》杂志2016年9月刊 

  继万科、康达尔之后,民生银行的股权争夺又硝烟四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民生银行过往的三大豪门股东—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所持股权全数出现异动。这背后,是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换届前夕,股东博弈日趋白热化。 

  在安邦系强势晋级民生第一大股东之下,原三大豪门的话语权势必相对削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损兵折将的输家。新财富逐笔细究了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各自在民生银行的初始投入、增持以及套现与分红详情,得出了其各自的成本收益明细。 

  其中,希望系对民生银行的总投资为39.89亿元,累计总收益为273.14亿元,回报6.85倍;泛海系的总投资85.92亿元,累计总收益为221.42亿元,回报2.58倍;东方系的总投资为2.23亿元,累计总收益为115.79亿元,回报高达51.92倍。 

  三大派系横向对比,东方系入股民生银行的时间较希望系及泛海系都要晚,但回报之所以大大高于后两者,其一在于,东方系初始入股之后从未参与之后的定增及二级市场增持,避免了持股成本被拉高;其二是其中途基本未减持套现,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收益越来越高。 

  安邦系兵分两路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在A股市场耗资超过600亿元,在港股市场耗资超过33亿港元。然而,即便加上持股期间获得的现金分红,安邦系的投资也仅有不超过8%的浮盈。只要民生银行股价稍有下跌,安邦的投资即会陷入浮亏。 

  安邦系的强势进入,打破了原有股东之间经多年磨合而成的均势格局。从新的股权结构看,股东们在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的权力格局将可能是:安邦系获得2-3个董事席位,泛海系+船东互保协会获得2个董事席位,东方系+华夏人寿也获得2个董事席位,而希望系则保有1个董事席位。 

  原标题:民生银行派系战:四大豪门股东,20年权力游戏与投资账 

  作者:苏龙飞

  2016年上半年,A股市场围绕上市公司控制权爆发的争夺战,可谓此起彼伏,万科(000002)、康达尔(000048)、*ST新梅(600732)皆为引发大范围关注的个案。 

  迈入下半年,围绕着中国首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600016)的权力争夺,又硝烟渐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民生银行连续发布了6份与股东动态有关的公告,该等公告全数涉及了该行历史上的三大豪门股东—刘永好 的希望系、张宏伟的东方系、卢志强 的泛海系。 

  2016年6月30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东方集团与华夏人寿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二者将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表决权时保持一致,并将共同向民生银行董事会提名新一届董事会成员。 

  7月21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7月11-15日,泛海控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8.44亿股。5天之后,民生银行又公告称,7月18-22日,南方希望通过二级市场减持6523.43万股。 

  8月1日,民生银行再发布公告称,7月25-29日,华夏人寿通过二级市场增持9279.44万股;而在同一时段,南方希望则继续减持了1488.05万股。 

  近期的股权异动,是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与监事会“难产”下,股东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的体现。 

  延期的换届选举 

  按照民生银行的公司章程,其董事会与监事会通常是三年一换届,当前的第六届董事会与监事会诞生于2012年4月,按正常程序应该是在2015年4月换届,但却在换届的当口因股权结构的剧烈变化及人事地震而延期。 

  众所周知的是,从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安邦保险集团于二级市场集中增持民生银行。到2015年一季度末,民生银行A股的前三大股东全是安邦系成员—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集团,三者合计持股高达16.57%;此外,安邦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港股市场同步增持至民生银行H股总股本的5.18%(占A+H总股本的1.043%)。 

  根据民生银行2015年年报,整个安邦系合计持有其64.8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78%),其中A股61.269亿股(占总股本的16.79%),H股3.589亿股(占总股本的0.98%)。而在安邦系晋级第一大股东之前,原第一大股东希望系持股不过6.5%左右。 

  安邦系的强势增持,无疑使得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前股东之间均势的格局被打破了。 

  作为股权结构分散的首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自诞生之日起即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郭广昌 、史玉柱、冯仑、黄晞等等这些股东代表,都是民营企业家中的非等闲之辈。因而,他们在民生银行的话语权分配上,都是经历了长时间的磨合与博弈,方才在该行的公司治理框架下形成相对均衡的势力格局。 

  股东层面的均衡格局打破之后,势必要在董事会和监事会层面重新分配话语权,背后的博弈在所难免。而恰在2015年初又发生时任行长的毛晓峰被调查事件,再加上举足轻重的原董事长董文标于稍早前辞任,民生银行内部也处于人事上的大动荡期。 

  2015年3月5日,民生银行发布公告称,因第七届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候选人酝酿工作尚未完成,相关换届选举工作将延期。第六届董事会及监事会的期限,将顺延至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与监事会为止。 

  截至目前,民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已经“超期服役”一年半,换届选举似乎已经拖无可拖了。于是,在换届前夕,各方股东未雨绸缪,开始了各种不同的筹划。 

