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為本資本框架2022年實施
1 :
GS(14)@2018-01-22 06:23:29【本報訊】保單持有人保障計劃(PPS)多年前已展開諮詢,不過有大型險企當時表明不滿,因小型險企風險較高,徵費卻劃一,建議應該以風險為本,實行差異化徵費。當時保監處並未有採納建議,但換上另一個模式,要求保險公司改善償付率(Solvency Ratio)計算方法,更反映公司財政實力,是為風險為本資本框架(RBC)。簡單而言,險企過往償付率高低,純粹取決於保費多少,並未實際反映保費投資附帶之風險。例如險企A收取100元保費後,從事高風險投資;險企B同樣收取100元保費,投資主權債券,在目前機制下,未能分辨兩者償付率差異。
RBC按資產風險計算資本率,當中風險越高,資本率越低,但所有險企均需遵從保監局同一條償付比率線。保監局指,RBC今明兩年將會繼續進行量化影響研究,2020年展開修例,料2022年執行。星展香港銀行保險業務主管李鴻燊指出,償付比率計算要求提高後,險企產品細則或擬推出的險種將會有影響,原因是所投資資產計算的資本有所不同。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2/20282226