  身为三大副董事长股东单位之一的东方集团最先行动。2016年6月29日,东方集团与华夏人寿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并将共同向民生银行董事会提名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二者分别是民生银行第九大与第十大股东,各持股2.92%及2.56%。根据民生银行的章程,持股3%以上的股东才有董事提名权,按此规定,二者将无资格提名董事。此前,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张宏伟一直担任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其持股比例被稀释至3%以下之后,将可能失去董事会席位。与华夏人寿结成一致行动人之后,将得以确保其董事提名权。 

  与此同时,身为另一副董事长股东单位的泛海控股也未闲着,其于7月11-14日豪掷75.25亿元,在二级市场增持了8.44亿股,使得其持股比例一举从2.3%增加至4.61%,从而也确保了董事提名权。 

  与泛海系及东方系不同的是,同为副董事长股东单位的希望系,不但没有强化话语权的意向,反而还持续减持民生银行。希望系旗下的南方希望,于7月18-29日共计减持了2.14亿股,减持之后持股数仅剩8500余万股,占比0.23%。不过,希望系旗下的新希望投资在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依然有4.18%,一名董事的提名权应无忧。

郭广昌 

  面对安邦系的进入,除了希望系选择减持之外,郭广昌的复星系也选择了减持,而且是清空了民生银行A股,仅保留了H股的持股。 

  经过多年博弈,民生银行在股东层面形成了相对拥有较大话语权的三大派系—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他们将如何与新进入的第一大股东安邦系进行互动与博弈,乃至达成新的平衡,无疑是接下来的新看点。 

  历史上的三大派系 

  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被称为民生银行董事会上的“三驾马车”,因为其实际控制人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长期身居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大位,而其他股东单位则未有此待遇。这三大派系的均衡局面,也是经历了长期博弈而逐渐固化的。 

  三足鼎立格局初成 

  众所周知,创办于1996年的民生银行,是在时任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的主持与奔走之下得以成立的。当时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有两大圈子,一个是官方性质的全国工商联,另一个是民间性质的“泰山会”。发起设立民生银行的59家股东中,这两派力量皆有参与。而其中希望系的刘永好属于全国工商联阵营,泛海系的卢志强则属于泰山会阵营。

刘永好 

  民生银行发起设立之时,希望集团出资5080万元,持有5080万股,占比3.68%;泛海控股出资9000万元,持有9000万股,占比6.52%(表1)。

  当时希望集团并不是持股比例靠前的股东(排序第13位),但刘永好因深得董事长经叔平的信任而出任了民生银行的副董事长,也是当时董事会的唯一一位副董事长。 

  民生银行2000年A股上市前夕,其股东结构发生了第一次大范围的重组,部分股东则借机大举收购第三方的持股。 

  先说说希望系刘永好的情况。早在民生银行发起设立时,刘永好是代表希望集团出资的,当时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还未分家,所以其出资实际是四兄弟共有的。之后,四兄弟分家,刘永好另行成立了新希望集团。 

  从1999年5月至2000年5月期间,刘永好控制的新希望从第三方受让了1.38亿股,一举成为民生银行最大单一股东,占比9.9998%。此外,原先刘氏四兄弟共有的希望集团所持有的508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其中1800万股因分家而交割由刘永好控制的另一家公司南方希望持有。之后,南方希望又另行从第三方受让了4698万股,合计持股达到6498万股,成为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占比4.7%。 

  面对刘永好的强势收集筹码,泛海系的卢志强也不甘落后,在其原本持有9000万股的基础上,于2000年3月从第三方受让了4000万股,总股份数达到1.3亿股,仅次于新希望,位居民生银行第二大股东,占比9.42%。 

  在此期间,并未参与发起设立民生银行的东方集团张宏伟横杀出来,于1999年12月至2000年5月集中扫筹1.3亿股,一举成为与泛海系并列的第二大股东,占比9.42%。 

  至此,希望系、东方系、泛海系位居前三大股东,民生银行三驾马车的格局初成(表2)。

  话语权博弈 

  三驾马车在民生银行话语权上的体现,最直接的就是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席位分配了。民生银行自上市以来,一共经历了从第二届至第六届共计5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每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可谓折射了三驾马车不同时期的博弈状况。

卢志强 

  民生银行上市前的第一届董事会,只有希望系刘永好一位副董事长;上市时的第二届董事会,增加了一名副董事长,由东方系张宏伟出任;第三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泛海系卢志强由董事改任监事长;第四届董事会,刘永好出局董事会,副董事长职位由卢志强接替;到第五届董事会,再增加一个副董事长名额,刘永好强势回归出任;之后,第六届董事会格局未再有变化(图1)。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具体来看看民生银行上市后三驾马车在该行的话语权变迁详情。 

  第二届董事会与监事会,于2000年4月29日召开的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希望系除了刘永好继续出任副董事长之外,南方希望以第十大股东身份提名的董事候选人李晓东成功当选董事,因而希望系在董事会获得2个席位;新进入的东方系因成为第二大股东,张宏伟以黑马姿态出现,并当选为副董事长;而同为并列第二大股东的泛海系,其实际控制人卢志强则仅延续第一届董事会普通董事的身份。 

  2003年6月16日,民生银行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了第三届董事会与监事会。与上届董事会与监事会相比,希望系的话语权稍稍有所弱化,其获得一个董事席位(副董事长刘永好)与一个监事席位(来自南方希望的尉安宁);东方系维持原样,依然由张宏伟出任副董事长;泛海系卢志强则由此前的董事改任监事长。

张宏伟 

  2006年7月16日经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第四届董事会,被称之为“刘永好的滑铁卢”,因为此次选举他从董事会出局了。 

  该次选举董事会的规模从上届的15名增加至18名,不过依然按照惯例采取差额选举的方式,从24位候选人中选出18人(股东董事9名、独立董事6名、执行董事3名)。其中,持股3%以上的股东共计提名了12位股东董事候选人,差额选举9人。 

  此次选举中,刘永好意外落选,而南方希望提名的另一名代表王航则当选。与刘永好一同落选的股东董事代表,还包括北京国华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名的赵立华,以及北京新世界置业有限公司提名的杨凤军。 

  与刘永好落选形成反差的是,泛海系卢志强成功当选为副董事长,填补了刘永好留下的职位空缺。东方系张宏伟则维持不变,继续出任副董事长,此外东方系提名的一位独董王联章也成功当选。 

  此次选举遭致刘永好的质疑,认为背后有人操纵了股东大会的投票。围绕此次选举,有两个相关的背景事件。 

  其一是,原董事长经叔平当时已是88岁高龄,由于身体原因已无法再主持民生银行的事务,因而改由原行长董文标出任董事长。外界因此认为,刘永好在民生银行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 

  其二是,刘永好对民生银行某些股东在该行进行大量的关联贷款持有异议。根据民生银行的披露,新财富统计了三大派系在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占股东总贷款的比例。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前,泛海系的关联贷款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且远高于东方系及希望系,特别是2005及2006年,泛海系的关联贷款占比高达77.29%及79.9%(图2)。

  相比之下,希望系于2004年起才开始有关联贷款,且占比低得多。而且,在统计口径上,刘永好四兄弟中的其他三人(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所控制的公司,在民生的贷款也计入了刘永好的关联贷款范畴。而实际上,希望集团1996年分家之后,其他兄弟三人的经济利益与刘永好已基本无关联。 

  如果把希望系在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分拆到刘氏四兄弟各自名下的话,则可以发现,与刘永行有关的贷款实际占了大比例,而刘永好除了个别年份有占比极少的关联贷款(最多也不超过股东贷款总额的2%),其他年份从未在民生银行贷款(图3)。

  假如进行同口径比较,将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盟友股东—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关联贷款与泛海系合并计算的话,那其在股东贷款中的占比将更加惊人。如此,就不难理解刘永好为什么在2006年前后会对部分股东发生大量关联贷款提出异议了。 

  据称,卢志强与民生银行当时的管理层私交甚好,但这是否与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有关,外人不得而知。不过意味深长的是,在2006年的第四届董事会选举中,卢志强升任副董事长,而刘永好出局董事会。 

  2006年7月董事会换届的异动,直接引发了同期监事会换届的延期,直到2007年1月,第四届监事会方才完成换届。 

  刘永好出局董事会之后,在延后进行的监事会选举中,新希望提名的另一位股东监事候选人李宇,最终高票当选。同时,东方系提名的股东监事鲁钟男也成功入选。 

  如此,民生银行第四届董事会与监事会换届下来,希望系获得1个董事席位、1个监事席位,特别是刘永好出局董事会,话语权较前一届弱化不少;东方系同样获得1个董事席位、1个监事席位,同时还较希望系多提名了1位独立董事并入选,因而东方系的话语权得到较大强化;泛海系的席位数虽然没有变化,但是卢志强获得了副董事长的职务,地位稍有提升。 

  2007年6月,民生银行实施上市以来的首次定向增发,希望系旗下的新希望与南方希望携手参与认购。其中,新希望出资9.99亿元认购1.31亿股,南方希望更是大手笔掏出27.24亿元认购了3.57亿股,使得希望系的持股进一步强化。 

  东方系放弃了此次增发认购,而泛海系虽然掏了9.08亿元认购了1.19亿股,但却在之后的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间,累计抛售3.51亿股,套现高达52亿元,其持股数不增反降。 

  2009年3月23日,民生银行召开股东大会进行第五届董事会与监事会的换届选举。由于上一届选举出现波折,这次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选举,一改之前的差额选举传统,而采取等额选举的方式(即提名数量与席位数保持一致),即被提名者只要获得股东大会过半票数支持即可当选。 

  在此次换届中,刘永好强势回归、高票当选,并重新出任副董事长。从第五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开始,至今两届董事会与监事会长达七年半的时间里,“三驾马车”的话语权基本稳固下来:希望系拥有2个董事席位;东方系拥有1个董事席位+1个监事席位;泛海系拥有1个董事席位;且三大派系实际控制人皆出任副董事长。 

  表面看,三系中泛海系处于最弱势地位,但其实不然。泛海系的盟友中国船东互保协会,长期以来作为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之一,在董事会一直都有获得1个席位。因而,泛海系加上盟友实际上也拥有2个席位(关于泛海系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的关系,详见《新财富》2010年1月号《泛海金融局》一文)。 

  细算“三驾马车”收益账 

  在安邦系强势晋身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背景之下,原有股东开始出现分化,有人选择继续坚守,有人选择套现退出。那么,作为持股时间最长、在民生银行影响力最大的“三驾马车”,各自获得多少股本收益呢? 

  为此,新财富逐笔细扒了一下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各自在民生银行的初始投入、增持以及套现与分红详情,得出了其各自的成本收益明细。 

  希望系:投资39.89亿元,套现93.6亿元,分红29.27亿元,剩余市值150.27亿元,回报6.85倍 

  此处关于希望系在民生银行的投入及收益,仅仅是计算了刘永好控制下的新希望及南方希望的情况,刘氏兄弟分家之前希望集团的持股情况并不在此计算之内。 

  先来看新希望的成本收益情况。 

  1999年5月21日,新希望从宁波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受让了75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为9800万元,折合1.31元/股;1999年10月22日,新希望从哈尔滨亚麻厂受让了48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6081.12万元,折合1.27元/股;2000年5月17日,新希望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受让了1502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2733.64万元,折合1.82元/股。此三次股份受让,总耗资约1.86亿元,共计获得1.3802亿股股份,这便是新希望在民生银行IPO之前获得9.99%股份的全部来源。 

  2007年6月22日,新希望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出资9.99亿元认购了1.309亿股股份。此后新希望再未对民生银行进行股权投资。如此算下来,新希望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额为11.85亿元。 

  新希望持股至今,仅于2015年7月8日做过唯一一笔7669.8万股的减持,价格为10.44元/股,套现约8.01亿元。 

  该笔持股,经过历年多次的转增股本,目前已增加至15.24亿股,按照2016年8月19日的收盘价9.34元/股计算,该等持股的市值为142.3亿元。另外,民生银行还进行了多次现金分红,新财富的统计显示,新希望累计获得分红数额高达21.19亿元。 

  综上,新希望的投资成本为11.85亿元,套现8.01亿元,获得现金分红21.19亿元,当前剩余持股市值142.3亿元,总收益171.47亿元,回报14.47倍(表3)。

  再来看南方希望的成本收益情况。 

  如前文所述,1995年末希望集团出资508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民生银行,获得5080万股。1996年,希望集团刘氏四兄弟分家。1999年10月22日,希望集团将其中的1800万股划拨给刘永好麾下的南方希望。同日,南方希望从哈尔滨亚麻厂受让42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5320.98万元,折合1.27元/股。2000年5月17日,南方希望从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受让了498万股民生银行股份,总代价906.36万元,折合1.82元/股。 

  经过这三批的股份继承及受让,南方希望在民生银行IPO之前共计获得6498万股股份,总耗资为8027.34万元。当时位列民生银行第十大股东,占比4.7%。 

  2007年6月22日,南方希望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豪掷27.24亿元认购了3.57亿股股份,此后再无对民生银行增持。南方希望的累计投资额为28.04亿元,是新希望投资额的2.37倍。 

  不过,南方希望自2008年二季度开始陆续减持民生银行。新财富的逐笔追溯统计显示,南方希望2008年套现约12亿元,2009年套现约14.4亿元,2014年套现约20亿元,2015年套现约19.3亿元。2016年7月18日至29日,南方希望更是连续进行了10笔大额减持,共计套现19.8亿元。截至当前,南方希望的累计套现额高达85.59亿元,剩余持股数仅为8523.32万股,按当前9.34元/股股价计,持股市值仅7.97亿元。此外,新财富的进一步统计显示,南方希望在持股期间累计获得民生银行现金分红8.08亿元。 

  综上,南方希望的投资成本为28.04亿元,累计套现85.59亿元,获得现金分红8.08亿元,当前剩余持股市值7.97亿元,总收益101.64亿元,回报3.62倍(表4)。

  相较而言,南方希望的收益率不及新希望,主要原因在于,其2007年出资超过27亿元认购民生银行的定增股票,大幅拉高了其平均持股成本。 

  将新希望与南方希望合并计算,希望系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为39.89亿元,累计套现93.6亿元,累计现金分红29.27亿元,剩余持股市值150.27亿元,收益总额为273.14亿元,整体回报6.85倍。 

  泛海系:投资85.92亿元,套现53.06亿元,分红11.2亿元,剩余市值157.16亿元,回报2.58倍 

  民生银行发起设立时,泛海系出资9000万元获得9000万股股份。此外,民生银行招股书还披露,其向中国人民银行递交了《关于恳请中国人银行依法解决昆明市中级人法院违法查封我行股权的函》。之后,被查封的昆明建华企业集团所持有的4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以每股1.7375元的价格转让给山东泛海集团公司,总价共计约6950万元,于2000年3月7日完成股权交割。 

  至此,泛海系在民生银行IPO之前获得1.3亿股股份,成为持股9.42%的第二大股东。 

  2007年6月22日,泛海系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出资9.08亿元认购了1.19亿股。不过,泛海系在参与定增之后不到5个月,即开始大手笔减持套现,而且减持的股票数量远远大于定增的认购数量。 

  新财富的统计显示,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间的5个月内,泛海系累计减持了超过3.51亿股,平均成交价介于13.3元/股至15.56元/股之间,套现总额高达52.9亿元。 

  这可谓是一次高水平的股票置换财技操作。因为2007年6月民生银行根据当时的市场行情确定的增发价仅为7.63元/股,泛海系参与定向增发时虽然掏了超过9亿元,但是几个月之后随着大盘攀上6128点的历史高位,民生银行的股价也上涨至16元/股以上的高位,于是泛海系果断在高位减持部分股票,套现超过50亿元,不仅把之前参与定增的现金支出收了回来,还赚了一笔可观的收益。 

  这就相当于是数月前以7.63元/股的价格大手笔买进,数个月之后以翻倍的价格卖出。由此看来,泛海系不仅是长线投资高手,也是短线操盘强者。之后,泛海系除了在2008年6月减持了约200万股,就再未做过减持。 

  进入2016年7月,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临近之时,泛海系突然间在二级市场大手笔增持。从7月11日至14日,短短数天累计增持8.44亿股,总耗资75.25亿元,使得其持股数实现翻番,达到16.83亿股。 

  汇总计算,泛海系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85.92亿元,中途套现53.06亿元,历年累计获得现金分红11.2亿元,目前持股市值157.16亿元,总收益221.42亿元,回报2.58倍(表5)。

  看上去,泛海系的整体回报似乎不高,这主要跟其2016年7月份耗资75亿元大手笔增持有关,使得其整体持股成本大幅提升。假如扣除这次增持支出及增持持股数,则其之前的成本投入是10.67亿元,套现+分红+持股市值之和为142.6亿元,回报13.36倍,与希望系旗下新希望的14.47倍回报大体相当。 

  东方系:投资2.23亿元,套现1.91亿元,分红14.24亿元,剩余市值99.64亿元,回报51.92倍 

  东方系并未参与民生银行的发起设立,而是在该行成立数年之后,从第三方受让获得的民生银行股份。 

  1999年12月28日,东方集团通过司法竞拍的方式获得深圳前进开发公司持有的6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2000年3月29日,东方集团从广州益通集团公司受让5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2000年5月18日,东方集团从中国旅游国际信托受让了2000万股民生银行股份。以上受让共计1.3亿股,使得东方系成为与泛海系并列的第二大股东,当时占股9.42%。东方集团2000年年报显示,受让这1.3亿股的总代价为2.228亿元,折合1.714元/股。 

  这1.3亿股股份,经过2001-2004年的派送红股、转增股本之后,增加至3.411亿股。随即,在2004年7月2日,东方系将其中的5604.39万股,转让给了外资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价格为3.411元/股。东方系因此获得1.91亿元的套现,这也是东方系在民生银行持股历史上的唯一一次套现。 

  虽然东方系之后再也没有增持过民生银行,但经过多年的转增股本之后,其持股数目前已经达到10.67亿股(不过持股比例降低至了2.92%)。该等股份按照2016年8月19日收盘价9.34元/股计算,市值为99.64亿元。 

  此外,新财富的统计显示,东方系在持股民生银行期间,历年累计获得现金分红达到14.24亿元。 

  综上,东方系在民生银行的总投资为2.23亿元,减持套现1.91亿元,现金分红14.24亿元,剩余市值99.64亿元,总收益为115.79亿元,回报高达51.92倍(表6)。

  三大派系横向对比,东方系入股民生银行的时间较希望系及泛海系都要晚,但回报水平却大大高于后两者。之所以如此,其一,东方系之后从未参与民生银行的定向增发以及进行二级市场的增持,避免了持股成本的被拉高;其二,由于基本未做减持套现,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的收益越来越高。 

  安邦增持耗资几何? 

  作为新晋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安邦系,其持股成本又是多少,目前收益几何呢? 

  整个安邦系至少通过五个持股主体—安邦集团、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和谐健康保险、安邦资管(香港)携手买入民生银行股份,其中前四者在A股市场买入,后者在港股市场买入。截至目前,整个安邦系合计持有民生银行64.858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7.78%),其中A股61.269亿股(占总股本的16.79%),H股3.589亿股(占总股本的0.98%)。新财富结合港交所的权益披露信息,对安邦系入股民生银行的成本收益详情进行了详实统计。 

  先来看安邦系买入民生银行A股的详情(表7)。

  安邦系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除了少量是因持有其可转债而转换成的股份(转股价为8.105元/股),其余绝大部分都是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的。 

  安邦系首次进入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之列,是在2013年第一季度,持股数为8.54亿股。假设该等持股全部是在该季度买入的,按照该时段的平均股价8.81元/股计算,增持金额约为75.25亿元。2013年第二季度,安邦系继续增持了5.328亿股,按照该季度平均股价9.13元/股计算,增持金额约为48.64亿元。 

  因此,在2013年第二季度末之时,安邦系以13.87亿股的持股量,占比4.89%,超越新希望的4.7%,位居民生银行单一第一大股东。不过,在2013年第四季度,安邦系随即又减持了5.41亿股,套现约48.12亿元。2014年第一季度,安邦系继续减持了829.17万股(减持之后剩余7.635亿股),按该季度平均股价7.7元/股计,套现额约为6.33亿元。 

  此后,安邦系未再套现,而是通过多个主体一路增持下去。 

  2014年11月28日,港交所首次披露安邦系持有的民生银行A股时,其持股数已经达到了16.985亿股,去除因当年6月24日每10股转增2股而获得的1.527亿股,说明期间安邦系增持了高达7.823亿股,按照该时间段平均股价6.5元/股计,其增持额超过50亿元。 

  之后,安邦系增持民生银行的情况,港交所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披露。新财富所统计的表7中,安邦系2014年11月28日起的增持数据,基本来自港交所披露。不过,由于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有少数时间点出现了持股数据前后衔接不上的情况,因而新财富对前后相差的数据进行了补全(表7中时间为空缺的各栏数据),再根据差额时间段的平均股价计算其增持额。 

  统计数据显示,安邦系在A股市场一路增持民生银行至61.269亿股,累计增持额高达605.75亿元。该等持股按照2016年8月19日收盘价9.34元/股计算,市值为572.25亿元。看上去,安邦系似乎产生了本金亏损,其实不然。如前文所述,期间安邦系减持套现了约54.45亿元,再加上持股期间累计获得29.66亿元现金分红,因而其套现+分红+持股市值的总收益约656.37亿元,相较于605.75亿元的成本,收益率略高于8%。 

  再来看安邦系买入民生银行H股的详情。 

  根据港交所的权益披露数据,2015年1月26日,安邦资管(香港)在港股市场买入1290.85万股民生银行H股,价格为10.185港元/股,耗资约1.31亿港元。此次增持之后,其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达到3.589亿股,占其H股总股本的5.18%,因而港交所进行了首次披露。而此前的3.46亿股H股的持股成本详情,由于未达到5%的比例,港交所并未予以披露。 

  如果假设安邦系在H股的增持,与其在A股的大幅增持同步启动于2014年11月28日,并在2015年1月25日买入累计达到了3.46亿股,则按照该时间段的平均股价9.38港元/股计算,其增持额约为32.45亿港元。 

  据此计算,安邦系增持民生银行H股的累计耗资约33.77亿港元,而该等持股按照2016年8月19日的收盘价8.36港元/股计算,市值为30亿港元,相较其买入成本产生了本金浮亏(表8)。即便其持股期间累计获得了约1.24亿元(折合1.5亿港元)现金分红,但依然不能覆盖本金的亏损。

  综合而言,安邦系兵分两路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在A股市场耗资超过600亿元,在港股市场耗资超过33亿港元,但基本处于保本状态,整体盈利不超过8%。只要股价稍有下跌,安邦在民生银行的投资即会陷入整体浮亏境地。 

  当然,既然安邦系能大手笔掏出600多亿元入主民生银行成为第一大股东,想必其也不会在乎一时之盈亏。 

  未来分权格局 

  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已渐行渐近,股东们围绕话语权的博弈已然硝烟四起。 

  截至目前,去除整体代表H股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之外,最新的民生银行前十大股东中,安邦系已经占据三席,分列第一、三、四位;泛海系由于2016年7月的大手笔增持,已经位居第二大单一股东;原先的第一大单一股东新希望已经被挤至第五大股东位置;位居第九大股东的东方系,由于跟华夏人寿结成一致行动人,其实际持股比例已经超过泛海系,成为事实上的第二大股东(表9)。

  那么,民生银行即将进行的第七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席位将如何在这些股东之中分配呢? 

  按照前两届的惯例,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可能维持18人的规模,其中股东董事9人、独立董事6人、执行董事3人,选举方式也将会是等额选举。换句话说,9名股东董事的选举中,只要相关股东获得提名权,所提名的人基本就能当选。按照公司法及民生银行章程约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3%以上的股东,有权向股东大会提名董事人选。 

  为了分析当前股东可能如何角逐这9个股东董事席位,不妨先来看一下现任的9名股东董事的分配情况(表10)。

  现任的9名股东董事,除了来自安邦保险的姚大锋之外,其余8位皆为民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换届时所当选,而且当选之时全数在前十大股东之列。 

  表面看,郭广昌麾下的复星系从未出现在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中,但他却当选了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实际上,复星系是通过A股和H股两个渠道持有民生银行的。新财富查询到的港交所权益披露数据显示,2012年郭广昌入选董事时,复星系持有民生银行4.762亿股H股(占总股本的1.78%)、3.08亿股A股(占总股本的1.085%),二者合计占总股本的2.865%,按持股比例已经位居前十大股东之列。 

  另外,从第六届股东董事的持股情况来看,似乎并非3%以上的股东才能入选董事。比如,当时泛海系仅持股2.62%,但卢志强依然成功当选;当时的南方希望持股仅2.09%,但其派出的代表也依然当选。二者能当选,或许跟其各自的盟友有关。当时泛海系+船东互保协会的持股合计为6.01%,因而拿下两个席位(卢志强+王玉贵);而新希望+南方希望的持股合计为7.08%,因而也拿下两个席位(刘永好+王航)。 

  但福信集团当时以2.06%的持股比例,依然获得一个董事席位,另外持股未达3%的复星系也获得董事席位,说明3%的持股比例并不是入选董事的硬门槛,只是根据民生银行的章程,持股未达3%者并不能自行向股东大会提名董事候选人,但如果获得董事会的认可的话,可以由董事会来提名该人选,交由股东大会表决。 

  安邦系的姚大锋,则是中途替补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的。2014年12月,因原股东董事史玉柱提出辞去董事职务,而当时安邦系已经增持民生银行至12.6%,因而提名了姚大锋接替史玉柱辞任后的董事空缺,并获股东大会通过。 

  我们再回到表10,看看根据当前的持股情况,现任董事续任的可能性。 

  安邦系的姚大锋、希望系的刘永好、泛海系的卢志强,由于持股比例依然较高,续任董事应无问题。东方系因为与华夏人寿结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接近6%,张宏伟续任也应该没有悬念。中国船东互保协会目前持股2.98%,虽然略低于3%,但其盟友泛海系拥有4.61%的持股比例,二者合计7.59%,王玉贵也有可能续任。此外,复星系虽然清空了民生银行A股,但依然持有8.09亿股H股,占总股本的2.22%,考虑到郭广昌的影响力,他有可能继续被提名并当选。 

  剩下三位现任董事王航、王军辉、吴迪,则大概率难以续任。南方希望由于大幅减持,目前仅持股0.23%,因而其董事代表王航退出也是情理之中。中国人寿同样进行了大幅减持,目前已经不在十大股东之列,而且其董事代表王军辉也仅仅担任了一届董事,届满可能也将退出。至于福信集团,虽然是发起人股东之一,而且在民生银行董事会长期拥有1个席位,但考虑到其股份被大幅稀释,乃至于跌出十大股东之列,目前持股低于1.76%,其坚持要求一个董事会席位的理由不是那么充分,因而其董事代表吴迪也有可能退出董事会。 

  假如这三名董事退出,留下的三个空缺将由谁来替补呢? 

  考虑到安邦系目前持股已经高达17.78%,而其目前在董事会仅有1个席位,应该有望至少再增补1个席位,甚至增补2个席位也不是不可能。 

  剩下还有1个席位,有可能由与东方系结成一致行动人的华夏人寿获得,毕竟其单独持股也高达2.82%,谋求一个席位也算合理。 

  假如安邦系不谋求3个席位,而仅谋求2席,则剩下的1个席位,有可能由目前位居前十大股东之列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94%)或者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3.15%)提名董事来填补。虽然上海特健的史玉柱之前主动辞去了董事职务,但并不代表他不能另行提名人选。 

  综上,股东们在民生银行新一届董事会的权力格局将可能是:安邦系获得2-3个董事席位,泛海系+船东互保协会获得2个董事席位,东方系+华夏人寿也获得2个董事席位,而希望系则仅有1个董事席位,复星系获得1个席位,史玉柱的巨人系1个或者没有席位。 

  不管董事会席位最终如何分配,民生银行的股东权力都将进行一次再平衡过程。http://www.xcf.cn/newfortune/fmgs/201609/t20160922_776767.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407

特朗普團隊爆發派系鬥爭,“第一女婿”只手遮天

中國的一句俗語“一個女婿半個兒”,在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家可謂體現得淋漓盡致。在特朗普白宮過渡團隊目前卷入的“內訌爭議”中,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也就是特朗普大女兒伊凡卡的丈夫,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個女婿對特朗普有多重要?不僅一直是特朗普競選團隊的核心人物,而且比特朗普的三個兒子還受美國媒體關註。此外,庫什納還是特朗普多篇演說的主筆者和高級政策顧問。

在特朗普獲得共和黨總統提名發表的演講中,他先感謝了自己競選團隊的工作人員,隨後就特別只感謝了他的女婿。“實話說,傑瑞德(庫什納)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房地產商人,但我認為他對政治的喜愛比他喜歡房地產要多。他對政治非常擅長。”特朗普說。

特朗普白宮組閣遇阻,是因為女婿報複昔日仇人?

美國多家媒體指出,新任總統特朗普的組閣工作數日來陷入僵局,而且周二又傳出有兩位重要內閣人選被“踢出過渡團隊”:一位是被視為中情局(CIA)局長熱門人選的密西根州前眾議員羅傑斯(Mike Rogers),他在本周一收到電話被告知“出局”。另外一位是國家安全顧問的熱門人選弗里德曼(Matthew Freedman)。

美國媒體和政治分析人士分析指出,這兩人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同此前已經被踢出過渡團隊的新澤西州州長克里斯蒂有著緊密的關系。

而克里斯蒂此前“被離開”,被認為是同特朗普的女婿庫什納有直接關系。因為庫什納的父親曾於2004年被當時是新澤西州聯邦檢察長的克里斯蒂以逃稅、篡改證詞和非法從事競選捐款等罪名起訴,最後被判入獄兩年。克里斯蒂還在當時的判決書中寫了一個措辭嚴厲的批示,稱庫什納父親的行為“可惡至極”。

所以,庫什納一直對公眾談論自己父親入獄,當年經常去獄中探望父親而自己因此“少年老成”的經歷。在特朗普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後,庫什納曾大力反對特朗普考慮的讓克里斯蒂擔任副總統候選人,並反對克里斯蒂在未來的內閣中擔任任何核心職位。

所以,曾經作為克里斯蒂心腹的羅傑斯和弗里德曼也因為“連坐”的原因,而與白宮要職擦肩而過。

低調的高富帥,哈佛高材生,被表揚會臉紅

面對自己高調的嶽父在公開場合多次毫不吝嗇的表揚時,庫什納總是一貫表現出自己低調謙和的一面:他總是微笑地低下頭,還會有點臉紅。雖然自己也是紐約房地產界有名的年輕富豪,而且因為自己的家族也是紐約和新澤西地區的名門望族,庫什納卻從不樂於“搶頭條”,在偶爾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總是表現得溫文爾雅,甚至有些害羞,微笑的時候還會露出兩個酒窩。

然而,35歲的庫什納卻有著讓同齡人都羨慕的履歷。哈佛大學畢業的他一直在家族生意涉及的紐約房地產行業做得風聲水起,在25歲的時候宣布收購《紐約觀察報》並一直經營到現在。

當然,還會讓全球男士羨慕的是,庫什納娶到了他們心中的女神:特朗普的漂亮女兒伊凡卡。

同庫什納的儒雅外表和謹言慎行相比,他在特朗普競選過程中卻展現出雷厲風行、睿智果斷的一面。

首先就是因為特朗普“無厘頭”的發言風格一直遭到外界批評的時候,正是庫什納決定讓特朗普開始使用提詞器發言。特朗普首篇的提詞器發言是在“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發表的一篇有關重申美國將繼續保護以色列的講話,當時的這篇講話也由庫什納主筆。

之後,庫什納在競選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在特朗普一直掙紮的籌款領域,後期特朗普競選資金的大量湧入被認為同庫什納的有效籌款能力分不開。

顯示庫什納魄力的最明顯事件,是特朗普內閣炒掉了當時的競選經理萊萬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被認為是幫助特朗普奪得共和黨提名頭號功臣的萊萬多夫斯基以言行跋扈而一直遭到外界批評,並和多家美國主流媒體不睦。雖然特朗普一直對這位競選經理稱贊有加,但包括庫什納在內的特朗普的子女們都認為萊萬多夫斯基對特朗普的競選有“不健康”的負面影響。之後很快,萊萬多夫斯基就被電話告知:“你被炒掉了。”

美國媒體報道稱,“不要惹到庫什納”是目前在特朗普過渡團隊中流傳的一個說法。雖然還不清楚庫什納會在特朗普的白宮內閣中擔任什麽重要職位,但此前特朗普首次訪問白宮時,庫什納和奧巴馬的幕僚長在白宮南草坪散步的舉動,曾被廣泛猜測為庫什納會在特朗普內閣中擔任類似職位,雖然後來特朗普提名了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擔任白宮幕僚長一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8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